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100000008

第8章 学术论文(8)

可以看到,“寻根文学”的写作实践并不是按部就班地图示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思想。对于作家说来,这些思想仅仅是文学的某种间接的想象资源。文学注视的毋宁是,传统文化如何分布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转换为种种不言而喻的经验。这时,许多作家更多地沉浸于地域性文化与形式各异的民风民俗,“韩少功追慕的是楚文化的绚丽狂放,贾平凹迷恋的是秦汉文化的朴实深重;阿城、李杭育都对老庄、佛、禅以及种种非规范的民间文化表示喜爱,而张炜则多少为儒家精神与人格理想所感动;张承志不顾一切地投入草原,投入一片回族的黄土高原,郑万隆则坚定地植根于他的‘那片赫赫山林’”。南帆:《冲突的文学》,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第107页。无论“寻根文学”遗留多少成功之作,重要的是,80年代终于再度将文学、民族文化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纳入视野。

作为一个文学事件,“寻根文学”很快式微。但是,文学、民族文化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远未定论。90年代的现代性叙事之中,这个问题再三泛起,不断制造理论旋涡。首先可以察觉,全球化是反复重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现代性的扩张始于经济领域,全球的市场体系在一次又一次的震荡之中逐渐完善,一个完整的网络如期而至。然而,当商品的全球流通轻而易举地跨越了地域界限之后,接踵而来的问题即是文化竞争。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弱小民族的文化——是不是即将淹没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之中?如果说,众多民族文化的彼此相似绝不是人们的期待,那么,文学应该做些什么?谈论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后殖民理论的兴起。全球化并没有为各民族文化提供同等的表演机会。强势的民族文化吞噬弱小民族文化,这种征服犹如没有硝烟的文化殖民。这时,捍卫民族文学风格与其说捍卫荣誉,毋宁是反抗文化殖民的重大斗争。尽管坚船利炮的侵犯已经是一些遥远的故事,然而,来自市场与文化的压迫从来没有停止。对于现代性叙事说来,“寻根文学”的续篇似乎远为复杂。

如此纷乱的缠绕之中,两种民族文化的观念差异逐渐显现出来。一种观念倾向于修复民族文化的原貌,这种原貌以“本质”的名义存在于某种想象之中,并且指定为民族的不变蓝图。儒冠儒服的帝国是一大批人的无意识憧憬。另一种观念仅仅将民族文化视为建构的产物,民族文化不会悬空地中止在某一个时刻,而是持续地与全球文化网络互动。民族文化不存在某种始终如一的本质,认祖归宗毋宁是一种保守性策略;民族文化的强盛活力在于介入历史活动,并且在不断的再解读和再阐释之中赢得持久延续的形式。只有介入历史才能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孔子属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横眉怒斥孔孟之道的鲁迅也属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作为“寻根文学”的一个回响,陈忠实的《白鹿原》奇特地隐含了两种观念的紧张。这一部小说在白嘉轩或者朱先生这些儒家子弟身上倾注了大量崇敬之情。主人公的性格与气节凝聚了儒家文化的精髓:三纲五常,仁义道德;他们的所作所为再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治理理想。有趣的是,这种理想在小说的后半部分破产了。白、鹿两家的后人卷入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搏斗,他们之间的悲欢离合远远超出了儒家文化的理解范围。或许,这是一个作家始料不及的结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确是一个历史的地标——不论遵从哪一种现代性模式,跟不上历史活动的民族文化只能成为观念的遗迹。

从“寻根文学”到《白鹿原》,民族文化始终被视为一种思想坐标,一种历史的阐释,或者一种内心的修为。这似乎辜负了民族文化的某种潜能。90年代之后,民族文化终于闯入市场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在大众传媒的怂恿之下,中央电视台十频道里的“国学”、中国元素、清宫戏以及武侠小说坦然地承袭了民族文化的名义,并且与流行歌曲、好莱坞大片以及无厘头喜剧共襄盛举。考虑到儒家文化之中著名的义利之辨,这种景象如同一种反讽。然而,这再一次证明了现代性叙事的强大:目前为止,市场已经有能力成功地将一切转换为商品——包括抗拒市场与抵制商品的思想观念。

80年代文学刚刚突破坚冰,种种实验性文学写作很快如火如荼地展开。首先,“朦胧诗”摆脱了地下文学的身份而荣登主流文学刊物,巨大的理论反响汹涌而至。尽管贬抑的评价从未消失,但是,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形式探索的意义。现代主义文学带来了80年代的第二次冲击,“写什么”与“怎么写”的差别成为炙手可热的理论命题。从“新批评”、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这些批评学派共同认为,“怎么写”远比“写什么”重要——前者决定文学之为文学的特殊性质。这时,形式探索的前锋从“朦胧诗”转向小说与戏剧,例如,王蒙的一批小说由于使用了“意识流”叙述而带来了沸沸扬扬的争议。不论是认定王蒙误入歧途还是嘲讽王蒙不够彻底,人们都不会无视一个事实:围绕革命而派生的各种故事与现代主义之间开始出现某种衔接。这至少证明了文学形式的不同频道,预示了新型的文学可能。到了80年代中后期,莫言、马原、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等热衷于先锋小说的作家不仅谙熟现代主义,同时,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构成了另一个重要资源。这些实验性文学写作的水平有待于文学史详细鉴定,但是,人们至少可以说,形式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形式、现代主义、先锋——尽管这些概念含义各异,但是,编织在80年代解放的叙事之中,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撼动现实主义观念的权威。当然,80年代的形式探索并没有粗暴地抛弃现实主义,探索的企图仅仅在于为非现实主义的文学形式争取某种空间。尽管如此,这些概念仍然遇到了强大的阻力。由于层层叠叠的阐释,现实主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某种叙述成规而被形容为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大众的一种政治姿态。因此,放弃现实主义往往意味了脱离社会与大众。许多人觉得,崇尚现代主义无异于将个人主义、无意识这些颓废的资产阶级文化填入文学的胸腔,所谓的“先锋”更像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作祟。如果只能在形式探索的名义下记录一些古怪而琐碎的晦涩情绪,这种文学怎么可能拥有动员、教育、介入与批判的能量?

宽容气氛的来临显然是因为认识的改变。文学史事实表明,现代主义远非资产阶级游手好闲的文化产物,形式探索远非无聊的文字游戏。一些现代主义作家生活富裕,潜心写作;更多的现代主义作家穷困潦倒,举债度日,财富即是他们的憎恨对象。现代主义文学的倾向之一是,倡导极端的美学趣味亵渎虚伪的资产阶级文化正统,并且放肆地践踏中产阶级谨小慎微的行为准则。当然,资产阶级文化不仅包含了各种等级制度,同时,这一切业已组织成一个强大的符号秩序。从高耸的摩天大楼到优雅可人的芭蕾舞,从美术馆里的名画、雕塑到学院讲坛上的文学经典,资产阶级文化收编了西方文明的各种符号,并且赋予典范的高贵身份。形式探索的意义在于,扰乱乃至中断这个强大的符号秩序,从而为种种边缘的意识和经验争夺一席之地。那些边缘的意识和经验多半是资产阶级的文化异己,甚至是政治异己。无论采纳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还是接受现代性分裂的描述,总之,现代主义所带来的形式探索无不包含了反抗与拒绝的意味。

80年代文学之中,“朦胧诗”与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共同涉及了知识分子、个人、内心。由于三者长期赠给资产阶级,因此,如此印象仍在模糊地重复:形式探索来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我表述的美学诉求——人们无法察觉现代主义内部如此明显的反抗与拒绝。有趣的是,80年代的实验性文学写作很快跨出了知识分子阶层而进入普通大众,例如残雪。从《苍老的浮云》、《黄泥街》到诸多短篇小说,残雪在一批面目平庸的大众之中挖掘到各种惊悚、多疑、猥琐乃至歹毒的内心。如果认为“内心”仅仅是知识分子的特殊赘物——如果认为普通大众仅仅存有一个迟钝、麻木的意识,那肯定是一个误判。当然,没有理由把形式探索收缩为“意识流”,多向的形式探索意味了显现世界的各种向度。这时,形式即思想,或者干脆引用莫言的话说,“结构就是政治”。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酒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第6页。从80年代的《红高粱家族》到90年代之后的《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等,莫言始终在实践这种形式观念。在他那里,形式所隐藏的活力终于得到了完整的解放。

90年代之后,形式探索不再产生大规模的理论争辩。不论倾心于哪一种“主义”,作家有权利坚持各种尝试。尽管如此,我还是企图提到两部小说: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与阎连科的《受活》。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完全抛弃了传统小说的表意单位——诸如情节,故事,完整的人物性格。作家利用一个个词条再现“马桥”的人文地理,这种不拘一格的想象重新定义了小说。《马桥词典》的词条包含了种种考证、解释、征引、比较、小型叙事、场景、人物素描。编纂者的身份、文化构成与马桥居民之间的落差,编纂者个人经验与辞书编辑委员标准知识之间的落差,双重张力无不证明了马桥历史的不可化约。如果说,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保存了种种局部的精致,那么,阎连科的《受活》显示了粗线条的狂放。尽管阎连科受过良好的现实主义训练,但是,他再也无法忍受工笔式的细节刻画了——《受活》以一种夸张的怪诞重新描述了阎连科所熟悉的乡村。当资本、财富以及上流社会文化组成了一道铁幕时,只有这种夸张的怪诞才能淋漓尽致地揭示“劳苦大众”的“绝境”。我暂时不想评价《马桥词典》与《受活》成功与否,重要的是,两部小说共同显明了一个迹象:形式探索开始与普通大众的“草根”生活联系起来了。如果说,80年代的现代主义隐含了西方文化的起源,那么,90年代之后的形式探索开始开掘本土底层的独特经验。完成了解放的叙事赋予的使命之后,形式探索仍然在现代性叙事之中执行反抗的功能。这既是续接80年代的未竟工程,同时又超越了80年代。

怀旧的气氛之中,80年代是启蒙,是抒情与诗,是激动人心的号角与跳跃的思想灵感,种种文化青春的片断燃烧在记忆的彼岸。然而,回到历史脉络内部,80年代解放的叙事与90年代之后的现代性叙事具有某种奇特的纠缠。80年代是前驱,是先声,是开启的序曲,令人惊奇的是,90年代的正剧并非预想的重复,许多情节出人意料。理想的文学并未如约——历史要求修改文学的理想。两个时段或者两种叙事之间,历史的辩证法导演了什么?这时,文学史终于在自身内部找到了完整的故事。

本文原载于《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文学变身:文化背景与媒介动因

——当下文学生存环境的文化与媒介考察

管宁一、文学的“华丽变身”

时至今日,人们不得不承认,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所构成的地形图变得越来越难以辨认。人们不得不动用种种西方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来阐释文学。但即便如此,文学地形图的变化总是那样迅速地逃离赋予它的概念和命名,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更是将文学纳入了一个急速变化的媒介空间——从网络文学到博客空间、从网络评论到微博的出现,文学的形态、传播方式和表现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马灯式地改变着,由此导致批评界的缺位和失语成为这个时代的家常便饭。

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将无所作为,只是人们无法像以往那样即时性地对文学评头论足,而是要隔着一定的时间帷幕去考察不断发生变化的文学,并由此描绘出文学地形图的基本轮廓。文学的变身不仅表现在文学与经济、社会、传媒之间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表现在文学自身审美表达发生的重大转换,同时还表现在文学向影视、图像、动漫、广告及新媒体的大规模延伸。文学自身的地盘看似缩小了,但从广义角度看,文学不但没有被边缘化或走向式微,而且大大扩展了地盘,并以华丽的身姿出现在后现代异彩纷呈的文化舞台上。

(一)文学变身的外在表现

同类推荐
  •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本书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织机构教研组(教研室)的性质、历史与现状、基本职能、以及与教研室工作相关的各种社会、教育因素,并对教研室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 问道新闻

    问道新闻

    王存政著的《问道新闻》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汇编了作者自2006年起至2015年12月这十年间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会议发言、为报刊的新栏目新专栏而写的开栏语、在会上的讲话、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还有部分论文和单位管理方面的文字。全书分为随谈、感言、唠叨、口传、论调、说道共六个大辑,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可以看到作者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行走在“新闻”这条路上的履痕。
  •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43年在杜伦大学的演讲稿,于同年出版,副标题为“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作者呼吁年轻人动用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性来体认和接纳柏拉图哲学体系所传授的、圣经启示所聚焦的、通往真理和品格的道路,并且援引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中的“道”(the Tao)一词为其命名,彰显了其普世性的内涵。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前瞻性且颇具深度的主张。作者认为,在当时的英国,教育忽视了对最基本的道德和价值体系的教授和传达,片面狭隘地强调“理性”原则,使学生对伦理和道德的理解流于表面和功利。路易斯指出,这将对社会产生根本性的危害。
  • 实用公安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安文书写作大全

    侦查文书,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下同)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制作并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侦查文书是侦查活动的产物,是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侦查活动的真实记载。
  • 媒体创意与策划

    媒体创意与策划

    这是一本教材式的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书。一是为大学教学而用。二是想用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人士的培训。既然类似教材,当然就有自己的东西,也大量参考了别人的东西。
热门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重生嫡女,弃妃独霸天下

    重生嫡女,弃妃独霸天下

    她本是一缕死于鸠酒的幽魂,心怀彻骨恨意,却不想上天仁慈,让她重生在自己的四妹妹身上。这一世,她要报仇,所有直接伤害间接伤害的人,她都要千百倍的还回去!嫡姐母亲想要暗害?呸你的,上一世不识真面目而死,这一世,谁还听你的骗,乖乖地钻到陷阱里去?狠心皇帝想要纳妃?滚你的,上一世瞎了眼才嫁给你,这一世还没跟你算账呢!放蛇下毒挑衅诬陷栽赃嫁祸杀人放火。你们真是欺人太甚了!真当我是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啊!放蛇下毒?这么喜欢蛇,把你扔进蛇窝,让你跟它们好好的亲近亲近。挑衅诬陷?这么能说会道,女的卖去窑子,男的卖去小倌馆,好好的用语言为你们招揽客人。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 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

    随着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确立,中国体育踏上了新的征程。科学发展体育事业对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肩负着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历史使命。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作为我国唯一的高等学校体育社会团体,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在国际体育日新月异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体育体制的不断更新完善,中国大学生体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 无敌神农仙医

    无敌神农仙医

    山村少年钟离,因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一块神奇神釜因此获得超凡的能力
  • 倾世桃花醉

    倾世桃花醉

    生逢乱世,本是女儿身的她,一出生便成了太子,一身戎装,策马奔腾,呼啸战场,一剑定江山。他,天下首富,狂傲不羁,是各国竞相拉拢之人,却愿为她倾尽所有。此爱无双,此爱绝世,生不相弃,死不相离。
  • 我是媳妇儿的白月光

    我是媳妇儿的白月光

    锦城傅二少大婚,娶的却是克死10个丈夫的女人蔺暖酒,一夜之间傅二少成为了所有人的笑柄。为了报自己的名声之仇,傅靳衍炮制了一堆的报复计划。第N次被逼无奈的蔺暖酒怒了:“傅宝宝,你知道我那十个老公怎么死的吗?”傅二少凤眸微眯:“知道,跟我一样,被你压榨的。”蔺暖酒:“……”婚后,傅靳衍发现,自己结婚不久的妻子给了他太多的惊喜。比如,她在五年前给他生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男的奶包子叫傅二代,女的叫傅婆。傅二少一脸懵逼,什么鬼?exm?!(逗逼又骚气十足的大队长+富婆本质的美妆博主)新书:《总裁老公,顶级宠!》
  •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春秋五霸崛起的时代,谁在维护封建秩序最后的尊严?《左传》帮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都能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封建秩序,封建秩序中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行事,也能够具体感受到,这样一套存在了几百年的秩序逐步衰颓瓦解,对这些人的生活、感受,产生了多大的冲击。今天被通称为“春秋”的历史时期。“春秋”之名源自《春秋经》,不过若是光看《春秋》经文,我们只能对那个时代雾里看花,很难谈得上认知了解,“春秋”的人与事,今天我们能够谈论“春秋”的历史,其实主要靠的是《左传》所提供的扎实内容。
  • 朕的二手皇后

    朕的二手皇后

    轩黎之战,血染锦绣江山,泪落万千成行。那一年,他失了记忆,她乱了心房。七年的相守抵不过命运的捉弄,他与她,一个君,一个臣,又怎么能在一起?黎国二皇子的求亲,让他惊觉这一生只要她一人,为了她,他情愿为她攻下半壁江山。江山风云再起,他被指派为护国大将军,前赴沙场。只是沙场上那敌国银面将军为何口口声声唤他大皇子?当真相揭开,那些欺骗他的人,都要一一死去。宣政殿上,她亲眼看到他杀了自己的父王。那一刻,心凉如冰,绝望如随,她终究是错爱了人,付错了心。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当他荣登九五之时,而她狠心将倾城容颜净毁。那一个狰狞的奴字,是否能阻断他的痴缠?明明爱得深,明明伤得痛,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与纠缠,他与她能否再叙前缘?綰綰的新作,三国之间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情,饰一场风花雪月,演一场旷世爱恋,国与国之间的对决,却源于一段不为人知的阴谋,作品属虐心,不喜勿入!
  •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在绵延不绝的谴界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又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特洛伊战争真的爆发过吗、牛顿的黑匣子里藏着什么秘密、古巴比伦的通天塔修在何处、二战中德国为何未能造出原子弹、埃及金字塔隐藏着多少千古之谜泰坦尼克号因何沉没海底、是谁建造了英国庞大的巨石阵 希特勒因何下令大肆屠杀犹太人、华盛顿为何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 日本天皇二战后逃脱审判之谜、拿破仑神秘死亡的真相是什么、肯尼迪家族为何悲剧不断——走进神秘莫测的历史长廊,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谜题,在探索中增长人生见识,在沉思中肩负历史使命,迈向无限广阔、无限精彩的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