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0900000007

第7章 留学的故事(3)

钱学森跟钱伟长这“两钱”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钱伟长比钱学森小一岁,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系。钱伟长虽然名曰“伟长”,但是进入清华大学即创造了一个纪录:当时清华大学规定学生身高必须超过1.50米,而钱伟长只有1.49米,因成绩优异被破格录取。

不过,钱伟长虽然个子矮小,却酷爱体育运动。他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参加过1933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并以13.4秒的成绩在100米栏的比赛中位列季军。1937年入选中国队,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科学救国”精神感召下,钱伟长居然决定要从历史系转学物理系,从文科跳到理科!

1940年钱伟长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当时的公费留学生不仅有留学美国的,也有留学英国的。钱伟长考取的是留学英国的公费生。不过,由于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钱伟长无法去英国留学,但是按照当时的规定可以去英联邦国家留学。于是,钱伟长赴英联邦国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只用了50天的时间就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受到冯·卡门的欣赏,把这篇论文收到冯·卡门的六十岁祝寿文集里。钱伟长1942年获博士学位。应冯·卡门之邀,钱伟长在1942年至1946年来到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

钱伟长性格开朗。这位从历史系跳到物理系再跳到数学系的人物,知识面广,兴趣广泛,很快就跟钱学森无话不谈。在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那些日子,“两钱”常常一起吃晚饭,边吃边聊,取长补短。

1946年5月,钱伟长以探亲的名义从洛杉矶乘船回到中国,应聘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郭永怀也成了钱学森的好友。郭永怀比钱学森大两岁。他是山东农家子弟,靠着刻苦用功,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0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

在喷气推进实验室,有那么多中国学者一起工作,钱学森备感愉快。

还应提到的是,还有许多中国学者先后来到加州理工学院,虽然他们不是钱学森的同行,但是也都成了钱学森的好朋友。内中有研究遗传学的谈家桢,他于1934年夏赴加州理工学院,师从遗传学权威摩尔根,于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助理。此外,赵忠尧、孟昭英、胡宁、唐有祺、郑哲敏等,也都是钱学森的加州理工学院校友。

跨进门卫森严的五角大楼

五角大楼是一个高度机密、严格保密因而显得非常神秘的地方。

因为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所在地,所以它也就成了美国国防部的代名词。“五角大楼以为”、“五角大楼表示”、“在五角大楼看来”之类的话,频频出现于新闻报道。每逢美国国防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国防部发言人身后,就挂着五角大楼的图案。

五角大楼坐落于华盛顿西南、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隔着波托马克河与美国总统府——白宫遥遥相望。五角大楼,是一幢五角形的大楼——由五幢五层的楼房联结而成的。美国部队分为五个军种: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五个兵种各占大楼中的一幢,所以这座大楼成了“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在1941年8月开始动工建造。开工后不到4个月,在1941年12月17日,爆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于是,美国加速了五角大楼的建设。原计划要建设4年,由于加快了工程进度,前后只用了16个月就完工了。大楼建成之后,立即投入了使用。设在这里的“国家指挥中心”,成为美国三军的最高统帅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五角大楼发挥了重要的指挥作用。

钱学森居然跨进这个戒备森严的五角大楼,而且还在那里上班!须知,他并不是美国公民,他是持“中华民国”护照的外国人。

那是在1944年12月1日,美国国防部正式成立科学咨询团,由冯·卡门任团长。冯·卡门推荐钱学森到华盛顿参加他领导的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这样,钱学森辞去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的各项职务,到华盛顿参加国防部科学咨询团。国防部科学咨询团设在五角大楼里。于是钱学森也就在美国最重要的军事领导核心——五角大楼上班。

1944年冯·卡门主持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后左二为钱学森就在这些日子里,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正忙着研制代号为“女兵下士”的火箭,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飞快的速度进入终点:

1945年4月30日,***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大幕前夕,身为盟国的美国和苏联之间开始了新的争夺。他们争夺的目标,就是德国火箭的秘密,也就是争夺德国火箭基地和火箭专家。双方都对德国用火箭隔着英吉利海峡轰击伦敦留下深刻印象,意识到火箭技术、导弹技术的战略重要性。

从此,在火箭的跑道上,美国和苏联开始了激烈的竞争。

苏联的克格勃,在猎取德国火箭情报方面,先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早在1935年,一份关于德国秘密研制导弹计划的情报,就送到了斯大林手中。这是苏联驻柏林的克格勃从**党卫军高官威利·莱曼那里获得的绝密消息。后来莱曼的“卖国”行径被**发觉而遭到枪决。

1943年8月17日,英国轰炸机偷袭德国火箭基地佩内明德,关于佩内明德的绝密情报来自在那里做苦役的法国俘虏。不过,虽然佩内明德遭到猛烈的轰炸,但是大部分火箭专家因及时躲进防空洞而逃过一劫。尤其是德国头号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在轰炸中安然无恙,成为美苏两国特工们最为关注的目标。

由于佩内明德目标暴露了,**在哈尔茨山区的诺德豪森建设了新的火箭生产基地。一万多名来自集中营的囚徒,在德军皮鞭下日夜加班挖掘山洞,建设导弹工厂。

冯·布劳恩也从佩内明德来到诺德豪森,在这里指挥新建火箭生产基地。从1944年8月到1945年2月,诺德豪森生产了3000多枚V2火箭。

美国中央情报局获知哈尔茨山区的动向,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密报。罗斯福接到情报之后,认为人才至上,头脑比领土更为重要,指示在攻入德国本土之后,务必设法网罗德国火箭人才。美国中央情报局据此制订了神秘的“回形针行动”,务求抓住以冯·布劳恩为首的一大批德国火箭专家。这个秘密计划之所以用“回形针”为代号,是因为一大堆纸片被风一吹就撒落一地,有了回形针就能夹住纸片,这“回形针”就是冯·布劳恩。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草拟了一个调査组的专家名单,准备前往德国对德国的火箭专家们进行审讯,对德国的火箭基地进行考察。列为名单之首的就是冯·卡门教授,成员之中有钱学森的名字。

美军上校钱学森飞赴德国

1945年4月,美国五角大楼派遣国防部科学咨询团一行36人,赶往德国。

**德国正处于岌岌可危之时,即将覆灭而未覆灭,美、英联军和苏联红军正在向希特勒老巢柏林推进。隆隆的炮声、炸弹声,震撼着德意志大地。

国防部科学咨询团一身戎装,佩美军军衔,出现在战火纷飞的德国。团长是冯·卡门少将,冯·卡门的主要助手是34岁的钱学森上校。整个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有36人,在访问德国之后写给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总共十三章,冯·卡门写前面总的一章,而钱学森参与了五章的编写,从中可以看出钱学森在这个咨询团中的重要作用。

五角大楼任命冯·卡门为国防部科学咨询团团长,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在学术上冯·卡门是当然的首席科学家;第二,冯.卡门曾经在德国工作多年,不仅会讲流利的德语,而且非常熟悉德国,尤其是熟悉德国的航空工程界。

对于冯·卡门来说,这次重返德国,重访故地,感慨万千。

想当年,由于他是犹太人,遭到**的种族歧视,不得不离开德国前往美国。如今,他身穿美军少将军服,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德国,将目击**德国覆灭的最后日子。

钱学森是第一次来到欧洲,来到当时火箭技术最为领先的德国,对他来说是极为难得的考察、学习机会。当年他在北京上高二的时候,曾经选修了第二外语德语,没想到在这次考察中派上了大用场。虽说他的德语没有像英语那样纯熟,但是懂得德语毕竟对于在德国考察提供了很大方便。在整个考察期间,钱学森一直是工作笔记不离身,对考察的过程作了详尽的记录,这为他回去之后撰写考察报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钱学森的学生郑哲敏曾经回忆说,当年钱学森出入五角大楼的通行证以及前往德国的上校军官证,至今仍被他的一个美国朋友所收藏。郑哲敏说:“1993年,我去美国访问,还看见过。”

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来到德国的美占区,第一站就是直奔德国下萨克森州东部的一座小城市不伦瑞克(Braunschweig)0这座只有二十来万人口的不起眼的小城,在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的眼中,却是极其重要的考察目标。

在不伦端克附近的浓密松林里,一道高高的通电铁丝网围成一片军事禁区,里面有着56幢漆成绿色的楼房,侦察机从空中难以发现。戈林空气动力学研究所就隐藏在这里。戈林,**头子,德国空军司令,这个空气动力学研究所直属戈林,上千名德国科学家在这里从事研究。空气动力学是航空工程的基础。冯·卡门、钱学森都是空气动力学家,所以非常详尽地考察了这个密林中的研究所。钱学森仔细检査高速风洞、实验室和所属工厂等总共50多处伪装良好的建筑物。这里设有研究导弹、飞机引擎的成套设备。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从这个研究所里査获了300万份秘密研究报告,重达1500吨的成套仪器,全部运回了美国。

钱学森和国防部科学咨询团的成员们一起,在这里提审了德国科学家,考察了设备,分析了技术成果。这些考察成果,对于美国空军,对于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都极具参考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这里见到了“消失”多年的德国同行——空气动力学家阿道夫·布斯曼。

阿道夫·布斯曼是德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普朗特的学生,而冯·卡门也是普朗特的学生,只是阿道夫·布斯曼比冯·卡门年轻得多。

阿道夫·布斯曼第一次引起外界注意,是在1935年罗马举行的沃尔它高速航空研讨会上。普朗特也出席了会议。阿道夫·布斯曼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打破当时飞机都是直翼式的陈规,提出了“后掠式”机翼的设想,认为这是飞机通向高速之路的重要改革。冯·卡门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次会议上,最精彩的论文出自一位年轻的德国人之手,他就是阿道夫·布斯曼博士。”

奇怪的是,此后多年,阿道夫·布斯曼再也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他“消失”了。

在不伦瑞克的密林里,冯·卡门见到阿道夫·布斯曼,才知道这么多年阿道夫·布斯曼就“隐藏”在这里,在从事后掠式飞机的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和英国的战斗机飞行员惊讶地发现,德国的ME262型喷气战斗机,机翼改成45度后掠式,速度非常快。在1941年,ME262型喷气战斗机的速度就已经达到每小时998公里。在当时,这是了不起的速度。这就是阿道夫·布斯曼对德国的贡献。

在不伦瑞克,面对冯·卡门率领的国防部科学咨询团,阿道夫·布斯曼是受审者。在国防部科学咨询团之中,乔治·希瑞尔是飞机设计师,当时他正在设计一种新型高速轰炸机。他在仔细阅读了阿道夫.布斯曼的论文和风洞试验数据,并与阿道夫·布斯曼本人进行了讨论后,马上决定取消新型高速轰炸机的直翼,改为后掠式。回到美国之后,乔治·希瑞尔设计、制造了美国第一架后掠翼轰炸机B47。这就是国防部科学咨询团在不伦瑞克密林中的重大收获之一。后来,乔治·希瑞尔成为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副总裁。

阿道夫·布斯曼从阶下囚变为座上宾,他担任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高级顾问15年之久,1963年,受聘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承苏联人也注意到阿道夫·布斯曼的研究成果,把自已的战资斗机改为后掠翼,大大提高了飞行艘。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的F86后掠翼战斗机和苏联米格15后掠翼战斗机在朝鲜上空打得不可开交,这两种战斗机的设计都是阿道夫·布斯曼的研究成果。

接着,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来到由美军占领不久的哈尔茨山区的诺德豪森进行考察。那里是**的火箭、导弹基地。美军抢先占领了这一军事要地。苏军是在三个星期之后进入这一原本划给苏军的地区。就在美军占领诺德豪森这短暂的空隙,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深入这里,考察了藏在地下的导弹生产工厂。

虽说在那里的考察时间相当匆促,因为必须在苏军到来之前结束,但是这一考察收获了**德国的VI、V2火箭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冯·卡门和钱学森理所当然关注冯·布劳恩的命运。他们得知,冯·布劳恩已经率一大批德国火箭专家向美军投诚,已经被美军妥善安排在慕尼黑城郊的美军军营保护起来,便期待着在慕尼黑能够见到这位心仪已久的德国头号火箭专家。

国防部科学咨询团非常希望能够前往佩内明德实地考察,那里是**经营多年的另一个火箭、导弹基地,但是苏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占领那里,只得作罢。

一张历史性的照片

一张历史性的照片,记录了世界三代空气动力学家在德国务哥廷根的会面。在照片上,冯·卡门微笑着,坐在中间、戴着美军军帽的钱学森也面带笑容,而德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普朗特则面无表情,大檐呢帽压得低低的。

钱学森的学生宋健曾经这样论及这次会面:

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三代,为三个不同国家做成了导弹:普朗特为希特勒,冯·卡门为美囯,我们的钱学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冯·卡门的青年时代就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度过,在名师路德维格·普朗特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普朗特对于冯·卡门的师恩,犹如冯·卡门对于钱学森。

然而,这一回,冯·卡门在德国哥廷根,并不是带着感恩的心情去拜访当年的导师普朗特,而是以美军少将的身份审讯普朗特!因为冯·卡门被**赶往美国之后,他与导师普朗特在政治上已是分道扬镳、各为其主了,冯·卡门效忠于美国,而普朗特则效忠于**德国。眼下,美国是战胜国,而德国沦为战败国。

同类推荐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莎士比亚(走近世界文豪)

    莎士比亚(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蒲松龄传:幻由人生》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的语境也被一一点缀出来。一个在科举路上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诸多历史话题浮现其间,乃文学画廊的奇景,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热门推荐
  • 我变成了卡牌大师

    我变成了卡牌大师

    如果英雄联盟里的英雄们来到了现实世界,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这天,石墨捡到了卡牌大师,从此,平凡再与他无缘
  • 时光是个老东西

    时光是个老东西

    唯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传承着人类的文明。2014年12月初,我在董笑含转发的微信里看到陈逸墨的一篇微文,顿时眼前一亮。从陈文可以看出,其人其心其才情,堪称当代不可多得的杰出人士。自此,脑际一道灵光划过,觉得有好事即将发生。是夜辗转反侧,梳理思路,回顾多年来先后与张书勇、李啸、萍子、青青、苏湲等优秀才子才女相识相知,深感大家一旦谈起文化,个个两眼放光,尤其在创作道路上,人人才情勃发,持重勤奋,默默耕耘,守得住心,耐得住清寂,多有建树,为今人所景慕、所激赏。
  • The Second Funeral of Napoleon

    The Second Funeral of Napole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倾凌

    绝世倾凌

    他是亦正亦邪不可一世的毛头小子他是十七八岁却有着绝世武功的冷情杀手他是唇红齿白耍帅卖乖的美少年他是聪明伶俐又心狠手辣的狂妄小子他是眉清目秀桃花传情的俊逸公子他是浴血奋战杀伐决断的盖世英雄。11年的灭族仇恨,多年隐忍,只为手刃仇敌,却不想这简单的恩怨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国家的阴谋......曾经说好的非君不嫁,你只是笑我傻。“是,我骗了你,以后便恩断义绝了。”“好......”{你就这样走了,可知我在面具下哭的肝肠寸断。}茫茫江湖谁又何曾负了谁,便只道后会无期。
  • 一品厨仙

    一品厨仙

    本书又名《美食入侵异世界》,欢迎来搞~………………………………………辟谷修士为何大开荤戒?深海龙族为何半夜上岸?金凤巢穴为何屡遭黑手?花圃药园为何频频失窃?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神性的扭曲,还是本心的沦丧?是食欲的爆发还是饥饿的无奈?一名现代厨师在三界“发扬美食文化”的故事。“想拿一粒大还丹,换我一碗蛋炒饭?”“不换!”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死一剑现

    生死一剑现

    一花一世界,所谓的凡尘只不过是仙魔眼中的一粒尘沙,仙魔一念,世间万年!
  • 我家有个小萌宝

    我家有个小萌宝

    她是专业小三劝退师,一次任务中,遇到一只可爱小包子,小包子缠着她叫麻麻,还说:“麻麻,我粑粑有密集恐惧症,可是他身边的小三密密麻麻,你能帮帮他吗?”她本以为他会觉得自家儿子瞎胡闹,结果他却一本正经的道:“是我亲儿子,事事为我着想。”一纸合同,她留在他身边,帮他挡桃花。当那个所谓的‘儿子的亲妈’回来时,她准备功成身退,他也不拦着,“想走,那把你的东西都带走,车子,房子,银行卡,还有……我。”小包子在门口探头,“顺便把儿子也带走吧。”
  • 有魂之刃

    有魂之刃

    这是一个实验用文。你会发现这一秒是异界,下一秒废土生存,刚看清楚,变成了不算硬核的科幻文。最后你会发现,这是侦探小说。
  • 天地玄灵兽

    天地玄灵兽

    云明大陆,强者为尊!星空若海,月神怜悯!看星若海与月怜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云明大陆克服磨难,一步一步向神祗之路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