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0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用人是成功的关键,识人是用人的基础,没有识人的本领,所用非人,结果自然惨痛。但如何识人,世人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其中的种种区别,主要源于识人者的个人阅历和学识修养。

真正善于辩识人才的人,不仅要有高远的志向、敏锐的感觉和深邃的眼光,还需要有“阅人多矣”的社会经验。而这些,其实可以统统归纳为一门辨识人才的专业知识,通过接受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完全能够强化识人的能力。

《人物志》就是这样一部专门强化识人、用人的专业能力的奇书。此书以古为鉴,纵论得失成败,专讲识人之术,素有“识人宝鉴”的美称。它融汇了儒、道、法、阴阳等诸家思想,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等多种观点,系统地阐述了鉴定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并对人性进行了深度剖析。

该书首先论述了人的才能的实质,提出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并由外及内,再由内到外,来察知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该书认为人的素质以“中和”为最可贵,主张神必须平淡、精必须坚刚、筋必须劲精、骨必须植固、气必须清和、色必须愉悦、仪必须肃正、容必须端直、言必须缓和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才能的人。

并且,《人物志》从人的体貌、禀赋、道德、职业等方面将人才分为兼德、兼才、偏才三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特点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又从观察选拔人才的角度出发,考察了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各种方法的得失,主张用人者不能要求手下的人各个多才多艺,而要注重挖掘其特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而用,量能授官。文中还论述了人的才性与事物内在道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人观察事物时,由于思想方法、所处环境及所站的立场、角度不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片面性,因此识别人才的性质必须与常理相合。

究其本质,《人物志》的论人标准是基于传统的,认为人才品评当以“中庸”为上,“兼德而至,谓之中庸”,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格理想。同时,此书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管理学思想,并且与现代管理学的许多观念有着深度的契合。

宋代的阮逸曾为《人物志》做序,用阮逸的话说:“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檠栝。”《人物志》这部奇书,既可以作为识人的工具,也可以作为修养的依据,阅读此书,将使您深藏心底的智慧迸发出来,让人生变得更理性,让事业更易成功!

第1自序人才之重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历史已然证实了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有效地识人、用人,可以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优化分配,形成“主逸臣劳”的运作体系,从而成就事业。

【原文】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是以,圣人着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之德,躬南面则授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者哉!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译文】

圣人贤哲认为没有什么比聪觉明察更美好的,而在聪觉明察中最可宝贵的品质,便是识人的能力。若果真能明智有效地识人,那么各种人才便会得到其应有的位置,各种事业政绩便会兴盛发达。

所以,圣人写“爻象”,以言辞确定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地位;撰《诗经》表明意旨,区分风雅俗正之不同,以文章教化天下;制定《礼记》《乐经》,考察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恭敬恒守的道德;面南背北,亲临帝位,选拔才智超群、足以辅佐国家的人才,这一切,都是用来发挥众才之长,以成就天下大业的手段。

一旦因此天下笃定,大功告成,那么用人者与被用者就一起名垂青史。所以,唐尧以能明识才德出众之人而受称颂,虞舜因推举十六位贤才而建功勋,商汤因提拔伊尹而享盛名,周文王因举荐吕尚而受敬仰。这样看来,圣贤之人振兴德业,有谁不是使用聪觉明察的能力来寻求人才,并因合理运用他们而获得安逸的呢。

所以,孔子虽然未被推举,不得任用,却仍将他的门生按序排列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广泛论述各种人才以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三等。又盛赞“中庸”这种至德,以突出圣人的德行,崇尚道德,以劝勉好学而可堪造就之才;用“愚”、“荡”、“贼”、“绞”、“乱”、“狂”六种弊病来戒除偏才之人的不足;深思激进和保守之人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冲动或拘谨的性情归于平和,以便各尽其能;憎恶看上去诚恳却不讲信用的人,以说明这种貌似忠厚者的不可靠。又提出考察的办法:看一个人素常安于什么,看他做事的方式,从中了解到他的行动始终。古贤对于人物的观察,达到了如此审慎的地步。所以我冒昧地依从圣人的教诲,对人物进行记录和排序,希望能补充辑集人们忘记的人物,也希望学识广博之士能来裁鉴品评本书蕴涵的道理。

一、人才毕竟宝贵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智解】

明确有效地识人,可以使“众材得其序”,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人力资源最优化,成为有机的整体,然后该做的,就只是上帝的那轻轻一推,整个宇宙就会自动自发地运作起来。这样一来,做领导的,就可以轻松轻松,享享“主逸臣劳”的福了。

唐太宗将一生治国心得凝聚成《帝范》,整部文章讲的也只是“人才”二字,“大厦靠众材而成千间之广,大鹏借羽翼可扬万里之远”,大唐气象,正是由无数入其“彀中”的英才撑起来的。

当然,若时机不对,如诸葛武侯生逢斯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也是满怀无奈,唯有千古一叹。

【事篇】

尧识舜的“霹雳手段”

禅让之初,尧向下属征询意见:放齐推荐尧的儿子丹朱,认为他头脑活络开明,然而尧认为他品行不端,加以排除;兜推荐管水利的共工,认为他工作得力,然而尧认为他貌似恭谨而心怀不轨,不可重用;最后众人推举了舜,于是,尧便开始对他进行了一番近乎苛刻的考察。

舜原本苦心维持着家中的秩序,与自己的家人(糊涂的父亲瞽叟,傲慢的弟弟象,以及恶毒的后母)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彼此相安无事,这已然难能可贵。而为了考察舜的理家之道,尧又雪上加霜: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且赐予舜粮仓、牛羊等财富,用物质利益来刺激舜的家人,以看舜是否有能力守成。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历史了:舜凭着智勇,在仓顶滑翔脱险、从井下挖洞逃生,避过了家人的暗害,并以诚意化解了他们的野心。总之,舜让整整一家子人在荒僻的妫水湾里过得安心而又快乐。

然后尧让舜讲解五伦,人们很爱听;派舜担任公职,也很出色;叫舜迎送宾客,宾客都肃然起敬。

最后尧还将舜放置在原始密林之中(大约近似于特种兵的野外生存训练),而舜“烈风雷雨弗迷”,虽然经历了风雨雷电的重重考验,却始终没有迷失方向。

经过这番“霹雳手段”的考察,尧才认定舜是个人才,将位置禅让于他。于是,“尧”与“舜”,识人者与被识者一同名垂千古。

孟尝君的“猛士”

孟尝君派公孙弘到秦国,晋见秦昭王。

昭王说:“孟尝君的薛国,土地有多大?”

公孙弘说:“百里。”

昭王说:“方圆百里,却想为难寡人,能吗?”

公孙弘说:“孟尝君好士,他的宾客其中根本瞧不起天子、诸侯的有三个人。够格当管仲、商鞅的老师,能使国君称霸于诸侯之间的人才有五个。一旦出使,受万乘国君的羞辱,告退之时自刎,也定要血溅国君的衣裳,像我敢这么做的,有七个人。”

昭王于是谢罪说:“你何必如此呢?我会善待孟尝君。”

人才之重,足令君主折腰。

人才“生意”经

1945年,盟军攻占柏林。在苏联忙着搬运德国的机械设备之时,美国政府却派飞机赶赴德国,将大批德国高级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运回国内,经考核后以高薪聘用。这一举措,成为战后美国科技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从1946年到1974年,美国从国外重金招聘进口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高级人才”共24万人。在这笔进口“生意”中,据美国助理国务卿豪兰德透露,美国从中赚了世界各国120亿美元(一个人在美国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政府要付出5万美元的经费,24万人就是120亿)。

善用人才,使得美利坚成一庞然大国。

二、孔子的人才理念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

【智解】

欲识人,先要明了“人性”二字,解释起来,可就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其复杂精微之处,足以让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怕到老还是没学好。

所以刘邵也不禁叹着气说:“把握人性这种本事,也只有人老成精或是圣明聪察才办得到的。”不过,难办并非办不到,按他的说法,圣人们就有这种修为,达到了这种传说中的境界。

“圣”的本义,便是指明了解自心、征服自我,比“明”更上一层次。圣人们素来是和“自心”不停较劲的(英雄们要征服的是外在的世界,圣人们要征服的是内在的心灵),一如行者海客览过千山万水,自然经验颇丰,所以他们对于人心有着超乎常人的了解。

了解了自心,就好办得多了。因为“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都承载着人类的全部情感和性格的信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便可去了解人性,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以及怜悯。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全人类。世界由人构成,了解了人性,便掌握了人的行为趋势,也便掌握了整个世界。

所以圣人们口气都颇大,自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小事,皆可手挥目送,轻松搞定。而实际上,这些倒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很深的道理在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谙熟人情、洞察世故的人,有本事把握住对方的情绪,预测出对方的行动,在社会上是可以无往而不利的。

圣人们在人间历练过后,留下了一些观人的心得,这对我们颇有帮助,免得自己还要辛苦摸索。孔子就有一套以“中庸”之道为标准、“察其所安,观其所由”的识人之法。

孔子认为自己看人态度是有过转变的,当初是别人怎么说就怎么信,后来就多一番心眼,传下了这番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出自《论语·为政》)。首先看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有时好心办坏事,有时坏心办好事;看他做事的条理和方法,条理是否清晰,方法属于主、客、奇、正的哪种,喜欢正道直行,还是奇兵制胜;看他素常于何处安心。有人以读书为乐,平常手不释卷。有人则以工作为乐,一旦闲暇,反而无处安心。

一般说来,安于平淡的人为上品。“咬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他将门生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以品德著称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外交辞令的是宰我、子贡;长于处理政事的是冉有、季路;在文学方面有造诣的是子游、子夏。

他又将人才分为三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认为一等人有宿慧,从前生带来智能;(清朝诗人赵翼也说:“少时学语苦难全,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就是说他到老了才发现写诗原来要靠天分。)有些人通过学习而得到了智能;还有些人为现实所迫,方才学习。(这里的“学”应该指的是学如何做人,将智能应用到自己身心上来,而不是专指技能的学习。否则我们当代这些不断充电以应对不断更新的工作的人,都得算做末等了。)

孔子又提出:“中庸”作为圣人的道德标准是传统的一种道德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应折中调和,无过之而无不及。并用这个标准来激励后学之士。

【事篇】

带着整套“国家班底”到处跑的孔子

孔子门生中藏龙卧虎,门下三千弟子,据说每一个都是当时各国中的精英。

有人笑谈其弟子足以组成一个国家的领导班底:慷慨好义、颇具军事之才的子路可做大将;饶有外交本领的公西华可做大使;政治、外交、经济样样皆通的子贡可做宰相;更过分的就是气宇如王、“可使南面”的冉雍可做君主。

当初楚昭王想把有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地方封给孔子时,楚国的令尹子西阻止说:“大王派往各诸侯国的使臣,有比得过子贡的吗?”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左右辅佐大臣,有比得过颜回的吗?”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将帅,有比得过子路的吗?”昭王回答说:“没有。”子西还问:“大王的各部主事官员,有比得过宰予的吗?”昭王回答说:“没有。”子西接着说:“现在孔丘宣扬的是三皇五帝的治国方法,要重振周公、召公帝王师的事业,大王如果用他,那楚国还能有明天吗!当年文王在丰邑、武王在镐京,仅凭百里之地,便占有天下。现在您却给孔丘七百里,再加上那些如狼似虎的天才弟子辅佐,这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呢?”昭王懂了,就马上取消了这一举措。

难怪圣人一生不遇,志不得酬,若谁敢用,只怕整个领导班子都要被孔门弟子统统替换掉,这不啻将自己江山拱手相送,试想,又有哪个君主敢收纳他老人家。

同类推荐
  •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好比一种精神力量,以深刻隽永的厚度培育出一代代的精英领袖,它也像是一部沉淀着中国近代史的活词典,在这里,你能找到有关“青春”的代名词——不迷茫,不乏力,睿智、创新、颠覆权威….. 本书聚焦北大历史上影响中国、激励人心的北大人,看看他们如何化苦难为辉煌,从失败走向成功。 希望,这本书能助你走出迷茫的困局,面迎全新的人生。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张德芬空间

    张德芬空间

    华语世界知名心灵作家张德芬女士创建,普及心灵教育,倡导女性由内而外地成长。
  • 朋友完全使用手册

    朋友完全使用手册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交到真朋友,如何在浮躁的今天让交情更稳固,如何运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工作、事业添砖加瓦。本书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拓展朋友圈、维护关系的方式和方法,同时罗列了无数成功人士利用人际关系走向成功的小故事。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到经营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以及在经营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操作细节,通过学习和锤炼,你一定能够成为交际场上的达人以及行业中的佼佼者。
  • 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任何一个员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以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基本准则。这不仅会使你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员工,也会让你成为老板无法离开的左膀右臂。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即使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也会做的非常出色。为了使自己和企业更加出色,让我们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吧!在企业中,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认识到,你是一个肩负责任和使命的人。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果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即使给你极为优越的从业条件,你也不可能做好你的工作。甚至,你会毫不在意地浪费你的优越,最终一事无成。
热门推荐
  • 丧尸掌控者

    丧尸掌控者

    科幻无敌流黑暗文。杀伐果断,心狠手辣,毫不留情。横扫一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做事全凭本心,不做任何解释。阿泽书友群:882424854.
  • 桃花依旧醉春风

    桃花依旧醉春风

    蓝卿说:“玥棽歌,这四海八荒没有比你更好命的人了,神尊的仙气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白俊说:“小桃花,六界之中没有比你更苦命的人了,好好的历个天劫,损了万年修为不说还毁了容貌,连带着失了忆,我都替你觉得憋屈啊……”燃沧曾经问过她:“若可以选,你愿做什么?”玥棽歌低头深思了片刻,道:“做一世凡人吧,白俊常说凡人的命虽然不及你我长久,但却比你我绚烂。”多年后,玥棽歌依旧记得那句:若本君不能救你,那便陪你一起堕魔,这四海八荒又有谁能奈我何!桃花树下,一坛万年佳酿,醉了几世繁华?
  • 皇妃出阁

    皇妃出阁

    定亲八载,四年等待,一朝完婚的圣旨,等来的却是大婚当天花轿临门,被他公然拒之门外,抗旨不婚。 她是藩王之女,他是权倾朝野,得蒙圣宠的三皇子。 第一次见面,她差点成了他的剑下亡魂,却执意做他的王妃,生生阻断他与心中挚爱相守。“本王一定会让你后悔今日所做的决定!” 殊不知,她才是令他魂牵梦萦三年的女子。 至此,她成为他一生悔之的魔障!
  • 金科玉律(全集)

    金科玉律(全集)

    本书以通俗易懂和优美生动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一百多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定律、效应和法则等金科玉律,每个定律由详尽的定律阐释、发人深思的启示、精彩的案例分析点评以及实用的管理方法组成,涉及内容之广,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如同为我们领航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玄冥有银如红衣

    玄冥有银如红衣

    一本正剧。架空的异世大陆,其名玄雁大陆,大陆分四界。天界,妖界,魔界,冥界。各司其职,互相牵制,稳定大陆平衡。大陆四界以外,有一黑暗帝国,虽小,但野心满满,实力也不容小觑。仅仅近几百年来,蓄意策划统治大陆野心动静不小。四界各王本不团结,因此时而展开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 混在大马的日子3

    混在大马的日子3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 西游之从三国起始

    西游之从三国起始

    重生西游世界,带领三国武将,谋士,人族一起修仙,和三国武将,谋士一起征战三界。粉群:623605006。
  • 田园逍遥仙

    田园逍遥仙

    白羽意外命丧黄泉,再一睁眼竟然身处破屋中,上有极品奶奶,中有泼皮伯娘,下有兄弟姐妹和嗷嗷待哺的幼弟,端看白羽如何大显身手发家致富,走上幸福之路。
  • 朝元

    朝元

    上古年间,荒兽自天域降临,染血亿万禽兽鱼虫,以至禽凶残,兽嗜血,虫诡毒,鱼阴邪。有那怪岭上的千万蛟鼠,所过境土,生灵不存。有那水桶粗的金背蜈蚣,吞吸云雾,爱吃人畜。更有深湖中的如龙巨蟒,张口便吞下一座郡镇。……生在如此世间,小少年为护亲友,为争天命,踏入武道修途。从此争来神秘人书,争来万古传承;更争来那道门小和尚做兄弟,佛门小妖女做媳妇儿;再有活了亿万年的小乌龟喜欢搞一票就跑,贪食的小蚕龙最爱吞一肚子宝…………煌煌一生,终得万仙朝元,一切便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