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700000003

第3章

汪杨氏死了。这个六十岁上下的妇人就死在我一侧,隔了四个人,离我八尺八远。是清晨被苏润葭发现的:大家都起来了,她怎么还赖在床上、躺在被子里,一动不动。苏润葭连叫几声,也没动静。

她脸色顿暗,对易风竹说:“你去摸摸。”

“不去,你是组长,该你去看。”

“叫你去,你就去。”口气严厉得像个干事。

“不去。”

“你去不去?!”苏润葭说着,到监舍门的背后拿木棍。这是犯人打犯人的工具,每个监舍的门背后都有。

易风竹鞋也不脱,跳上床铺,叉开两只脚踩着汪杨氏的枕头,裤裆正对着人家的脸。实在是对亡灵的大不敬,我看着就憋气。易风竹弯下腰,一手掀开被子,另一只手伸向她的口鼻。半分钟不到,便高叫:“日你妈哟,死了。”接着冲到院子里,狂奔乱跑,不停地大喊:“死人了,死人了!”真像个疯子。这下子,任苏润葭怎么招呼,也招呼不住了。

犯人全都惊呆,也都默不作声。我走到苏润葭身边,问:“你为什么要易风竹去摸死人?”

她不看我,眯缝着眼睛,像是自语:“我才不去。犯人最忌讳的,就是死在牢里。”

大家自动聚集到院子里,等着“发布下文”。老些的犯人面色如灰,个别的在偷偷抹泪。我想,她们一定是想到了自己。死讯如狂风乍起,恶狠狠迎面直扑过来,盖过她们的头顶,吹向她们的未来。

哨声响起,全队紧急集合。当班的唐干事,叫道:

“吴艳兰,你给我站出来。汪杨氏的病情,你事先晓得不?”

吴艳兰是中队的卫生员,水平比赤脚医生还低三等,只懂得一些常用药。这算啥本事?药的效用都在药盒上写着呢。吴艳兰可以不劳动,可以向劳改干部报告:谁病了,谁可以休息一天,她还可以建议把病人抬到山下的劳改农场医院治疗。所以,犯人都拍她的马屁。她也是“一贯道”反革命犯罪,明年满刑。我很奇怪,为什么中队长非让我学杀猪,偏不叫我接她的班?我的母亲还是个不错的医生呢。

吴艳兰从卫生室出来,神情有些紧张,好在她说话一向慢条斯理,颇能遮掩内心的惶恐:“报告唐干事,汪杨氏血压高,是个老病号了。你也是知道的。平时给她的降压药,我从来没断过。只要她说‘心头不好过’,我就给她开病假条。昨天她也是说‘心头不好过’,我就让她卧床休息。哪晓得一下子就睡过去了呢?”

在我印象中,汪杨氏很少休息,一边喊“不好过”,一边还在劳动。我想请教苏组长:到底一个犯人要病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休息?转而又想,作为狱头儿的她,十有八九是不会回答我。因为我晓得,她与吴艳兰私下里很要好。

唐干事听了,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人死了,如同猪圈里死了一头猪,鸡笼里少了一只鸡。我忽然想起父亲常讲的一句话:“在中国,人命不值钱。”

接下来是安排收尸、埋人等善后事宜。唐干事叫我了:“张雨荷,今天你不用出工了。和骆安秀一起把汪杨氏收拾干净,把旧衣物都烧了,新的一律上缴,家属来时转交他们。吃的东西,也不例外。”

怪了,杀猪叫我,收尸也叫我,倒霉到家了!我张雨荷怎么啦?要命的是,这个姓骆的浑身是癣。

我闷闷不乐,准备走进监舍。唐干事叫住我:

“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收尸?”

“不知道。”

“这是政府的信任。”

“报告唐干事,我不懂——收尸的活儿,也属于信任?”

唐干事凑近说:“人死了,要留下一些东西。现金粮票,衣服鞋袜,肥皂牙膏,针线草纸,家属寄来的罐头饼干,还有自己买的鸡蛋糖果。收尸的时候,有些犯人趁机悄悄地私分。我看你从省城来,又是大学生,大概不会偷拿汪杨氏的东西,所以叫你留下来。你要好好做。”

她又把刘月影、杨芬芳、邹今图等几个最棒的劳力留了下来,任务是要在几个小时内,把一根原木动手制成一具棺木。

我好怕,不敢触摸死者。骆安秀不错,挽起衣袖,便动手了。她跳上床铺,对我说:“你害怕,那就给我打下手吧。先去打盆热水来。”

我绝不能奉献自己的脸盆!便到犯人统一放置盆碗、缸盅、勺筷的地方去拿汪杨氏的东西。好一阵才找到她的两个脸盆,盆边用红漆端端写着“汪杨”二字:一大一小,大的在下,小的倒扣其上。把小盆揭开,发现里面有两个搪瓷饭碗:一大一小,大的在下,小的倒扣其上。用手掂量,似觉碗中有物。索性一并端回监舍,让骆安秀看看。

我如进贡的一般,举着脸盆踏进门槛,说:“汪杨氏的脸盆里有碗,碗里有东西。”

“是吃的吧?”骆安秀问。

一看,还就是吃的——三、四片猪肉,肥的,带皮,另有两节葱段。我傻了:“大前天吃的回锅肉,汪杨氏居然留到今天?”

“你就不懂了,这是犯人的一肉两吃。”骆安秀把搪瓷碗挪到自己的跟前。

“什么叫‘两吃’?”

“一吃就是当时吃,吃的是瘦肉。第二吃是留下肥的,用细火煎出油,撒上盐和花椒,装进一个小药瓶。以后慢慢吃。”

“怎么个‘慢慢吃’?”

“就是把筷子伸到瓶口里,蘸一点油出来,马上搅和到饭里。这叫冷猪油拌热米饭。香啊!一小瓶能吃好几次呢。你刚来,不会,用不了两年,自会。”

我看那已成暗色的肉片,说:“扔了吧?”她盯着我,问:“你不吃吗?”我摇摇头。骆安秀随即将肉一把抓起,可怜的肉片还来不及在空中舒展,就直塞口腔了。忽然想起,她那“五爪金龙”刚刚还在汪杨氏身上摸索,我又傻眼了。拿起曾经盛肉的搪瓷碗,我说:“把它扔了吧。”

她一把抢过来,说:“你什么都扔,扔。知道不?好多同改等着我分点东西给她们呢。”

骆安秀是个熟练工。从贴身小坎儿的口袋里,找出极度稀缺且极其珍贵的全国粮票;从枕套深处藏着的小布袋里,掏出折叠整齐的几十元钞票;从被褥底下,搜出新衣服,新布头。一见新布头,我猛地想起在唐干事派活之后,刘月影曾把我拽到屋檐下,说:“汪杨氏留下的布头,不管新旧,给我留一点。”

“你用布头干啥?”

“打袼褙呀。”

“你不是给儿子做好一双鞋了么?”

“一双怎么够?”

“你说说,多少双才叫够?”她伸出三根手指。

我惊叫:“三双鞋?”

刘月影笑道:“三双算个屁,三双是起码。”又压着嗓子,说,“骆安秀贪心得很,还有牛皮癣。你惹上了,这儿是治不了的。”

记起了刘月影的提醒,不等骆安秀开口,我便抢先说:“唐干事讲了,新东西都上缴,由政府移交给领取死亡证明的家属。”

汪杨氏是反革命分子,富农分子。脸平,胸阔,腰粗,臀宽,腿短,从后背看她走路,会误以为是一块敦实的门板在移动。犯罪情节不大清楚。从前生活的地方很可能靠近彝族地区,有用长布缠头的习惯。冷天自不必说,三伏天也如此。她不洗头,也无法洗,唯一的清洁方式就是用篦子篦头发。我见过她坐在小板凳上,一圈一圈揭开缠布后垂落至地面的长发,气味归气味,但色如漆、密如织,太可观了。一篦就是半个小时,算得上“狱中一景”。汪杨氏也知道自己头发的味道欠佳,所以总是在室外通风的地方操作。缠头布是一条家织黑色土布,她从未更换过。在遗物里,我俩竟发现了一条家织白色土布。我想,这崭新的缠头布肯定是她舍不得用,大半想等到刑满那一天才换上。

她没等到满刑,等来了死亡。成天叫唤“心头不好过”的汪杨氏,相信政府的仁爱、相信犯医递过来的药片。即使心头再难受,只是念叨,也只知道念叨,从不要求下山到劳改医院做个诊治。我也懂得,汪杨氏的确死于疾病;我也不懂得,有病就一定是这么结局。

我把长条白色土布抖落开,对骆安秀说:“我俩给汪杨氏的头发梳理一下,再缠上这块新布吧。”

她不回答,眉毛一扬,说:“不是要洗脸擦身嘛,你先去伙房打热水,再把她的洗脸毛巾和擦脚布找来。我要先抽支烟。”

等把热水和毛巾弄好,迈进房间的时候,我发现,姓骆的女人两腿大叉开、一屁股坐在汪杨氏的胸口上,正用那旧得不能再旧、脏得不能再脏的黑缠头巾在包裹她的整个脑袋,嘴里含着烟卷。

同类推荐
  • 红色英勇勋章

    红色英勇勋章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青年,他在美国内战中入伍,希望成为一名英雄。但由于初次参加战斗,他的内心也怀着恐惧和各种复杂心理。因此战斗打响时他被吓得当了逃兵,脱离军团。待战斗结束后他又返回去,一路见到部队死伤的残酷场面。他感到内疚,深怕自己的胆怯行为被战友们发现。后来他在逃跑途中偶然被一名士兵打伤头部,回到自己连队便谎称自己在火线作战时受了伤。伙伴见到他头上的伤口——红色英勇勋章——都称赞他是个英雄。他不敢说出真情,内心感到羞愧。经过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斗争,他决心要勇敢地参加作战,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他英勇杀敌,最后成了一名受到大家赞赏的英雄。
  • 废柴的日常生活

    废柴的日常生活

    我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抽烟,今天阳光很好,气温适宜,天空也很蓝。我给张顺打电话,打了两次都没人接。我从包里拿出水杯喝了一口,然后看着周围,人挺多的,有大人也有小孩。在我前面的不远处是个水塘,一个小孩坐在旁边玩,她的母亲在十几米远的地方站着,拿着手机在打电话。我盯着那个小孩发笑,然后又看了眼她的母亲,刚好她也正在看我,充满警觉性的眼神令我只好将脸上的笑容收起。池塘对面的空地上有一拨人在跳舞,周围聚集着不少观看的人。我走过去,十几棵粗大的松树下面有许多石凳,人们或聚在一起打扑克或聊天歇脚。我找到一个空位,坐下来。
  • 梅魂

    梅魂

    远在他乡的日子,我与子轩相亲相爱,樱花树下、富士山畔,留下我们幸福的足迹……每个思乡的夜晚,子轩吹笛,我绣花——与我娘一样,我绣一枝又一枝的梅花、一片又一片的梅林……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我的温柔与深情,我的左胸口不会再痛,只是满溢着丝丝缕缕的思乡之情。是的,当年的我并不是不能绣梅花,而是我的心里被太多的仇恨所占据!而如今,当我能够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幸福时,那一朵朵的梅花已在我手下开得比樱花还要灿烂……
  • 天高地远

    天高地远

    以主人公赵逸飞为代表的一批求职者,在老家经历了乡村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种种艰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积极追寻梦想,艰苦努力取得了大学或大专学历。在人才流动的大潮中,为了改变命运,为了自我发展和家人生存条件的改善,他们选择了西行之路。这些人跳出农门,化蛹为蝶,击水弄潮,创造辉煌的过程充满了奋斗精神,极具故事性和传奇色彩。作品中青年男女独特的感情历程也是全书的亮点之一。
  • 边地

    边地

    七里沙沙城在沙岗的后面,过沙,足七八里,便是清河了。登船,竹篙一点,数丈开外,清流破处,堆起一蓬碎雪,望得见对岸掩在丛绿中的泥墙、瓦舍、草垛。树呢,则团团状状,抱了屋舍,绿得庄重。多是独院,一重瓦檐不经意探出一角,鸟儿扑过,生机勃勃。牛哞声则悠悠长长,惹人向深处去。野花偎岸,堆得台阶一般,倾斜至河岸,铺展开来,洇濡一片,随了河风灵秀,湿漉漉的,拧一把,水淋淋的,扑上岸,渗入瓦墙,青苔茸茸;袭上面庞,浸入肌骨,香了清河。舍船,一投足,便是秦砖汉瓦的皇天厚土了。缘岸迤逦,烟柳雾中,足点花深,香湿鞋袜时,猛抬头,已是胡天胡地了。
热门推荐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宅门毒妻

    宅门毒妻

    穿越回到刚嫁入白府的第一年,一切惨剧还没有发生,这等天下掉馅饼的好事竟砸中了冤死的她,势必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贯彻到底!一代贤妻在黑化的道路上狂奔,渣男,保重!
  • 尤氏喉症指南

    尤氏喉症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瞿文懿公制科集

    瞿文懿公制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拼图

    拼图

    早苗为在自己内部狂跳的心脏的跳动深深着迷。这个脏器和之前感觉到的其他脏器不同,它们都离自己很远,而心脏和自己却是一体的。来到这个世界,终于可以和脏器合为一体。早苗使出浑身的力气,像是要将其捏碎一般,体会着那跳动,而心脏则像要与之呼应般剧烈地跳动着。像是为了证明她和心脏是一体的,早苗的肉体开始对这个充满活力的运动做出了反应。自己的肉体眼看着就要活起来了。内脏的气味从嘴里喷了出来,全身流出了黏糊糊的汗水。
  •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本书突出一个“悟”字,强调《孙子兵法》的现代适用性。在本书中,编者刻意地保留了《孙子兵法》的十三篇章,对孙武的兵法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编者把《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言警句,另作主题,在有所“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案例、故事,最大可能地与现代社会结合了起来,凸显了古为今用的终极目的。
  •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活得好一点儿的书,这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的书,是一部讲人怎样在职场上努力进取的书。
  •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游戏中的一只小怪

    我是游戏中的一只小怪

    我是一只小怪,一只被施加了魔咒,玩家不屑一顾的一级小怪,在被无数次的蹂躏之后,终于开窍了......。小怪的逆袭之路,从一只弱小如蚂蚁的1级小怪变成一只屌炸天的小怪---物。
  • 《战国策》研究

    《战国策》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战国策》背景研究”,主要讨论了《战国策》文形成的原因、《战国策》材料在战国的流传,对《战国策》的作者进行了考察。下编为“《战国策》文本研究”,作者阐述了对《战国策》系年的看法、《战国策》体例上的创新,分析了《战国策》夸饰与虚构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总结了《战国策》在女性与刺客形象刻画上的艺术成就,从叙事方式的转变探究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最后提出了《战国策》文艺自觉的理念。本书为修订版,第一版于2003年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作者根据近十年来的研究做了大量修订,展现了《战国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