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9800000100

第100章 轮番抽脸

求收藏,求推荐额!

**************

尤其是古力,更是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不就碗口有几道竖纹么?你至于说这么详细么?想打我的脸么?

在场的大部分人几乎都信服了这杨教授的说法,毕竟人家说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这杨教授刚说完,金沐晨就看到了另外一边那古力和宋时轮两叔侄那好像吃了大便一般的脸色,他心里暗爽,想让杨教授多说几句,于是就给杨教授送上一杯热茶。

杨教授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略带感激的看了他一眼,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一个让人听着就不舒服的声音,在旁边说道。

“杨教授就算这碗是宋代早期的精品,可也不能凭这一点就说这碗是国宝级啊?这东西我也听说过,早起的时候,在国内确实不多,但是最近十几年,在国内可陆陆续续又出土了不少,而那些金装定器,我可没听说哪个被评为国宝级的,怎么这只就能算国宝级的呢?”

这个突兀的声音,让众人扭头一看,正是之前那和金沐晨立下赌约的宋时轮,这时候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开始变得有些古怪,这家伙忍不住了吗?

你这时候这样问,这不是输不起的表现么?

古力这时候看了一眼他这侄子,却也没多说什么,其实他对杨教授的说法也是心中存疑,而最主要的因素,其实是他觉得自己在这金装定器的鉴定上,被这杨教授给压了一头,心里不爽。

他好歹也是国内知名的鉴定师,大玩家宋书云的关门弟子,刚刚杨教授那样说,和当着众人的面抽他的脸,没什么区别,他心里已经不爽到了极点。

但是杨教授在国内古玩界,那可是地位尊崇的一位大师,所以即便他心里有些不服气,可也不好当面质疑挑战,但是他这侄子跳出来质疑两句,那别人就怪不得他了。

“我之前给大家讲的呢,是早起的金装定器的起源。再后来因为宋朝官家的喜爱,这金装定器就成了当时的名瓷,很多王公贵族,和社会名流们都希望能拥有一件这样的瓷器。而定窑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就开始改进工艺,先后发明了,盘形支圈覆烧工艺和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再到宋中期还发明了垫圈式组合匣钵覆烧工艺。这些工艺的原理就是方法是先在较厚底圈内覆放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碗坯,上面再套放一个支圈和一个盘碗类坯体,依次叠放。达到一定高度后入窑烧制,这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统一了产品的规格,既节省原料,又防止器物变形,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了成本。”

杨教授受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喝了口水,然后继续说道。

“但是虽然节省空间,可量产出来的芒口瓷,芒口一般处理较小,略影响美观,和早期的单件手工产品比起来就开始显现差距了。而且这些方法虽然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产量,却也同时导致了产品大小不一,难以形成统一规格的大宗产品。这时候这些瓷器的碗口,因为量产的缘故,工艺粗糙,都不是特别平整,薄厚不一,而这时候给这样的白瓷装上金边,就不光是为了追求美观,体现使用者的身份了,而更多的是为了掩饰芒口的瑕疵。这样量产的定器,已经不能在被定性为精品了,而现在国内存世的大多数金装定器,都是这样的类型。”

杨教授说道这里算是把金装定器的早期精品和后期的量产品的区别给说出来了。

“简单来说,宋早期的金装定器的口沿会非常平整,而且当时装上金边,是为了展现美观,提升主人的身份地位,是当时一种时尚的体现。而宋中期的金装定器,因为批量生产的缘故,口沿就不是特别平整,而这个时候在口沿上镶上金边,就不仅仅是为了展现美观,更多的是为了掩饰口沿上的瑕疵,缺陷。”

一直没开口说话的侯老师,这时候总结着说道,虽然一口糯糯的宝岛腔调,但是却很有说服力。

“宋早期的金装定器,因为其精益求精的工艺,单件纯手工的做工,所以现在存世的每一件都是孤品,现在是极为稀有的。”

说到这里,另外一边的古力再也忍不住了,玛德,这俩老头这样卖弄学识,合适么?

“那您又是凭什么来判断,早期的金装定器的碗口就会比后来批量生产的平整的多呢?”

古力的心里不爽到了极点,尤其是这金装定器的知识,就算他师傅也没教过他这些。

杨老头之前讲那碗的竖纹的时候,就已经让他感觉自己被打脸了,现在又跳出一个老头子来给这碗定性,他感觉这是轮番来打自己的脸。

所以这古力这时候已经顾不上面子了,忍不住亲自赤膊上阵了。

“清末民初那段时间,国内的金装定器基本都绝传了,就算有存世的,也是早年被英国人抢走的。直到1920年在浙@江@临@安,京城大学的考古专家,先后发掘了公元895年的钱宽墓和公元901年的水邱氏墓出土数件金装定器,那正是靠着这些金装定器,才证明那时定窑还没有发明垫圈式组合匣钵覆烧工艺,同时也再次证明最早期的‘金装定器’,不是为了掩饰芒口的瑕疵,而是一种深加工的高档装饰及文化现象。这才让专家们意识到原来早期的定器口沿要比后期批量生产的定器的口沿,要平整的多。也正是靠这才将早起的金装定器,和后期大批量加工生产的金装定器区分了开来。”

杨教授白了那古力一眼,而这么一番解释,更是让那古力,在众人面前更加的丢脸,亏你还是什么藏宝斋的鉴定专家呢,连这点考古历史都不知道?

我看是草包专家才是,你那专家的名头不是买回来的吧?

古力原本白皙的国字脸,这时候已经涨红成了猪肝色,甚至就连王学明看他的眼神,也开始带着几分不屑了。

而另外一边的金沐晨,看到这家伙这样的窘境,不由得心头大爽,活该你这伪君子,让你挖坑,想坑小爷?

这次总算知道,小爷的宝贝不是白给的了吧?

古力这时候则是不知道该是高兴还是该生气,高兴是因为今天出现在这里的熟人不多,生气的是他这脸可是丢到爪哇国去了。

今天也特么是自找没趣,这杨老头在这瓷器鉴定方面确实很权威,自己刚刚也是怒火上头了,早知道这样,自己还多嘴问那么几句干吗?

这不相当于,刚被人家把左脸抽完,自己又主动把右脸送上去给人抽吗?

只是杨老头也就算了,这个侯老头又算什么?他也想跳出来抽自己的脸吗?

“只可惜当年在浙江出土的那批定器,后来都被KMT带去了宝岛。这就让国内在金装定器的收藏上出现在了断层,直到1969年,在定窑的老坑出土了一些早期的定窑残器,这才算弥补了国内金装定器国家级收藏上的空白,不过这批定器虽然论年头,比吴越钱氏进贡宋庭的那批要早三年,但是论质量和那一批却根本不能比,只能算是前期探索烧造工艺的残次品。而在那之后,国内又陆陆续续的在很多地方先后出土了一些金装定器,只不过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宋中期的批量生产的工艺品类型,而且大多都是残品,真正的品相完整的善品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也就让这金装定器,在国内的收藏界是显得越发的珍贵。所以我才会说,你这只划花螭纹碗,是国宝级,因为它保存的太完整了,而且这碗口内划有螭纹,这就说明这碗更是了不得,我也就是之前在宝岛的故宫博物院看见过一只类似的,而那只碗还被他们列为是镇馆之宝之一,平时很少会拿出来展览的,只有咱们大陆的博物馆去交流的时候,他们才会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杨教授的最后这几句话,几乎就是给这只碗定了性,同时也让站在另外一旁的宋时轮感觉有些天昏地暗,摇摇欲坠。

输掉一百万美元,不算什么,输掉那只翡翠扳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他不甘心的是,他输给的是这个之前他一只看着不顺眼的家伙。

他算个什么东西?之前自己一直和他作对,不就是想证明他是错的吗?可到头来,却被事实证明,原来自己才是个笑话,这让他难以接受。

不过很快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来杨教授刚刚说过的一处,好像有问题。

“杨教授你之前,不是说这只碗是宋代早期的精品吗?而且你又说了,每一件精品都是存世孤品,独一无二的吗,那你怎么又说,在宝岛的博物院有一只和这只一模一样的碗呢?您不是年纪太大,记错了吧?”

这时候的宋时轮,就好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的赌徒一般,在场大部分人看着他的眼神,已经充满了不屑和怜悯和厌恶。

输不起,也不至于在这么跌份啊,这点钱对你们宋家来说算不上什么吧?

同类推荐
  • 我的女友是女妖

    我的女友是女妖

    妖帝陨落、群妖乱舞。一场意外,才发现被校花倒追也是一种痛苦……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世界远非我们表面所知的那么简单,我的女友竟然是女妖………
  • 都市无敌仙帝系统

    都市无敌仙帝系统

    他本是一个平凡少年,得到仙帝系统后,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天万界,任我驰骋!横压一世,谁人可挡?
  • 我的合租女神

    我的合租女神

    萌新律师马哲正值提拨之际半路遭遇穿着婚纱的孟瑶“打劫”,本以为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上天安排的一次次离奇巧合让俩人展开啼笑皆非的爱情之旅……
  • 调戏文娱

    调戏文娱

    风属于天的,我借来吹吹,却吹起人间烟火。……新书《这号有毒》已发布,欢迎品尝。
  • 捡个系统当明星

    捡个系统当明星

    “就你这嗓子还想唱歌?”“不,我不光要当歌王,我还要成为全能天王!”=========我是分割线=========已完结《异能小霸王:纵意花丛》、《欲望都市》、《重生之全能狂少》,请放心收藏~新开读者群:866570995,欢迎大家的加入!~
热门推荐
  • 听秋声馆词话

    听秋声馆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掠夺诸天万界

    掠夺诸天万界

    龙玄拥有掠夺万界的玉佩,以诸天万界的资源成无敌大主宰。武侠世界:天龙,笑傲,射雕,风云……仙侠世界:仙剑一三,花千骨,古剑,白蛇传,诛仙……动漫世界:火影,葫芦娃,超神学院……小说世界:完美世界,斗破,遮天,斗罗,圣墟……电影世界:西游降魔世界,战狼二,大话西游……神话世界: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洪荒……企鹅读者群,群聊号码:537349552。
  • 走马急疳真方

    走马急疳真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崇祯皇帝登基始末

    崇祯皇帝登基始末

    大明天启七年(1627年)秋八月,时令已近中秋,燠热了一个夏季的京师,此时已是金风送爽。靠近西山的刘家村,是个景色秀丽且僻静的所在,村边有个不大的湖泊,没有水榭亭台,只沿岸边三三两两地搭建了几处茅草屋,古朴而简约,村民们也没有过分在意。这一天,湖边来了一老一少两个垂钓人,看上去像父子,更像是师徒,其实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以及彼此所采用的口吻不难听出,他们是主仆关系,只不过少年主子是以师礼礼敬长者罢了。
  • 云引之忘忧

    云引之忘忧

    "十年前的腥风血雨,唯有忘忧谷安然无恙。如今,当年突然消失的暗影门重出江湖,十年间,是蛰伏谋划,还是迫不得已?是是非非,究竟谁对谁错,眼前人又有谁能信?他,又究竟是谁?"
  • The Crimson Fairy Book

    The Crimson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酒鬼的故事

    酒鬼的故事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在一个假日里,上官媚儿带着另外三个姐妹去野外探险,却离奇地走进了一个奇怪又诡秘的山洞里。在洞中她们经过了一场惊魂失魄的逃命后,最后穿越到了古代一个国家里。别人穿越都进了皇宫当公主或妃子,而她们却倒霉地穿越到了丐帮里面去,当了个女乞丐。穿着破烂的衣服,住着四面通风的茅草屋,还要整天提防别人的陷害和追杀。而这一切是因为她们的真正身份并不一般。她们又该如何运用现代社会所学的知识,和山洞里得来的异能,扭转被动为主动,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