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000000001

第1章 引论:信仰的话题

在当前的中国,信仰成了一个不能不谈的话题了。

当人们坚定而自然地信仰着的时候,是不会想到讨论信仰问题的。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信仰对人们来说还不成为一个问题。而对于问题,人们才会去思考和谈论。正如当人们生活得有滋有味的时候,就想不到去询问什么是幸福一样。因为那本身就是幸福。而当人们开始询问甚至追问什么是幸福的时候,大约已经是感到不幸了。

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说:当人们自然而然地感受着人生意义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去追问人生的意义问题,而当人们想知道人生是否有意义的时候,大约是已经感觉到人生的无意义了。同样,当前的人们之所以比较普遍地提出信仰问题,追问什么是信仰以及人是否应该有所信仰等等,就是因为他们感到信仰的缺乏了。

但是,如果仅仅是没有信仰,人们也不一定就会来谈论信仰——假如他们能够安于自己的无信仰的话。如果人们在没有信仰的状态中并不感到痛苦,不感到有信仰的需要或要求,那么他们也不会对信仰问题表现出急切地想了解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信仰就是一个过去了的、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了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东西,也许有人会谈论,但它肯定不会再引起人们密切关注了。总之,人们如果不受信仰问题的困扰,就不会更多地来谈论这一问题。有许多的人,正是这样,对于他们来说,谈论信仰纯属多余。如果所有的人或者多数人都是这样,那么这本讨论信仰的书也就成为多余的了。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也许人们愿意安于无信仰状态,但苦于做不到。这就是问题所在。许多人想抛掉信仰的重担,却又在短暂的轻松之后,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压垮了。人们并不能安于自己的无信仰,而是经常地感受到了心灵痛苦。毕竟,心灵对于信仰的需要是谁也逃避不了的。或者是饥不择食的信仰选择,但这并不能真正使心灵找到归宿。还有的人,极力地想保持过去的信仰,但又苦于不能回避现实。如此看来,信仰不是一个利利索索的问题,人们难以在全有或全无之间作清楚的选择。这种关于信仰的痛苦或困扰,就使信仰作为一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信仰,人们开始谈论起来了。

信仰历来不是一个日常性话题,它与闲言碎语无关。在聊天的时候,是不宜谈起信仰来的。一方面它过于严肃,容易破坏那种肤浅快乐的气氛,因而显得不合时宜。而且这一问题又不是很轻易地能谈得清楚的,人们的意见往往难见一致。所以又有另一个方面的不利因素,那就是容易引起意见分歧甚至冲突。信仰不是一个交际性的话题,而是与各自的心灵生活有关。因为它大致上不属于那种可以随意交流的信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可以谈论政治,但只宜谈论政治事件或新闻,而不宜涉及政治信念;也可以谈论哲学,但最好是谈点哲学知识或者哲学智慧,却不要涉及各自的哲学信念。

否则,交谈就成了布道或者辩论。西方人在交际场合免谈宗教信仰问题,因为他们可能搞不清对方的教派。而且在这样随便的场合谈论信仰,也近乎对神灵不敬。如果把信仰也变成了“今天天气哈哈哈”

这样的话题,那信仰也就不成其为信仰了。因为,天气虽然也与所有的人有关(不然大家就不会谈论它),但谁都不必为天气变化负责。

也许正是由于信仰问题的性质比较严肃,也比较严重,人们才并不轻易地谈论它。或者说,在多数的情况下,人们有意识地回避它。

讨论信仰问题,不能停留于日常语言的层面,也不能满足于文学语言的描绘。因为在日常语言的层面上,讨论问题难以深入。而在文学语言的层面上,则不易精确。重要的是,要把信仰的问题从文学比喻变成理论探讨。在论述人生信仰时,人们往往满足于一些比喻性的词汇,如把信仰比做人生航程的“灯塔”、“明灯”之类,或者比喻为人生的“精神食粮”、“精神支柱”等,用一些顺口溜、谚语或文学家的格言来描绘信仰的性质和作用,而不寻求理论概括和理论探讨。这样仍然只能是稍微谈谈而已,不能深入。对于信仰问题,是不能采取稍微谈谈或随便谈谈的态度的。

在这个问题上,丹纳《艺术哲学》中在讲到“理想”时的一段说明值得引用:

诸位先生,我这一回要和你们谈的题目似乎只能用诗歌咏叹。一个人提到理想,必然充满感情;他会想到流露真心的那种缥缈美丽的梦境;他只能以不胜激动的心情,低声细语地诉说;倘若高声谈论,就得用几句诗或一支歌;一般只用指尖轻轻接触,或者合着双手,像谈到幸福、天国和爱情的时候一样。

但我们按照我们的习惯,要以自然科学家的态度有条有理地研究,分析,我们想得到一条规律而不是一首颂歌。

讨论信仰问题,也不能停留在政治话语的范围内。信仰问题当然与政治问题有关,至少与政治信念有关,因此可以从政治上谈论信仰。但由于政治话语有其特定的谈论方式和角度,所以如果仅限于从政治角度来谈论信仰,就会把与政治有关的理论问题变成纯粹的政治问题,从而容易造成错觉,也把信仰问题简单化。比如,人们可能把复杂的信仰问题简单地看作一个政策问题,认为人们的信仰状态的好坏取决于政策正确与否。当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会上纷纷谈论信仰危机的时候,有人认为,我国社会中之所以会出现信仰危机,是因为“文革”时期政策出了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好的政策了,所以也就不会有信仰危机问题了。他们把信仰问题看作是在政策范围内能够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后来信仰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加剧,表现出理解上的极大困难。

应该把信仰问题放到理论探讨的层面上来。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理论课题,一个需要深入地加以研究的问题,从理论上尤其是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和解决。

那么,信仰又是一个怎样的理论课题呢?

信仰问题是普遍而又永恒的。需要信仰而又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点。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在其一生之中都不能不与信仰发生联系。不论哪一时代哪一社会的人,都会与信仰打交道,所不同的只是方式而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打着一定时代或社会烙印的信仰的方式、形式或模式可以发生变化,有些信仰的形式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但人类对信仰的需要依然存在,人类信仰活动本身不会消失。同样,人们对于信仰问题的思索也是普遍而永恒地存在着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不论得出怎样的结论,信仰问题都很难得到一劳永逸的解答。像大多数基本的哲学课题一样,信仰课题也是古老又常青的。

信仰是一种比较玄奥的精神现象,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它所需要的证据既非日常生活所能提供,又非技术和实证知识所能提供,因此需要抽象而又思辨的哲学思维来思考和把握。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信仰问题似乎是很具体的,比如因信仰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教派的争执等等,它们似乎能通过某种具体的手段如教廷裁判甚至武装冲突加以解决,但从理论上来考察,许多看来非常表面的问题也往往大有深意,并将人们引向抽象的理论领域。在基督教教义中,许多具体的教条背后都隐藏着高深的哲学问题,当出现对某种信条的不同理解时,往往引发极其烦琐枯燥的哲学论辩。人们为了求得对自身信条的证明而深入到理论的领域中,不断地向着抽象思辨的领域寻求理解,而最终又往往迷失在不可理解的黑暗之中。凡是比较大的、比较成熟的信仰体系往往都有用哲学思辨所构筑的学理支撑。由此可以理解,哲学与宗教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并非偶然。

信仰问题作为一个哲学课题,也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为什么呢?人们对信仰的认识受着他们自身信仰的影响。通常,人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比较易于做到,而对有关人自身的事情则较难于认清。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人们去认识涉及他自身的问题时,往往受到自身状态的干扰和影响而难以冷静客观。信仰就是一件与人自身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对它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着认识者信仰状况的影响。人们不同的信仰状况影响着他们看待问题尤其是信仰问题的立场与视角,影响着他们认识该问题所可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无法想象出与宗教信仰不同的信仰,而一个无神论者则总是到宗教之外寻求信仰的真正含义。关于人作为信仰者与作为研究者的关系问题书中还会谈到。

信仰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也是由于信仰问题与人的非理性的精神因素和精神活动有关,令人无法做出清晰而精确的把握。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在任何方面都不能以确实的术语讨论信仰,但也许能够说些关于信仰的东西。”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信念’带有一种本身固有的和不可避免的意义上的模糊不清,这种模糊不清的原因在于从变形虫到人类的心理发展是一脉相连的。”人的精神活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人的行为不仅受着理性因素的指导,而且受着非理性因素的左右。

长期以来,人被看作是理性的动物,对其精神活动的理性方面予以较多的关注并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而关于精神活动的非理性方面则关注较少,了解更少。然而,信仰现象偏偏与人的非理性因素有很多的联系,在这样的情形下,信仰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并因而出现一些问题,如信仰研究的神秘主义倾向等。由于信仰现象带有非理性色彩,由于信仰现象总是显得难以捕捉和把握,也由于宗教神秘主义的影响,在以往的信仰研究中掺杂有很多随意想象的成分,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信仰研究的难度还在于它是一个综合性课题,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信仰涉及许多问题,是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哲学、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信仰进行分析。在哲学内部,信仰问题也被人们从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人生观等不同方面加以探讨。每一种学科、每一个方面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有益的,但也是不够的。因此,当我们把信仰作为一个哲学课题加以研究的时候,要充分注意信仰问题的综合性质,留心吸取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从哲学的高度加以综合把握,以求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信仰现象。

同类推荐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内容有开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采用“3+1”模式,夯实教师队伍基础、把理念硬化为机制——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一环、众雁高飞头雁领——省会城市教育引领作用等。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针对当代社会孩子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本书既注意挖掘魏书生特色教育方面的实践成果,又力求向读者展示一位立体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思想的魏书生。全书遵循由实入虚、由形叭神、由术入道的顺序,从介绍魏书生的思想特色开篇,依次介绍教学特色、班级工作特色、管理特色和成长特色。读完全书,或许让你越到后边越深刻,越到后边越高远。如果耐心地读完全书,相信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实施特色化教育,对如何通过学习魏书生使自己真正得到提高,都会有所帮助的。
热门推荐
  • 两个人的战争

    两个人的战争

    男女主人公都是曾经沧海,于是都懂得了保护自己,好好的给自己一个壳,牢一点,再牢一点,却殊不曾料想,拒绝了伤害的同时也拒绝了所有可能的缱绻温柔。当时第一个联想就是张爱玲的白流苏与范柳原,不一样的时代,一样的男女,爱到后来都不由得算计了又算计。
  •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师傅曾言:任何世界都凭实力说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好,天塌下来有师傅替她撑腰!只要记住这些,遇上什么都不惧!她只要活得自在,玩得肆意就好。身为术者,算天算地不能算自己,好在她有一支笔,可以改天逆命!穿越异世,谱写辉煌人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神女大人有个纨绔丈夫

    神女大人有个纨绔丈夫

    九世轮回夫妻,霸道神女独宠纨绔丈夫。“为夫想要与你比肩。”“那就让天道尝尝什么叫神!”“烨烨不必勉强。”“你想要的就是散尽神识毁尽肉身烨华也替你换来。”
  •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是一本畅销百年的励志图书。希恩用清楚易懂的文字和许多实证小故事,尤其是《圣经》中的故事,缓缓道出宇宙真理及简单实用的生活方法。《幸福密码》阐述正面的态度与肯定的思想,让人们得以主宰人生,运用心灵法则让富足自然降临,成为生命的赢家。
  • 绝萌冷面妖妃

    绝萌冷面妖妃

    今晨夜,那个从小就站在神界权力的最高处成长,被包围在权力阴影中的冷面男子,血液里却对她有着疯狂的执著。陌瑶菲,本只是命运圣母用一滴眼泪捏造的倾世精灵,却沦落成了修罗帝王捉弄的小小妖精。修罗万年的追寻……于她,已是曾经万年的遗忘和舍弃;于他,却是两千年里至痛的自我冰封。冥王VS小妖妃。
  • 重生末世追妻帝少

    重生末世追妻帝少

    穿成小说中快要领盒饭的实验体女配,某女欲哭无泪。死前见到女主,某女发狠了,你丫不让我好过,你也表想当成末世女王!报复成功的某女再次醒来,没回到自已的世界,却重生在原主末世前。明知女主将她当眼中盯,某女却还含泪放过女主一百次。遇上个冷男少将,第一次被冷冻;第二次被告白;第三次被求婚;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末世第一强者绝对是弯的。“你!我娶定了!”对于某少将霸道求婚,某女只是酷酷地回了句:“有病。”“楠楠乖,相爱的人不在乎性别的。”面对着如此厚脸皮,某女无语望天,她真的没时间,女主还等着跟她‘相爱相杀’!一生缘,缠一生,事事非非,唯爱不变!
  • 新编营养菜大全

    新编营养菜大全

    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快递中国

    快递中国

    2014年,快递成为中国经济银河系的灿烂星座,业务量突破139.6亿件,超越已拥有150年快递历史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快递改变着中国,也改变着亿万中国人的生活。这是中国人创造的又一个中国奇迹,然而这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 剖心

    剖心

    下了飞机,扑面而来是清凉的风。故乡,秋天已经开始了。我没有在F市停留,打“的士”直接奔赴长途汽车站,坐上通往春谷县的空调客运巴士。又是一年了。今年的公休假我一个人去了云南,准备圣诞假期再回老家。现在却不得不提前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全程高速。这条路与20年前大不一样。那个时候,从春谷到F市,真是麻烦,火车、汽车、轮船,交通工具全部用上,时间要耗去一天。现在便捷多了。科技迅猛发展,拉近了时空的距离。然而,任是最强悍的科技,面对阴阳阻隔也无能为力。世间再无外公,也再无小姨父了。
  • 随心而动(汤普森姐妹系列2)

    随心而动(汤普森姐妹系列2)

    艾丽克丝·汤普森的人生按部就班地稳步展开:攻读哥伦毕业大学法律预科,全身心专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对于那个曾经让她心碎的人,她一点儿也不想再跟他有任何瓜葛。迪伦·帕里斯因重伤从阿富汗战场归来,他很清楚不能再次把艾丽克丝卷入自己一团糟的人生。然而命运弄人,两人因为同一个研究项目被迫并肩工作。他们只好拟定新的共处规则来避免再次互相伤害。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不断打破规则,甚至最首要的那条——永不再提当初两人为何坠入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