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1500000006

第6章 上品虚怀若谷茶(2)

“咦,你们干吗这么紧张?哦,这孩子得的病不用怕,就冲你们刚才的几碗茶水,我教你们一个单方,只要吃三帖包好,不要不相信,我不会骗你们。我这单方教过很多人,都吃好了。”接着那搬运工就把单方说出来,说完走了。

搬运工人走后,老陈跑来问我这单方能不能吃?我问什么单方?老陈说:“那人告诉我,用金针菇的根炖鸡,吃三只鸡就会好。”我听后甚觉奇特,就叫老陈不妨一试。

老陈回到闽侯老家去,挖了许多带根的金针菇,并从乡下带了七只小公鸡来,于是连续用七只小公鸡炖金针菇的根给小患者吃。奇迹发生了,那孩子的病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20年过去了,那孩子至今都健康地成长着。朋友,上述故事虽然只是与茶水的人情相关,但毕竟是茶话人生的话题,而且是我医学生涯中亲身见识的奇特案例。

清明时代叙茶话,风雅人生

茶,不仅有不同方法的酿制而产生的不同茶类,如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桂花茶等;也有因地域、采收和工艺的不同而有不同品牌的茶类,如银毫、明前、铁观音、大红袍等。

前文说过,相同品种的茶不论价位高低,其营养成分和价值却都差不多,但是,不同品种的茶,其功用却大有不同。如武夷山的大红袍茶,对肠腹胀满、消化不良症疗效最好;九华山的黄溪茶,对直肠疾患,如痔疮便血等症疗效特好;而四川的蒙山茶,不仅能治病强身,传说还有返老还童之功。下面转录几个传说,以飨读者。

相传一千多年前,有位皇后得了肠胃闷胀之症,不饮不食,经御医们久治无效。太子十分焦急,于是策马出城为母亲寻求良药,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福建武夷山,并且从虎口中救下一位老人。老人问太子为何来到深山,太子说明原因,老人立即把太子领到一个山崖下,指点他采茶救母。只见崖顶长着三棵树,满树嫩叶,太子爬上崖顶,采了许多嫩叶,用自己穿的大红袍包起来,连夜飞奔京城,给母亲泡茶喝。只见皇后喝下去不一会儿就大吐起来,把滞留在胃中消化不了的东西都吐了个干净。原来这茶中有很强的消滞破瘀药效。皇后喝了一个月的茶,不仅身体康复,精神也较以前更好。皇帝大喜,连下了两道圣旨:第一道圣旨封那棵大树为“大红袍茶树”,两棵小的为“副红袍茶树”;第二道圣旨封老人为“护树将军”,世代袭职,率兵日夜守树。从此,一千多年来守树人从未间断,直至如今。

众所周知,九华山是闻名天下的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但在唐代以前这里却是道士修炼的场所,只是到了唐朝,开始佛盛道衰。有一天,一个云游僧来到九华山洞中借宿,道士以为僧人上门欺侮,挥拳就打。不料和尚武艺高出一筹,道士打不过他只得求和,谁知和尚刚说句:“道长不必客气,贫僧只是借宿一晚,明早便离开。”就晕倒在地。好在道士懂医,诊断后知道和尚患的是便脓血症,立即泡黄溪茶给和尚喝。和尚醒来后,就在洞中休养,以茶治病,没几天身体就康复了。临走时,道士还送给他几包茶以备用。不久,皇上也得了同和尚一样的病,太医们技穷,皇家出榜招贤。道士得知后,即携带一些黄溪茶赶赴京城,没想到已经有一个九华道人先期到达,治好了皇帝的病,皇帝正准备给予封赏呢,听说又来了一个,皇帝知道九华山只有一个道人,以为有人想冒功领赏,立即下令推出午门斩首。只见先来的那位急忙下跪求情,原来,他就是那个和尚,是为报答道士的相救之恩,假借道士名字进京为皇上治病,皇帝听了很感动,同时封赏了一道一僧,从此九华山黄溪茶名扬天下。

四川邛崃山脉的蒙山,其最高峰海拔1450米,常年山岚流动,云雾缭绕。传说,古时有一个老和尚得病,因久治不愈,身体越来越糟,后来有个老人告诉他,蒙山顶上有茶树可治其病,但要春分前提前等候,待春雷响起才能采摘,只要能采到一两,用水煎服,就可以治好老病,如果服二两,一生消灾祛病,如果服三两,可以脱胎换骨。老和尚听罢立即登上蒙山,盖了一间石屋住下,等待春分。这一刻来到了,春雷响动,电光闪烁,老和尚马上动手采摘。虽然仅采到一两,可服后不仅治好了病,还眉发乌青返老还童了。从此,蒙山茶被人们传为仙茶。

这些传说,都在告诉我们,各种不同品种的茶,各有不同的功效。其实不仅如此,不同品种的茶,其风味也是各有特色的,如安徽的松萝茶就很独特,其茶因色绿、香高、味浓,被誉为“三重”:色重、香重、味重。

最让人惊骇的是,在现代有关专家的研究下,首次发现松萝茶里含有银元素。银!就是金银的银,这是其他茶叶里面所没有的。

之所以惊骇,是因为从科学的角度说,银是不能吃不能喝的,旧社会不是常有人吞金吞银自杀吗?当然,就如骨质不等于骨头一样,银元素不等于银,二者是有区别的。但也如骨质增生毕竟是不利健康的一样,茶叶里的银元素要是多了,毕竟也会对人体不利呀。可是,含有银元素的松萝茶已经存在很久了,先不管它是否真的能祛病延年,只要想想,从来没有听说喝了松萝茶会出问题,这难道不是很让人惊骇的吗?可见,科学还有很多局限性,它暂时还无法解释所有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应该相信科学,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但千万不可迷信科学哟。

(本节茶话,参考了于江泓、王黎亚六十集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的解说词)

牙牙娇语,学念新诗似小茶

“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这是宋朝方岳的诗句,可见在宋朝的时候,茶已经成为文人们常挂嘴边的话题了。

茶,不仅好喝,而且还很美,这不是我个人的感觉,乃是古人的观点,因为古人常以“茶茶”或“小茶”作为小女孩的美称,如朱有燉的宫词里就有“进得女真千户妹,十三娇小唤茶茶”的句子,元好问也有“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的诗句,这里面的“小茶”就有双关的意思。

干吗在这里引用“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呢?因为我那牙牙学语的小女儿,也是经常这样娇喊:“我要喝茶。”

茶水是苦的,记得我小时候就不愿意喝“苦茶水”,真正懂得喝茶是四十多岁以后的事,可幼女还无知,为何肯喝“苦茶水”呢?我想,可能因为她还无知,所以才肯喝。

人生是很奇怪的,有时候无知的表现很糟糕,有时候无知的表现却很可爱,是糟糕还是可爱,关键在于是否谦卑,幼女虽然无知,但却谦卑,因为父母给她吃什么她就吃什么,给糖就吃糖,给茶就喝茶。如果我们对人生的苦难,也能像小孩对苦茶水那样坦然,相信很快就能领悟到苦难也是人生财富的道理。

有过这样一段茶话故事:一位精通茶艺,但还不够谦卑的年轻人,有一次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茶师,年轻气盛的他,到了门口也不肯稍低一下头,还照样昂首挺胸地跨进门槛,不料上门框却比他低了一点点,直撞得他眼冒金星,疼得“哎哟”一声叫了出来。

“疼吧?这是我送给你的见面礼,你将终身受益无穷。”老茶师笑着对他说:“人生在世,要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那个年轻人听了这话,心中顿然醒悟,从此学会谦卑自重、虚怀若谷,后来不仅自己取得很大的成就,还赢得世界级大家的盛赞。

是啊,人生漫漫长路,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跨越千重山,古人所谓“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这个意思,不屈就难伸啊,头碰肿了是一件苦难的遭遇,但如果理解了“该低头时就低头”的深深喻义,确实就不能不说是一个终身受益无穷的“见面礼”。

虚怀若谷不仅是一种立身的修养,更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所以喝茶人也要学喝“虚怀若谷茶”,成就“虚怀若谷德”。

上品当数若谷茶

“清明淡泊茶”上文已经叙述,“人生岁月茶”将在后文分解,现在来说说“虚怀若谷茶”。

所谓“虚怀若谷茶”,其实讲的还是一种茶德,也就是斟茶、喝茶、说茶、送茶,乃至以茶会友,都得一贯秉持谦卑自重的态度和虚怀若谷的精神修养,哪怕是在茶事之外的待人处世也当如是,茶人若能如此,其德即属上品的“若谷”茶德。

当然,这谦卑自重、虚怀若谷可不容易啦,说得简单,做起来难,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不等闲,所以才堪称上品的“好茶”呀。

曾有海边的渔民告诉我,常在大海激流中逆水而游的鱼,吃起来口味最好,因为在大海激流中逆水而游的鱼,其运动量大,所以鱼体健壮,健壮之鱼,自然味美。无独有偶,也曾有茶农告诉我,生长在高山虚谷中的茶,喝起来品质最佳,因为在高山虚谷中,雨露更充足,雨露充足之茶,自然茶质醇美。

有学者认为,茶通六艺,茶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对了,不是有“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说法吗?茶既是文人的一件宝,当然就必有特殊的使命,所以《茶经》的面世,不仅“使天下人皆知茗饮之事”,还开创了茶道,为饮茶开创了新境界。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陆羽的《茶经》是“茗翁之意不在茶”,而我写这本《茶话人生》,只不过是继承陆翁的“茗翁之意”罢了。

陆羽写作《茶经》,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有学者指出,陆羽在广泛深入考察、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不但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精华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理论融入茶事活动之中,突破了饮茶解渴、饮茶保健的生理功能,把茶事活动升华为富有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的高雅文化--茶道。

但笔者以为,茶的养生保健和净化心灵作用才是其正道。所以,除了劳动口干需要喝茶解渴之外,不管是香茗品鉴,还是茶道展示,终究只是闲情逸致、锦上添花之举。莫说忙忙碌碌的现代普通百姓不能终日沉迷,就是忙于渔、樵、耕、读的古代人士,和忙于官、商、赌、舞的现代富客,也都很难有办法天天挤出那么多的时间来,一边细细品鉴各种精巧壶中的香茗珍品,一边慢慢欣赏或是摆弄那些优雅但却颇费工夫的茶道。

请不要误会,我这么说只是觉得不能终日沉迷于茶道,但并不等于我不喜欢茶道,其实,只要有闲暇,我也希望能常在那优雅的茶道氛围中,一边品味香茗一边茶话人生呢。孙思邈在《养性》卷中提出:“人之所以多病,当由不能养性。”品茶正是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通过茶道来品茶,人们的身心能更好地得以调整,让精神放松,使心境空明,这不仅有助于心情愉悦,也对健康长寿有利。

看吧,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茶神”陆羽活了72岁,茶僧皎然活了81岁,白居易活了74岁,那个“眼明身健何妨老,饭后茶甘不觉贫”的陆游活了86岁,还有清代那个自称“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他活了88岁。

喝茶既然这么好,那么请问:“到底什么茶最好?”每当遇到有人向我提问这个问题时,我就试着先与他聊聊茶德,如果他听得心烦就算了,倘若觉得耳顺,我就接着与他分享自己领悟到的三品茶德。

朋友,你若也喜欢品尝虚怀虚谷的高山良茶,想必也一定会喜欢虚怀若谷的高尚茶德,因为这良茶与茶德皆属上品。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茶虽好也有宜忌一样,茶德虽好也当有所宜忌,因为世界之大无奸不有,交友之道也须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处世规则,也得领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易经精义,否则,君子的谦卑自重、虚怀若谷,可能会成为小人方便作祟的空洞,如果是那样,“若谷”虽为上品茶德,倒不如那演绎了一千遍一万遍都还是一个样的茶道表演了。于戏,上品茶德,须防小人,以免受“落谷添石”之伤。

同类推荐
  • 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对一位普通老干部退休生活的点滴记录。有令人向往的境外旅游,更有孜孜不倦的返聘兼职。大量照片和散文,让读者领会如何老有所为,又如何营造淡泊和愉悦的人生。作者文笔优美,叙述自然,对生活充满无尽的热爱之情。
  • 花朵盛开的灵魂

    花朵盛开的灵魂

    文学创作应是心灵的磨炼与净化过程。如果说作家是采矿者,编选作品集则是淘金的事业。这套《香城文丛》从征稿到出版,历经三次选稿,从两百多万字中精选了五本约一百万字予以出版。前前后后屈指算来,有四年多的时间,真可谓天地悠悠了。望着一大堆书稿,不禁产生对生命与人生的深沉感悟。脚下的土地曾经有过苦难,而又春光明媚,孕育着更大的希望。人们常说,这是一片热土,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世人瞩目。《香城文丛》在此诞生,实是一种幸运。
  • 海外游记

    海外游记

    每个出境旅游的国人,都是热爱生话的世界公民。一起去领略异域风情,饱览五洲形胜吧:踏上戈兰高地,走进奥斯威辛;瞻仰吴哥的微笑,触摸哭墙的神经;登临狮子岩的天上宫阙,俯瞰珍珠港的水下沉艇;回望世贸中心废墟,重温加德满都圣境;观赏山洞里的弗拉明戈,聆听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体验马尔代夫的绿色浪漫,寻访佩特拉的玫瑰红古城;礼赞爱琴海上的人间天堂,惊叹卡久拉霍的性爱庙群……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有了共天下之乐而乐的多彩旅程,方不枉今世今生!退休以后干什么?带着老伴去看世界。
  • 穿越子午线的日子

    穿越子午线的日子

    罗华政,重庆理工大学教授。他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核查官员,他作为该机构的专家核心成员,先后到过34个国家,核查化学武器104次,他与同事们数百次穿越地球上那一条条看不见的子午线的同时,也在飞越着他人生历程的子午线。人生处处有考场要想成为联合国机构的官员,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核查官员。
  • 哥们儿心态好极了

    哥们儿心态好极了

    最年轻的“金话筒奖”获奖主持人海阳首次出版的随笔作品,呈现了一位优质暖男对于生活、情感、时事等诸多社会问题的态度。文笔温暖亲切,既诙谐幽默又犀利深沉,颇富哲理,仿佛在与你促膝交谈,让读者在开怀一笑的同时,又能引起共鸣。具有健康正能量!
热门推荐
  • 底层官员

    底层官员

    《底层官员》描写的是南方某县“左撇子”刘克服从一个县中学物理教师被借调县政府后怎样一波三折却始终心系百姓在县、乡、村各个阶层不断磨练,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正义,与各种官场“潜规则”对抗,在官场的夹缝中一步步艰难地行走,历经苦难、甚至丧失爱妻,最后担任县委书记的故事。同时,伴随着县长应远、县委书记方文章、办公室主任林渠、办公室副主任苏心慧等几位官员的曲折经历。故事穿插了刘克服和其他几位官员的个人情感经历,包括县长应远与县政府副主任苏心慧也就是刘克服后来的妻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为小说增添了更多的精彩。
  • 冷少的傲娇萌妻

    冷少的傲娇萌妻

    一场车祸,她被迫和他做了交易,只想从此两不相欠,没成想,纠缠才刚刚开始……有情敌?宁智颂不屑一顾。“听说你有男朋友了?你记住,在你结婚前,不能和任何人发生关系,除了我!”他冷笑一声,接着说:“在我腻了之前,你如果敢结婚,我就毁了你们俩!”公司上班,听说有人欺负她,宁智颂气急败坏。“明天我就让所有人知道我是你孩子他爸。”“嗯?我什么时候有孩子了?”“今晚。”宁智颂嘴角微扬,邪魅一笑:“要不,现在?”
  • 复斋日记

    复斋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鹿鼎记(第一卷)(纯文字新修版)

    鹿鼎记(第一卷)(纯文字新修版)

    这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密密切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
  • 女王有毒

    女王有毒

    一个废材包子少女死了,一个犀利毒舌、武力值爆表的女军医穿越而来。手持法杖,她是强悍的灵术士!拉起弓箭,她是霸气的魔弓手!拿起药鼎,她是尊贵的炼药师!他说:“叶澜,我是神是魔都在你一念之间,这天下苍生与我何干,如今我所谋者,也不过你一人而已。”叶澜:“先别说废话,你吃我喝我住我的,欠我这么多,打算怎么还?”“随你,怎样?”(一对一,爽文)
  • 悲喜阁

    悲喜阁

    这不是鬼故事,而是一个个凄美的爱情尘缘,女人一生最美最幸福的时候,就是穿上嫁衣与相爱之人说着白首不分离。不论悲喜,足矣
  • 德川家康(新版)4:兵变本能寺

    德川家康(新版)4:兵变本能寺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亲骨肉

    亲骨肉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通天大主宰

    通天大主宰

    这个穿越者,根本不是人!而只是一段程序……属于未来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智能程序!不过,这一切都无所谓,因为,只要穿越到异界,自带光环,依然扫荡一切!大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