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0500000006

第6章 师尊风范忆(5)

积数十年的经验,他于晚年写了《素描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在这部论著中,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素描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必须严格地进行素描写生练习,以培养坚实的素描功力和熟练的写生技巧。由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专业学习也要求一专多能,因而素描课不可能安排很多时数。因此,他主张以短期作业为主,长期作业为辅,在量中求质。同时,适当地穿插一些长期作业,以求得进一步深入和提高,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与此相联系,他对短期作业提倡以线条为主、明暗为辅的表现方法,突出对结构的研究,并追求线的韵律。如果强调明暗,也应以三线明暗为主,力求以块面塑造物体的体积感。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风行学习前苏联契斯恰可夫体系强调以长期作业为主的素描教学方法,而谢老从师范院校的特点出发不敢苟同,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论上的勇气。这一系列教学主张都凝聚在他的论著中。1980年9月,在上海召开全国师范院校艺术系素描教学大纲讨论会和学生素描习作观摩会,我们带去的学生作业多以线条为主、明暗为辅,突出人物结构,在观摩会上显得与众不同,引起与会代表的赞赏,并全部被选入学生素描示范作品集。

我们感到遗憾的是,谢投八先生一生创作的艺术珍品今天留下的不多。其中,大量作品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烧成灰烬,残存的部分也多在“十年动乱”中被毁。为此,谢老曾经悲痛欲绝。但他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他所培养的一大批人才正在各地为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爱国者到共产主义战士

谢投八先生在青少年时期除了擅长绘画外,还酷爱文学和历史,阅读了大量爱国诗人壮怀激烈的诗篇,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陶冶。

当时一方面是悲剧命运接连落到他自己的头上,而另一方面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祖国正经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宰割和蹂躏。这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但却促使他从小就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17岁那年,他远在菲律宾学习,可当他得知我国政府又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他怀着愤激的心情在自己的手臂纹上“勿忘国仇”4个字。数十年后,他亲自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卷起袖管,这4个大字还清晰可见。

许多青年到国外学习科学技术,而他却选择了绘画艺术。他认为,这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同时绘画艺术同样可以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这不仅反映了他从小养成的顽强毅力,也是为了给中国人争得荣誉。当时,由于我们国家的国力孱弱,因而中国人常常受到歧视,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为此,他总要起来抗争。他曾向我们提起一个故事:在巴黎时,有一次他到一家有名的鞋店定做皮鞋。由于左脚穿的是特制皮鞋,而且走路时没有着地不易损坏,因而需要的只是右脚穿的一只鞋。他表示如果由此给鞋店添了麻烦,他可以出高的价钱。但老板拒不接受,态度蛮横,还带着轻蔑的口气问他为什么不回中国去定做?他气愤至极,当着围观的群众与之评理,终于迫使老板向他表示道歉。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他也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回到公寓,他深有感触地对友人说:“关键是我们的国家要尽快地富强起来。”

1948年8月至1949年7月,是谢老的“教授轮休年”。他应聘到杭州艺专开设“谢投八工作室”。此时,杭州已临近解放。为了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安全,他毅然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护校活动,张开双臂迎接杭州解放这个盛大的节日。当时他以极其振奋的心情写道:“不堪回首话当年,洒向人间血泪篇。覆地翻天祈解放,污泥浊水尽成烟。”

新中国成立后,他认真地学习政治,认识到要振兴中华靠一个人不行,靠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行,而必须投入党的怀抱,把个人的一切努力都融入集体的事业中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个人才能真正地有所作为。后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艺术实践中,他始终没有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有一次,他在与青年教师交流学习体会时说:“学画要先学做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要认识到,艺术不是沙龙里的摆设,不是个人沽名钓誉的工具。我们提起画笔的目的,全是为了反映沸腾的社会生活,反映工农群众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创造美好世界的热情。艺术作品的高格调,来自艺术家自身的高尚品格。”为此,他总是要求师生下厂下乡,深入生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在生活方面,他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1955年,他带我们到上海参观美展时,受到上海美协领导和他在巴黎时的老同学的欢迎和接待。对方为他安排顶高级的旅店,他谢绝了,坚持要同我们一起挤在6人一间的小旅馆里。在观摩油画作品幻灯片时,上海美协负责人又在前排中间留一位置,并到会场门口迎接他。谢老从工作人员那里得知他们做这样的安排后,便提早进入会场,默默地坐在小角落的位置上。他不愿意人们老记住他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只愿意和大家一道为共同的事业做出新的努力。他不希望人们因他是知名画家而过分地突出他个人。按照学校领导和财务部门的意见,人们为他买了一张70多元钱的软席卧铺票,谁知他大发脾气。返回时,他坚决不让我再替他买票,而自己一个人到火车站买了一张115元的硬座票。他说:“两种票价相差十倍。我们国家正在搞社会主义建设,要替国家节省每一分钱。”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也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谢投八先生终于在195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他已年近60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有一个共同点:只要他热爱祖国和人民,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光明,最终都会集合到党的旗帜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终生。

谢投八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了,却似乎仍可见到一个拄着拐杖在山路间艰难地行走的身影。今天,我只想说,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他始终活在我们中间!

(叶锡祚美术学院1950级,副教授)怀念我的姑婆余宝笙教授◎余萍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回忆却是无穷尽的,恍若回到了30年前。

1981年我毕业时,正值姑婆的生化研究室成立半年,急需人员参与建设和开拓发展,当时的研究室副主任林梅英教授问我的问题是敢不敢杀小白鼠,告诉我以后做实验要经常与动物打交道,我回答:敢。这样,我有幸留在了姑婆创办的生化研究室工作。

生化室建立初期,留下的人员比较专一,都是化学系毕业的。姑婆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培养,根据从事的科研方向和个人的兴趣特点,安排大家到各地各相关的研究单位进修学习和进行科研合作,有到福州军区总院的,有到福建省防疫站的,有到福建医科大学的,有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有到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不同批次,不同人选,轮流进修培训。这一举措对大家的学识提高、能力培养和随后的科研实验帮助非常大。后来我们生化室同仁多次感叹说,余教授如果能再年轻几岁就好了,可以多带我们几年,生化室必将有更远大的前景。当时的生化研究室学术气氛活跃,定期开组会汇报、讨论各人的学习和工作进展情况,人际关系轻松和谐,空余时间常常聚会,大家都很单纯,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在姑婆的关怀和指导下大家的学识和能力在短时间内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1924年,26岁的姑婆以最佳成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她放弃优越的前景回国白手起家创办老华南化学系。1935年,为追赶世界的生物化学水平,老华南送她到美国读博士,她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生物化学大师、维生素abc的发现者、世界化学界的权威麦卡隆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她用两年时间以优异成绩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入选为美国科学家荣誉学会会员,学会赠送她一把金灿灿的金钥匙……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十年浩劫时期,姑婆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处境艰难,历尽坎坷,但她坚持报效祖国的信念从未动摇,赤子之心,始终如一。姑婆创建生化研究室时已是77岁高龄,但她的精神面貌、办事风格一点也不显老,思维敏捷,眼界开阔,很有前瞻性。1981年她成为第一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恰逢生化研究室创建初期,经费特别困难,姑婆总是亲自出马,凭借自己的声望和人脉,四处联系可以合作的研究单位。在她的积极争取和指导下,生化研究室参与了国家“863”高科技项目课题——作物抗病蛋白质的基因工程途径的研究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农作物抗病基因的分离和抗病机理的研究等项目的科研,并先后开展了几十个省级项目的研究。生化研究室创建10年,先后发表的研究论文有100多篇,有6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初姑婆生化室培养的研究生如今在国外的早已经是教授和生化领域的骨干力量,如吴旭初、杨良鹏、黄德祺等;在国内的发展也不错,如陈盛教授现在是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校长,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姑婆博学多闻,品德高尚,加上平易近人,我们生化研究室全体同人都和她非常亲近。姑婆经常在家摆家常菜请大家,席间谈笑风生,谁有什么问题或难题,她都会认真听取,细心开导,对有求的只要能做到就必应,是一个可亲可爱又充满人生睿智的慈祥老奶奶。她说年轻人出国学习深造很有必要,她总是积极支持要出国留学的人员。生化研究室出国人员的推荐信都是她写的,她还积极帮助联系国外的学校,并且总是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们,出国后一定要认真钻研业务,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要争取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

相信姑婆看到她的弟子今天依旧不懈地努力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会感到欣慰的。

(余萍化学与化工学院1977级,高级实验师)师恩如海——忆林观得教授◎杨建明

初识恩师,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同乡会上。当时,随“上山下乡”的大潮到农村“滚了一身泥巴”又再进学堂的我,特别珍惜这种由老乡自发组织的大学同乡会。同乡会的气氛亲切而融洽,恩师在会上侃侃而谈,他鼓励同学们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自诩要充当伯乐,为国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恩师的发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为乡亲中有一个出色的教授而感到自豪,更为能在恩师所在的地理系学习、将来有机会聆听恩师的教诲而深感欣慰。

此后,在系里其他老师和同学们的口中了解到了恩师的点点滴滴。恩师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毕业后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当时德国地理界学术权威李尔霍芬在考察中国海岸后,认为中国杭州湾以北海岸线比较平直,应属于上升海岸,杭州湾以南海岸线比较破碎,应属于沉降海岸,李尔霍芬的“中国海岸北升南降”的观点一直统治着中国的学术界。而恩师在福建平潭岛上找到了海岸上升的有力证据,并以海岸“降中有升、升中有降”的海岸动态升降观点在美国撰文批评了李尔霍芬的观点。恩师敢于向学术权威挑战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一时声名鹊起。恩师学成回国后历任福建协和大学副教授、暨南大学教授、福建英华中学校长,1954年后到福建师范学院地理系任教。“反右”和“十年动乱”期间,恩师因为有留洋经历而被打成“右派”、“特务”和“反革命”。

在大学就读期间与恩师有过多次交往,恩师曾到系里查阅我的学习成绩,并勉励我好好学习,保持成绩。在高年级有幸听了恩师为我们上的“北美洲自然地理”,毕业前夕我们几位同学选择跟恩师撰写毕业论文,恩师带着我们看过东山岛的风动石,看过长乐的郑和碑、金刚腿,看过闽江口的潮起潮落……转眼毕业在即,正当我怀着万般不舍的心情准备离开大学到中学任教时,欣闻恩师准备招收研究生,我欣然报名参试,终于有幸成为恩师的第一批3个硕士研究生之一。毕业后更得以留在恩师身边工作,从此与恩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类推荐
  •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人,很容易老去。我很想知道,有生之年,我爱的你,会过得好吗?我们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再简单不过,不论生活给予什么,遇见了谁,坦然地接受便是,这是内心最美的姿态。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智力在现代小说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说中的智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故事讲法的智力,另一个是对人生发现的智力。其实这种智力在出色的小说家那里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为了分析的明晰才作如此的区别。前者是“技术的智力”,后者是“发现的智力”。一篇小说写得有没有深度,耐不耐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这两种智力。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美男来接招:魔女穆念熙

    美男来接招:魔女穆念熙

    她的父亲是商界之龙,她的母亲是商界之凤,她的爷爷奶奶是英氏贵族,而她却是轰动校园的魔女。绝美的容貌,张扬的性格,面对英俊的王子,邪恶的美男,她谁也不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王子有什么了不起?她可是响当当的魔女!哼哼,美男帅哥别挡道,统统靠边站!一场华丽的校园舞曲闪亮登场……
  • An Accursed Race

    An Accursed R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爷好腹黑:猎捕傻妃

    王爷好腹黑:猎捕傻妃

    她,穿越而来,吃喝玩乐,与世无争。却因出宫游玩被拐卖,成为侯府三爷的九夫人。卑鄙的三爷为了逃生,竟然把她贡送给病弱王爷做老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焖锅的旅行

    焖锅的旅行

    这是一个胖子拿着一口锅行走旅行的故事。这是一个锅带着胖子完成心愿的故事。胖子即是锅,锅即是胖子!这是一个大叔的中年幻想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故事有《灌篮高手》《暗黑破坏神》《漫威世界》
  • 亡语者的救赎

    亡语者的救赎

    我本不属于这个世界,浑浑噩噩数年,终于有了唯一的牵挂唯一的牵挂却被人无情的夺去,就连找回她仅剩的希望也破灭了我想复仇之后与她一同而去可我已经死了变成了一具冰冷的骸骨我能做什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错了吗?不!错的是这个可怜的世界!我要亲手将其摧毁!
  • 天道巫神

    天道巫神

    数千年前注定的劫难,一个无法改变的命运,人类终将面对。发掘传说背后的真相,在巫力与术法的世界,顺天还是逆转?-----------------------------现实与神话交融,巫术与探险结合,精心创作,足量存稿,确保完本。每日早9点、晚9点定时更新。书友群:725466103新书《矿海》,敬请关注。
  • 纳兰家族墓碑铭文

    纳兰家族墓碑铭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都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它们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吗?
  • 仙杂记

    仙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庭笑话精品

    家庭笑话精品

    此书精选和收集了中外幽默小品和各类笑话几百篇。内容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格调高雅。情趣动人,启发性强。雅俗共赏,男女老幼皆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