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5900000004

第4章 帝王的谋略(3)

“宋金刚率军远行千里,深入我方地域,已犯了兵家大忌,敌人的精兵强将都集中在这里。刘武周虽然占据太原,但完全依赖宋金刚作前卫,敌人的士兵虽多,实际上后方是空虚的,因此他们想速战速决。如果我们此时出击,正好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当下之计,应该坚守营寨,养精蓄锐,以挫敌人的锐气,待敌人粮尽计穷时逃走时再行追击。”诸将同意李世民的看法。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2月,宋金刚终于因军粮接济不上而率军逃跑,李世民指挥大军追击敌人,到达了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宋金刚见无法逃脱唐军的追击,只好列阵抗拒唐军,李世民指挥唐军三面夹击,宋金刚军溃败,自己也逃奔突厥。此时,尉迟敬德收拾残部,退守介休城。

唐军把介休城四面围定,尉迟敬德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陷于绝境。

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入城劝说尉迟敬德投降。尉迟敬德早就听说了李世民礼贤下士的名声,就与寻相率全城八千士兵来降。李世民见劝降成功,非常高兴,对尉迟敬德十分信任,仍然让尉迟敬德统领降军,而且降军营与唐军营就驻扎在一起。

李世民部下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担心尉迟敬德、寻相会再度叛变,请李世民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李世民说道:“过去,萧王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他手下的人都忠于使命,现在,我信任尉迟敬德,委以重任,何必怀疑他呢?”

屈突通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不久,寻相与原刘武周部下的降将再度叛变而去,众将都怀疑尉迟敬德也一定会叛变,就将他囚禁在军营中。

屈突通与殷开山都对李世民说:“尉迟敬德刚刚归顺国家,情志不稳,此人极其勇猛。我们已拘禁他很久了,他既被我们猜疑,必生怨恨之心。

留着他恐是养虎贻患,请立即杀掉他。”

李世民说:“我的看法不是这样。尉迟敬德若怀有背叛之心,难道会在寻相之后吗?恐怕早就叛变了。”说完,立即命人将尉迟敬德释放出来,命人把他领进自己的卧室之中,赐给他金银珠宝,对他说:“大丈夫期望的是讲大义气,对小的怀疑不要介意。我不会听信谗言而残害忠良,您应该相信这一点。如果您一定要离我而去,现在我就把这些东西当做赠给您的路费,以表达这一段时间共事的情谊。”尉迟敬德感激涕零,表示不会离开李世民。

当天,李世民就让尉迟敬德跟从自己到榆窠去打猎。恰巧王世充带领数万步兵骑兵来战,与李世民迎面相遇。王世充部下的勇将单雄信跃马挺槊,直取李世民,李世民的形势非常危机。就在此时,尉迟敬德大吼一声,拍马上前,一槊刺单雄信于马下。敌军见主将落马,纷纷后退,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冲出重围后,再率军返回,与王世充军交战,将王世充的军队击溃,并且生擒了王世充的部将陈智略,还俘获敌军六千余人。

过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道:“当初,众人认为您必定会叛变,是上天引导我排除众议,认识了您,保住了您。福和善都是有证验的,回报得真是快呀!”于是,李世民赐给尉迟敬德一箱金银,对尉迟敬德也越来越信任了。

后来,尉迟敬德跟从李世民征窦建德,讨刘黑闼,屡立战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军之职。

太子李建成与李元吉等人为了争夺皇位企图谋害李世民,派人秘密送书信及重礼收买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坚定地推辞说:“我出身微贱,适逢隋亡,天下土崩瓦解,我没有安身的地方,长期沦落于逆地,实在是罪不容诛。秦王对我有知遇之恩,让我在门下任职,我只能以身报恩。

我对殿下(指李建成)无功,不敢接受这样的厚赐。我若私自答应殿下的要求,就是对秦王怀有二心。我若为了私利而丢掉忠心,对殿下又有什么用处呢?”李建成见不能收买尉迟敬德,心中十分恼怒。

不久,尉迟敬德把李建成、李元吉想收买他的事报告了李世民。李世民说:“您的忠心,郁结如山,我自然深知,即使成斗的黄金,也不能使您转移。不过,以后他们只要送来礼物,您就应该收下,不必顾虑。若不收下,他们就会忌恨您,恐怕您将遭受陷害,您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了。况且,您了解了他们的阴谋,还可以及时告诉我,好让我采取对策。”

李元吉等人十分嫉恨尉迟敬德,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几次派人前去刺杀他,尉迟敬德故意把大门打开,让刺客进来,但刺客慑于他的威名,不敢靠近。李元吉见刺杀不成,就捏造罪名,在高祖面前诬陷他。高祖听信了谗言,降旨把尉迟敬德拘禁审讯,险些把他杀掉。最终经李世民一再苦谏,并罗列证据,尉迟敬德才得以获释。

后来,尉迟敬德听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杀害李世民,就与长孙无忌等人力劝李世民赶紧采取措施。公元626年(武德九年)6月4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打败了李建成,尉迟敬德亲手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甲子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八月癸亥日,高祖退位,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登帝位之后,仍以诚信待部下。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尉迟敬德曾在庆善宫侍宴,当时有的人座位在尉迟敬德之上,尉迟敬德性情暴躁,当即恼怒地质问:“你有什么功劳,敢坐在我的上位?”任城王李道宗的座位在敬德之下,觉得尉迟敬德有些过分,就上来解劝。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中了李道宗的眼睛,几乎把眼睛打瞎。太宗李世民十分不悦,宣布罢宴。后来,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我阅读汉朝的史书,看到高祖的功臣保全性命的极少,当时我总是责怪他。自从我登基以来,总是想着保全功臣,不加诛戮,使他们子孙继续不断。可是,您做官却经常违反国家法令,到现在我才知道韩信、彭越为什么遭到杀戮了,看来那不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只有通过赏与罚来办理,不恰当的恩宠,不能屡次实行,请您自我检点,免得使自己将来再后悔。”

尉迟敬德听了,汗如雨下。

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尉迟敬德请求告老还乡,太宗授予敬德开府仪同三司,准许他只在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上朝。不久,敬德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被挂上凌烟阁。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没有疑议的明君,明君之明,除了其他方面以外,能够正确地识别人才、使用人才是其关键,如果没有这一点,他恐怕就无法在战争中取胜,也无法在与兄弟的争夺中得到皇位。李世民的确是以宽、信、仁、慈的策略来笼络人才的,但是,到他登基以后,就不完全实行这种策略了。为什么呢?看看他在上面对尉迟敬德说的话就知道了。一味地宽、信、仁、慈,对那些战争年代过来的将领是无法约束的,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果没有法度,那些居功自傲的功臣就会贪得无厌,就会肆无忌惮,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好在李世民毕竟是明君,没有像刘邦那样杀尽功臣。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的女皇。

她死后在乾陵立了一块中国唯一的无字大碑。

她又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能与皇帝合葬的女人。

她所占的“唯一”实在太多,在无数杰出的古代女性当中,在数不清的争权称制的帝妃皇后当中,能占得到一个“唯一”的,就已很了不起,而武则天却在许多方面都“创下了历史记录”。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比作一场群雄逐鹿的运动会的话,那么,武则天不仅囊括了女子项目的绝大多数金牌,连男子项目的一些奖牌,她也当仁不让地摘走了!

武则天像正像武则天所立的无字碑一样,让我们怎么评价这位绝无仅有的女皇呢?真像时下流行的说法,“这是一个无言的结局”吗?还是先不忙评价,看看她的政治生涯和生命历程,或许能感悟到些什么。

中国的古代社会的确是极为复杂而又奇特的,明明是一个男权制社会,男子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却偏偏允许“母后临朝”,历代都有帝妃皇后争权干政的事例,有很多朝代还由帝妃皇后把持大权,其中虽不乏卓有建树者,但绝大多数是祸乱国家的,更为奇特的是,就在大唐治世,还出现了一位具有绝对权威的地地道道的女皇。在其间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男人们俯首贴耳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大做恭顺的臣民,实在是一大历史奇观。

决不是为男权主义鸣不平,也决无亵渎女皇的尊严之意,只是想透过这种历史现实,来看看中国的古代文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看看所谓的“阴盛阳衰”、“龙凤易位”、“乾坤颠倒”是怎样形成的。

武则天,名明;山西文水人,生于公元624年(唐武德七年)。其父出身于木材商人,官拜正三品工部尚书都督等大官。其母杨氏,出身名门大族,其父杨达是隋朝的宗室宰相,到了唐代,杨家在京城里也还是显赫的宗族。

尽管如此,武则天的家庭在当时也还是不入上流社会的“寒族”。武则天的父亲靠做木材生意致富,后结织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渊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参军,一直为唐军提供军需,直到唐军进入长安,被李渊尊为“太原元从功臣”。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家族出身,按当时的门阀观念,所谓名门望族,是在一百多年间一直控制着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权的关陇集团,只有出身于这些家族的人,才能获得朝廷的承认,才有资格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官职。按武则天父亲的经历和官位,当然可以跻身于士族之列,但论其血统出身,却是寒微之族。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朝廷修《氏族志》,不列武姓,“不叙武氏本望”,社会上也攻击武家是下等族姓,甚至连突厥人都称:“武,小姓”。武家被排斥在贵族之外,想取得很高的权力和职位,是十分渺茫的。

武则天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既有着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又有着寒门微族的“历史出身”。上流社会的生活刺激了她的权势欲,寒门微族的出身又使她无法实现攫取权势的欲望。武则天自小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长大,逐渐养成了她那种仇视名门士族、不择一切手段地攫取权力的性格特征。的确,在她的身上,是看不到多少“贵族气质”的。

公元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1月,长孙皇后去世,次年,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端庄漂亮,操行方正,就把她召入宫中,立为才人,并赐名曰“武媚”。召她入宫之时,武则天年仅十四岁,一般说来,这种年龄的女子都不愿离开父亲,况且一入深宫,如同生离死别。而小小年纪的武则天却把这看成是一个进身的机会,并且可以摆脱兄长们的管束和压抑,因此,她很高兴进入宫廷。当时,她的母亲“恸泣与诀”,武则天反到觉得大可不必,而是笑着劝慰母亲说:“我去见天子,怎么能知道不是福缘呢?为什么要哭哭涕涕,作儿女之悲?”

武则天为人聪慧,又爱读史学习,爱考虑政事人情,遇事愿意多听多看多想,性格刚毅果断,几近残忍。据《鹤林玉露》记载:吐蕃国进贡给太宗一匹极其名贵的马,叫作“狮子骢”,十分猛烈强悍,难以驯服。太宗亲自去驾驭,也无法制伏。当时,武则天侍立一边,大声说:“只有我能制服它!”太宗忙问她有什么办法,武则天回答说:“我有三样东西可以制伏它。开始用铁鞭狠劲地抽它,如果不服,就用铁棍狠狠地打它,如果还不服,就用匕首刺入它的咽喉。”一个小小的宫女竟有如此的胆略和气魄,太宗不禁大为惊异。

从十四岁到二十六岁的这十二年里,武则天只能在深宫空耗年华。

她当时是正四品的才人身份,是最低级的内官。只能料理皇上的生活,无法取得太宗的宠幸。不久,太宗病重。武则天见太子李治经常出入宫廷探视,就灵机一动,希望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比自己小四岁的太子。

于是,她就想方设法地接近太子,并取得他的好感。太子李治生性懦弱,遇事没有主张,乍遇武则天这么一个美丽端庄、通达事理而又善于理事的年轻女子,不禁倾心。

不久太宗病重,他担心西汉吕雉专权的局面再度出现,便决定把武则天赐死。一天。太子李治和武则天一起在床前服侍太宗,太宗对武则天说:“我自从得了痢疾以来,医药无效,反而越来越重。你多年服侍我,我不忍心把你扔下,我死以后,你打算怎么办呢?”

武则天一听,即刻吓出了一身冷汗,但她很快地镇静下来,对太宗说:“我蒙皇上的恩宠,本该以死来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但您的身体未必不能痊愈,所以我也不敢马上就去死。情愿削去头发,披上黑衣,吃斋拜佛,为圣上祈祷,聊以报答圣上的恩德。”武则天的回答非常机智,在当时看来,唯有出家才是一条自我保全之道。太宗想了一想说:

“好吧,你既有这个想法,马上就出宫去吧,也免得我替你操心了!”

武则天如同得了大赦一般,急忙收拾行装,准备出家为尼。太子李治虽然不舍,但也无法挽留,后来听得太宗喃喃自语说:“我本想把她赐死,又觉得实在不忍心,她既削发为尼,也就罢了,世上总没有尼姑当权的。”

不久太宗驾崩,武则天就和一些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宫女被送进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子李治即位后,对武则天十分思念,只是无理由把她请回宫中。

到了唐太宗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唐高宗(即太子李治)借父亲忌日去感业寺进香为名见到了武则天。史书上记载说:“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唐高宗虽然思念武则天,可因为她曾奉事过唐太宗,还是不敢公然把她弄回宫中。两人相见一事被高宗的王皇后知道了,当时,高宗正宠爱萧淑妃,王皇后吃醋,就鼓动高宗把武则天接回宫中,目的是为了分萧淑妃的宠。有皇后的主动支持,高宗这才把武则天接回宫中。

武则天在进宫之初,非常清楚自己的境地,就采取了卑躬屈膝的态度奉事皇后;皇后十分喜欢她,曾多次在高宗面前说她的好话。但不久,高宗就专宠武则天,把她封为昭仪,皇后与萧妃同时失宠,于是,两人就又联合起来对付武则天,武则天胸有城府,并不惧怕。

但是,王皇后是有强大的门阀士族的势力支持的,当武则天怀孕的消息传出以后,王皇后因自己没有生子,就十分恐惧,恐怕武则天一旦生子,自己的皇后之位以及未来就会受到威胁。于是,就联络她的舅父中书令柳爽等人,立后宫刘氏所生的唐高宗的长子李忠为太子,并把当时的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等人拉进了辅佐太子的班子,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宫廷内外联合起来抢立太子事件深深地刺激了武则天,从此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即使没有当过太宗的妃子,也不可能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出身寒微。她从此看清了,内廷中王皇后容不得她,外廷中士族大臣更容不得她,她处于内外夹击的地位上,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靠正常的手段是不行的了。

武则天的性格是遇强则怒,迎难而上。她大肆收揽人心,凡是王皇后和萧淑妃不喜欢的人,她都倾力接纳,把自己得到的赏赐全都分给他们,因此,皇后和萧淑妃的动静她全都知道,每每都把这些事情告诉给高宗。然而,只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武则天在寻找时机。

同类推荐
  • 犹太商人大智慧

    犹太商人大智慧

    "财富之道;翻开这本书,你将真正踏上百万富翁的成功之旅;如果看完这本书,你还不会挣钱,那你将一生与财富无缘。成功之道:人人可以成百万富翁,为什么不是你呢?!绝对不要怀疑自己,你一定行!但你必须要谦虚学习犹太商道!"
  •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马克·扎克伯格成功法则

    马克·扎克伯格成功法则

    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这个大二辍学的80后,曾经的“社交障碍者”很早便意识到心理学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因而创造了基于人类沟通需求的社交网站。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大胆开放的用人策略,深度挖掘的赢利模式,最终成就了这个聚合世界的社交网络帝国。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豪,仅仅只用了8年时间?这到底是疯狂,还是必然?
  • 精神光芒

    精神光芒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十年磨一剑,方成大器! 活出诗意,悠悠人生路,浪漫栖居!
热门推荐
  • 恋爱无公式

    恋爱无公式

    他正是时下红得发紫的天皇巨星,当“外貌协会”的会长,也绝对没有问题的,骄傲又自负!可这死女人第一次碰面,鄙夷的眼神怎么回事??她成功地挑起了他体内的“土匪因子”。决定缠上她了!缠到她爱得他“死去活来”为止!到时候再一脚——踢她到太平洋去!然后,再潇洒告诉她,“女人,这就是你敢无视我的代价!~
  • 六十颂如理论

    六十颂如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文端公集

    王文端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成语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王火文集·第三卷:外国八路 流萤传奇

    王火文集·第三卷:外国八路 流萤传奇

    《王火文集·第三卷》包括小说《外国八路》、采访手记《追寻汉斯·希伯的踪迹》、剧本《汉斯·希伯》,以及小说《流萤传奇》四个部分。前面三个部分均讲述了德国共产党员、作家、记者汉斯·希伯在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国采访并深入鲁南敌后体验中国共产党人战斗生活并参与其中,最终战死的壮烈故事。《流萤传奇》则描述了土改时期少年英雄鲁家钢作为民兵同反革命分子斗争的故事。这两部分内容虽发生时间不同,但都是鲁南地区的故事,因此放在同一卷中。这些内容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人物和社会状貌,尤其是对于汉斯·希伯的采访和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夜行

    夜行

    一宗发生在雨夜大巴的凶杀案,牵引出了一个神秘的青年唐研,没人知道他年龄几何,也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甚至有人在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上看到过他,也有人说他在两个相隔千里的地方同时出现过。而随着他的出现,各种离奇事件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种种挑战认知的超能力犯罪也层出不穷。人迹罕至的荒岛频繁产生异响。巨大的天然湖泊突然变成了温泉。古老的岩石上突现栩栩如生的人形壁画。这一切的源头究竟是什么?唐研究竟是谁?他真的能不老不死,化身千万吗?一切终将迎来一个震撼人心的答案!
  • 她与顾先生

    她与顾先生

    没遇上唐迟的顾临峥,如岭上之花,高不可攀。而遇上唐迟的顾临峥,依然高冷禁欲,却多了一个属性——撒狗粮。
  • 江南冬景(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江南冬景(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天魂剑

    天魂剑

    一个远古传说,一把绝世之剑,二者有何关联。天魂剑,千年前就已扬名三界的神兵,沉寂千年,于千年后再次现世,一场空前争夺战一触即发,一个平凡的小子,意外获得天魂剑,并偶然得知自己的前世不凡身份,是继续前世的使命,还是开始今生的辉煌,当魔族前来争夺天魂剑,鬼域之主横空出世,欲修血妖,苦等千年,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有人背后操纵。当天魔降临的那刹那,一个惊天的消息被揭露,轩辕不凡又该何去何从…………
  • 天堂的左边

    天堂的左边

    当生活和生命被我们心中的执念所主导,幸福会在哪里?绝望不会是一切最终的结局,也给不了结局,因为希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