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3200000003

第3章 锦衣卫的第一次兴覆(2)

但是,大明王朝的统治稳固了,再没有臣子敢结党营私了,所有的臣子都步步小心、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地过着日子。尽管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没有彻底结束,受株连的小纸条还在雪花一样飘到朱元璋的案头,但是朱元璋还是享受到了成就感,他恍惚间可以窥探到,他通过锦衣卫已经推动了他的理想王国的成形,辉煌和稳定的天下似乎就在不久的未来。但是,朱元璋仍然不敢怠慢,因为朱元璋太害怕自己犯下元朝统治者的从政错误了,他对于每一条政令都小心翼翼,正像他自己所说:“朕君临八方,于今四载,夙兴夜寐,无忘晷刻。履薄驭朽,思济黔黎,推心至诚。”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谨小慎微”,另一个原因是希望给臣子做个榜样,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他自己简衣素食,也希望他的臣子们和他一样。久而久之,凡是与他的生活乐趣相左的臣子,在他眼中都是有问题的人,需要锦衣卫严格监控;而与他的生活乐趣相近的人,则得到了他的信任。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人:傅友德和汤和。二人同为开国元勋、一代将才,但是下场却截然相反。傅友德战功赫赫,但是在洪武二十七年,却干了一件蠢事:请田!最不喜欢受人威胁的朱皇帝二话不说把老傅招了回来,“咔嚓”了;而汤和同样战功卓著,甚至到了“功高盖主”的程度,但是汤和做事谨小慎微,甚至主动舍弃兵权,早早就申请回家养老,这让朱元璋很是舒坦,后来还专门请了汤和再度出山,开国的功臣杀的杀、死的死,只有汤和得以善终,终年七十岁。

朱元璋自然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像汤和那样,不管是在他面前还是不在他面前都是一个样,都充满了对大明朝的无限忠诚和对皇帝陛下的无限崇敬。他渴望着一种普天下人对他旷古未有的敬仰。他渴望着他的臣下们像史书上写的那样、像战争年代征战沙场时那样,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从这些我们就不难看出,朱元璋对于自己的朝廷的理想化建设,锦衣卫成为了他推动这种建设的最重要的工具。当然,在朱元璋时代的锦衣卫,其办事能力和工作态度也和朱元璋所要求的一致,他们在“透明”别人生活的同时,也必须“透明”自己的生活。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锦衣卫根本已经成为了只对朱元璋效忠的工具,他们把自己的工作作为国家的事业,他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大明王朝崛起的砖石。

在锦衣卫的不懈努力下,大明王朝开始了一番又一番不间断的“整风运动”,朝中人人自危,杀戮不断扩散。到“蓝玉案”以后,开国功臣被杀戮殆尽,朱元璋所收到的锦衣卫的小纸条上显示,那些臣子们终于开始效仿他,过着战战兢兢、不敢怠慢半分的生活了,他们都成了工作狂人,而不敢再发半点儿牢骚。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似乎预见到了自己生命临近枯竭的无助和朝廷里迥异的温度,他似乎在死亡之前嗅到了隐隐飘来的硝烟味道,他想当汉高祖,想当唐太宗,但是他发现他的身边没有萧何也没有魏征了。他的身边来来去去的,只有那些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们,和那些贴满了屏风的小纸条。

在决定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后不久,朱元璋开始削弱锦衣卫的职权,并且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下令“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开始压缩锦衣卫的权力。

是的,毫无疑问,这个时候的锦衣卫并没有向着朱元璋理想的方向去发展,而大明朝也没有向着朱元璋理想的方向发展下去。锦衣卫的特殊身份,使他们在维持自己的历史价值上必须煞费苦心,他们必须要确定有无数的力量确实在时刻威胁着大明王朝的安稳,他们必须要有“乱臣贼子”的名单献给朱元璋,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这位疑心病已经病入膏肓的千古一皇帝了。

也许,没有小纸条就意味着朱元璋已经觉得锦衣卫在腐化,已经没有在历史上存在的必要了,而且锦衣卫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不能允许他们日复一日地服役下去,等待他们的将会是非常残酷的结局。于是,锦衣卫的小纸条开始出现很扭曲的内在变化,而这个变化,在自傲气盛的朱元璋时代是根本不会凸现的,而在老年伤感的朱元璋时代则变成了他心里的结。

他没有办法解开这个结,但是他要尽量把它弄松。因为他太了解他的继任者朱允炆了,如果没有锦衣卫的扶持,“妇人之仁”的朱允炆根本坐不稳大明江山的龙椅。

我们已经无从去考证朱元璋在弥留之际都跟他的皇孙说了什么,那句“莫逐燕,逐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是世人的戏谑还是朱元璋的回光返照!但是他无疑已经意识到了,在开国功臣被屠杀得差不多以后,已经没有得力战将能够帮朱允炆了,朱允炆急需要培养新的人才。但是朱允炆没有得到这个机会,等到他失踪在战火中的应天城之后,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就取而代之了。

苟延残喘的锦衣卫在朱棣登基不久后,就重见天日了。

但是这一次,朱棣并没有继续沿用朱元璋传下来的锦衣卫旧部,而是重新组建了属于自己的锦衣卫。于是,在经历了一次低谷之后,锦衣卫又一次披挂上阵了,而这一次,又是一番应天城里的腥风血雨。

锦衣卫的出现注定会把大明朝带进一个有别于其他王朝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也注定不会是朱元璋所预想的时代。他的功劳让大明朝拥有了强有力的根基,他的过失也让大明朝走向了风雨飘摇,而他的锦衣卫,则给刚刚创建不久的大明王朝,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血腥杀戮。更加重要的是,从此以后,锦衣卫再也没有退出大明朝的历史舞台。

二、锦衣卫侦办胡惟庸案

很多史学家认为胡惟庸的死是罪有应得,胡惟庸其实并非死于朱元璋之手,而是死于历史的车轮下,作为宰相制度的代言人,胡惟庸理应用自己的死来诠释这种制度的消亡。

但是,在胡惟庸案中被牵涉到的众多人的死是很憋屈的,三万具尸体里有一大半都是因为血缘关系才招致杀身之祸。我们已经难以窥测到那个草根皇帝朱元璋,他在操纵屠刀进行如此惨烈的“死亡游戏”时,他可曾为满手的鲜血感到触目惊心,也许,要开创一个朝代的帝王注定就必须拥有一颗铁一般的心。而朱元璋的可怕之处更在于,他亲手锻造出了一支和他一样拥有钢铁之心的队伍——锦衣卫。

1.“酷刑权相”胡惟庸

胡惟庸是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初最信赖的助手,地位就相当于总裁助理之类。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的信赖甚至超过了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刘基、李善长等哥儿几个,虽然没有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立下一点儿军功,但是胡惟庸还是凭借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一路从元帅府奏差混到了中书省参知政事。到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成功排挤掉了丞相汪广洋,独揽中书省大权,权倾朝野。

在胡惟庸之前,明朝的丞相是李善长和徐达。徐达长年在外征战,只有李善长坐镇中央,但是胡惟庸的最大目标并不是李善长,而是早早退隐田园的刘基。在排挤掉了汪广洋之后,胡惟庸迫不及待地开始对付刘基了。也正是因为他的进言,使得朱元璋削去了刘基的养老金,导致了刘基最后郁郁而终。

可以说,胡惟庸在政治斗争中占尽上风,他的风光和智谋甚至盖过了他的前辈刘基和李善长。他只手遮天,将明初的豪杰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从表面上看,确实是这个样子的,胡惟庸凭借他出色的能力完成了自己在政治生涯上的全面胜利。但是从根本上看,胡惟庸之所以能够轻易取得这样的成功,和他背后的支持者分不开,这个胆敢指使胡惟庸在朝中翻云覆雨的人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

确切地说,朱元璋需要胡惟庸,至少在明朝建国初期他需要胡惟庸。因为胡惟庸太投朱元璋的脾气了,除了能够最快地领会朱元璋的心思,胡惟庸处理政务时强悍凶狠的作风也最得朱元璋的赏识,说句直接的:他们俩是太对路子了。

胡惟庸虽然对上面谨慎小心,无时无刻不在捉摸圣意,但是对下面却凶狠残忍、毫不留情。尤其是胡惟庸发明的一套残酷刑罚,比之汉武帝晚年玩的那套刑罚真是有过之无不及啊!最著名的莫过于胡惟庸的独家发明“剥皮实草”,这种刑罚的残忍、变态程度,堪比夏商时代的“炮烙之刑”。而明朝创建之初,朱元璋正是需要胡惟庸这种铁腕手段来整治贪污腐化,用极端严格的刑法来巩固自己辛苦创立的基业。为了完成对明朝统治的巩固,朱元璋几乎不惜使用任何手段,而胡惟庸也正是看到了朱元璋的这个心思,所以才敢公然对抗开国的老元勋刘基和李善长。

可也正是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的宠信,让这个手握中书省大权的臣子欲望膨胀了,或者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分析,这是宰相权力集中后中书省与皇帝之间的必然分裂。敏感的朱元璋当然不是脑子迟钝的元顺帝,他早就对元朝的宰相专制深恶痛绝。在刘基病逝、李善长退隐以后,朱元璋首先要做的就是削弱中书省的力量,避免出现元朝宰相专政的局面。

我们不能说一向精于揣度圣意的胡惟庸忽然失去了他出色的政治嗅觉,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胡惟庸被日益膨胀的政治权力冲昏了头脑。他相信自己现在的力量已经不是朱元璋可以完全左右的了,在这一刻他似乎沉溺于刚覆灭的元朝的那些宰相专权的传说中,而忘记了他身后的朱元璋并不是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贵族。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太知道怎么来看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他太知道掌握自己身边的风吹草动的必要性了,所以没有人知道,胡惟庸身边什么时候有了朱元璋的“耳朵”和“眼睛”。也许,是在胡惟庸开始涉足外廷斗争,朱元璋还非常“宠信”他的时候;也许,是胡惟庸开始掌握中书省权力,朱元璋已经开始对胡惟庸失去信任的时候。

这个时候,到了朱元璋需要敲打一下胡惟庸的时候了。于是,他大笔一挥,李善长回来了。他要给胡惟庸的肩膀上加一条扁担,可以说这是朱元璋早有伏笔的“敲山震虎”。

可是这一次,朱元璋派出去的内廷拱卫司的亲信,在他的屏风上贴了一张让他无法相信的小纸条:胡惟庸去拜见了李善长。

是的,拜见,胡惟庸几乎是以一种晚辈对长辈的完全恭敬的态度去会见了李善长。不用说,会面的整个过程都被拱卫司的特殊工作人员全景式地记录了下来,估计李善长和胡惟庸每个时段的表情和姿势都有着完全详细的画像。很显然,这不是一步好棋,或者说不是十拿九稳的棋,像看到朝廷争斗就拍拍屁股走人的刘基一样,李善长也已经不值得信赖了。

如果说,从前的胡惟庸是朱元璋手上用以观察朝廷上下动态的风筝的话,那么现在,这只风筝已经不由他控制了。在一个幽静得无人注意的夜晚,朱元璋悄悄会见了他的仪鸾司的小头目,朱元璋告诉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仪鸾司从这一夜开始要承担起不一样的使命了,所有的人必须把他们的生命和灵魂都交给他和他的大明王朝,他需要他们无限的忠诚。这个仪鸾司的小头目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据吴晗先生考证,他有可能就是一直追随在朱元璋身边的检校成员毛骧。毛骧追随朱元璋较早,而且一直忠心耿耿。

誓死以报,这是毛骧在面对朱元璋时从内心里发出的呐喊,此时还是仪鸾司小头目的毛骧无比煽情地流出泪来,接受了历史赋予的命运和未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朝中上上下下不论大小官吏,只要他前脚刚迈过胡惟庸家的门槛,后脚就会有写有他名字和礼单的小纸条,经过毛骧之手,然后飞落在朱元璋的几案上,或者是贴到朱元璋的屏风上。

但是胡惟庸并不知道这些,“锦衣卫”这个新生事物当时还没有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没有被历史所接受。前朝的经验让胡惟庸有理由相信,只要李善长不来干涉他,他就可以有恃无恐。毕竟,他把连皇上都“敬让三分”的刘基都放倒了,他还会怕谁呢?

自信是可喜的,但是盲目自大却是可悲的。从历史的缝隙里我们可以窥见到,一个因为权力过盛而盲目自大的宰相胡惟庸,他应该已经可以感觉到从皇宫里吹来的阵阵寒风,但是他并不在意,因为他以为,他已经有了一个足以和当朝皇上对峙的小宇宙。

2.“胡党”VS朱元璋

毛骧得到朱元璋的授意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连夜召集他的心腹开了一个秘密会议。我们可以作一下场景还原,在禁宫静谧的黑夜里,微弱昏黄的灯火闪烁着,十几个仪鸾司的检校围坐在狭小的角落里。他们的头目毛骧此时以从未有过的庄严神色,一字一句地告诉他们:“我们的命运以及我们亲人的命运,在这一刻改变了。我们不再只是跟随在皇帝身后的仪鸾卫,而将是影响大明王朝未来的人。”

他悄悄地拿出了朱元璋的手谕。当然,也有可能是口谕,但从当时的处境来分析,朱元璋应该会给予毛骧一份手谕这样的实在文件,毕竟要在当朝宰相的身上做文章,没有皇帝授意,只凭毛骧的三言两语,任凭你有十个脑袋恐怕也不敢去干。好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笔迹,红彤彤的玉玺盖着,检校们深吸了一口气,纷纷压低了声音,发出以生命追随毛骧为大明王朝赴汤蹈火的誓言。

为了绝对保密,不让胡惟庸发觉,毛骧用灯火烧掉了皇上的手谕。然后,布置任务,解散,灯火熄灭,一切似乎回到了刚开始的平静。但是,只有朱元璋能够感觉到,那是一种暴风雨到来之前激动人心的平静。

翌日,没有人会在意,仪鸾司里的一些检校不见了。也许,他们家里出了事,告假回乡了;又或许,他们被调遣到外地去了。对于其他人来说,一些人的来和去本来就是这样的,深宫里人们的命运本来就不能够说得清楚。外廷的高官们才不会在意,小小的仪鸾司里的几个小喽啰的生死去留。而在胡惟庸面前,毛骧依然是那个对他毕恭毕敬的绿豆芝麻官,胡惟庸不会用正眼瞧他,恐怕直到胡惟庸被送上刑场的那一刻,他都无法清晰地记起这个真正把他推上刑场的刽子手的长相。

“失踪”的检校们此时可能已经换了另外一番打扮,可以说他们已经变成了另一种身份的人。他们或者变成了朝中某位大员家里最不起眼的一个下人,或者是往某位大员家里经常送菜送米的小工,或者与某位大员的管家成了交心的好朋友。总之,他们用上了全身的本领,甚至很可能还动用了自己家庭内部的力量,父子兄弟齐上阵,只要是能够绝对信得过的人,都投入到这次秘密的行动里。

同类推荐
  •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作者为高级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采用白话形式,叙述亦力求其具体,少作概括之辞,是当年使用面较广,发行量最大的一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涉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都是一般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全书用简捷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终篇则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依归。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一部中国历史的大百科全书,贯通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至民国等各个时代,涵盖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
  • 大明乱贼

    大明乱贼

    王莽穿越到明朝嘉靖晚期,附身为一个世袭百户,拥有一座城堡。本想赚点小钱钱过太平安稳的日子,奈何赚钱太多,被各种权贵盯上,屡屡使用手段迫使王莽让出生意,王莽被迫就范。但低情商的王莽还是因很多事情得罪权贵,最终被关进大牢,等待秋后问斩。全堡无不感念王莽的好,利用载人孔明灯将王莽救出大牢逃离京城,全堡逃至塞外之前建好的城堡。从此时刻面临鞑子的进攻,加之朝廷派兵围剿,为了全堡百姓的性命,王莽无奈走上了造反之路。
  • 汉朝的密码

    汉朝的密码

    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为您揭开一个古代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谜,一个古老名族的整合熔铸历程,一个强大帝国的历史密码,一个古老名族的文明密码。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 军机处二百年

    军机处二百年

    本书以军机处二百年历史为主线,展示军机处在清代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当雍正、乾隆两朝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军机大臣们跟在皇帝后面,跃马扬鞭,开拓疆域,无不踌躇满志。到了嘉庆、道光两朝,大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面对此景,嘉庆、道光的选择是守成,于是军机大臣们也收敛了拳脚,小心翼翼地帮皇帝打点着江山,总算将大清国传了下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曲线图的展示。在这个历史过程,军机处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军机处二百年,一笔厚重的历史,一群出类拔萃的人物,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军机处。
  •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中国、朝鲜、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亚等地及日本本土建立了大批战俘劳工集中营。每个集中营都能写一部长长的日军残害战俘劳工的罪恶史,每个战俘劳工都能写一本厚厚的战俘生涯的苦难史。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调查取证,以揭秘的形式,把日军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集中营中全体战俘劳工的苦难生活及斗争经历介绍给读者。让世人知道,亚洲有“奥斯维辛”,中国有“奥斯维辛”,正视历史,勿忘国耻。
热门推荐
  • 我们都不说再见

    我们都不说再见

    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花。 他,是光芒万丈的男神。面对悄悄萌发的情愫,性格直爽简单的褚衫选择勇敢面对,而安静恬淡的褚樱则选择埋藏在心。 一次小小的意外,让褚樱的身世之谜解开,也让如同恶魔一般存在的陆择良浮出水面。尹少寒的纠缠,陆择良的从中作梗,让褚衫焦头烂额的同时,也因为心疼褚樱,想要把左司雨让出。
  • 豪门蜜爱:狄少宠妻成瘾

    豪门蜜爱:狄少宠妻成瘾

    一场阴谋之后,白倾城失去清白。一觉醒来,得知妹妹和男友双重背叛,而这一切,竟是父母一手操纵。为了报复,她嫁给世人眼里杀伐果决的狄晋阳。没想婚后,狄先生开启宠妻模式,吊打渣男渣女,逼的渣爹找不到北,手把手教会慕倾城对欺负她的人千倍百倍的还回去。有人看不惯慕倾城的专横,狄晋阳不屑:“我惯的,你有意见?”
  •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

    周兮编著的《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讲述了:习近平主席曾说: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时间丢了吗?这些问题正是《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要解答的。
  • 萌动吧!死神大人来袭

    萌动吧!死神大人来袭

    父母双亡的女生蓝悦凛,梦中遇到的帅气男生,竟是手持银白镰刀,试图取她性命的死神!当她从梦中惊醒,却发现死神就在眼前……绝望中,她只能无助地等待死亡的降临——突然,蓝光耀眼,下一刻,她发现自己居然糊里糊涂地穿越到了死神界。在这属于死神的黑暗世界中,她莫名地受到恶灵的攻击,无处可逃的她竟被之前要杀她的帅气死神救下。大难不死的她本以为终于可以回家了,却发现死神界只进不出,无奈之下,她只能隐藏起自己人类的身份,在死神界当上了提心吊胆的伪“死神”。而让她万万没想到得的是,她接下来的生活竟如同偶像剧般,不仅被死神王选为未婚妻,还被刚认识的朋友当成了情敌!唉,感叹命运捉弄的她,唯一的安慰便是艰险路上,一直有帅气死神的陪伴!怦然心动的恋爱滋味,是否能冲破人与死神不能相守的界限规则,穿越的蓝悦凛命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敬请关注本书。
  • 笑了

    笑了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佛说马有三相经

    佛说马有三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殿下太无情

    殿下太无情

    她助他当上太子,却在册封当天被他无情推开,看着他搂着心爱的女人离开……他救她,她回报的是带毒的银针:“很抱歉,我根本不可能相信你,从心里到骨子里都无法相信,不过,我也占不到多少便宜。”因为,他还来得及杀了她。
  • 国运——南方记事:英文

    国运——南方记事:英文

    《国运:南方记事》是一部全面反映广东改革开放历程的作品。该书从中国南方百年的风云变幻和世事沧桑开始落笔,力图探求近代以降中国人民奋发自强改变国运的闪光轨迹,全面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起步和风雨历程。
  • 邪凰琳琅殇

    邪凰琳琅殇

    她,最优秀的杀手,却死在唯一信任的人手上。穿越千年原以为的重生,原来只是又一个罪孽的开始。阴谋,杀戮,背叛……她立誓:宁负天下人,决不让一人负我!他,帝国万人之上的夜王,温润俊美如神袛。“如果非要如此,才能让你留在我身边,那我就不会再有丝毫犹豫!”一夕之间,他性情大变,冷情邪佞,杀伐随性。他言:如有地狱,那必是我安身立命之处。“命运既然让我们纠缠到一起,那么就算化身成魔,我也不会再放手!”
  • 病美人——宝宝无敌

    病美人——宝宝无敌

    【后期剧情大幅度改变,男主未定,坚持一对一,女主前强会弱也会更强。】前世的她被亲生父母当成一个玩具送出。最后竟然是被侮辱致死。所幸的是在那苟且偷生中学了不少本事。一招穿越,不公平的老天爷为嘛在她享受过温馨的亲情后又残忍的收回。这一世绝不认命,就算是老天爷要跟她抢人,也要看看她的心答应不答应。本想随性的活着,这一世就算不美满也要活得潇洒,但总有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把她卷入其中,似乎一切都是注定,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事态的发展。浑身透着病态的她,那瘦瘦的身体里到底影藏着什么样的秘密。、难得与某人接近却不知是阴谋,昔日的温柔化作入骨的狰狞,这背叛注定成就悲剧。她又会为谁改变?是那个神秘的他?温柔的他?霸道的他?活力的他?还是变态的他?本以为一切终在她的掌握之中,最后却发现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精彩片段一:满眼冰冷的看着那个搂着别的女子的男人。“这就是你的选择?”那男子似乎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是看了看怀中的女子,坚定的说。“对不起,只怪我们没能早点相识。”说着对后面的那些高手做了个手势。女子连退散步,“好,好,好,当我段醉兮当初瞎了眼,愿你们白头到老天天吵,新新颜旧貌替情缘。生生世世都断罪绝孙!!”说完转身抛入那大海,瞬间被浪头卷走。徒留那男子的自己不稳了一下,随即脸色难看。昔日的温柔化作入骨的狰狞。背叛注定成就一场可怕别的悲剧。精彩片段二:“段——醉——兮——”某男子一早上的就河东狮吼。某女懒懒的靠着,白白的手臂从被子里伸出来揉揉耳朵“本妇人还很年轻,耳朵没聋。你干什么?”“你,你,你对我做了什么。”“额,你这么激动干什么,大家成年人,你情我愿的事情,不就要了你一点小小的DNA么。以后还你就是了。”说完懒懒的翻个身,还想再睡,。“好,好,好。”三个好之后。某男当即翻过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