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600000003

第3章 献身医学的传奇一生(2)

孙思邈的医术越来越高超,名声传播得也越来越远,虽然如此,但他从不追求名利。隋文帝曾经要他去做国子博士,他以生病为由拒绝了。后来唐统一了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在636年召孙思邈到京师,要授予他爵位,也被他拒绝了。

据说,当年皇后病重,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诊治,但一直不见好转,有人就推荐了孙思邈。唐太宗就把孙思邈请来,让他为皇后治病。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更别提让孙思邈来亲诊皇后娘娘了。孙思邈看病之前,侍从们就让他白纱罩面,悬丝诊脉。孙思邈郑重地提出,看病不是儿戏,悬丝诊脉根本无法确诊,于是拒绝如此看病。唐太宗无奈,只得依从了他,于是孙思邈就亲自为皇后诊了脉。从病人的脉象观察,孙思邈知道皇后以前所服的药物不对症。他问过了服药情况后,就要观察病人的面色,这一举动又受到了侍从们的阻挠。孙思邈说:“刚才给娘娘诊脉,病已断定八成,但必须观其表里,才能尽窥病势。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药力微,恐怕无济于事,但药性稍猛,性命就会难以保证。所以不观气色,我是不敢贸然下处方的。”尽管唐太宗很为难,但也只能就范。

宫女将纱帐掀起,孙思邈仔细观察了皇后的气色,就开了一副小柴胡汤来疏肝解郁。太医们验过药方,纷纷表示柴胡是升提之药,药性过猛,不适合皇后用。孙思邈说:“此病是从忧郁而起,肝气郁结,热邪内陷,而成血痨症。柴胡能提邪外出,自可痊愈,所以非用不可。”这时有个太医强辩说:“医书中绝无此理。”孙思邈说:“书中既有,娘娘的病早就该好了。”那位太医很不自然地说:“你这是何意?竟敢诽谤圣贤医书!”孙思邈据理力争说:“我的学识浅薄,怎敢诽谤医书!须知本草之中,奥妙莫测,处方下药须从四诊八纲综合诊断,提邪外出,柴胡可用。”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大家把眼光聚向了唐太宗,唐太宗很赏识孙思邈,皇后的病又很严重,便决定服用孙思邈的药方。

皇后服了孙思邈开的药后,浑身颤抖,腹内疼痛,出了一身冷汗,但病情随即就有了好转,又经过了几天的调养,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孙思邈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嘉奖,留他在当朝做官,可是孙思邈立志漂泊四方为广大人民群众舍药治病,婉言谢绝了太宗所赐的官位。唐太宗深为孙思邈的高尚品德所感动,更加欣赏孙思邈,后来还曾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他颂词一首。直到现在,药王山南庵内还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赐真人颂” 等古碑。

658年,唐高宗征召孙思邈到京师,让他审订即将成书的《新修本草》,因为孙思邈在这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唐高宗就想请他担任谏议大夫的官职,他再次拒绝了。后来,他为了更方便地查阅医书以便从事著述,终于接受了“承务郎”一职,在“尚药局”供职了一段时期。

就这样,孙思邈在京城长安居住了十六年,阅读了大量医学著作。在阅读了许多医学书籍并搜集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以后,他便于674年借口身患重病辞职返乡了。

(三)严谨的治学方法和高尚的医德

孙思邈从18岁开始学医,直到百岁之后,仍然在潜心钻研各科医学。他在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内、外、妇、儿、针灸、按摩等各科疗法,均有相当高深的造诣。他涉猎群书,吸取各家之长,也十分重视搜集流传于民间的医疗经验。他用这些方法医治了很多病人,不畏辛苦地行走在民间,赠医施药,被后世医家视为楷模。

1.严谨的治学方法

孙思邈对祖国医学的学习是很认真的,他认为:疾病常常有内部相同而外部表现不同的,也有内部不同而外部表现相同的,因此人体内脏之实虚、血脉营卫之通塞,不能单方面从耳闻和目见所察觉,必须全方面地诊察疾病。如果病邪有余则应泻而反补益,虚而不足应补而反损通者反而再通,塞者反而用塞法,热者给吃温热类药,寒者给吃寒药,那就是病上加病,希望病人好转,实际上却是加重病人病情。

孙思邈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学习医疗技术,用来解除病人的痛苦。在那个年代,狂犬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它是疯狗咬人后,使人精神发狂甚至死亡的一种病。孙思邈刚开始学医时,还未专门以行医为职业,有人患了狂犬病,求治于他,他不知道应当怎么办,经他手死去的狂犬病人一个接一个。自此他一心一意地钻研狂犬病的治疗,后来再碰到这种病,治疗效果就越来越好了。

2.高尚的医德

孙思邈不但在治学方面给后人不少启发,在医疗道德方面,也提出了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行为标准。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要懂得“仁义之心”“有慈悲之德”,具有济世活人的使命感。因此,在他所著的《千金方》第一卷中详细地论述了作为一个医生所必须具有的医疗态度和医学品德。

孙思邈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生要把病人的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治病时,必须一心一意,全神贯注,丝毫不能夹杂有贪求财物的念头。不能仗着自己有点专长,就一心牟取私利。对于病人要有深切的同情和爱护精神。医生的志愿就是解除病人的痛苦,不论病人贫富贵贱,不管他长得好不好看,也不论是不是亲人朋友,都要一视同仁,把病人看做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只要有患者相召,不论路途有多艰险,都要一心前去救治,这样才能是百姓的好医生。所以,只要有人请他看病,他从不推辞,遇到穷人,他甚至不肯领受钱财。

孙思邈说到做到,他本人治疗过六百多个麻风病人。麻风病是一种很难治疗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他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寻找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他不怕传染,亲自看护,把各个病人的症状和情况都详细记录下来。贞观年间,他为了让一麻风病人摆脱家务和房事,还专门将他带入山中,让病人连服松脂一百天,结果患者因害麻风病而脱掉的胡须、眉毛又生长出来了。由此他得出结论,麻风病人还要戒绝房事,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来医治。

孙思邈还认为,作为一个同情病人疾苦的医生,为病人治病时,应当不怕脏臭。他说:凡遇到病人患疮疡伤科病或拉痢疾时,虽然病人脏臭不可诊视,人们都不愿接近,但作为一个医生要有怜悯之心,绝不能有丝毫厌烦之意。

孙思邈反复强调,一个优秀的医生要认真负责,不能粗心大意,他说,作为一个医生要时刻注意检查自己,胸怀宽广,不要有突出个人的表现。看病认疾,要态度严肃,专心一致,仔细检查体形症候,一丝不苟,处方针灸,不得有点滴差错。虽然说病人来了要紧急抢救,但临事不要慌张,应当深思熟虑,不能不顾病人安危,草率诊治,只图表现自己。他指责当时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切诊时,病人脉跳不够五十次,而且只摸寸部不按尺部,也不认真观察病人的气色,仅仅问了一下病情就将处方开出来。须知这样诊治疾病只能看到局部,根本不能判断病人的生死和预后。这是当医生一定要时刻警惕自己而应加以戒绝的,也是病人应当时刻提防的。

孙思邈提倡尽量用便宜药代替贵重药。因为当时的医生不少都是承袭家业的,他们有名无实,自吹自擂,开方喜用贵药和难求的药,以此证明自己广闻博识。孙思邈很看不起这样的人,他指责当时一些医生治病多用人参、肉桂这类价贵难得的药物,他认为,遍地皆有的苦参、青葙子、葶苈子、青蒿等类药,除热解毒效果最好,远远超过那些贵重药。

孙思邈对当时医生保密医方的情况不屑一顾。他在谈到妇人面部修饰药保密情况时说:今天的医界各家极为保密,不许徒弟泄漏一法一方,甚至父子之间也不传授,但是古人立医法时说要使医家了解,要人人都知道,不然,就会阻碍医学的进步。孙思邈本人对于医方相当大度,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更及时地得到救治,他甚至把很多最有效的医方刻在了石碑上,并把石碑竖立在了行人来往频繁的大路上,供人们抄回去使用。人们遇到疾病无法医治就采用石碑上的治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人们非常感激孙思邈的恩情,将那座石碑称为“石大医”。可惜的是,有一个医生为了独占这些药方,就将“石大医”上的药方全部抄录后,在一个夜晚用凿子将“石大医”上的方子全部凿掉了。不能不说,这又是医学界的一件憾事。

在人们心中,孙思邈是位伟大的医师,因此人们自古至今仍尊崇他,尊他为“药王”。孙思邈为医生提出的这些行动准则,不仅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对后代医家也有重大影响。

同类推荐
  • 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名方(珍藏本)

    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名方(珍藏本)

    本书涵盖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道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神经精神科、风湿病科、普通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等科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部分少见病,对每一种疾病列举了多种家庭必备名方,最后还提出了名医指导建议。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本书遴选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在医疗改革上有代表性的20个国家(地区),从现代医疗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展示这些国家(地区)的医疗改革背景、过程、分析其医疗改革的得失成败,是一本集众多医改素材于一身,数据权威、信息准确、材料丰富、分析有据的关于医疗改革的万宝全书。国内系统介绍国外医改的材料鲜见,如本书整合全球主要国家的医改经验更属首次。可帮助国内各界人士,特别是医疗系统人士了解、比照其他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情况,从而助益于我国自身的医疗改革实践。
  •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被世界人民誉为“东方药方巨典”。《本草纲目》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不仅对古代人民的医疗、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对现代人认识和了解药物、加强养生保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选本以药材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编选了一些觉的药方和常用药物,以便广大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和使用。
  •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本书主要介绍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人体解剖、诊断等,有助于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本书适合医生及医学生使用。
  •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热门推荐
  • 混沌至尊

    混沌至尊

    陈启本是一个屌丝,却意外穿越,并且得道了强大的功法《飞升经》,从而慢慢成长为一代混沌至尊!异世我为尊,前世再穿回去就是了!
  • 男人要有胸怀,女人要有情怀

    男人要有胸怀,女人要有情怀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凡夫俗子,红尘中我们早已在是是非非中学会了争辩和计较,在柴米油盐中学会了小气和狭隘。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心胸修炼最迫在眉睫。如果说上天赐给了男人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就是博大的胸怀和宽阔的胸襟。对于男人这种天生好强和自尊的动物,人生也许可以不繁华,但是不能没有尊严和面子。而博大的胸怀和宽阔的胸襟是男人获得成功和他人赞赏的最重要的一点。俯瞰大千世界,具有博大胸怀的男人与具有情怀的女人虽不同,却又相同。他们都是快乐地微笑,独自行走在红尘中,享受着良辰美景,享受着内心的美好与宁静。
  • 盛世宠臣之绝色丞相

    盛世宠臣之绝色丞相

    现代警花与学霸配置的李诗,穿越后成为丞相的女扮男装的“嫡子”李泊彦。一方面利用现代的知识开挂,另一方面也逐步成长,最后步入仕途。从经济、文化、教育、法制各个角度打造了一个空前盛世。李泊彦在谦谦公子韩政与城府颇深的皇孙梁凌霄之间,陷入两难抉择。李泊颜的爱情,终究是在不断的政治斗争中逐渐消逝……
  • 荷花深处

    荷花深处

    谁是幕后主谋?谁策划了惨案?谁是武功天下第一?谁得了天下第一剑?谁是亲生父母?谁最终掌握了皇权?究竟是兄妹之情,还是有夫妻之缘?阅尽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终知道荷花深处别有洞天。
  • 明太祖文集

    明太祖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

    本书不仅从国内外生理心理学专著中,还从有关的临近学科如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等许多领域中吸取了最新研究成果,分别用以讨论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言语思维、本能动机、情绪情感、人格、运动与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并联系了失认症、失语症、遗忘症、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智能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病理机制的新理论。书中还涉及了知觉、注意、学习、记忆和言语思维等有关的认知理论、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概念。在导论中,作者论述了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当代发展趋势,并概括地介绍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书后还列出了国内可得到的中外文最新参考书目。本书可作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神经生物学等专业的大学生教科书。亦可作为这些领域的理论研究者的基础知识更新的参考书。
  • 南海小瀛洲

    南海小瀛洲

    故事发生在明朝,讲的是新任广东巡抚郑友德乘船上任,在海上迷路误到‘小瀛洲’,遇见仙人,而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
  • 面纱与革命

    面纱与革命

    深夜,怀孕少妇梦中惊醒被抓,罪名是捅死了自己丈夫,尸体却在几个街区之外,原告是丈夫的母亲和妹妹;当夜入狱即被判处死刑,既无法官也无律师,也不允许给外界打电话,更不能外出调查取证,认不认罪结果都一样,抗议上诉丝毫无效;刑场就在牢房外的院子里,处决囚犯的枪声也声声入耳!刑讯逼供、大病一场之后,全凭推理,找出了真凶,准确推断出证据藏匿之所……
  • 职场麻辣烫

    职场麻辣烫

    选录了《鲜花的功劳》、《傻孩子》、《山穷水尽卖自己》、《人生不是演习》、《错的是一味地行走》、《遭遇搅局》、《关照》、《漏水的勺子能舀大鱼》、《模拟应聘》、《招聘条件》、《重金悬赏》、《特殊人才》、《一路贵人》、《不一样的砝码》、《生命的撞音》、《诱惑》、《做一回经理》、《云姐的秘密》等近百篇关于职场的微型小说。
  • 四谛论

    四谛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