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是成功的关键,识人是用人的基础,没有识人的本领,所用非人,结果自然惨痛。但如何识人,世人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其中的种种区别,主要源于识人者的个人阅历和学识修养。
真正善于辩识人才的人,不仅要有高远的志向、敏锐的感觉和深邃的眼光,还需要有“阅人多矣”的社会经验。而这些,其实可以统统归纳为一门辨识人才的专业知识,通过接受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完全能够强化识人的能力。
《人物志》就是这样一部专门强化识人、用人的专业能力的奇书。此书以古为鉴,纵论得失成败,专讲识人之术,素有“识人宝鉴”的美称。它融汇了儒、道、法、阴阳等诸家思想,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等多种观点,系统地阐述了鉴定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并对人性进行了深度剖析。
该书首先论述了人的才能的实质,提出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并由外及内,再由内到外,来察知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该书认为人的素质以“中和”为最可贵,主张神必须平淡、精必须坚刚、筋必须劲精、骨必须植固、气必须清和、色必须愉悦、仪必须肃正、容必须端直、言必须缓和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才能的人。
并且,《人物志》从人的体貌、禀赋、道德、职业等方面将人才分为兼德、兼才、偏才三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特点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又从观察选拔人才的角度出发,考察了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各种方法的得失,主张用人者不能要求手下的人各个多才多艺,而要注重挖掘其特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而用,量能授官。文中还论述了人的才性与事物内在道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人观察事物时,由于思想方法、所处环境及所站的立场、角度不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片面性,因此识别人才的性质必须与常理相合。
究其本质,《人物志》的论人标准是基于传统的,认为人才品评当以“中庸”为上,“兼德而至,谓之中庸”,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格理想。同时,此书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管理学思想,并且与现代管理学的许多观念有着深度的契合。
宋代的阮逸曾为《人物志》做序,用阮逸的话说:“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檠栝。”《人物志》这部奇书,既可以作为识人的工具,也可以作为修养的依据,阅读此书,将使您深藏心底的智慧迸发出来,让人生变得更理性,让事业更易成功!
第1自序人才之重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历史已然证实了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有效地识人、用人,可以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优化分配,形成“主逸臣劳”的运作体系,从而成就事业。
【原文】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是以,圣人着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之德,躬南面则授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者哉!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译文】
圣人贤哲认为没有什么比聪觉明察更美好的,而在聪觉明察中最可宝贵的品质,便是识人的能力。若果真能明智有效地识人,那么各种人才便会得到其应有的位置,各种事业政绩便会兴盛发达。
所以,圣人写“爻象”,以言辞确定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地位;撰《诗经》表明意旨,区分风雅俗正之不同,以文章教化天下;制定《礼记》《乐经》,考察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恭敬恒守的道德;面南背北,亲临帝位,选拔才智超群、足以辅佐国家的人才,这一切,都是用来发挥众才之长,以成就天下大业的手段。
一旦因此天下笃定,大功告成,那么用人者与被用者就一起名垂青史。所以,唐尧以能明识才德出众之人而受称颂,虞舜因推举十六位贤才而建功勋,商汤因提拔伊尹而享盛名,周文王因举荐吕尚而受敬仰。这样看来,圣贤之人振兴德业,有谁不是使用聪觉明察的能力来寻求人才,并因合理运用他们而获得安逸的呢。
所以,孔子虽然未被推举,不得任用,却仍将他的门生按序排列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广泛论述各种人才以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三等。又盛赞“中庸”这种至德,以突出圣人的德行,崇尚道德,以劝勉好学而可堪造就之才;用“愚”、“荡”、“贼”、“绞”、“乱”、“狂”六种弊病来戒除偏才之人的不足;深思激进和保守之人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冲动或拘谨的性情归于平和,以便各尽其能;憎恶看上去诚恳却不讲信用的人,以说明这种貌似忠厚者的不可靠。又提出考察的办法:看一个人素常安于什么,看他做事的方式,从中了解到他的行动始终。古贤对于人物的观察,达到了如此审慎的地步。所以我冒昧地依从圣人的教诲,对人物进行记录和排序,希望能补充辑集人们忘记的人物,也希望学识广博之士能来裁鉴品评本书蕴涵的道理。
一、人才毕竟宝贵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智解】
明确有效地识人,可以使“众材得其序”,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人力资源最优化,成为有机的整体,然后该做的,就只是上帝的那轻轻一推,整个宇宙就会自动自发地运作起来。这样一来,做领导的,就可以轻松轻松,享享“主逸臣劳”的福了。
唐太宗将一生治国心得凝聚成《帝范》,整部文章讲的也只是“人才”二字,“大厦靠众材而成千间之广,大鹏借羽翼可扬万里之远”,大唐气象,正是由无数入其“彀中”的英才撑起来的。
当然,若时机不对,如诸葛武侯生逢斯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也是满怀无奈,唯有千古一叹。
【事篇】
尧识舜的“霹雳手段”
禅让之初,尧向下属征询意见:放齐推荐尧的儿子丹朱,认为他头脑活络开明,然而尧认为他品行不端,加以排除;兜推荐管水利的共工,认为他工作得力,然而尧认为他貌似恭谨而心怀不轨,不可重用;最后众人推举了舜,于是,尧便开始对他进行了一番近乎苛刻的考察。
舜原本苦心维持着家中的秩序,与自己的家人(糊涂的父亲瞽叟,傲慢的弟弟象,以及恶毒的后母)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彼此相安无事,这已然难能可贵。而为了考察舜的理家之道,尧又雪上加霜: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且赐予舜粮仓、牛羊等财富,用物质利益来刺激舜的家人,以看舜是否有能力守成。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历史了:舜凭着智勇,在仓顶滑翔脱险、从井下挖洞逃生,避过了家人的暗害,并以诚意化解了他们的野心。总之,舜让整整一家子人在荒僻的妫水湾里过得安心而又快乐。
然后尧让舜讲解五伦,人们很爱听;派舜担任公职,也很出色;叫舜迎送宾客,宾客都肃然起敬。
最后尧还将舜放置在原始密林之中(大约近似于特种兵的野外生存训练),而舜“烈风雷雨弗迷”,虽然经历了风雨雷电的重重考验,却始终没有迷失方向。
经过这番“霹雳手段”的考察,尧才认定舜是个人才,将位置禅让于他。于是,“尧”与“舜”,识人者与被识者一同名垂千古。
孟尝君的“猛士”
孟尝君派公孙弘到秦国,晋见秦昭王。
昭王说:“孟尝君的薛国,土地有多大?”
公孙弘说:“百里。”
昭王说:“方圆百里,却想为难寡人,能吗?”
公孙弘说:“孟尝君好士,他的宾客其中根本瞧不起天子、诸侯的有三个人。够格当管仲、商鞅的老师,能使国君称霸于诸侯之间的人才有五个。一旦出使,受万乘国君的羞辱,告退之时自刎,也定要血溅国君的衣裳,像我敢这么做的,有七个人。”
昭王于是谢罪说:“你何必如此呢?我会善待孟尝君。”
人才之重,足令君主折腰。
人才“生意”经
1945年,盟军攻占柏林。在苏联忙着搬运德国的机械设备之时,美国政府却派飞机赶赴德国,将大批德国高级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运回国内,经考核后以高薪聘用。这一举措,成为战后美国科技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从1946年到1974年,美国从国外重金招聘进口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高级人才”共24万人。在这笔进口“生意”中,据美国助理国务卿豪兰德透露,美国从中赚了世界各国120亿美元(一个人在美国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政府要付出5万美元的经费,24万人就是120亿)。
善用人才,使得美利坚成一庞然大国。
二、孔子的人才理念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
【智解】
欲识人,先要明了“人性”二字,解释起来,可就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其复杂精微之处,足以让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怕到老还是没学好。
所以刘邵也不禁叹着气说:“把握人性这种本事,也只有人老成精或是圣明聪察才办得到的。”不过,难办并非办不到,按他的说法,圣人们就有这种修为,达到了这种传说中的境界。
“圣”的本义,便是指明了解自心、征服自我,比“明”更上一层次。圣人们素来是和“自心”不停较劲的(英雄们要征服的是外在的世界,圣人们要征服的是内在的心灵),一如行者海客览过千山万水,自然经验颇丰,所以他们对于人心有着超乎常人的了解。
了解了自心,就好办得多了。因为“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都承载着人类的全部情感和性格的信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便可去了解人性,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以及怜悯。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全人类。世界由人构成,了解了人性,便掌握了人的行为趋势,也便掌握了整个世界。
所以圣人们口气都颇大,自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小事,皆可手挥目送,轻松搞定。而实际上,这些倒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很深的道理在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谙熟人情、洞察世故的人,有本事把握住对方的情绪,预测出对方的行动,在社会上是可以无往而不利的。
圣人们在人间历练过后,留下了一些观人的心得,这对我们颇有帮助,免得自己还要辛苦摸索。孔子就有一套以“中庸”之道为标准、“察其所安,观其所由”的识人之法。
孔子认为自己看人态度是有过转变的,当初是别人怎么说就怎么信,后来就多一番心眼,传下了这番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出自《论语·为政》)。首先看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有时好心办坏事,有时坏心办好事;看他做事的条理和方法,条理是否清晰,方法属于主、客、奇、正的哪种,喜欢正道直行,还是奇兵制胜;看他素常于何处安心。有人以读书为乐,平常手不释卷。有人则以工作为乐,一旦闲暇,反而无处安心。
一般说来,安于平淡的人为上品。“咬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他将门生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以品德著称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外交辞令的是宰我、子贡;长于处理政事的是冉有、季路;在文学方面有造诣的是子游、子夏。
他又将人才分为三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认为一等人有宿慧,从前生带来智能;(清朝诗人赵翼也说:“少时学语苦难全,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就是说他到老了才发现写诗原来要靠天分。)有些人通过学习而得到了智能;还有些人为现实所迫,方才学习。(这里的“学”应该指的是学如何做人,将智能应用到自己身心上来,而不是专指技能的学习。否则我们当代这些不断充电以应对不断更新的工作的人,都得算做末等了。)
孔子又提出:“中庸”作为圣人的道德标准是传统的一种道德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应折中调和,无过之而无不及。并用这个标准来激励后学之士。
【事篇】
带着整套“国家班底”到处跑的孔子
孔子门生中藏龙卧虎,门下三千弟子,据说每一个都是当时各国中的精英。
有人笑谈其弟子足以组成一个国家的领导班底:慷慨好义、颇具军事之才的子路可做大将;饶有外交本领的公西华可做大使;政治、外交、经济样样皆通的子贡可做宰相;更过分的就是气宇如王、“可使南面”的冉雍可做君主。
当初楚昭王想把有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地方封给孔子时,楚国的令尹子西阻止说:“大王派往各诸侯国的使臣,有比得过子贡的吗?”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左右辅佐大臣,有比得过颜回的吗?”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将帅,有比得过子路的吗?”昭王回答说:“没有。”子西还问:“大王的各部主事官员,有比得过宰予的吗?”昭王回答说:“没有。”子西接着说:“现在孔丘宣扬的是三皇五帝的治国方法,要重振周公、召公帝王师的事业,大王如果用他,那楚国还能有明天吗!当年文王在丰邑、武王在镐京,仅凭百里之地,便占有天下。现在您却给孔丘七百里,再加上那些如狼似虎的天才弟子辅佐,这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呢?”昭王懂了,就马上取消了这一举措。
难怪圣人一生不遇,志不得酬,若谁敢用,只怕整个领导班子都要被孔门弟子统统替换掉,这不啻将自己江山拱手相送,试想,又有哪个君主敢收纳他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