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2900000004

第4章 预见危机:未来30年大预测(1)

未来30年4大警讯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身处环境的巨大变化,这其中包括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可否认,今天的你,随时可能遭遇失业、通胀、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可预测的状况!安稳守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理财你手头一无所有,流落街头也根本不算奇怪!

1.全球经济堪忧

2010年,世界经济险象环生。回望2010年的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并不平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复苏中一马当先,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步伐相对较慢,复苏之路颠簸崎岖。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年底呈现蔓延之势;美国经济复苏疲态尽显。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退潮,如何在新形势下维护金融安全、经济安全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而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挤出的资金,充斥新兴国和资源国,引发资源、能源、农产品乃至农业生产资料等涨价。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牵动力量,新兴国和资源国货币升值与资产泡沫并发,而发达国家则出现了货币贬值与资产缩水同在的非对称型失衡。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了“全球政策失调”的本质,折射着危机后全球生产结构巨变与权力板块漂移的深层博弈。

商业调查显示,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已大大增加,欧洲央行也已暗示担心世界经济由此放缓,甚至陷入可能衰退的危机。而世界经济放缓,势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例如外需的下降有可能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同时也给就业带来更大压力。

2.就业压力增大

近年实行的高考扩招政策,使得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即将面临艰难的就业环境。果然,2010年,大学生就业缺口率创十年来最低。这意味着,在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的背景下,企业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并未增加,就业压力还将继续增大。而2010年,已有一百多万名应届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想想看,在这一百多万人就业之前,不要说有多少社会资源就这么无情地被消耗掉,就是父母的血汗钱加起来也是个很庞大的数目吧。

3.薪资成长追不上物价飙涨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分类别看,8大类商品五涨三落:食品上涨5.5%,烟酒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居住上涨3.9%;衣着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6%,交通和通信下降0.1%。2010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8%,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这些都是官方公布的CPI数据。但如果溯源至CPI的计算公式,我们知道,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它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200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1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1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CPI=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

由此,看上去相当高的工资涨幅,其实上班族能够得到的部分微乎其微。难怪许多上班族感叹日子越来越难过,薪水永远赶不上物价。

4.人口老龄化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2010年,国务院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并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千分点。数据表明,1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正逐步加快。这次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一般来说,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以平均寿命统计,人们至少还有20年以上的退休生活。虽然社会养老保险一般是城乡老年人在养老保障上的首选,但社会的力量毕竟有限,急剧增长的老龄化压力已使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养”和“医”的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大部分老年人也越来越不愿意选择依靠子女养老。可是,谁不想老了可以过上享受的好生活,而不是比刚步入社会时更加紧巴巴地过日子呢?

经济萧条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经济会在未来不远时步入一个相对的萧条期吗?

对此,我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现阶段你应尽可能地减少负债,比如房贷最好提前还款。要密切关注经济指标和周围人消费意愿的变化,特别是后者更为直观。一旦出现明显的萧条迹象,适当抛售手中的各种资产,如房产、部分股票、基金等,再尽可能地判断萧条的底部,及时购入各种资产。

对于按揭购房的人来说,在未来长达二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或背负房贷期间,会不会经历一次经济萧条?答案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经济周期波动是一种常态,任何地区都避免不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萧条什么时间会来,程度能有多深。

当然,对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预测,甚至对发生时间做出预测,这恐怕很难做到。但你至少需要对某些迹象有所警觉,就如看到天气阴了下来想着带把伞一样。接下来我们会给出一些近两年呈现出的经济萧条的前兆,至于会不会演变成真的萧条则需要你的判断了。

1.投资周期进入尾声,而此前投资需求所带动的经济高增长中酝酿着生

产过剩危险

中国经济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所以必须先分析投资的变化。早在2010年之前,中国政府启动了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时至2011年国家对新上项目的投资逐步减少,这显露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正在放慢脚步,并开始从推动总需求增长转向推动总供给增长,从而酝酿出生产过剩危机。

2.房产市场过多地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正在减

弱,通货膨胀实际上降低了工资的购买力

现在,在人们的消费构成中房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房价越来越高、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必然令房产消费转冷,而长期房价高企对其他消费领域的挤压效应会逐渐显露出来。

应该说近两年消费增长率的提升与股市繁荣基本是同步出现的,股市飙升所创造的“财富效应”拉动了消费增速的提高。但相信只要入市的人都会承认,现在想在股市上赚钱已经很难了。

近期在消费领域更重要的一个变化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的压力没有缓解的迹象。通货膨胀会降低工资的购买力,也就是减少实际平均单位时间收入,而后者是影响消费支出最有效的唯一领先指标。这轮通货膨胀会打击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预期,从而进一步紧缩消费。

3.外部的经济环境逐渐恶化,近期表现最明显的是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不局限于食品安全本身,已经上升到经济、政治的高度,这是外面世界对中国制造投出的不信任票。一些国家中的某些势力的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但不能否认其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

看到这么多不祥的迹象你是不是都有些紧张了,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要相信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即使对于按揭购房的人来说,只要你没有过多的负债,就会很轻松地度过萧条期,还可能抓住机会将你的事业和投资生涯推向另一个新的高峰。你要做的是在萧条前减少负债和投资,而在反弹前加大投资、布局各种资产。特别是对于“负翁”一族,现在应抓紧时间减轻负债。

股市崩盘的几种前兆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股市瞬息万变,牛熊转换是基本的规律。对于股民而言,如果能够提前预知到这个转变,就可以避免损失。而如果早些形成正确的投资策略,甚至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利。

当然,谁都无法准确地预测到这个转换的节点在何时。不过我们可以参照1929年的那场股灾给出崩盘前的几种前兆。这绝不是说中国股市要经历这样一次崩盘。只是对于这一代人,具有足够的风险意识终究不是一件坏事。

那么,1929年大崩盘前都发生了什么?我们当前的股市与之相比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当前所有人都在谈论股市,而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懂股市。

让我们来回放下1929年当时社会的情形。

“上帝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这句话非常适合表述股市崩盘前的场景。加尔布雷斯在《1929年大崩盘》一书中指出,有关1929年股市投机最令人惊讶的不是参与人数的规模,而是股市投机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核心内容。

同类推荐
  • 雪球专刊第028期:股市防忽悠指南

    雪球专刊第028期:股市防忽悠指南

    炒股这么多年,见识过带头大哥那个时代的QQ群炒股,后来的微博大V开二级圈子炒股。见识过中金在线要钱,知钱俱乐部要钱,还有某光头微信圈5000好友要红包。大多的论调都是:我是股神,你给我钱我包你赚钱,什么?你不给,那你滚吧,有的是人排着队等交钱呢!
  • 精华版(三)你适合买股票吗?

    精华版(三)你适合买股票吗?

    这是一本像《男人装》一样紧随潮流,像《读者》一样贴近生活,像《故事会》一样充满故事,又像《花花公子》一样有内涵的理财专刊!理财达人水湄物语出品,长投网倾情奉献:《长投专刊》与你分享实现财富自由的实用投资理财技巧!
  • 财迷心经:帮你打理口袋里的钱

    财迷心经:帮你打理口袋里的钱

    你打算一辈子都靠工资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吗?你打算人过中年还要为今后的养老而疲于奔命吗?理财路上,你,我,他,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理财方案。
  • 你为什么不富裕

    你为什么不富裕

    成功就要有目标,其他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这句话。所以说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个目标,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是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你希望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就应该为那个时候的你设定相应的目标。
  • 雪球专刊第046期:牛市来了,买什么?

    雪球专刊第046期:牛市来了,买什么?

    我确实有不少股票推荐,看好看衰的理由都写在雪球自选股备注里了;对投资也有一些看法,都写在雪球帖子里了;也做过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交易,都披露在雪球里了,但是,我推荐什么股票给你呢?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热门推荐
  • 傲娇总裁追美妻

    傲娇总裁追美妻

    江宁远很自信地说,“潇潇,你果然喜欢我!”沈潇向天翻了个白眼。江宁远说,“我吻你,你有感觉。”沈潇说,“是啊,想打架也是一种感觉。”江宁远故作吃惊,“床上打架,正合我意!”总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沈潇斗自找死路;与江宁远斗不求活路。江宁远:有事找老婆,没事找老婆沈潇:有事宁远干,没事干宁远
  • 胭脂醉(番外:相思泪)

    胭脂醉(番外:相思泪)

    他是这天下四大军阀之首,又遇上自己钟爱的女子,理应拥有这世间的幸福,然而他视若珍宝的女子,偏偏在他父母的祭日期间决然离去。五年后两人重逢,他变成了冷漠无情的男子,依旧没有办法对昔日的爱人过多苛责,只是暗中调查她当年离开的原因,引出惊人的秘密……胡琴咿咿呀呀,说不尽的苍凉故事。请您泡上一杯清茶,在悠悠的琴声里,听我为你道这一段斑驳岁月里传奇。番外:《相思泪》简介胭脂醉笑无百花,相思泪出不相思。相思泪,如同情人心里最深处的那一滴眼泪。然而它不是眼泪,它是药,可以让人不受相思之痛的药,它也是毒,中此毒的人如果再惹相思,便会心痛而死。一滴相思泪,两段无缘情。(本文已全文完结)
  • 穿越是道送命题

    穿越是道送命题

    猎豹中队副队长,陆军女中尉李敏在一场爆炸中与小片警高珏双双穿越,一个成了无家孤女,一个成了大魏最肥安王。原本以为凭借他们现代人的智慧和见识,搞定大魏土著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送分题啊有木有!!然而接踵而来的暗算和暗杀,阴险诡秘的朝堂,都让他们渐渐意识到一个严峻的现实:穿越,送分题?呵呵,这是一道送命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燃纯真年代

    重燃纯真年代

    难忘逝去的光阴里,读着简静的岁月,人们习惯将“21世纪初”称作一个充满奇迹与燃点的年代。时光荏苒早已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江源,逆流2005,重燃希望,灼灼年华,且行且慢,寻找时光罅隙里最初的纯真。
  • 心理学称霸世界3(大众篇)

    心理学称霸世界3(大众篇)

    世界级心理学之父勒庞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揭示心理操纵的真相!勒庞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而著称。他认为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群集时有一种思想上的互相统一,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law of the mental unity of crowds),这种统一可以表现为不可容忍、不可抵抗的力量或不负责任。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的和极端的;智力过程可能是初步的和机械的。这是当时盛行的几种“群体心理”理论之一。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进而,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
  • 龙门西施

    龙门西施

    夏家剑谱和白蛇剑到底是被谁抢走了,夏无敌被谁所害,神秘的锦衣卫高手无情剑毕雪峰出现在龙门镇客栈,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 快穿:兜里必须有糖

    快穿:兜里必须有糖

    【每个世界1v1,结局无cp】有一天,做了许久心愿任务的阿棠突然获得了一个第39号系统,而后她发现自己的灵魂居然被系统安装了一个福利(大雾)。第39号系统:以后你的主题是爱情!阿棠:???(一脸懵逼.jpg)虽然她做任务很顺利都是因为她泡得到仔,但是现在真的让她主做泡仔任务,她是真的方了~附:此文恋爱为主,或许很苏~ (新书《靠近男配一点点》已出,欢迎各位小可爱们来看看哦!) 喜欢就点个收藏哦!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3)桃花传奇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3)桃花传奇

    楚留香第一次为爱所困,遭遇一局又一局杀身之祸,被读者标榜为“楚留香最接近‘凡人’的一部作品”。
  • 伊豆豆奋斗记

    伊豆豆奋斗记

    伊豆豆手把手教你开店赚钱!职场宝典、营销策略、商战秘籍、豪门恩怨、青春爱情尽在其中…… “青涩篇”、“职场篇”“奋斗篇”“商战篇”“豪门篇”,看伊豆豆如何打拼奋斗成功!
  • 全世界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每个人都爱看故事,因为它能启发我们继续思考,给我们以警示。《全世界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所选择的心理学故事,完全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休戚相关,它会清晰而科学地告诉你:这些奇特的心理问题或生活现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是否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如何更好地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以及哪些原理或效应可以有效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 能够在边阅读各种心理学故事的同时,边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本身找到期困惑自己内心的答案甚至自己也早已忘却却仍旧在潜意识中不断发生作用的陈年往事,它们会在你阅读的同时,如雨后的竹笋一样,悄悄钻出我们湿漉漉的心房,在惊讶之余,得以敲开那些不经意间引发诸多思考的记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