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7700000007

第7章 元朝(6)

马可·波罗来华

杰出的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年),出身于意大利威尼斯巨商之家。其父尼可罗·马可,叔父马飞阿于1260年往东方经商,在布哈拉留居三年。巧遇旭烈兀派往忽必烈处的使臣,就随同东来,于1265年到达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尼可罗兄弟在旭烈兀使臣的引见下,朝觐了忽必烈。大汗向他们询问了西方各国情况,恳请尼可罗兄弟陪同元朝使臣科加达尔出使罗马,并修御书交给尼可罗兄弟,请转呈罗马教皇,想与罗马基督教取得联系。尼可罗兄弟接受使命,终于在1269年4月到达阿迦城(今海法北)。这时,教皇刚刚逝世,尼可罗兄弟向教皇驻阿迦城的大使报告了元朝大汗交给的使命。大使劝告他们等选出新教皇,于是,尼可罗兄弟决定先回威尼斯探亲,此时马可·波罗已15岁了。

1271年,尼可罗兄弟决定带17岁的马可·波罗去东方。他们三人到阿迦后,新教皇仍未选出,于是请驻阿迦大使转呈大汗的书信,然后离开阿迦。不久,驻阿迦的教皇大使当选为新教皇,取名格雷戈里十世。新教皇急忙派特使,寻找尼可罗兄弟一行,这时,他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皇帝们还未离境,便应召,重返阿迦。新教皇用特别隆重的礼节接见了他们,并写好书信,派两位教士随同。尼可罗一家,经伊朗,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新疆,经甘肃、宁夏,历经三年半的艰辛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夏到达上都。忽必烈表示欢迎。尼可罗兄弟详细汇报了他们的出使经过,呈上新教皇的书信礼品。忽必烈十分高兴,下令将马可的名字列入元朝侍从名册,并将波罗一家留居朝中任职。

马可·波罗聪明好学,很快学会了中国的语言、礼仪、风俗、骑射,并且精通四种文字,能够流利地读书和写作,深得大汗器重。多次奉命出使,执行机密使命。由于马可的才能和谦虚谨慎的精神,总是把事情办得十分妥善。他还十分留心所到之地的风俗民情和奇闻轶事,认真搜集采访,详细记录,回朝后向大汗汇报,博得了大汗信任。

马可的足迹遍及中国各地。他曾受命穿行山西、陕西、越秦岭到四川、经过川、藏边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渡过金沙江到云南昆明直至缅甸的北部去执行任务。他自称曾在扬州做过三年官。到过淮安、宝应、高邮、泰州、南京、镇江、常州、苏州、杭州、九江、福州、泉州等地。他还出使过南洋,到过越南、爪哇、新加坡、苏门答腊、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等地。他每到一地都收集当地风情,并不辞劳苦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

马可·波罗一家在中国旅居了17年。他们思念故国,很想早日衣锦还乡。只因忽必烈不允,未能如愿。适逢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伊儿汗国阿鲁王妃去世,阿鲁浑派三名使臣到元求婚。忽必烈选中蒙古公主阔阔真为伊儿汗国王妃,准备从海道送往伊儿汗国。马可一家争取到护送阔阔公主到波斯的使命,准备顺道回乡。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年初,他们带着大汗致教皇、法兰西、西班牙王的信和公主及随从六百余人乘大船从福建泉州出发,在海上航行两年多到达波斯,完成了护进使命。波罗一家继续西行,1295年冬回到了威尼斯。

1298年威尼斯和热那亚城发生战争。马可出资装备了一艘战舰,亲任舰长。九月七日威尼斯舰队全军覆没,马可不幸被俘。在热那亚监狱里,他把自己在东方的见闻向同狱难友比萨作家鲁思梯谦口述。鲁思梯谦记录下来,于1298年整理成《马可·波罗游记》,也称《东方见闻录》。

《游记》叙述了中亚、西亚、东南亚,重点是中国的情况。书中盛赞东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大大开阔了中世纪欧洲人的视野,激起了哥伦布等人冒险的决心。此书在中世纪一直是欧洲人了解亚洲和中国的主要依据。对中西交通史,中意关系史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郭守敬修授时历

郭守敬,字若思,是顺德路邢台(今属河北)人。他祖父郭荣熟悉五经,精通数学与水利。当时正好有刘秉忠、张文谦、张易与王恂等人,一起在滋州西部紫金山学习,郭荣就让郭守敬去跟刘秉忠学习。

中统三年(1262)时,张文谦向朝廷推荐郭守敬是位擅长水利工程的人才,并且思想灵巧,胜过平常人。元世祖忽必烈命他进见时,他当面陈述了应该兴办的六项水利事业。

每奏报一项,皇帝总是赞赏道:“像这样去办事的人,方才不是白吃饭的。”于是派他担任提举诸路河渠的官职。中统四年,升任佩银符副河渠使。

至元元年,郭守敬随从张文谦去到已改为行省的前代西夏国地方去任职。那里的中兴州本来有两处古代的河渠。一条名唐来渠,长400里;另一条名汉延渠,长250里。其它各州还有正渠十条,都长200里;大大小小的支渠有68条。一共灌溉着九万余顷的土地。发生战乱以来,渠道废坏,河也淤积了。郭守敬修复了水坝水闸,整治了河身,恢复了原状。

至元二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他上奏说:“从中兴州乘船沿黄河而行,四昼夜可抵达东胜。这一段能够开辟水运,应该加以修治。”又说:“金朝时,从燕京西面的麻峪村,引卢沟河一条支流穿过西山向西,叫做金口河。它灌溉着金口以东、燕京以北的一大片土地,利益是极大的。自从进军燕京以来,守卫人员惧怕发生失误,用大石块将它填塞了。现在如查察原有河道,仍使水道畅流,上游段可把西山的货物运出来,下游段可以沟通燕京的水运。”他又道:“还应该在金口西面预先开挖一条分水渠,从西南方回归到主流道,要深一些和宽一些,以防涨水时洪水冲入京师。”皇帝认为都是很好的意见。至元十二年,伯颜丞相进军南宋,需要设立水路驿站,派郭守敬去视察河北、山东一带可以行船的河道,绘图上报。

至元二十八年,朝廷派郭守敬去视察。他回来汇报道,滦河不能通行,沪沟河亦不能通舟。他就此陈报关于水利的十一项工作。其中之一为,大都城的运粮河,可不再采用一亩泉原有的水源,另外开引北山白浮泉的水,先向西行,再折而向南,通过瓮山泊,从西水门流入城内,汇集于积水潭。然后再往东,转向南面出南水门,使它流入原有的运粮河。每隔一里设置一道水闸,通往通州共设水闸七道。离闸一里余,再加设斗门,配合作开闭,以便调整河水而通船。皇帝看了奏章,应该赶快就办。就此又重新设立了都水监机构,使郭守敬为主管。皇帝命令,开工时自丞相以下百官,带头参加劳作。

至元三十年,皇帝从上都回朝,路过积水潭,只见船头接连船尾,把水面都遮没了。他大为高兴,把它起名为通惠河,赐给郭守敬钱钞12500贯,仍任太史令,兼任提调通惠河漕运事。这件事并没有实现。至元三十一年,他被任命为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

郭守敬像大德七年,朝廷下诏书,内外官员年纪到了70岁的,都可退休,惟独没有同意郭守敬的请求。从此以后,翰林、太史、司天官员都不退休,成为一项规定。延祐三年(1316),郭守敬86岁时去世了。

元朝初年采用大明历。大明历是祖冲之在南朝刘宋大明六年(462年)制成的,所以称为“大明历”;又因这个历法以甲子为历元,所以也称为“甲子元历”。这是当时比较精密的一种历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历法提出了越来越精密的要求,加上大明历沿用多年,在当时出现了很明显的误差。于是,工部郎中刘秉忠首先上书元世祖请求修订新历。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完全占领江南以后,元世祖决定设立太史局,进行修订新历的工作。这时,刘秉忠已去世,郭守敬调任工部郎中,主持修订历法。他向元世祖建议:在修订新历之前,应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天象观测。根据测验结果制订出来的历法,才是比较准确的。元世祖任命郭守敬和王恂率领南北日官(观测天象的官员)进行观测和推算工作。

在观测天象的工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仪表问题。当时所有的仪表都是从宋朝遗留下来的,仪表上的规环和零件已经不能使用。其中主要的一种仪器——铜浑仪,因为从汴京移到大都,两地的纬度不同,须移动四度,方合观测之用。而且表石也因年代久,倾斜得不能再用。郭守敬一面修复了旧的仪表,一面着手创制了一套新的仪表。至元十六年(1279年)太史局扩建为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任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把新仪表的图样绘成以后,献给元世祖,并为元世祖讲解新仪表的构造和功能,元世祖当时立即批准了创制新仪表的计划。郭守敬创制的新仪表有:简仪、高表、侯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论理仪、景符、闚几、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等12种。为了方便去各地观测人员的使用,又创制“正方案”、“丸表”、“悬正仪”和“座正仪”等四种仪表。此外,还制作了“仰规覆矩图”、“异方浑盖图”、“日出入永短图”等五个可同仪表相互参考使用的图。

仪表的问题解决后,郭守敬和王恂率领南北日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观测。首先在大都设立了司天台,并在上都、洛阳等五地分置天文仪表和观测天象的监候官。然后又从南北日官中挑选和培养了一批掌握观测技术的人,携带着郭守敬设计的正方案、丸表、悬正仪和座正仪等四种新制仪象,到达指定的地点进行观测。其观测的范围“东至高丽,西及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这样的观测规模,不仅超过了唐代一行和南宫说所领导的那一次,而且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算得上一次少有的天文观测。

郭守敬和太史院的其他负责人根据这次观测得到的材料,加以精密计算,先后经过两年时间,到至元十七年(1280年),终于完成了《授时历》,这一名称取自“敬授民时”,就是推动农耕事业的意思。六月,元朝政府公布天下,订于第二年——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初一日颁行授时历。

至元十九年(1282年)太史令王恂去世。郭守敬承担起太史院的全部工作,同时将未定稿的一部分有关的历书进行整理和抄写,陆续完成了《推步》七卷、《立成》二卷、《历议拟搞》三卷、《转神选择》二卷等著作。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郭守敬受任为太史令,将上述著作献给元朝政府。为了在民间普及授时历的知识,名副其实地做到授民以实,郭守敬还编制了各种通俗易懂的歌诀与歌括,对《授时历》的推行有重要作用。《授时历》是我国历史上一部精确的历法,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帝师制度

帝师制度是元朝建立的一种独特的僧官制度。早在元太宗窝阔台时期,蒙古皇室已对藏传佛教各教派有所了解。贵由汗二年(1247年),阔端写信邀请萨迦派高僧萨班·贡噶坚赞至今甘肃武威相见,萨班之侄八思巴随伯父同往。不久,西藏地方僧俗势力在萨班的号召下归顺蒙古皇室,萨迦派因此独受倚重。蒙哥汗三年(1253年)忽必烈闻八思巴之名,召置左右,从受佛戒。元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同年,设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事务,封自幼生长于蒙古宫廷的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命其领总制院事。至元六年(1269年),八思巴献上他所创制的蒙古新字(即八思巴文),忽必烈将其颁行全国。第二年,升八思巴号为“帝师大宝法王”,赐玉印。从此帝师一职的设置终元之世而未改。

帝师一职,位高权重。自八思巴之后嗣帝师者,例领宣政院事,秩从一品,赐玉印。忽必烈以后元朝历代皇帝即位之初,都从帝师受佛戒。即位之后,要专门对帝师“降诏褒护”。其诏书络珍珠为字,被称作“珠诏”。平日百官上朝,排班列队,皇帝座旁为帝师设有专座。帝师的号令被称做法旨,通行于全国各地佛寺。皇帝对藏族地区发布的诏书,例由帝师副署。帝师出行,皇帝往往派大臣迎送,甚至用皇帝的半副仪仗为其开路导行。帝师生前备受尊崇,死后也享尽哀荣。以首任帝师八思巴为例,至元十七年(1280年)他去世后,被加封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者沈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忽必烈为他在京城修建真身舍利塔。元英宗时(1321~1324年),“诏各郡建帝师八思巴殿,其制视孔子庙有加”。元泰定帝时(1321~1328年),又“绘帝师八思巴像十一,颁各行省,俾塑祀之”。元世祖敕令重修的《百丈清规》中列举元代重大佛事,佛诞、佛涅槃与帝师涅槃并提。帝师在元朝统治者的心目中,地位几乎与佛祖释迦牟尼相等。

帝师既受到元帝的尊崇,也对元帝负有一定的职责和义务,所以仍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一名高级官员。作为宣政院最高负责人,帝师负责向皇帝举荐该院“居第二者”的宣政院使及以下各级官员。全国藏族地区所设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中的高级官员,如宣慰都使元帅、元帅、万户等,须经帝师或宣政院提名,然后由皇帝任命。元朝以萨迦本钦统领卫藏十三万户,对本钦的任免也要根据帝师的提名。此外,帝师作为皇帝在佛教方面的老师,要负责向皇帝传授佛法、授戒、为皇帝举行灌顶仪式,还要为后妃、皇子等皇室成员授戒。帝师统领天下僧尼,掌管全国佛教事务,要遵照皇帝的旨意主持佛事、弘扬佛教、为在位皇帝祈寿延年,为已故皇帝资祈冥福,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因帝师承担如此重任,故不可或缺。凡遇帝师因故暂离京师,皇帝即另委一人担任此职。至元十三年(1276年),八思巴奉旨返藏,忽必烈即委任他的弟弟仁钦坚赞接任帝师。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帝师达玛巴拉受命返藏主持西藏政务,忽必烈又任命八思巴的弟子意希仁钦接替他出任帝师。当时新任命的帝师年纪幼小,实权则操于宣政院使手中。

元朝前期实行扶植和倚重萨迦派僧人的政策,前后任命的十几位帝师中,除二三人身世不详外,其余均属萨迦昆氏家族,也就是萨班或八思巴的弟子、再传弟子。元朝末年,萨迦派在与其他教派势力的斗争中失败,其在西藏的统治地位为帕竹噶举派所取代,再加上元皇室对藏传佛教的信仰渐由萨迦派转为噶举派,由萨迦派僧人所出任的帝师一职于是形同虚设。元顺帝时的最后一任摄帝喃加巴藏卜,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以藏族地区前元朝高级藏族官员的身份归降明朝,第二年,被明朝封为炽盛佛宝国师。他先后举荐的旧元官员百余人,均蒙洪武帝授以官职。元朝覆亡后,明清两朝均不再设帝师一职。

重修大运河

元灭南宋后,仍利用隋唐运河旧道转运漕粮,路线大致是:由长江辗转入淮,逆黄河上达中滦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陆运180里至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入御河(今卫河),水运至大都。因运河河道多有壅塞,水陆转运颇多不便,而海上运路往往风信失时,也多倾覆,于是元朝政府着手组织对大运河的修凿。

同类推荐
  • 王者荣耀之乐坊

    王者荣耀之乐坊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张古琴,一个只有三分之一的梅花扣,一名断了一指的琴圣,一具被灭口的尸体,这些都关联着一个阴谋,就让我们随着沈浪的脚步,去一步一步解开这个阴谋。
  • 盛唐仙

    盛唐仙

    植物研究院的古尘,因为一次爆炸来到了1300年前的大唐。本来只想做个富家翁的他,却突然发现……实验室在自己的脑海里!怎么办?我不是很想做官啊……
  • 中世纪崛起

    中世纪崛起

    魂穿中世纪,徐图再起。中世纪、类架空、慢热型、合理爽。从彷徨苟活的森林猎人到乱世立锥的平民小官;从充作炮灰的见习骑士到立功授勋的军事新贵;从因战恢复男爵位到由谋册封子爵衔......且看现代职员如何附身落魄小贵族徐徐谱写一幅别样的中世纪史卷。
  • 九幽记

    九幽记

    大明武宗年间,宦官刘瑾专权,设内行厂。东厂头领、西厂头领与锦衣卫指挥皆与刘瑾互通声息,以致大明天下首次出现厂卫合势,特务遍布天下,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们视宦官如虎狼,见锦衣卫如鹰犬。故事,要从当时一个市井少年身上说起。一个得罪了内行厂的平凡少年,即将因此而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如意小郎君

    如意小郎君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子老爷爷,连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都没有……贼老天,开局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让我怎么玩?腹中饥饿难耐,心里郁闷透顶,唐宁忍不住抬头竖起中指:“贼……”有一物从天外飞来,正中额头。抱着大红绣球,晕倒之前,他只想问一句:“哪个杀千刀给绣球里塞了石头!”再睁开眼时……有丫鬟笑靥如花:“姑爷,小姐有请!”有女子眉眼如画:“相公,妾身有礼!”
热门推荐
  • 活着就得乐:侯长喜笑话集

    活着就得乐:侯长喜笑话集

    本书由候长喜先生从自己编创的笑话段子中筛选了365段集结而成。所收录的笑话涉及道德、世讳、术业、贪吝等诸多方面,立意深刻,题材新颖,以讽刺为手段,针砭时弊,使读者在大笑之后顿悟、反省、思考与向上。这种笑的价值,是对简单愉悦功能的超越,是滋润温暖人们心田的良药,体现了作者的功底与境界。
  • 网王之菩提结

    网王之菩提结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佛说:前生五百次擦肩而过,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相遇。佛说:前生五百次相遇,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相识。佛说:一切是缘起,是业力。如今的相遇是冥冥注定还是早有安排?这一切都不重要。不管你是神佛,还是什么,我都一定会拉你下来,绝不放手。或许会有人觉得女主怎么那么像圣斗士星矢里面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沙加。对,你们没有看错也没有觉得错。我就是按照沙加大美人来设定女主的。因为实在是太喜欢沙加大美人了所以才会有这篇文的
  • 不祥凤凰

    不祥凤凰

    “我妈想让我学医,因为她想让我继承她那三十多年的产科经验;我爸想让我学经商,因为他有几百亿的产业要我管理。而我这两样都不想学,我只想啃老,我只担心我爸挣的钱花不完。”萱慈站在自己的藏宝库里,双手背在身后,看着满屋的金银财宝,语重心长的说道“但造化弄人、事与愿违啊!有些事命中注定的,并不是说你不想做就能不发生的。”“大人!宫中来传,贵妃娘娘要生了!”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独宠纨绔妃:腹黑殿下靠边站

    独宠纨绔妃:腹黑殿下靠边站

    【独宠+爽文】卧底身份曝光,她走投无路以身殉职,醒来竟成了镇国大将军嫡女。身份虽牛逼,可这本尊竟是个肥挫宅丑药罐子,处处不得人心各种被嫌弃。还道是天意,却不想都是人为!她狠下决心,脱胎换骨,变身云影第一美人,手撕渣女脚踩渣男!华丽变身第一天,她坑了当朝最得圣宠,以不讲道理,杀伐果决闻名天下的宣王殿下。于是一道圣旨狠狠砸在她头上,某女一脸懵逼。什么?嫁人?!只是,说好是为了报复她,为啥后来每天都被他各种强势撩,画风越来越歪?终有一天某女忍无可忍:“我跟你好像不熟!”某殿下邪魅一笑:“你连本王的衣服都脱了,竟然说跟本王不熟?”
  • 幸福的微尘

    幸福的微尘

    青春是什么玩意?刻骨铭心的爱?艰难的选择题?在景琼身上,青春占据了一个人人称羡的起点,十七八岁的她便拥有了自由,金钱,浪漫的爱情和真挚的友谊,毫无负担的生活,毫无压力的未来。然而这一切似乎在一个漫长的迷梦中,不知不觉的起了许多微妙的变化,她该如何抉择,家庭?爱情?还是未来?是爱到受伤的宇未闻,还是好到暖心的连城?多么轰轰烈烈的故事都会有尘埃落定的一天,那时候的你,是悲伤,还是幸福的?每一个人仿佛都是在失去之后才能学会珍惜,可青春这个东西,往往是等你明白过来的时候,那玩意已经不叫青春了……
  • 花都第一狠人

    花都第一狠人

    【免费都市爽文】美女总裁称他为大魔王,敌人眼中他是狠人大帝!曾经的普通青年,带着一身通天本领,回归都市翻云覆雨!这,才是强者应有的姿态!
  • 长发男儿

    长发男儿

    《长发男儿》有纪实性,小说中采用了“国宝”级的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先生的真实姓名。这是因为我若杜撰一个像她这样的女武生,没有人会相信,小说将失去应有的感染力。有时生活的真实性和离奇性要比作家所能够虚构的有意思十倍,天才人物的本身就是历史和社会的天才创造,任何杜撰在这样的创造面前都会显得虚假和拙劣。因此许多表现名人生活的艺术作品,都采用真名实姓的传记方式。我实实在在地端出裴艳玲先生的大名,首先是让人们相信现实生活中确有这么一个人物,然后才能对她发生兴趣。何况她本身就是一个完全称得上足主人公的人,有非常独特的吸引力,我的想象无非是让她由舞台的中心成为小说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中心。
  • 王者大陆那些事儿

    王者大陆那些事儿

    采用王者荣耀世界观和人物背景故事,以鲁班的儿子公输零为主线串联整个王者大陆的历史与未来,稷下风云,楚汉之争,三国演义,大唐盛世以及继孙悟空之后的第二次魔种起义,风起云涌,英雄齐聚,带你走进真正的王者大陆!
  • 红楼穿越之绝黛狼君

    红楼穿越之绝黛狼君

    当她知道自己成了红楼里的林黛玉,第一反应是:哈哈哈,赚到了,赚大发了。当她突然听到自己的未来相公是他时,第一反应是:呵呵呵,别逗了,别吓唬人了。第二反应是:呜呜呜,这下子,亏本了,亏海里去了。这头中山狼怎么是我的人?一个是多愁多病身,一个是强硬粗暴汉,这这这,,,开玩笑,根本就不配嘛。什么?叫我出嫁,就给这么点东西打发走?不可能,我开的条件,少一毛都不行!what!才成亲,婆婆就要送小三?好,长者赐,不敢辞!那么,来吧,只要小三你能受得住考验!呐尼!表妹要上位,丫环要爬床?来吧,姑娘们,放马过来,叫你们尝一尝当家主母的的手段!你有阴谋,我有计策!当我还是那世事不谙的,只会流着眼泪,无语问苍天的苦哈哈的林妹妹?那我可以告诉你,你错得不一蹋糊涂!男人,不放手,女人,不手软。林妹妹出手,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