登陆注册
2787400000002

第2章 话本小说概述

(一)话本小说释名

“话”在古代有一层含义是“故事”,这种释意在隋代就已经通行了,唐、宋、元、明都沿用这一意义。如《启颜录》载:“侯秀才,可以(与)玄感说一个好话。”这里的“说一个好话”,即是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唐代元稹《元氏长庆集》卷十中,有“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之句。所谓“光阴听话移”,是说听人讲故事的过程中时光已不知不觉流走了。而且此诗句下还有诗人自注:“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所谓“说‘一枝花’话”,即讲“一枝花”的故事。

作为故事的“话”,在宋代的书中又常被称为“小说”。施元之注苏轼《寄诸子侄》诗“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时说:

世传小话:“一贫士家唯一瓮。一夕,心念:苟富贵,当以钱若干营田宅、蓄声妓。不觉欢适起舞,踏破瓮。”

这里的“小话”,是指那些无关宏旨以资谈笑的故事。如今,还有一些派生出来的词,如“笑话”,即引人发笑的故事;“神话”,也就是关于神的故事。

“话”作故事讲,可以指一般的故事,也可以指艺人所讲的故事。艺人讲故事被称为“说话”。“说话”连作一词用,唐代以前并没有出现,唐代用得也不普遍,而且多是分开用的,如前提到“说一个好话”“说‘一枝花’话”等。“说话”二字连用,与“说……话”不同,连文后,“说话”就成了一个专门术语,主要指用口头语言讲述故事而更重视讲说的伎艺,也就是后来的“说书”。

唐代郭湜《高力士外传》载:上元元年七月,太上皇移仗西内安置。每日,上皇与高公亲看扫除庭院,芟蕹草木;或讲经、论议、转变、说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

上元元年为公元760年,“太上皇”即唐玄宗李隆基,这时已被迫退位四五年,被儿子唐肃宗李亨软禁在西宫,心情自然很不好。贴身宦官高力士每天除了陪他看看下人扫扫院子,修修草木,就是与他一起讲经、论议或转变、说话,以便使他过得开心一些。“讲经”和“转变”都是唐代很流行的说唱文艺形式,这里以“说话”相连并与之并提,当然也是文艺形式。“说”是讲述的意思,“话”是故事,动宾搭配,连起来就是讲故事。

“说话”连用,到宋代就很普遍了,意思是艺人讲故事,后来便发展为这种伎艺的专门名词了。

说话艺人用以说话的底本叫做话本。最初,由于“说话”发展水平及书写印刷条件等限制,说话艺人是没有底本的,说话内容基本靠口耳相传。后来,“说话”发展了,品目增多、内容加长,没有底本就难以记忆,加上书写、印刷条件改善,于是便出现了“话本”。

最早出现“话本”之名的是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其话本或如杂剧,或如崖词,大抵多虚少实,如巨灵神、朱姬大仙之类是也。”

“影戏,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其中,傀儡戏、影戏以及杂剧、崖词的底本,都可以叫做“话本”。当时“话本”一语十分流行,同时也用法含混,一些脚本、唱本有时也被称为“话本”。不过,后来由于“说话”一词的兴盛,约定俗成,“话本”就专指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了。

“话本”有时指艺人所讲的故事,有时兼有“说话的底本”和艺人所讲的故事两种含义,更为常用的仅指说话的底本。最后一种用法,至今仍为话本研究者、小说史研究者所使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之话本》中说:“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随时生发,而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

话本本来是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往往只是略具梗概的提要,编印成书,便有了加工,成了一种通俗读物。

《都城纪胜》等书中都有“说话四家”的记载,由于各书记载不同,对于“说话四家”,学术界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四家”中包括小说、讲史和说经三家,意见则是一致的。“小说”一家的底本,也就是话本中的小说;“讲史”一家的底本称“平话”,如《三国志平话》等。讲史话本篇幅较长,小说话本则篇幅较短。许多宋元短篇话本被引述、刊行或汇编成集时,往往题为“小说”。如《清平山堂话本》,原名本是《六十家小说》。

“话本”中的小说一类,虽可以单称“小说”,但“小说”的含义广泛,为避免含混,便用“话本小说”称呼它。同时,“话本”作为说话艺人说话的底本,仅仅只是提纲式的,不供他人阅读。刻印出来,也就有了加工,实际已经不再是准确意义上的“话本”了。今存讲史之类话本,还是提纲式的,朴拙简略,比较接近原始话本,而小说类话本则加工较多,称“话本小说”,正可弥补这一点。

(二)话本小说的源流话本小说作为“说话”艺人的底本,它的产生和“说话”伎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没有艺人的“说话”,就不会有“话本”,当然也不会有话本小说了。

“说话”作为一种伎艺,虽说兴于唐,盛于宋,但是其发展却是源远流长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显然,“谈论故事”便是“说话”的起源。不过,劳动之余“谈论故事”,只是用来“消遣闲暇”,并非以“说话”为职业,这里的“谈论故事”,也是非伎艺性的。

接近于“说话”这种伎艺的记载,在现存古籍中最早出现的是关于瞽者的事。周初的“瞽矇”(瞎子),职掌各种乐器,这和唱诗是有密切联系的,也说与故事有关。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条中记载了这一点:“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这是叙述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姒)之一的太任在怀孕期间谨守胎教的情形,连带述及古代妇女妊娠期间的生活,其中的“瞽”不仅“诵诗”,而且“道正事”,即讲一些有关妇德的故事。这种“瞽”虽还不能肯定为职业艺人,但明显具有服务性质,而且作为丧失了劳动力的“瞽”,讲说故事很可能就是他们的重要技能之一。

战国时代的游说之士,常用讲说故事、笑话作比喻,来阐述自己的学说、观点。这虽非伎艺之事,但他们的说话技巧和效果,对后世“说话”也有一定影响。

讲说故事作为一种伎艺,一般认为可溯源于古代宫廷中的俳优侏儒。“俳”是诙谐滑稽的意思,“优”即倡优艺人,“俳优”后泛指从事歌舞杂戏的艺人。“侏儒”是身材矮小的人。秦汉之际,出现了不少关于这种人的记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为帝王、贵族娱乐服务的职业化艺人。而他们之所以能与“人主”接近,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够讲故事、说笑话,更重要的是具备滑稽多辩、谈笑讽谏的特点。

如淳于髡为了向齐威王说明“礼轻难以求救兵”的道理,临时编了一个祭田祈福者只想用一只猪蹄、一盅酒来换取“五谷蕃熟,穰穰满家”大丰收的故事,来进行讽谏,显示出这些艺人临场发挥、顷刻捏合的能力。

汉代的东方朔更被称为“滑稽之雄”。善以言笑讽谏,在民间竟有了“童儿牧竖,莫不炫耀”的声望,说明这些本来是娱乐帝王贵族的“俳优”之人,也逐渐娱乐平民百姓了,这正表明“说话”已有了发展变化。

建国以来,在四川的东汉墓中先后出土了十多件形象滑稽,形似正在击鼓说唱的陶俑,最著名的是1957年成都天回镇汉墓中出土的东汉灵帝时的“击鼓俑”,该俑矮胖身材,头上戴有头巾和簪子,上身赤裸,乳肌下垂,长裤赤足,左臂环抱小鼓,右手握一鼓槌,面部生动,张口。这些出土陶俑,突出面部表情,尤其着力于口舌部,有的舌头竟然露在外面,正与后来宋代称“说话”为“舌耕”“舌辩”的考证相符,这大概是汉代俳优说故事的形象。

不过,汉代俳优们的伎艺是多方面的,既能讲故事、说笑话,也会歌舞、乐器。他们职业性地讲说故事,与后来唐宋的“说话”有前后相承关系,可以说是开了唐宋“说话”的先河。但他们终究只把说故事作为一种伎艺,并未明确分工,所以又不同于后来唐宋的“说话”艺人。因此,汉代俳优侏儒讲说故事,还只能算是“说话”伎艺的萌芽阶段。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连上层统治阶级也普遍爱好讲故事说笑话了。刘勰《文心雕龙·谐隐》中有“魏文(曹丕)因俳说以著笑书”的话,刘义庆《世说新语》列有《俳调》一门,专记幽默辞令和带讽刺意味的诙谐故事,可见诙谐调谑在上层名士中已风靡一时。干宝《搜神记序》中也谈到书中许多故事是听来记下的,这也说明当时讲说故事的盛行。

最典型的例子是曹操之子、陈思王曹植爱好讲故事。《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太祖(曹操)遣淳(邯郸淳)诣植(曹植),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这里把讲小说故事与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等伎艺并列,足见当时的“俳优小说”已属于“百戏”范围之内了。当然最值得注意的是曹植所诵“俳优小说”竟达“数千言”。而且,“小说”与“俳优”连在一起,还用来念诵,可见“小说”已经是一种口头表演的文艺形式。

其他著作中还有类似记载。由此可见,讲说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发展到新的阶段,从官场到宫廷,参加者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官员,连帝王曹丕、曹植等也很爱好此伎艺,还亲自表演以自娱。其取材范围也较广泛,内容丰富,技巧有所提高。既有滑稽戏谑题材,也常常讲说一些民间故事,还能就事即兴编演。

不过,这些与后代的“说话”仍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内容是驳杂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有笑话、讽谏,也有即兴插科打诨,而不同于后代“说话”的纯故事性内容,更谈不上复杂的情节,突出的人物描绘;其表演场所在宫廷、官邸及筵宴上,还没有走向民间;这些说笑故事常常不是孤立演出,而是和戏剧性的表演结合在一起讲述,还没有取得艺术形式的独立性。

但是,与秦汉时仅仅讲说滑稽戏谑题材比,毕竟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后来真正的“说话”也更接近了,预示着“说话”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存在的时代即将到来。进入唐代,“说话”便成了一种普遍性的娱乐活动。专业“说话”兴起了,话本小说的出现才有了可能。

(三)话本小说的萌生

公元7世纪时,中国进入了大统一时期,傲视世界、繁荣强盛的唐王朝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唐王朝建立后,塞外诸国纷纷归附,称大唐天子为“天可汗”。唐王朝吸取隋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注意休养生息,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措施。当时,政治开明、气氛宽松、中外沟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又发展到“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繁荣的顶点。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范围日趋扩大,城市经济繁荣,工商业便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中唐时期,随着两税法的推行,纳税按钱计算,官与商操纵物价,剥削民众,聚敛了大量财物,工商业更是空前的兴盛,城市经济发展更快。京城长安这个政治文化中心,也成了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许多贵族官吏也兼营商业,甚至皇族成员也经商,如唐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就热衷于经商获利。洛阳、扬州、成都、广州等,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安史之乱前,唐统治者靠关中、河东、江淮以及全国各地的赋税、粮食维持政府经费;但经历安史之乱后,州县多为藩镇所据,朝廷府库耗尽,造成了严重经济危机。统治者在大动乱后,不得不在经济上依靠相对安定而富庶的南方,求援于粮盐转运,运江淮粮谷以入长安,开通盐利以裕财政,这就给商人开拓了活动的领地,刺激了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城市更加繁荣,这对作为市民文艺的“说话”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唐代实行坊市制、宵禁制,居民区“坊”和商业区“市”分开,市场设在都市中指定的场所,如长安的东市和西市。市场要根据政府法令严格管理,坊门启闭和开市罢市都有一定时限,以击鼓为号,黄昏后坊门锁闭,禁人夜行,不许夜间营业。这就大大限制了市民的活动,尤其是夜间的商业和娱乐活动。因此,唐代的“说话”主要在寺庙中进行。

前文引用的郭湜《高力士外传》中,说到唐玄宗李隆基晚年被儿子软禁冷宫,非常苦闷,高力士为给他解闷,则安排人来“或讲经、论议、转变、说话”。这既反映出唐代宫廷“说话”情况,从民间艺人被召去为“太上皇”“说话”解闷,也反映出民间“说话”的兴盛状况。

与魏晋南北朝时“说话”只属于“百戏”中“俳优”里的一个小目不同,唐代“说话”已是百戏中独立的科目了,而且有了“市人小说”和“说话”的明确界限,已走上专门化伎艺的发展道路。而且,唐代“说话”的内容,已由六朝的笑话讽谏、即兴插科打诨的短小格局,发展为以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甚至现实故事为主要题材了,篇幅加长、内容更加丰富。同时,“说话”已走出宫廷贵宅,普及到一般市民聚集的“斋会”“市场”,成为一种适合市民口味的群众性伎艺。

唐代“说话”在寺院庙宇中颇为盛行。寺庙“说话”的形式和内容,主要有两类:俗讲和僧讲。所谓“僧讲”,即对僧人讲说,对象为出家人,以讲解经文为主;所谓“俗讲”,即对俗人讲说,对象为世俗男女,虽也要讲佛经故事,但并不限于佛经故事。对和尚讲解经文的“僧讲”,属宗教事务,不是一般的“说话”。而对世俗男女的“俗讲”,则要把宗教经义故事化、趣味化,以吸引听众,扩大影响,其口头讲故事正是“说话”。

唐代的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还是民众游赏的场所,连戏场也集中在寺院里。似乎一切民间伎艺都在寺院内外一带演出,这与宋代伎艺集中于瓦舍勾栏是不同的。

寺院“俗讲”要吸引听众、受人欢迎,必须适应市民群众的口味,加强故事性,而且要吸收民间“说话”,更多地讲一些趣味性强的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甚至反映现实内容的故事。这样,“俗讲”就在同市民的接触中逐渐“离经叛道”,超越了宗教规范。寺院“俗讲”慢慢演化为一种世俗的“说话” 伎艺,逐渐与民间说话合流。

唐代民间“说话”与寺院“俗讲”的兴盛,表明“说话”作为一种伎艺已日趋成熟了。而“说话”的成熟和盛行,又为话本小说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同类推荐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集中的19篇作品是作者数十次亲临青藏之后的真实生活记录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终年抗争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可爱可敬的解放军官兵,他们无私无畏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奉献着智慧和才华。雪域独特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高原大地上如藏羚羊等稀有的动物,也在作者笔下有栩栩如生的描绘。
  • 历代小品

    历代小品

    小品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较短,多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夹叙夹议地说明一些道理,或生动活泼地记述事实,抒发情怀。我国古代即有此种文学样式,明清更为盛行。
  • 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20以上,30未达,其实是个不尴不尬的年纪。从社会传统观念来说,你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年人,你会被要求成熟,坚强,甚至圆滑世故,需要有肩膀,有担当;但在你的心底,还有很多东西仍未脱稚气,还有追梦的天真,还有相信的执着,还有对于感情奋不顾身的愚敢。这些柔软,这些敏感,一方面似乎是制约我们成熟理智的软肋,而也正是拥有这些青春期的遗产,才使得我们不会在往来复去的街头,变成面目模糊的“成年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热门推荐
  • 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思维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处世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你我的成败!本书结合现实生活,向青少年朋友介绍了35种实用的思维方法,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生动的故事案例,帮你解读思维的本质,让正确的思维方法为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导航。
  •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问世之后在引起轰动和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批评。许多左翼的“进步”文学家、评论家纷纷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社会主义的反对,指责他以宗教的精神鸦片毒害人民,宣扬放弃反抗、放弃革命,宣扬忍耐和顺从。他们尤其不能容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无主义、自我矛盾的世界观,和他对于人的毫无信心的悲观立场。他们需要和欣赏的是拉赫美托夫那样的“坚贞不屈和充满毅力的职业革命家”。革命领袖列宁的激烈批评:“对最拙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拙劣的模仿”,更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立场上清算了作家。
  • 蜜爱成婚,男神带回家

    蜜爱成婚,男神带回家

    一夜荒唐,十亿合同,何言希就这样将自己嫁给了那个初次见面的洛一寒。他曾是传闻中那个不择手段不近女色的冷面总裁,而她却不过是顾家收养的一个下人,当灰姑娘真的嫁给了王子,所有人都在等着她被扫地出门的那一天却不想,这个不苟言笑的男人却将她宠上了天。她开心的时候,他陪她一起笑;她不开心的时候,他逗她笑。她胡闹的时候,他随她闹;她犯傻的时候,他陪她一起傻。当众求婚,公开秀恩爱,帮她斗渣男,洛一寒就这样让何言希以为自己要幸福了,却又在她再也离不开自己的时候,亲手逼着她说出了离婚两个字。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我的神秘老公

    我的神秘老公

    结婚前,她以为他是个自以为是又冷漠高傲的豪门少爷……结婚后,她才发现他是个神秘的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超能力……她一定是电视剧看太多,所以产生了幻觉。冷非尘:来历不明、身份不详、怪点颇多,行事低调神秘且霸道,冷酷无情又痴情无比,至今为止,没人知道他的真实面貌。某夜,床边忽然多出一人,她厉声大叫:“啊——”只见黑夜中一双眼如狼眼般发光的人,躺睡在她身旁。冷非尘长臂一身,将大叫的人压下,宠溺、霸道地哄着她:“乖,别怕,是我。”
  • 蓝薄荷拉面

    蓝薄荷拉面

    清凉蓝薄荷?拉面?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霸的灵气复苏

    学霸的灵气复苏

    新书《我在美利坚当道士》求呵护!灵气复苏的时代里,机遇与恐怖并存;觉醒与进化的浪潮中,谁能掌控命运;历史和上古文明的迷雾间,又有谁正在苏醒。我自黑科技系统附身以来,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超凡,进化,鬼怪,神灵,封印物,进化序列;纪元,毁灭,遗迹,异世界,成住坏空……太阳照常升起,但黑暗依旧笼罩。我小乙哥将带领人类渡过苦海,踏足彼岸,这是一个“学霸”的传说。
  • 银河之心Ⅱ·暗黑深渊

    银河之心Ⅱ·暗黑深渊

    在天垂星的日暮战役结束之时,李约素身负重任,乘坐高速飞船前往银河之心求援。他一路不断告知当地各人类文明星系,得到了许多响应,人类的舰队不断前往增援。来到银河之心后,李约素得到了科技极为先进的铁人的援助,拥有了大批最先进的飞船引擎,得以组建起庞大的舰队。但是在返回战区的路上,李约素先后意外遭遇神秘的镜子飞船和死星,从而得知了上古银河人类与异族“蜘蛛人”之间发生战争的来龙去脉。孰料,未等李约素赶到,人类的防线已经崩溃,李约素不得不冒险率领敢死队杀入敌人老巢,在这里,他意外地发现了引起这场战争的“上佳”号环形飞船……
  • 佛说泥犁经

    佛说泥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