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0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用人是成功的关键,识人是用人的基础,没有识人的本领,所用非人,结果自然惨痛。但如何识人,世人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其中的种种区别,主要源于识人者的个人阅历和学识修养。

真正善于辩识人才的人,不仅要有高远的志向、敏锐的感觉和深邃的眼光,还需要有“阅人多矣”的社会经验。而这些,其实可以统统归纳为一门辨识人才的专业知识,通过接受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完全能够强化识人的能力。

《人物志》就是这样一部专门强化识人、用人的专业能力的奇书。此书以古为鉴,纵论得失成败,专讲识人之术,素有“识人宝鉴”的美称。它融汇了儒、道、法、阴阳等诸家思想,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等多种观点,系统地阐述了鉴定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并对人性进行了深度剖析。

该书首先论述了人的才能的实质,提出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并由外及内,再由内到外,来察知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该书认为人的素质以“中和”为最可贵,主张神必须平淡、精必须坚刚、筋必须劲精、骨必须植固、气必须清和、色必须愉悦、仪必须肃正、容必须端直、言必须缓和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才能的人。

并且,《人物志》从人的体貌、禀赋、道德、职业等方面将人才分为兼德、兼才、偏才三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特点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又从观察选拔人才的角度出发,考察了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各种方法的得失,主张用人者不能要求手下的人各个多才多艺,而要注重挖掘其特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而用,量能授官。文中还论述了人的才性与事物内在道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人观察事物时,由于思想方法、所处环境及所站的立场、角度不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片面性,因此识别人才的性质必须与常理相合。

究其本质,《人物志》的论人标准是基于传统的,认为人才品评当以“中庸”为上,“兼德而至,谓之中庸”,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格理想。同时,此书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管理学思想,并且与现代管理学的许多观念有着深度的契合。

宋代的阮逸曾为《人物志》做序,用阮逸的话说:“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檠栝。”《人物志》这部奇书,既可以作为识人的工具,也可以作为修养的依据,阅读此书,将使您深藏心底的智慧迸发出来,让人生变得更理性,让事业更易成功!

第1自序人才之重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历史已然证实了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有效地识人、用人,可以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优化分配,形成“主逸臣劳”的运作体系,从而成就事业。

【原文】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是以,圣人着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之德,躬南面则授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者哉!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译文】

圣人贤哲认为没有什么比聪觉明察更美好的,而在聪觉明察中最可宝贵的品质,便是识人的能力。若果真能明智有效地识人,那么各种人才便会得到其应有的位置,各种事业政绩便会兴盛发达。

所以,圣人写“爻象”,以言辞确定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地位;撰《诗经》表明意旨,区分风雅俗正之不同,以文章教化天下;制定《礼记》《乐经》,考察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恭敬恒守的道德;面南背北,亲临帝位,选拔才智超群、足以辅佐国家的人才,这一切,都是用来发挥众才之长,以成就天下大业的手段。

一旦因此天下笃定,大功告成,那么用人者与被用者就一起名垂青史。所以,唐尧以能明识才德出众之人而受称颂,虞舜因推举十六位贤才而建功勋,商汤因提拔伊尹而享盛名,周文王因举荐吕尚而受敬仰。这样看来,圣贤之人振兴德业,有谁不是使用聪觉明察的能力来寻求人才,并因合理运用他们而获得安逸的呢。

所以,孔子虽然未被推举,不得任用,却仍将他的门生按序排列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广泛论述各种人才以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三等。又盛赞“中庸”这种至德,以突出圣人的德行,崇尚道德,以劝勉好学而可堪造就之才;用“愚”、“荡”、“贼”、“绞”、“乱”、“狂”六种弊病来戒除偏才之人的不足;深思激进和保守之人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冲动或拘谨的性情归于平和,以便各尽其能;憎恶看上去诚恳却不讲信用的人,以说明这种貌似忠厚者的不可靠。又提出考察的办法:看一个人素常安于什么,看他做事的方式,从中了解到他的行动始终。古贤对于人物的观察,达到了如此审慎的地步。所以我冒昧地依从圣人的教诲,对人物进行记录和排序,希望能补充辑集人们忘记的人物,也希望学识广博之士能来裁鉴品评本书蕴涵的道理。

一、人才毕竟宝贵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智解】

明确有效地识人,可以使“众材得其序”,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人力资源最优化,成为有机的整体,然后该做的,就只是上帝的那轻轻一推,整个宇宙就会自动自发地运作起来。这样一来,做领导的,就可以轻松轻松,享享“主逸臣劳”的福了。

唐太宗将一生治国心得凝聚成《帝范》,整部文章讲的也只是“人才”二字,“大厦靠众材而成千间之广,大鹏借羽翼可扬万里之远”,大唐气象,正是由无数入其“彀中”的英才撑起来的。

当然,若时机不对,如诸葛武侯生逢斯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也是满怀无奈,唯有千古一叹。

【事篇】

尧识舜的“霹雳手段”

禅让之初,尧向下属征询意见:放齐推荐尧的儿子丹朱,认为他头脑活络开明,然而尧认为他品行不端,加以排除;兜推荐管水利的共工,认为他工作得力,然而尧认为他貌似恭谨而心怀不轨,不可重用;最后众人推举了舜,于是,尧便开始对他进行了一番近乎苛刻的考察。

舜原本苦心维持着家中的秩序,与自己的家人(糊涂的父亲瞽叟,傲慢的弟弟象,以及恶毒的后母)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彼此相安无事,这已然难能可贵。而为了考察舜的理家之道,尧又雪上加霜: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且赐予舜粮仓、牛羊等财富,用物质利益来刺激舜的家人,以看舜是否有能力守成。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历史了:舜凭着智勇,在仓顶滑翔脱险、从井下挖洞逃生,避过了家人的暗害,并以诚意化解了他们的野心。总之,舜让整整一家子人在荒僻的妫水湾里过得安心而又快乐。

然后尧让舜讲解五伦,人们很爱听;派舜担任公职,也很出色;叫舜迎送宾客,宾客都肃然起敬。

最后尧还将舜放置在原始密林之中(大约近似于特种兵的野外生存训练),而舜“烈风雷雨弗迷”,虽然经历了风雨雷电的重重考验,却始终没有迷失方向。

经过这番“霹雳手段”的考察,尧才认定舜是个人才,将位置禅让于他。于是,“尧”与“舜”,识人者与被识者一同名垂千古。

孟尝君的“猛士”

孟尝君派公孙弘到秦国,晋见秦昭王。

昭王说:“孟尝君的薛国,土地有多大?”

公孙弘说:“百里。”

昭王说:“方圆百里,却想为难寡人,能吗?”

公孙弘说:“孟尝君好士,他的宾客其中根本瞧不起天子、诸侯的有三个人。够格当管仲、商鞅的老师,能使国君称霸于诸侯之间的人才有五个。一旦出使,受万乘国君的羞辱,告退之时自刎,也定要血溅国君的衣裳,像我敢这么做的,有七个人。”

昭王于是谢罪说:“你何必如此呢?我会善待孟尝君。”

人才之重,足令君主折腰。

人才“生意”经

1945年,盟军攻占柏林。在苏联忙着搬运德国的机械设备之时,美国政府却派飞机赶赴德国,将大批德国高级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运回国内,经考核后以高薪聘用。这一举措,成为战后美国科技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从1946年到1974年,美国从国外重金招聘进口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高级人才”共24万人。在这笔进口“生意”中,据美国助理国务卿豪兰德透露,美国从中赚了世界各国120亿美元(一个人在美国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政府要付出5万美元的经费,24万人就是120亿)。

善用人才,使得美利坚成一庞然大国。

二、孔子的人才理念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

【智解】

欲识人,先要明了“人性”二字,解释起来,可就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其复杂精微之处,足以让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怕到老还是没学好。

所以刘邵也不禁叹着气说:“把握人性这种本事,也只有人老成精或是圣明聪察才办得到的。”不过,难办并非办不到,按他的说法,圣人们就有这种修为,达到了这种传说中的境界。

“圣”的本义,便是指明了解自心、征服自我,比“明”更上一层次。圣人们素来是和“自心”不停较劲的(英雄们要征服的是外在的世界,圣人们要征服的是内在的心灵),一如行者海客览过千山万水,自然经验颇丰,所以他们对于人心有着超乎常人的了解。

了解了自心,就好办得多了。因为“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都承载着人类的全部情感和性格的信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便可去了解人性,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以及怜悯。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全人类。世界由人构成,了解了人性,便掌握了人的行为趋势,也便掌握了整个世界。

所以圣人们口气都颇大,自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小事,皆可手挥目送,轻松搞定。而实际上,这些倒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很深的道理在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谙熟人情、洞察世故的人,有本事把握住对方的情绪,预测出对方的行动,在社会上是可以无往而不利的。

圣人们在人间历练过后,留下了一些观人的心得,这对我们颇有帮助,免得自己还要辛苦摸索。孔子就有一套以“中庸”之道为标准、“察其所安,观其所由”的识人之法。

孔子认为自己看人态度是有过转变的,当初是别人怎么说就怎么信,后来就多一番心眼,传下了这番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出自《论语·为政》)。首先看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有时好心办坏事,有时坏心办好事;看他做事的条理和方法,条理是否清晰,方法属于主、客、奇、正的哪种,喜欢正道直行,还是奇兵制胜;看他素常于何处安心。有人以读书为乐,平常手不释卷。有人则以工作为乐,一旦闲暇,反而无处安心。

一般说来,安于平淡的人为上品。“咬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他将门生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以品德著称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外交辞令的是宰我、子贡;长于处理政事的是冉有、季路;在文学方面有造诣的是子游、子夏。

他又将人才分为三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认为一等人有宿慧,从前生带来智能;(清朝诗人赵翼也说:“少时学语苦难全,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就是说他到老了才发现写诗原来要靠天分。)有些人通过学习而得到了智能;还有些人为现实所迫,方才学习。(这里的“学”应该指的是学如何做人,将智能应用到自己身心上来,而不是专指技能的学习。否则我们当代这些不断充电以应对不断更新的工作的人,都得算做末等了。)

孔子又提出:“中庸”作为圣人的道德标准是传统的一种道德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应折中调和,无过之而无不及。并用这个标准来激励后学之士。

【事篇】

带着整套“国家班底”到处跑的孔子

孔子门生中藏龙卧虎,门下三千弟子,据说每一个都是当时各国中的精英。

有人笑谈其弟子足以组成一个国家的领导班底:慷慨好义、颇具军事之才的子路可做大将;饶有外交本领的公西华可做大使;政治、外交、经济样样皆通的子贡可做宰相;更过分的就是气宇如王、“可使南面”的冉雍可做君主。

当初楚昭王想把有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地方封给孔子时,楚国的令尹子西阻止说:“大王派往各诸侯国的使臣,有比得过子贡的吗?”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左右辅佐大臣,有比得过颜回的吗?”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大王的将帅,有比得过子路的吗?”昭王回答说:“没有。”子西还问:“大王的各部主事官员,有比得过宰予的吗?”昭王回答说:“没有。”子西接着说:“现在孔丘宣扬的是三皇五帝的治国方法,要重振周公、召公帝王师的事业,大王如果用他,那楚国还能有明天吗!当年文王在丰邑、武王在镐京,仅凭百里之地,便占有天下。现在您却给孔丘七百里,再加上那些如狼似虎的天才弟子辅佐,这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呢?”昭王懂了,就马上取消了这一举措。

难怪圣人一生不遇,志不得酬,若谁敢用,只怕整个领导班子都要被孔门弟子统统替换掉,这不啻将自己江山拱手相送,试想,又有哪个君主敢收纳他老人家。

同类推荐
  •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

    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成长又是一种幸福,它是人生中的一分财富、一种感悟,让我们在成长中激励自己,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本书并不只是一个成功者的经验分享,而是一个成功者观看世界的眼光。正如潘石屹所言:“很多年后,能够流传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性的东西,具体的经验肯定对将来是不适用的。”这本书便是他最深层、最无私的告白。在这本书中,他敞开最私密的自我,提出自己对新世界的看法、企业管理的理念、对财富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领悟,用自身的经历找到了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 全世界最高端的魅力修炼课

    全世界最高端的魅力修炼课

    本书列举并用大量的鲜活事例,论证分析“成功必须要知道的10种商数”,面面俱到,且非常实用。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提升自我潜质的书,是一本全方位改变你现状,教会你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最终迈向成功的书,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读者,都会情不自禁地翻开本书,对比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所擅长和缺乏的“商数”。
  •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说话不只是一种感觉,还是一门技术!如果说话这件事都让你很吃亏,那真的需要好好练练嘴皮子了。和任何人都聊得来,世界就是你的。本书不只是一本实用的说话技巧书,更是一本有趣的口才教科书!不走弯路,指导读者短时间掌握说话技巧。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舞台上璀璨夺目的舞者,到美容美发行业的老板,再到巨海教育集团的金牌讲师,三次的人生转折,三次的选择与放弃,秦以金都在涅槃中华丽绽放,世事如棋,需要选择和放弃的太多,而人生的苦楚,正源于不会正确选择,不懂勇敢放弃。
热门推荐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孽王子:娇宠甜心俏丫头

    妖孽王子:娇宠甜心俏丫头

    执笔抒写属于我们的青春,他是著名的校园王子帅气多金,她是无名校草,一场误会让它们从此以后纠缠一生,我是来找你理论的,不是想要找你这个花花公子来聊天的。可恶!今日之仇我一定会报的。不报此仇本小姐的的名字就倒写过来。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年后的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
  • 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扬跋扈的青春

    飞扬跋扈的青春

    在无所事事的校园生活中,魏方光逐渐通过铁柱,结识了两名五颜六色的女孩——倪倪、陆嘉琪,以及痴迷极限运动的——大伟、螳螂君。高三时,大伟提议组建极限运动车队,举办极限运动比赛,于是一群年轻人为了这次极限运动比赛,尽情挥霍着自己的青春……
  • 给大爷出殡

    给大爷出殡

    麦子放下镰刀的一个下午,天气闷热,一丝风也没有,五点多钟,五哥正在地里忙着,五嫂惊惊乍乍地跑来了,急辣辣地对五哥喊,孩他爹!咱大爷倒头了!五哥的五脏六腑像被人掏空了似的,激灵一个战栗,泪水就下来了。我大爷是个有社会身份的人。1940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享受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这种参加过二战的老战士,活在人世上的已经非常稀少了,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我大爷离休后的管理,不归我们市,也不归我们县,更不归我们镇。但十多年来,我们镇逢年过节慰问老干部,从来没落下过我大爷。
  • 遇见正好的时光

    遇见正好的时光

    26岁的潘宁宁没有忘掉前男友,所以她单身。28岁的林乔被人误以为不喜欢女人,所以他被母亲花式逼婚。林乔觉得面前这位拘谨又容易紧张,还有些傻得可爱的宁宁挺对他胃口,不过太快告白会不会吓到她?算了,还是温水煮青蛙吧!就不信小青蛙不上钩。某只小青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直到被他按在门板上一通热吻,温水变成开水。
  • 问剑

    问剑

    身为一个剑修,前生凭借着剑道上的颔悟,成为剑仙的莫离在羽化登天,即将成神之际差点被所谓的天道制约碾压成粉!在心爱女子以舍弃她一身好不容易才修回来的高深修为为代价的牺牲之下重生归来的莫离决定遵从本心,自此唯奉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大道理,不再信什么狗屁天道!从今开启执剑在手,佛挡杀佛,魔挡屠魔的再世强者之路!
  • 天罡之眼

    天罡之眼

    无cp,无cp,无cp姜飘在游戏中被雷击,却莫名穿越到一个异世大陆。不是传统的玄幻文,“升级”不增长武力值,增长寿命以及“蓝”(游戏中释放技能用的蓝,这样解释比较容易懂。)一步一个脚印,本文不是无脑爽文,读者慎重。
  • 爱你成灾

    爱你成灾

    从他带她回家的那一刻,命就是他给的。当信任遭遇背叛,误会重生。他钳住她,厉声道:“叶唯,你真是能耐,你的心真狠!”顾泽风一直以为自己不会有软肋,可后来才发现,他的致命点就是她。爱她,禁锢她,守护她……只因爱她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