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6400000004

第4章 单篇鉴赏西洲曲(4)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苏州)人。明崇祯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左庶子。南明弘光朝任少詹事。明亡后,清顺治十年(1653)赴京先后任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等职,十三年(1656)乞归。终身以屈节仕清为恨。早年诗才华艳发,吐纳风流;身遭国变后,诗风凄丽苍凉,多纪时事,关系兴亡,有“诗史”之称。擅长七言歌行,七绝含蓄蕴藉,喜用典故。有《梅村家藏稿》。流行本为《吴梅村诗集笺注》。

【注释】

[1]“鼎湖”句:用《史记·封禅书》典,鼎湖为传说的黄帝乘龙升天处。此句指崇祯皇帝于北京煤山(今景山)自缢。

[2]破敌收京:指辽东总兵吴三桂勾结清兵打败李自成,攻克北京。下玉关:指追击李自成至陕西西安一带。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此指代西北潼关、西安一带。

[3]“恸哭”句:指吴三桂全军哀悼崇祯帝,作出忠于明朝的姿态。缟素:白衣、丧服。

[4]红颜:指陈圆圆,明末苏州名妓。本姓邢名沅,字畹芬,嫁吴三桂为妾。后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攻占北京,圆圆被俘,为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收纳。三桂大怒,降清引兵攻陷北京,圆圆仍归三桂,后随三桂入云南,晚年出家为女道士。

[5]吾:吴三桂自称,“红颜”以下四句皆吴三桂自辩。

[6]逆贼:对李自成义军的诬称。荒宴:沉湎酒色。

[7]黄巾:东汉末张角领导的农民义军黄巾军。黑山:东汉末张燕领导的河南黑山农民义军。此处皆喻李自成义军。

[8]君亲:指崇祯帝与三桂父吴襄,吴襄全家被李自成军所杀。相见:指吴三桂与圆圆见面。

[9]田窦:西汉武安侯田羛(fén)和魏其侯窦婴,均为外戚。此借指崇祯帝之周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

[10]侯门:公侯贵族之家。

[11]戚里:帝王姻亲居地,借指周奎家。箜篌伎:歌伎,指陈圆圆。

[12]油壁车:古代女子乘的车,车壁以油涂饰。

[13]浣花里:唐代蜀中名妓薛涛居处为浣花溪,此借用。

[14]小字:小名。娇罗绮:语出江淹《别赋》:“罗与绮兮娇上春。”

[15]夫差苑:春秋吴王夫差的宫苑,是与西施游乐的地方。

[16]君王:指吴王夫差。

[17]采莲人:指西施。吴宫有采莲径。

[18]横塘:在苏州胥门外。

[19]“何处”句:指周奎(一说外戚田畹)返苏州营葬,出重金购圆圆带回北京。

[20]“此际”句:写圆圆赴京非其所愿,本思嫁冒襄。

[21]“熏天”句:写外戚之家气势威赫,将圆圆送入宫中。

[22]“夺归”句:指圆圆不为崇祯所纳,仍返回周奎家为家妓。永巷:宫中长巷,指后宫。

[23]通侯:爵位名。此指吴三桂,崇祯曾封其为平西伯。

[24]“银河”句:用牛郎、织女故事,以渡银河喻婚娶。此句指三桂索得圆圆,而未及婚娶。后句写因受命去驻守山海关。

[25]蚁贼:对义军的诬蔑语。长安:指北京。

[26]思妇楼头柳:化用王昌龄《闺怨》诗意。指圆圆思念吴三桂之情。

[27]粉絮:杨花。比喻未从良的妓女。

[28]“绿珠”句:写李自成部将搜陈圆圆。绿珠为西晋石崇之妾。石崇失势后,孙秀捕崇,并抢绿珠,绿珠坠楼而死。

[29]绛树:汉末舞妓,借指圆圆。

[30]“若非”二句:写三桂若不是打败李自成,后来就得不到圆圆。争得,怎么能。娥眉,指圆圆。

[31]“娥眉”句:谓三桂追李自成到山西,部将在北京找到圆圆,立即飞骑喝道传送。

[32]专征:指吴三桂被清廷授予特权,可自行征伐。秦川:指陕西一带。

[33]金牛道:古栈道名。在今陕西眉县至褒城之间。

[34]斜(yé)谷:在陕西眉县西南,褒斜道的斜谷一段。

[35]散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

[36]乌桕(jiù):树名。从圆圆于崇祯十五年(1642)在苏州被豪家买去,到作此诗时的顺治八年(1651)经历了十年。

[37]尊:酒樽。悲老大:指圆圆旧时女伴自悲衰老。

[38]有人:指圆圆。擅侯王:占居高位。

[39]延致:招致。

[40]一斛(hú)珠:典出《梅妃传》.唐玄宗思念梅妃,恰逢外国进贡宝珠,随命封一斛给梅妃。此喻圆圆受三桂宠爱。斛,量器名。古代十斗名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41]倾国与倾城:形容貌美。用《汉书》李夫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典。

[42]周郎:周瑜,周有妻小乔貌美。此喻吴三桂。

[43]“全家”句:指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曾命吴襄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拒绝。吴一家被义军所杀。

[44]一代红妆:指圆圆。汗青:史册。

[45]馆娃:吴王夫差在苏州灵岩山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

[46]越女:指西施。

[47]香径:采香径。尘生:盖满尘土,指人迹罕至。

[48]?(xiè)廊:响?廊,吴王为西施修造,以木板铺廊,西施穿木底鞋经过则有声响。

[49]换羽移宫:乐声转换,此喻朝代更替。

[50]古梁州:指吴三桂于顺治五年(1648)所移驻的汉中。

[51]吴宫曲:咏叹吴宫盛衰的歌曲。

[52]“汉水”句:汉中临汉水,此以汉水喻功名富贵难常,似流水一样消逝。语本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阅读提示】

此诗约作于清顺治八年(1651),作者当时尚未仕清。陆次云《圆圆传》评曰:“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曰‘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三桂赍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当其盛时,祭酒能显斥其非,却其赂遗而不顾,于甲寅之乱似早有以见其微者。呼呜,梅村非诗史之董狐也哉!”此段文字所记所评未必尽然,但有三点可以参考:一是此诗主旨虽然表面上写吴、陈感情的悲欢离合,实际上是“刺三桂”,即批评吴三桂叛明降清,为一己之私欲,而置国家民族之利益于不顾,成为千古罪人。二是“实录”,写此诗时吴三桂尚在,诗中所记基本是如史家董狐一样,秉笔直书,堪称“诗史”。三是艺术上效仿唐白居易、元稹的歌行体,但又有所创新,成为“梅村体”的代表作。

此诗长达七十八句,可分四部分。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以历史事件开篇,写出吴三桂为夺得陈圆圆而勾结清兵追剿李自成义军、攻克北京的史实,揭露其卖身求荣的叛徒面目,并引出陈圆圆。第二部分自第九句至第五十句,记叙吴、陈相识、相离又重聚的经过,重点介绍陈圆圆的出身以及荣辱遭际,从中又折射出吴三桂与李自成争斗的一段历史。第三部分自五十一句至六十四句,先从圆圆家乡同伴对她的反映的角度写她的“幸运”,后从实际出发写她的不幸,寄寓了诗人对圆圆红粉生涯的同情。第四部分自第六十五句到结束,乃对吴、陈的评说,侧重于批判吴三桂囿于男女私情而卖国投敌,给百姓造成灾难,但他却骄奢淫逸,沉湎酒色。最后暗示其富贵难常的命运。吴三桂本有机会成为民族英雄,但却沦为历史罪人,让一个本为普通的妓女的陈圆圆“一代红妆照汗青”,这个历史笑话充满讽刺意义。

赵翼称吴伟业具“诗人慧眼,善于取题”,“其所咏多有关于时事之大者”(《瓯北诗话》)。此诗即为一证。诗名为《圆圆曲》,但却写清初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一代史实,同时在写历史事件时又塑造了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这是该诗最大的成功。在艺术上,作为古代歌行体,此诗颇注重转韵,每一转韵,诗意即进入新的层次,可见其构思之缜密。

【思考与练习】

1本诗结构富于变化,倒叙、正叙、追叙、插叙交互使用,极尽奔腾驰骤之能事。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2全诗语言华艳精工,音节浏亮,尤重转韵。每一转韵,不仅是韵脚的转换,而且是诗意层次的调整;随着圆圆经历的曲折发展,用韵亦在变化。作者还运用了顶真的技巧,蝉联承接,将古诗的自由转韵和近体诗严整的格律巧妙结合,融为一体,使诗歌气韵流转,抑扬顿挫,具有回环往复、错落有致的音韵之美。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其音韵之美。

葬花辞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1]游丝软系飘春树[2],落絮轻沾扑绣帘[3]。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4]?柳丝榆荚自芳菲[5],不管桃飘与李飞[6]。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7],梁间燕子太无情[8]。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9]。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10]。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11],荷锄归去掩重门[12]。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13]?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14],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依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15]?未若锦囊收艳骨[16],一?净土掩风流[17]。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18]。尔今死去侬收葬[19],未卜侬身何日丧[20]?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21]。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瞮,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其先世原是汉族,降清后为内务府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和曹盋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盋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远离官场,无视权贵,生活一贫如洗。

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学术界一般认为: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曹雪芹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

【注释】

[1]红消香断:意思是群芳凋谢。

[2]游丝:蜘蛛等所吐的丝,随风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建在水边的则称水榭。

[3]落絮:飘落的杨花柳絮。

[4]忍:怎忍,不忍。

[5]榆荚:榆树的果实。

[6]桃飘与李飞:桃花与李花飘飞零落。

[7]香巢:燕子衔泥筑巢,因泥中杂有落花,故称香巢。

[8]太无情:意思是不动感情。

[9]风刀霜剑:风霜摧残花朵,有如刀剑一般。

[10]愁杀:表示愁苦程度之深。

[11]杜鹃:相传杜鹃啼血,其声悲苦。

[12]荷:扛。

[13]底事:什么事。

[14]悲歌:送春的风雨声。

[15]香丘:葬花的坟墓。

[16]未若:不如。锦囊:用锦做的袋子。艳骨:指落花。

[17]?(póu):用手捧东西。

[18]污淖(nào):脏水烂泥。

[19]尔:你,指落花。

[20]未卜:无法预料。

[21]红颜:青春少女。

【阅读提示】

这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林黛玉来到花冢前,边葬花边哭泣时所吟诵的一首诗,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也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用力摹写的文字。

全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扌不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在风格上,这首诗仿效初唐体歌行。初唐体歌行,是一种流行的通俗诗体,遣词浅显流畅,音节回环复叠,抒情淋漓酣畅。如初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都足以让曹雪芹在创作《葬花辞》上取法利用。至于葬花情节,明代唐寅有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曹雪芹祖父曹寅《楝亭诗钞》有“百年孤冢葬桃花”诗句,也都能启发作者的想象构思。但《红楼梦》一经问世,黛玉葬花就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前类似的种种描述文字,这也可见其艺术上的成功。

【思考与练习】

1清人明义《题红楼梦》诗里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意思是说,黛玉的这首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对此你有何看法?

2细心品味这首诗音节上回环复叠的特色。

小草在歌唱

——悼女共产党员张志新烈士雷抒雁

风说:忘记她吧!

我已用尘土,

把罪恶埋葬!

雨说:忘记她吧!

我已用泪水,

把耻辱洗光!

是的,多少年了,

谁还记得

这里曾是刑场?

行人的脚步,来来往往,

谁还想起,

他们的脚踩在

一个女儿、

一个母亲、

一个为光明献身的战士的

心上?

只有小草不会忘记。

因为那殷红的血,

已经渗进土壤;

因为那殷红的血,

已经在花朵里放出清香!

只有小草在歌唱。

在没有星光的夜里,

唱得那样凄凉;

在烈日暴晒的正午,

唱得那样悲壮!

像要砸碎礁石的潮水,

像要冲决堤岸的大江……

正是需要光明的暗夜,

阴风却吹灭了星光;

正是需要呐喊的荒野,

真理的嘴却被封上!

黎明。一声枪响,

在祖国遥远的东方,

溅起一片血红的霞光!

呵,年老的妈妈,

四十多年的心血,

就这样被残暴地泼在地上;

呵,幼小的孩子,

这样小小年纪,

心灵上就刻下了

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

我恨我自己,

竟睡得那样死,

像喝过魔鬼的迷魂汤,

让辚辚囚车,

碾过我僵死的心脏!

我是军人,

却不能挺身而出,

像黄继光,

用胸脯筑起一道铜墙!

而让这颗罪恶的子弹,

射穿祖国的希望,

打进人民的胸膛!

我惭愧我自己,

我是共产党员,

却不如小草,

让她的血流进脉管,

日里夜里,不停歌唱……

虽然不是

面对勾子军的大胡子连长,

她却像刘胡兰一样坚强;

虽然不是

在渣滓洞的魔窟,

她却像江竹筠一样悲壮!

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社会主义中国特殊的土壤里,

成长起的英雄

——丹娘!

她是夜明珠,

暗夜里,

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死,消灭不了她,

她是太阳,

离开了地平线,

却闪耀在天上!

我们有八亿人民,

我们有三千万党员,

七尺汉子,

伟岸得像松林一样,

可是,当风暴袭来的时候,

却是她,冲在前边,

挺起柔嫩的肩膀,

肩起民族大厦的栋梁!

我曾满足于——

月初,把党费准时交到小组长的手上;

我曾满足于——

党日,在小组会上滔滔不绝地汇报思想!

我曾苦恼,

我曾惆怅,

专制下,吓破过胆子,

风暴里,迷失过方向!

如丝如缕的小草哟,

你在骄傲地歌唱,

感谢你用鞭子

抽在我的心上,

让我清醒!

让我清醒!

昏睡的生活,

比死更可悲,

愚昧的日子,

比猪更肮脏!

就这样——

黎明。一声枪响,

她倒下去了,

倒在生她养她的祖国大地上。

她的琴呢?

那把她奏出过欢乐,

奏出过爱情的琴呢?

莫非就此成了绝响?

她的笔呢?

那支写过檄文,

写过诗歌的笔呢?

战士,不能没有刀枪!

我敢说:她不想死!

她有母亲:风烛残年,

受不了这多悲伤!

她有孩子:花蕾刚绽,

怎能落上寒霜!

她是战士,

敌人如此猖狂,

怎能把眼合上!

我敢说:她没有想到会死。

不是有宪法么,

民主,有明文规定的保障;

不是有党章么,

共产党员应多想一想。

就像小溪流出山涧,

就像种子钻出地面,

同类推荐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B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90后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艺术导论

    艺术导论

    本书在对艺术的本源问题、活动系统、家族谱系、文化维度、发展流变的概述过程中,作者以历史梳理与逻辑建构相结合的写作原则,力图充分呈现艺术的历史性、复杂性及其对当下的启迪价值。从中生发的诸如“艺术是人生匮乏的陌生化体验及其表达”、“艺术的开放性与家族相似”、“人生艺术化与艺术人生化的统一”、“‘进步’与‘终结’同样虚妄”等观点,将读者对艺术之谜的追问推向深层。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瑞典南部一个村庄里的小男孩尼尔斯不爱读书,调皮捣蛋,在捉弄小精灵时被小精灵用妖法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为了阻止家中的一只雄鹅跟随路过的大雁飞走,尼尔斯紧紧抱住鹅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走南闯北,漫游瑞典各地。他在鹅背上饱览祖国的奇峰异川、旖旎风光,学习了地理知识,听了许多故事和传说,也经受了不少风险和苦难。在漫游中,他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了不少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培养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
  •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共分六部分,包括:播音主持工作及其正确的创作道路、普通话语音知识与播音发声、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播音主持业务等。
热门推荐
  • 苏霍多尔

    苏霍多尔

    《苏霍多尔》是一部俄罗斯中篇小说,讲述一个庄园的兴衰,居住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爱恨情仇。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回忆了苏霍多尔,从头至尾以一种追寻家族踪迹的姿态出现。但是其真正的主人公是娜达莉娅,她的回忆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加上其他人物的零碎而片段的记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苏霍多尔的记忆。
  • 晚秋寻风

    晚秋寻风

    念念不忘,久别重逢,前缘再续,细水长流。
  • 素菜菜谱(美食与保健)

    素菜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雷虚篇

    雷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灯火燃起

    灯火燃起

    只需要点亮一盏灯火,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你以为会有很大的改变,不过其实没有什么改变。
  • 穿越之科举路

    穿越之科举路

    钱有才一朝穿越,成了古代的农村娃儿“钱有财”。家穷也就算了可为什么她变成了个五岁的小男娃儿,钱有财对天哀嚎,老天爷你是在逗我吗?好在爹娘疼爱,爷爷奶奶也还算慈祥,日子虽然穷但也过得和和睦睦。钱有财通过努力带领家人摆脱了贫困线,不料兄弟又被迫上了战场,为了改换门庭钱有财又逐渐走上了科举之路,慢慢步入仕途――――――――――科举的艰辛、战场的残酷、仕途的沉浮
  • 生活窍门一本通

    生活窍门一本通

    本书涵盖了人们最需要知道的知识领域,书中采用了最简明易懂的语言,最经典的生活经验,为读者提供方便。减少麻烦,是一本最实用的综合性生活指南。
  • 化龙点金

    化龙点金

    画龙点睛,那….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龙的一身都是宝,时时刻刻都得提防着那群想要将宁缺剥皮、拆骨、喝血吃肉的混蛋!目前只有二两肉,尚属未成年,少侠你看等我两年可好?化身恶龙,睚眦必报。妖要是不能惑乱苍生,为祸天下,那活着还怎么好意思嘚瑟?这是一个羽化化龙的故事,且看他如何在这个吃人的修者社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点金圣手。
  • 圈粉攻略

    圈粉攻略

    一场选秀,苏软成为了娱乐圈的新晋小花。不料却因一个误会,娱乐圈有名的太子爷竟然成了她的黑粉。只要有关苏软的任何新闻,他必定在微博黑上一番,风雨无阻……原本两人现实中并无交集,倒也相安无事。岂料天要亡苏软,太子爷摇身一变成为了她的顶头上司。为了以后能顺利的在娱乐圈发展,苏软毅然走上了把boss大人圈粉的道路。只是为何圈着圈着,她竟然圈成了boss夫人?
  •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