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7100000004

第4章 百忍成金:绝境生存的第一要义(4)

在他成功之后,有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施振荣说:在我失败的时候我决不气馁,能够忍耐等待时机,在我有了成绩的时候,我也同样能够忍耐把自己做大,绝不好高骛远。

10、吴一坚:坚忍中使西安“金花”放光彩

金花企业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涉足开发、投资、制药、商贸、交通、房地产、酒店及高尔夫等领域,拥有国内和香港两家上市公司,员工人数3000多名,总资产达68亿元(净资产44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集团。但金花企业集团在创业之初,却是总裁吴一坚在颠颠摇摇之中摇起来的。

吴一坚,1960年12月10日生于西安。

童年的时候,爷爷因出身地主被批斗折磨致死,接着他的父亲——西安市灞桥区的一名普通干部,又受到冲击,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了起来。童年的苦难经历,使吴一坚时刻为亲人,进而推到为他人牵肠挂肚,正是这一系列潜意识构成了他的“平民情结”。

吴一坚当过兵,做过工厂里的普通工人,1984年他毅然辞去西安一家工厂的工作,怀揣600元人民币只身到广州打工。1985年离开广州,来到海南发展,成为海南的第一批弄潮儿。

经过周密的调查,他着手筹建一座大型的电子工厂。当时,很多人无法想象他和他的助手们如何去干一件令省一级政府领导重视的大事:建一座年产20万台电视机的公司。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天方夜谭,当时的国家骨干企业年产也不过20万台电视机,而吴一坚这个27岁的北方小伙子搞这样大的工程被认为不是骗子也是神经有毛病。然而,这正是吴一坚不同于他人之处。他了解当时整个中国市场电视机的紧俏和海南刚刚起步的特点。他认为一个人要善于了解周围的一切,这样才能调动周围的一切有利因素,用100元钱去赚1元钱,叫赚钱,用1元钱去赚100元钱也叫赚钱,但这两种赚钱的内含是截然不同的。经营,就要讲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投入换来高速度与高效益。于是,他以“经营25年之后,厂房设备拱手让出”的方式圈地,又以“预交3%质量保证金”的方式将厂房建设工程承包出去,以“生产以后80%的电子原件由香港一家公司供给”的许诺,令其先投资。

为了联系全国大电子经销商,他亲自出马,几乎是一天24小时都在赶车谈判,包括了买一瓶汽水、一块面包了事,到了晚上商店关门,他就只好饿肚子,常常饿得没办法了,只好拼命喝水。有几次,皮鞋跑开了帮,但因时间仓促,他用鞋带一绑竟又凑和了一个礼拜。上帝垂青于真诚的人,全国各大电子经销企业被吴一坚的真诚和执着所感动,纷纷交足预订款,提前预订10个月以后的产品,求人的事就这样变成了被人求的事。

外部环境理顺以后,吴一坚一头扎进了工地。工资未能及时支付时,工人们怠工,他一个个地去解释,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发给工人。身上没有了钱便没办法吃饭,只好每天蒸点米饭充饥,一连十多天没吃菜,工人们知道后,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吴一坚的坚忍和真诚,使工人们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终于以超常的速度建成了一座大型工厂。

那年春节前,工厂的170万元货发出以后对方未能按合同及时结算,而公司的职员们全都准备拿了钱回家过年,吴一坚为了职员们能过好年,到朋友处借,取出自己所有的存款,及时地发给职员。腊月27日,职工们都走完了,他却不能回去,爱人的电报、电话一个接一个:“结完婚6天你就去广州,孩子出生时你又在海南,我们女人一生中最需要男人的两个时刻,你都去忙事业了,这过年又回不来,我们怎么向父母交待。”听完妻子电话中的诉说,再坚强的男儿也会止不住泪水的,吴一坚强忍着泪水安慰了妻子和孩子,放下电话,从来不知什么叫悲伤的吴一坚才真正感受到了孤独和悲伤,他伤心地哭了。孩子的叫声和妻子的哭声时刻在刺激着他,他真想立即回到他们的身边,享受一下轻松和安逸,或者让他们母子二人到海南来共享全家欢聚之乐。但他不能这样做,他的身上只剩下50元钱,这50元钱要度过15个日日夜夜,而他的困难他又不能告诉家人,害怕给他们增添不必要的担忧。为了节省,他买了一百个馒头,整整吃了十五天,放假归来的工人们见到他时,以为他得了病,而他能说什么呢?只能笑笑。

他曾说过:“我是用自己的经历悟出了‘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苦难能使人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得到真正的锻炼,人往往在越困难的时候意志越坚强,奋斗的目标也越清晰。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今天的苦难可能就是明日的辉煌,只要你愿意努力,总会有所成就。人生的机遇,是在自己的苦苦奋斗中争取来的。一个创业者大凡在起步阶段,都需要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甚至当搬运工,打个比喻,人就好像那成堆的湿煤,磨难就像那摇篮,颠颠摇摇才能成煤球儿,才能燃烧。”这也许就是吴一坚能在千百万下海赶潮人中成为佼佼者的原因吧。

第一批电视吴一坚在海南这块炙热的孤岛上“摇”出来的时候。时间满打满算只有10个月。投产后,公司资产由他怀揣的600元变成了3亿元(包括地价)。

而对3亿元的资产,有人只欣羡吴一坚发了大财,但其间的艰难和孤独的忍耐有谁能知道?

11、忍一时之利,香江新鸿基扬英名

李兆基始终认为,身在异乡,没有几个帮手,单枪匹马是很难成功的。

当时,香港的土地全部为殖民当局所控制,称“官地”,都以“官契”形式批租使用。香港英殖民当局的土地政策是按照经济原则,在公众拍卖场上公开拍卖,以叫价最高者得到出售的土地,即所谓“公开拍卖,高价者得”。香港地少人多,需地殷切,房地产价直线上升起来。

在李兆基投资到房地产,准备大展鸿图的时候,他又选择了两个最好的朋友:郭德胜和冯景禧,3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当时竞争激烈的香港,李兆基、郭德胜和冯景禧鉴于自身实力微薄,从而合在一起打天下,可谓是有识之士。

后来,李兆基、郭德胜和冯景禧都成了香港商业圈响当当的大牌人物,他们对那段携手闯江湖的雄心和气魄,都是十分怀念。而且,这段弥足珍贵的经历,在3人中间种下了常青的友谊之树。在生意场上,李、郭、冯3人互相帮携,互相援助,生意因而越做越大,都成为香港十大富豪排行榜上的人物。

1958年,李兆基、郭德胜、冯景禧3人“誓师结义”。当时3人的结义宗旨是:“同心协力,进军地产,你发我发,你荣我荣”。此外,他们3人又拉了另外5位股东,组成了“永业企业公司”,首先买下了沙田酒店,红红火火地经营起来。

由于“永业企业公司”资金并不雄厚,故而公司开办之后,在经营方式上只能以低价收购一些无人问津而又富有发展潜力的土地或旧楼,进行重建,然后再重新出售,小心翼翼地“炒楼花”,一步步苦心经营。

当时正处于50年代,香港仍有许多旧的楼宇待拆,因而不愁没有生意可做。

然而,当时香港的房地产经营模式是楼房整栋出售、帐款一次要付清。这种经营模式,对于资金并不雄厚的“永业公司”可谓是瓶颈,因为广大的香港市民并没有此实力一次付清帐款,更何况要买下整栋楼房,就更困难了。致使永业公司的楼房出售出现十分凋零的现象,资金不能迅速周转,而且也阻碍了永业公司再去购置楼房、土地,因而影响了发展。

李兆基、郭德胜及冯景禧等8名股东面对永业公司的窘境,一时也十分棘手,想不出可以解决的办法。如果照此下去,永业公司非得关门不可,在这关头,素来灵活机敏的李兆基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忍中求胜,即“分屋出售、10年分期付款”的灵活方式,这就打破了地产业楼房必须整栋出售、帐款要一次付清的陈旧模式,使得广大中下层市民能够花钱买得起住房,使永业公司得以资金不断,生意不断。

这种销售方法刚刚出台,不出所料,楼房顿时销售一空。在如此良好的发展机会面前,永业公司迅速又购入大量楼房、地产,进行拆建,同时加快资金周转,着实大赚了一笔。虽然在短时之内永业公司得不到所有现款,但由于销量好,所得效益使得地产界其他地产商为之眼红。

1963年,李兆基和郭德胜、冯景禧3人利索果断地甩掉其他5位股东,合组“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从此,李兆基的事业开始向辉煌迈进。

为什么取名叫“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呢?郭德胜、冯景禧和李兆基是有考虑的。他们希望通过“新鸿基”来实现他们3人结义时的宗旨:“同心协力,进军地产,你发我发,你荣我荣”。所以,“新”字取用冯景禧新禧公司的“新”,“鸿”字取自郭德胜的鸿昌合记,而“基”字就是李兆基名字最后的那个“基”字。

“新鸿基”代表的是冯景禧、郭德胜、李兆基3个同心同力,互相帮助,携手共创事业的决心。

“新鸿基”成立之初,规模很小,办公室设在士丹利街16号3楼,职员不过10余人,可以说仅具雏形,注册资本港币500万元,实付资本300万元(每人出资100万元港币)。这个实力在当时的香港,3人不过是中量级罢了。

然而,经过“永业公司”5年的打点、磨砺,李兆基、冯景禧和郭德胜的大名已经传播到港岛的各个角落。舆论界对他们3人的力量型组合普遍看好。

时至今日,李兆基、郭德胜、冯景禧3人都成了下属逾千的亿万巨富豪,他们搭档打江山,早已成了香港商界风行一时的佳话。

3人除有超人的经营头脑以外,更是百折不挠的工作狂。每天都做足十五六小时。创业时拼命工作或可解释,但发达后依然如故。李兆基曾对记者说: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企业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作梦梦出来,只有通过勤奋工作善于坚忍干出来的。

他们雄心勃勃,不分昼夜运筹于10平方米的斗室之中,而此时别人可能通宵达旦地奋战在麻将桌上,或沉迷在夜总会的珠光艳影中,或在温柔乡里昏昏入梦。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获,这种脚踏实地的坚忍精神,就是李兆基他们成功的基石。

香港的房地产业在香港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被称之为“香港经济的寒暑表”。

60年代初期的香港,由于人口的剧烈膨胀,内地和东南亚大量流入香港的资金和熟练劳动力,以及香港当局的土地政策、建筑条例,极大刺激了房地产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1962年港府对香港建筑条例进行了修改,并公布1966年开始实施。拥有地皮的企业和祖传有地者,为了避免吃亏,都想在1966年前建房。

同时,银行也积极参与房地产的投资,放宽建房信贷,因此出现了一股房地产投资热。

这段时间应运而生一大批赌博心理极强,专门从事买空卖空,以小搏大的经济投资者。他们的投资特征是时间短,利润好,风险大,与那些从事长期投资的稳健投资者相比,他们既可能以极小的资本牟取暴利,也有可能在投资后倾家荡产。

在这股经营地产的狂潮中,李兆基、冯景禧、郭德胜3人更是雄心勃勃。他们不像其他地产公司把开发地段集中在商业和工业用地,即使兴建住宅楼宇,也向大型或豪华住宅发展,而是看准了广大香港中下层市民这一广大的消费群体,把目标投向了中小型住宅楼宇。

“新鸿基”的这一重大举措,正适应了当时香港商业的急剧发展,青年一代组建家庭对住房迫切需要的特点。故而,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楼房一建好就被抢购一空,资金周转很快。李兆基、郭德胜和冯景禧3人抑住自己内心的狂喜,以百倍精力投入到发展“新鸿基”的大业中。

“三剑侠”固然个个聪明过人,但他们的坚忍拼搏精神却是渡过难关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包括年过半百的郭德胜在内,李兆基、冯景禧可以说都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每天加班加点往往一天就是十五六个小时。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坚精神使他们得以渡过难关。

到1972年4年间,“新鸿基”建造的工业大厦和商业住宅楼字出售总值达5.6亿港元,平均每年做1.4亿元的地产生意。一家只有500万注册资本的地产公司能做出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与其他纷纷收缩业务或刚从危机中复苏过来的地产公司相比,新鸿基已是大大领先了一步。

由于成绩喜人,“新鸿基”由开始时默默无闻一跃而为港人家喻户晓。人们一提就是“新鸿基”,闭门就讲“三剑侠”。而李兆基又被人们誉为“小侠”。

这段时间,“新鸿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久将写字楼由士丹利街迁往中区华人银行10楼。除地产外,“新鸿基”还涉足其他贸易行业,但营业额远不及地产业。

70年代初期,香港各界对股票产生“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强烈投资狂热,掀起了一阵比一阵更高涨的“上市狂潮”。由于恒生指数日渐高涨,李兆基、冯景禧和郭德胜更不会放过这个招财进宝之机。“新鸿基”改名为“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目的为了成立股票上市公司,从股市筹集资金。

1972年9月,“新鸿基地产”股票上市,马上被炒得炙手可热。李兆基原计划筹集资金1亿元,但疯狂的股民却将10亿元现金迫不急待地双手奉上,超过新发行股的10倍!新股票吸引着数以万计的盲目投资者,人们纷纷卖掉金银首饰、工厂、土地房屋,冒险地押在股票上。而此时,“新鸿基地产”利用吸收的大量资金,抢购了大片地产,生意蓬勃发达,日渐兴旺。

同类推荐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

    一位哈佛老教授,将毕生的智慧留在书中,作为赠送世人的礼物。霍华德是哈佛商学院的传奇人物,然而,有一天,他的生命之钟卡了一下,这位传奇人物差点因心脏骤停而长眠于哈佛的那片被精心修剪过的草坪上。人们猛然发现,必须把霍华德的智慧留存,于是,有了这本经典、充满人生智慧的书。他是一位老师,一位长者,同时,他也拥有富可敌国的资产。他洞察商业社会的秘密,全世界一流的企业家在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会选择去倾听霍华德的意见。霍华德不但拥有人生的智慧,还具备惊人的商业眼光,《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为大家带来霍华德创造富足人生的十四个实用策略。
  • 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

    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

    《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内容简介:工作是人生食粮,不愉快便失去意义;以义务感面对工作,更无法获得幸福。既然一定得做,不如开开心心去做,不如真心地享受工作,因此,整理术应运而生,整理是非常积极的行为,在你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你都能拿来做一番整理,只要彻底执行,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就能大幅改善,当然,就像数学中的“极限”一样,只能无限靠近,却不能到达,所以《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并非是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与读者分享一种“如何享受工作”的方法论。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烦恼、忧愁等等都是建立在我们无法解决的思绪当中。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 赢在积极的心态

    赢在积极的心态

    事情既已不可挽回就别再为它伤脑筋了,错误在人生中随处可遇,有些错误可以改正,可以挽救,而有些失误就不可挽回了。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有时只能听之任之,那么,是不是我们面对人生的失误就只有一筹莫展了呢?不,我们可以改变心情,让我们的人人生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这种乐观的心态能帮你重建人生的信心。
热门推荐
  • 天际的地下之王

    天际的地下之王

    奥杜因的归来,吸血鬼的阴谋,千年前的龙裔,卫极表示我就看看不说话。这是一个在天际依靠捡垃圾致富的励志故事。(无限修改与停更中)
  • 时空神玉

    时空神玉

    主角获得时空神玉,穿越诸天万界,求逍遥,觅长生!《天下第一》得古三通传承、《天龙八部》力挫扫地僧、《风云》屠龙得长生、《斗破苍穹》战八方古族、《仙剑》看六界纷争、《遮天》踏碎禁区古路、《吞噬星空》塑造最强分身,《宝莲灯前传》掌控四海八荒……一步步走上逍遥长生!欢迎加入《时空神玉》书友群,群聊号码:151718445
  • 剑武英魂

    剑武英魂

    林楚云,一个孤儿,无意间拜入剑派凌云门下,卷入了一场正与邪的江湖斗争中。是手中的长剑荡尽滔天浊浪,仗剑走天涯;还是功成扬名,问鼎天下兴亡江湖事,事过不问恩仇
  •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百鬼莫侵

    百鬼莫侵

    天命神祇,造化四方。地载万物,水泽绵长。人间多舛,广置封疆。魂归蒿里,魄出扶桑。怀仁至善,大庇八荒。温恭朝夕,执事惟常。诸邪不入,有恶皆攘。百鬼莫侵,逢难呈祥……
  • 愿向花间留晚照

    愿向花间留晚照

    天下第一门派玄天派掌门最喜爱的弟子江遥与万魔谷谷主的手下安瑾的恩怨情仇。天下苍生和她的性命孰轻孰重如何抉择?。“江遥,谢谢你。”“瑾儿,别怕。”这世间的任何一句情话,都抵不上他对我说一句别怕。玄天台上,清风正好,晚霞将至。她轻轻的靠在他肩膀上,这一生也没有此刻般活的安稳。
  • 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策划36法

    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策划36法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介绍了策划的6大思路、策划人的6大能力、策划的6大步骤、策划的7大误区等内容,以案例和图表分析为辅,将三十六计的策划思想和方法充分应用到实战策划中。
  • 异境仙踪

    异境仙踪

    现代文明与修真者之间的碰撞会发生什么呢?
  • 深渊重生,国民影帝是女生

    深渊重生,国民影帝是女生

    别人都是攻略男主,男配。而我谣的目标永远只有女配?汤圆:哼哼唧唧,又一个白莲花云谣,微笑:很可爱不是吗?终于,到了第三个界面云谣:“单纯。”唐羽笙:“是吗?”汤圆:大人快走!这是个女装大佬!——剧情已崩,甚λ
  • 与王爷撞了个满怀

    与王爷撞了个满怀

    她是来自21世纪的金牌特工,被陷害被残忍杀死。却意外的重生。她巧斗白莲花妹妹,怒怼讨人厌的大娘,藐视自己的父亲。最后,她落在了他的手里。“放开我,别抱着我!”“不抱着你?那就只好亲你了。”说着,便抱着她的后脑强吻了她。[原书名:《重生之特工王妃不敢惹》现以改名《生:柒夜莫生寒》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