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100000007

第7章 追求真善美(1)

1.内心真诚的渴望

2013级公共管理学院/杨伟文

信仰是什么?我想过这个问题。在我粗浅的理解中,它大概就是指某种可以被人奉为行为圭臬的精神层面的事物。各种宗教教义,各种思想主张,各种价值观念,不都可以成为人们的信仰么。

世界上的信仰有千种万种,将自己的信仰传递给世界的人也有许多。我一度也想过,我的信仰是什么。可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我的曾祖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我的印象中,她吃长斋,每日晨祈晚祷。她生活节俭,秉性素洁,总是给人一种清净无染的感觉。她善良而悲悯,怜惜虫蚁蝶蛾还有各种小动物,常常教我们这群后辈不要伤害那些生灵。我们眼中的她是一个慈眉善目、沉静安详的尊长。我的祖母、姨婆,还有我的母亲,也都是佛教徒。她们常常用佛陀的教义教导我们这群孩子,要宽容,要慈悲,要行善事,要修福慧。她们的确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这些教义是我所接受的,我以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我对自身信仰理解的一个模糊轮廓。我也一度认为,我信仰的就是佛教。

可是每当听到佛教宣扬的“人生就是苦海”、“前世注定”之类的教义时,我的内心又会不由自主地抗拒。因为这样的说辞,往往会让人心情低落。诚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现实生活带给人的无奈、辛酸、悲伤、苦痛,可见人生的的确确是由许多痛苦的元素构成的,但这并不代表痛苦是人生的全部。如果人生就是苦海,那么人活着有何乐趣可言,有何意义可言,有何价值可言?如果人所遭遇的一切、所能获得的一切都是前世注定、铁板钉钉的,那么勤勉意义何在,奋斗意义何在,拼搏意义何在?

上高中时,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她全家都是基督徒。她常常会跟我们说一些有关基督教的教义,比方说宽容,忍耐,博爱;比方说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宇宙万物都由它创造。她给人的感觉相当虔诚,吃饭前都会做祷告。我们尊重她的信仰,也赞成某些主张,可是每当她有意无意地想让我们也加入基督教,或者有意无意地攻讦其他的宗教时,许多人就会反驳,乃至争吵,最后常常会闹得不欢而散。

我想,尊重他人的信仰是必要的,但每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信仰。同时,每个人没有资格把自己对这种信仰的热忱强加给别人。正如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信仰、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但却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去要求外邦异族也接受它们。而任何以信仰不同而引致的攻讦、谩骂,乃至争吵、杀戮,都是对自身信仰的亵渎。

历史上,在西欧,耶稣会的成员们为了维护信仰而残酷地迫害异教徒,不惜以各种肮脏血腥的手段达成目的,来维护所谓的上帝和教皇的权威;十字军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而对地中海东岸的伊斯兰国家发动战争,以期夺回圣城耶路撒冷,他们不仅攻击穆斯林,还对犹太人展开大规模屠杀,那交织着血与火的战争持续了近两百年。

于是我不由得感到害怕。倘若我有了信仰,倘若我成为某种事物的绝对忠实的信徒,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我会不会变得狂热而无理,变得愚蠢而残忍?

我甚至会想,还是不要有什么信仰了,有信仰实在太可怕了。

但是我又知道有的人,他们庸庸碌碌,浑浑噩噩,日复一日,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知信仰为何物;有的人,他们不信神佛,不崇马列,却虚实重禄,尸位素餐,名为人民公仆,实为国家蠹虫;还有的人,他们既不信因果报应,也不信道德和法律,信仰的是金钱至上的理念、极端个人主义,这样的信仰让他们损人利己、为非作歹,或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最终受到道德舆论和法律之绳的双重制裁。

我也见到很多人,他们心地善良,待人真诚;他们乐于助人,博施济众;他们忠于职守,为国为民;他们舍己为人,舍生忘死;他们智慧圆通,灵魂充盈,自内由外散发出一种平和从容的气质,从不咄咄逼人,更不会为追求蝇头小利而不择手段。他们有的是基督徒,有的是佛教徒,有的是无神论者,有的是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中共党员……他们有的是农民工,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司机,有的是学者,有的是官员……他们或许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或许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但无一例外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或许天生具有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或许是通过后天不断学习和历练来战胜欲望、锤炼心性,但无一例外都有自己坚守的东西。那样的价值观,那样的坚守,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信仰?

我终于明白了:信仰本身只是一个名词,无好坏之分。信仰的正确性与否,常常决定于它的社会意义。一种坚定的信仰具有怎样强大的力量啊。它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一旦信仰被颠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会被颠覆。一个狂热的信徒,可以去做任何在他看来符合自身信仰的事情。但信仰不是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理由,信仰绝对不能成为一个人肆无忌惮、自行其是的借口。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你的信仰是什么?如果真的需要我给出明确的答复,我会回答:理性、良知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信仰理性。

在这个世界上,真善美的东西往往是为人所喜爱、敬重的。但什么是真善美?这似乎并不好界定。假作真时真亦假,好心可能会办坏事,美丽的外表下可能是一颗肮脏的心灵。

人太容易被假象迷惑。所以,我愿意选择信仰理性。

信仰理性,就意味着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一种怀疑态度,面对看似真善美的东西,面对看似正确的不可辩驳的事物,面对极具煽动性的言论等等,能够沉着冷静,全面分析,避免任性、冲动、狂热的想法或举动,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有理性,就不容易犯错。

我信仰良知。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除了在于人能思考,更在于人有良知。

如果说道德是一种更为崇高的准则,在不同历史阶段、在不同国度,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那么良知就是发自人的内心的一种最为朴素、最贴近生命本真的意识,一种向善的力量。道德或许与历史文化相关,与地域风俗相关,与宗教信仰相关,或许还与经济状况、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而良知,则与人相关,与人的心灵,与人的灵魂相关。

当看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时,就会去拉他一把,而不会袖手旁观。而当人连良知都抛却了,他还有什么不能抛却的?当人坚守良知时,他自然便有了辨明是非善恶的原始标准,就有了向善的原动力。

有良知,就不会去害人。

我还信仰对生活的热爱。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把人生比作一片荒芜的毫无生机的野地,在我看来,它宛如一个玫瑰园。纵使荆棘重重,砺石密布,总还有明媚鲜艳的玫瑰在那儿盛开着。纵使寒冬来临,大雪倾覆,那厚厚的积雪下,玫瑰种子一直都在那里,静静沉睡着,等下一个春天的阳光洒下时,便会又一次绽放出娇艳的花来。

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依然要活色生香地活下去。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年人,太多不识愁滋味,太容易因为琐事而放弃生活的希望,这无疑是可怕的,是一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

有对生活的热爱,就不会变得消沉。

或许我的信仰会给予我力量,又或许,我还会不断修正、丰富我的信仰。

又或许,我还只是个语焉不详的蒙童罢了。

2.心存敬畏,择善而从

2011级环境科学/张均捷

信仰的定义从不唯一,它可能是人所依附的精神支柱,也可能是混迹于世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某些人眼中,它是抽象虚灵的自我;在另一些人眼里,它只是顽固的思维惯性。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信仰在人的意识中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役使人们的行为。从这点出发,信仰应是在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的、长期稳定的观念。我认为,一时的狂热或人生某一小段时期内莫名的冲动都不能称之为信仰。原因在于这些狂热或冲动的人在未认清自己的方向时就已经将信仰的萌芽葬送了。

尽管不能一元地定义信仰,但是信仰的由来却有着颇为类似的过程。首先,人是无意识地来到这个世界的。信仰必然是后天的产物。人是在实践之后、在耳濡目染了周围环境后才产生信仰。这意味着产生信仰的过程可以复制或是剪切。更深层次的,产生什么样的信仰是可以被周围的人左右的,当然也可以自己调控。那就需要我们去认识什么样的信仰才是引我们走向光明彼岸的火炬,才是历久弥新、坚不可破的宝钻?

我曾经玩世不恭,无所敬畏。童稚之年,根本无所谓对与错。是母亲的泪水最终洗尽我年少的轻狂。如今回首,往事依稀。在没有信仰的日子里,我轻掷光阴,无所事事。在生活的激流中迷失了方向,让宝贵韶光匆匆逝去。有时我想,人一旦缺失信仰,就要退化成以吃喝为务的行尸走肉了。百业消靡,人心思退,生活还有什么奔头?

在迷惘中惊醒,我沉酣于学业。这一时期,儒家“学而优则仕”

的学说或多或少地成为我的本本。儒家推崇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认可士人的忧患意识,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强调纲常伦理和阶级调和。这些观点被我当成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基石。由此,努力拼搏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成为我生活的基调。从一定角度讲,这样的信仰萌芽对我的少年阶段产生了积极作用,至少使我有了奋斗的激情。但我仍不将其称之为信仰。原因是,这只是我一时的想法。

随着年龄渐长,我认识世界的角度逐渐多元。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或者相反。甚至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处于黑白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体系本身就千差万别。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截取不同的侧面进行评价。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现实不允许我简单地执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我始终认为,既然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体系,不同的观念及其他所支配的行为就可以看成这个体系的部分支架。支架可以繁复建构,但是体系的基石必然唯一和稳定。这样的基石才能成为我和其他所有人的信仰。那就是真善美的道德和庄严的法律。

道德和法律,犹如人类社会的两岸,维护着湍湍的文明之河流有序向前。无论是咆哮汹涌的险滩激流,还是平静舒缓的浩荡平原,都只有在两岸大堤的引导、规定与容许下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它已越过了种族、宗教、政体、文化和经济的种种层面,成为维系社会、评判公平和推动现实的强劲动力。尊贵的权柄、荣誉的光环以及显赫的地位等无一不是在德与法的前提下获取的。达官贵人与一介布衣有着平等的社会人的身份。对他们的价值评判只取决于他们的行为与道德和法律的吻合度。而一切的道德和法律都是人类理智的结晶,是良善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

信仰道德和法律,就是信仰真善、信仰崇高、信仰人间美好的力量。人世的生灵,或个人或群体地违背道德与法律,以欺诈的态度和伪善的德行苟延残喘。有人鼓吹存在即合理,变相地颠覆主流价值观,纵容不道德的事件发生。试问,若这种状况持续蔓延,社会稳定何在?人们的安康生活何在?因为事物总在矛盾运动中获得向前发展的力量,一时的道德滑坡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精神颓废,所以依靠道德与法律的力量可以最终汰劣选优。从历史的经验看,哪朝哪代不曾发生过价值观的危机,不都这样走过来了吗?心存敬畏,择善而从,以自己的信仰选择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感染更多的人,不亦乐乎?

以当今之中国论人性之劣根,不乏其例。也许有人认为,人情在世俗面前不堪一击,信仰匮乏,道德沦丧成为时代的标签。其实不然。我认为事物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既要以小见大,也要避免以偏概全。从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到“彭宇案”、“小悦悦事件”,人们被接二连三的恶性事件所吓倒,却忽略了诸如“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精神史诗等。古语有云:

邪不压正。善行天下的事情总是有的。千万不要因为乌云遮蔽了太阳,就判定太阳不存在。何况,国依法而立,相信法律的权威足以肃清社会的渣滓,还世间公平与正义。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正因为这光明和曲折,需要国人树立起对道德和法律的信仰。正己正人,良知良行,及人之老,及人之幼。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践行唯法是从的社会格言,并用这样的信仰去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3.拼搏跋涉,心若止水

2011级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王倩茜

有个词叫“半截子唯物主义”,曾被用来解释一位科学家从周一到周五做实验,而周末去教堂的“世界观”转变的现象。我对此也有番浅显的理解。

信仰在我看来,是内由心生的。那藏地转动的经幡轻拂起的风是一种信仰,那一步叩一个等身长头的朝圣者身上的累累伤痕是一种信仰,那深山古刹中的一壶清泉一袭麻衣是一种信仰。而我的信仰,是发于心扎根于自然而长于城市的。我信仰天地自然的元气与山水草木的精华。请不要指责我的信仰未升华至思想,毕竟,在城市化的步伐中,那夏虫的一声长鸣,老牛的一声长哞不正像精神领域的一阵炊烟从偏远的乡村中飘来吗?

由于信仰与我的脚力、眼力的矛盾,我无法将我的双脚像图章一样印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更无法去月夜听泉去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让我的肌肤与心之所信亲密接触。但还好,我的信仰无须做一株空谷中的幽兰,那就做一朵城池边盛开的睡莲吧,为我那颗在钢筋水泥空间跳动的心脏输送一份最原始的养料,为每一颗棚板下低低的心种上一个春天的故事。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步伐匆匆的社会,工业化抛弃了血缘关系的纽带,取而代之是利益的链条。人人生活在鹁鸽箱般的单元房中,却彼此如孤岛。在经历了建筑上的仿纽约、服装上的假巴黎的城市同化后,难道我们的信仰也要被同化吗?都去信仰优质生活,信仰金钱吗?庆幸的是,我的信仰,给了我最大的自由,最广阔的外延。

这,也许就是信仰的魅力。

同类推荐
  •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是配合《文艺作品演播》一书而编写的训练教材。《文艺作品演播选》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专门选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艺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以及影视剧等)。秉持全面性、针对性,技巧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所选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素、文体特点、语言处理、演播方法及技巧运用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训练提示和指导。《文艺作品演播选》对训练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非常有帮助。
  • 致语文教师

    致语文教师

    本书以余映潮老师在全国各地的10个讲座稿为蓝本,分别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提炼出关于语文教师成长的40项基本修炼,结合作者毕生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娓娓道来,是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的必备书。
  • 李贽:告别中庸

    李贽:告别中庸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2012年和2014年,作者两次深入莫斯科华商群体,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跟踪调查,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群体在当地所面临的淘金环境和真实的生存状况,探究了他们的生存策略。本书从这些华商的日常生活世界入手,进行了民族志式的研究和铺陈,不仅充分展示了海外华人群体的生存状态,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迁移主体如何利用外在环境等结构性因素和自身资源,构建出全新的生存空间。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热门推荐
  • 娥妃

    娥妃

    《别样红楼别样情》一个女子,两个皇帝,演绎着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有宫廷的阴谋,有江湖的险恶,有感情的纠葛,有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如水的月光透过芙蓉树参差的枝叶洒下来。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披散着及腰的如瀑一般的黑发,手执一把宝剑在上下翻飞。粉红色芙蓉花从树上散落下来,在空中飞舞,衬着女子白衣黑发形成绝美的画面!那张倾城倾国的脸上充满了宁静、淡雅,举手投足都是那么灵动飘逸。看着她从自己眼前消失,心中是无限的怅然。她是谁?苦苦找寻却始终擦肩而过,难道她只是自己的一场春梦吗?谁说自古帝王最无情?她在偷走了他的心之后,毫不怜惜的放在脚下践踏,所以他必须无情!可是在伤害她的同时自己也伤痕累累。在爱过痛过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离开。江湖里有苦有乐,只是伤害已远走。因为那颗受伤的心已留在了皇宫。纷乱的战场,哭泣的百姓,还有可怜的和亲的公主,让她再一次面对他们。这次,她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呢?--------------------------------------------------------------------------------------------辛娥儿------一个被后世披上神秘色彩的女子!身为名门之后的她逃脱不了入宫的命运,一个弱女子在阴险的深宫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金昊天------少年天子,坐在皇位上的傀儡。面对着风云变幻的宫廷,虎视眈眈的皇兄,大权在握的丞相,垄断后宫的太后,他又该何去何从?爱上那个淡扫蛾眉的女子,他又该怎样保护她?左丘独冥---敌国的皇帝,一个狠毒、冷酷、绝情的男子。偏偏在遇到她以后,也会变成绕指柔!杀人不眨眼,血流成河,只为得到她!金哲天------金昊天的皇兄,与皇位失之交臂。时刻觊觎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也觊觎她闭月羞花的美貌。金德天------金昊天的皇弟,一个温文尔雅,善良的男子。偏偏生在最残酷无情的帝王之家!一边是他敬仰的皇上,一边是他倾心的女子,他在矛盾痛苦中挣扎徘徊!辛擎---------辛娥儿的哥哥,大内统领。对皇帝忠心耿耿,却因为喜欢上公主儿陷入了痛苦之中。为了国家,为了他所谓的忠心,不得不奉命送心爱的女人去和亲。
  • 黛清醉红楼

    黛清醉红楼

    林黛玉:是的,我爱上了他,不管他是现在的太子还是未来的帝皇,都不能改变我的意志。我今生只他一人,他一世只我一个。龙子清:玉儿,今生有你相随,我心足矣。万里江山三千佳丽,都抵不过你一笑倾城。得之,我幸;不得,永不放手。冷云天:你今天是来陪他一起死的吗?他可以让你当皇后,我也可以封你为后,我不介意的。贾宝玉:你们不是为了我吗,为了我一次次害林妹妹,那么我便毁了这一切,让你们永远都达不到目的。水溶:难道我一直都错了吗,一个女子也可以自己选择吗?我会不会明白的太晚了?推荐西兰新文:嫡女策
  • 风中凌乱

    风中凌乱

    醉卧流云:“MM,上次跑的好快~”风凌乱:“—0—?”醉卧流云:“呵呵~老虎肉~”风凌乱:“厄……那个……”醉卧流云:“本来还想帮你刷……可是你跑的太快了……”
  • 间谍皇后戏君心

    间谍皇后戏君心

    意外的车祸导致三个美丽的现代女间谍魂返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朝代——末代,各自的身份预示了她们未来的命运。锁定了她们生命中的另一半,也使得她们和他们在末代三大国演绎出各自华美波折幸福的篇章。当悲剧注定要来临的时候,她们该如何面对?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左右着三人的命运。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幸福究竟可以持续几个轮回?现代优越的天之骄女在这千年前的国度又会有怎样的际遇呢?
  • 南宋风烟路

    南宋风烟路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宏图霸业俱往矣;烽燃起,南宋铁血战路,盛衰兴亡看今朝】林胜南,一个来路不明的少年人,在抗金宝刀饮恨刀丢失的纷乱中,以他近乎天生的饮恨刀法出道。当金宋各路人马都怀疑起他能否驾驭此刀,却发现他一旦与刀靠近,便会相克相斥。他,到底是不是饮恨刀的少主人林阡?金宋武坛与疆场的统治地位,会否都将因他一个人发生转变?初涉征途,仙子魔女、战友兄弟,将与他有怎样的感情羁绊……盛世江湖,英雄辈出,十年磨砺,男儿本色。携手红颜,统帅豪杰,驰骋杀伐,纵横天下!(喜欢本书的读者可以加群1011118194)
  • 第一花魁

    第一花魁

    “喂!听说了吗?江湖第一高手,高小高居然在青楼做护院!”“这算什么。明镜寺的休一大师,知道吧!”“你当我傻啊!休一大师在神风国那可是家喻户晓!他怎么了?”“据小道消息,休一大师在也青楼扫地呢!而且是跟高小高,在同一家!““你骗人的吧!”“不相信?等天黑了哥们带你去月满楼瞧瞧!”
  • 冒牌爱神

    冒牌爱神

    万籁俱寂的夜。打更的更夫睁着惺忪的眼,把手上的梆子敲了三声,又敲了三声小锣。他想着快些把差使做完,好回家休息,丝毫没发觉一条人影从他的身旁一闪而过。只感到身边凉飕飕的,打了个哆嗦,复又不在意的往城东方向打点子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留守男人

    留守男人

    【北京卫视热播电视剧《婚姻时差》原著小说】在飞往温哥华挽救离婚危机的飞机上,成功的房地产商人李海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情人晓菲的告别信;一封是多年前落魄时自己写给妻子吴婷的励志信。当年,为了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李海和吴婷成了新移民浪潮中的MBA(已婚但自由)一族,分居两国。无可救药的心灵孤寂与不可避免的身体出轨,让两地分居的李海和吴婷倍感艰辛。震撼心灵的爱情,和八级特大地震一同到来,李海和晓菲在灾难中同行,吴婷只能隔海相望,爱莫能助。吴婷发现李海和晓菲的关系,痛定思痛,决定离婚,开始自己的事业;晓菲发现李海和吴婷的感情,也决定退出,将李海赠送的房子卖掉,捐给红十字会,留下了一封告别信,移民美国。
  •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魅生(涅槃卷)

    魅生(涅槃卷)

    魅生系列终于迎来大结局,熟悉的人物又将再次登场,为大家演绎一出出如梦似幻的易容戏码。万千声色,百般变化,十分手段,只此一人。他是天下最好的易容师,优雅地操着刀,焚香修改他人容颜,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由他随心妆扮。声、色、形、影、态,皆如海市蜃楼般空幻迷离;绝美的容颜和惊艳的技艺,都足以颠倒万千众生。人之于他,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可供赁香的故事;他之于人,却直如主宰命运的翻云覆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