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6600000006

第6章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策略(1)

1.和同事关系难相处:认知模型

同事关系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工作中免不了要和同事合作、分享、争论、互助……同事关系也是我们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一,在合作中有竞争、在分享中有共赢,所以也总是难免在同事之间会产生困扰。

吕青参加工作已有3年了,在单位没有朋友,感觉到很受孤立,经常因为和同事之间发生不愉快而烦恼。吕青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之所以能够在单位工作3年也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技术过硬,其实自己的个性在单位很不受欢迎。“因为平时不太爱说话,所以很多同事也不主动和我来往,他们平时说笑聊天,有时候我也会跟着笑笑,插上两句话,可能是因为我的表达能力不好,不够圆滑,连我自己也觉得不是很自然,也许他们不喜欢我怪怪的样子,所以觉得不舒服。”

吕青很不喜欢同事之间相互猜疑,看见两个同事关系好一些就怀疑人家关系暧昧,看到领导找人谈话也揣测原因,这让吕青时刻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尽量和所有人都保持一样的距离,不要疏远也不要太密切。但是,吕青发现自己被同事们渐渐地疏远了,感觉职场人际关系太复杂,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吕青说:“大家在一起工作,彼此之间心存芥蒂,表面上关系很好,但较真儿的时候照样背地里‘使刀子’,关系实在难处。”

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都是对自己内心的真实坦白,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对事情就有什么样的看法。如果一个人内心善良,那么对事情评价也友好;内心紧张有敌意,那么眼里的世界也是缺乏善意的。这是人的认知心理存在的一种现象。复杂的世界总是由我们内心里有限的认知模型去理解的,所以对于很多含义丰富的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解读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而我们心理的解释系统总是把丰富的事情简单化。你内心里如果只有善和恶两种解读系统,那么所有的事情就只有善和恶两面,对自己也只有善和恶两种结果。

在生活里对人际关系的解读,也正是对自己内心认知系统的最好表白。所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调整的是建构灵活的认知解读模型。

心理咨询师:“在你和同事的相处中,你感到很难相处,不被接纳,很难受,在一起工作也令你遇到很多烦恼,是否还有和你一样有同感的同事呢?”

吕青:“同样感受的?我不清楚,我很孤立,没有人和我交流这些真实的东西……”

心理咨询师:“那么,在你的同事里,你是否感觉到有人和你的感觉相反呢?”

吕青:“嗯……绝对相反的人不一定有,但是我觉得他们并不像我这么苦恼,也不像我一样孤立,他们还是能打成一片,肯定跟我感受不一样……”

心理咨询师:“如果他们的感受不同,你能猜想一下,他们是怎么看待同事关系的呢?是什么样的态度使你们的感受会有不同?”

咨询师通过问话把新的认知模式引入吕青的认知模型里,促使他在思考中构建新的视角。

我们总是习惯于抱定一种态度看待问题,有时候就会形成偏见,比如我们会认为性格内向是不受欢迎的,其实并非如此,抱定一种态度也限制了我们认识的灵活性,限制了我们改变、适应的可能性。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其实是自己内心状态的反映,所以改变人的内心才能改变人面对的现实。我们对世界要从内心里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善良友好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样我们看别人、看自己、看事物就容易看到积极、美好的一面,看到一切积极的可能性。

2.我总是嫉妒朋友:嫉妒心

谭子总是想改掉自己妒忌朋友的心理,可是没有办法,觉得自己总是被嫉妒这个恶魔控制着,想改也改不了,心里实在太矛盾了。“因为嫉妒心,我总是不能和人真正地成为朋友,苦恼死了,我感觉自己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都没有。”谭子说。

谭子个性开朗、喜欢交际,也有很多朋友。“在平常生活中其实我身边不乏朋友,我们相处也很开心,但是一旦他们取得了成绩或者进步,我心里就非常难过,特别生他们的气,甚至非常仇视他们。无论是他们在爱情上、事业上、学习上,甚至夸耀自己的男朋友帅、女朋友漂亮,比人多了什么东西,我心理都会不平衡,就连我弟弟考上研究生我都很气愤,看他们不顺眼。我不想这样,只好自我安慰,想象他们肯定是通过关系找到的工作、肯定是一时幸运碰巧考上的。”

谭子说:“我很矛盾,知道自己这样很自私、很虚伪,可越是亲近的人我就越嫉妒,虽然我不表现出来,我觉得自己这样的心理也很黑暗,我因为嫉妒,从来没有分享过别人成功的快乐,没有真正地感受过别人成功的喜悦。”

嫉妒心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它并不那么可憎,它源自我们内心里的竞争。在现实中,竞争不过时就通过嫉妒在内心里贬低对方,以实现心理上的平衡。嫉妒本身是一种对自己的不满,并把这种不满投射到别人身上。内心里真正接纳自己的人,没有对自己产生不满和自卑,才不会用贬低、攻击他人的方式表现自己。

嫉妒也并非谭子没有真正朋友的原因,只是他把真正的朋友定义为不能有嫉妒、不能有攻击,所以认为没有真正的朋友,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嫉妒的排斥。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总是希望把自己不喜欢的那部分切除,也是善于分裂自己的人。健康的心理恰恰是完全接纳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应该不让自己嫉妒,而是接纳和欣赏全部的自己,欣赏自己嫉妒的意义。

谭子:“我虽然嫉妒心很强,骨子里不愿自己有任何不好,可是我特别害怕竞争、逃避竞争、回避一切比较。”

心理咨询师:“你很害怕竞争、逃避竞争和比较,对你变成现在的样子一定是有影响的,那你觉得现在的优点有哪些是因为害怕它们、逃避它们带来的?”

谭子:“现在的优点?……哦,我还真没有想到有什么联系……其实我每次嫉妒别人以后就特别努力、特别好强,这也是小时候父母总拿我和别人做比较的结果……”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嫉妒心源于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不满,接纳嫉妒也是对自己的接纳,对自己越接纳就越不需要内心有嫉妒。

3.我总是在陌生人面前露出窘态:自卑

梁伟强是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一脸阳光,充满自信的样子。但是每次和陌生人见面,他都显得有些腼腆。“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心里总是感觉不知所措,有时候特别尴尬,就好像脑子里空白了一样,特别窘。”在平时,梁伟强的朝气蓬勃总给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大家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好,很有人缘。他说:“我总是在陌生人面前很不自信,很怕自己不好,老觉得自己特别木讷而不会交往,尤其是一碰到陌生人,对自己就特别没底儿,担心哪儿做不好,怕对方不接纳自己。我为什么总在关键时候自卑呢?”

人和人交往,总是会有一些障碍,对这些障碍越是注意,就越会夸大障碍的影响。所有的人在碰到陌生的情况时都难免出现困窘心理,是一种对未知的可能性的困惑,是一种很平常的心态。

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警觉,它没有什么好坏,只是对自己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一种存在的描述。人的困惑来自于对自卑的不满和排斥,认为自卑对自己不好,想要把自卑和自己划清界限。自卑是对自己保持一种警觉和洞察,是自己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卑感。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成功就在于不断地从克服自卑感中获得动力。因为感到不足,所以才会不断地追求卓越。

在陌生人面前拘谨不安,常常和以往的不愉快经验有关,多次经历在陌生人面前的窘迫,会强化自己的困窘感受,也会使我们太强调窘迫对我们的困扰,无形中把困扰扩大。困窘是自己不能够接纳自己,而担心对方不接纳,实际上是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投射。

心理学理论提出对人性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天性积极的,都是乐于和人交往的,都具有勇敢和乐观的天性。因此,人和人之间能够享受彼此的关系,但是人会受挫、受到伤害,这会使人的某些天性的方面被消极的情绪掩盖,就如人天生能和别人自然交往,但是如果交往受挫,自己被交往中的不愉快体验和情绪影响的时候,就会被不愉快情绪掩盖住和别人自如交往的能力。

因此,心理治疗就是把困扰我们的情绪宣泄掉,重新构建内在的评价体系,从而恢复我们本来的能力和天性。

也许我们也和梁伟强一样,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会遇到困窘、自责等消极情绪,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一个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解困: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面对陌生人不知所措,就可以把这种感受说出来,即“初次见面,我有些不知所措,如果失礼请多担待”。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是释放掩盖我们能力的情绪。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越是自卑的人越需要善待自己,因为一切恐惧和担心都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感受,自卑是对这种恐惧和担心的觉察。

4.我总是无法拒绝朋友的“好意”

说“不”的心理意义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与各色人等交往难免遇到问题。有人经常遭遇无法拒绝他人的困境,常常感觉代人受过。

精神分析心理学看待人性时习惯于看到人性自私的一面,认为不善于拒绝别人也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习惯于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认为不肯拒绝别人是自己希望被人接纳、满足归属的需求。

紧张工作了一天的小张,下班了只想扑到床上休息。可同事突然兴高采烈地提出来一起去逛商场,小张感觉很为难,犹豫不定的时候,同事热情的邀请,终于使小张没有说出“不”字。

领导找到胡敏谈话,仍然遵循着老套路:先是嘘寒问暖,再小心试探,最后委婉要求。

领导“关心”地问胡敏:“这一段时间看你工作挺上心的,感觉怎么样啊?”

“还好!”胡敏小心回答着,心想不知道又有什么想不到的事。

同类推荐
  •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也是全社会都应当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本书,只是希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期广大的读者朋友明白,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的。而且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将终生难以弥补。所以,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从本书中犯罪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加强自我法律认识的前提下,帮助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从容拥有完美健全的人生。
  •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本书是一本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让孩子摆脱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指导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今的孩子面临着学习、身体、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严重的压力还是来自心理方面。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全身心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轻松的面对一切压力。
  •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本书以轻松易懂的文笔,叙述了什么是催眠,催眠的基础知识入门,成功催眠的方法,生活中有哪些便于实践的催眠术以及如何实现自我催眠等常识性知识,这本书既能作为入门读物使用,也很适合有一定催眠知识的人进行深入学习。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是智慧的载体,它以假托、拟人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本书辑录了古今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每一篇寓言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对寓言哲理般的阐释,加以心理学诡计的点拨,使这本书成为智慧的盛宴。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晰地洞悉对手,也可以帮你避开心理误区,掌握心理操控术,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的竞争,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精辟的生存智慧。一个小小的智慧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生活中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参悟,你也能成为智者。细细品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会为你点亮智慧的火把,照亮你仍在摸索的前进之路,它将是你成功路匕的必修课!
热门推荐
  •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本书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争和女性主义之后的思潮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堪称一本女性主义的重要读本。
  • 精明女人的消费观(财蜜eMook)

    精明女人的消费观(财蜜eMook)

    一说到精明消费,就是要像男人一样买东西:精准定位、目不斜视、干脆利落、提起就走——分分钟搞定,省时省力,貌似还省钱。 得了吧,这种所谓“精明”的消费,怎能跟女人买东西的各种强大逻辑抗衡。女人千奇百怪的消费观,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 彪悍的妹纸,玩的就是渣范儿;剁手党妹纸,要的就是边喊剁手边用脚下单的热乎劲儿;至于精明消费的姑娘,那是把钱和生活品味能完美平衡的女神;当然还有一种,千帆过尽、返璞归真,断、舍、离之后,要的就是境界。 说白了,消费观体现的就是价值观。这世界变化这么快,作为一年到头三观被毁无数次的青年,读这期周刊,不过是再被毁一次而已。
  • 未解知识之谜

    未解知识之谜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 当我遇上你

    当我遇上你

    我从未想过此生仍有美好,直到当我遇上你——四年前的一场致命误会,让萧致远与桑子衿拥有了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抚养着共同的女儿,近在咫尺,彼此的心却仿佛隔着天涯。他明明深爱,却也只能这样不远不近地守候;她明明说恨,却从未真的去选择伤害。往事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他们也终究会知道彼此在心底里的位置。原来,一切的美好,都是从遇上你开始。
  • 约会神器

    约会神器

    高大帅气有钱途的托德是个人渣,但是仍有那么多姑娘渴望着能从他那得到爱。身处精英云集华尔街,到处都是创业成功身价亿万的美国男人,是选择奋斗成为女强人,还是在三十岁之前努力把自己嫁出去?且看本文中的各位小妞如何虐男人/被爱情伤,如何战胜事业/被工作压迫,只有杀出重围窥破一切假象,才能赢得事业爱情双赢!
  • 一世帝尊

    一世帝尊

    【热血爽文】新书《诸天第一大帝》,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何为帝尊?战力无敌,心更无敌!以一人之力逆乱于九天十地,无敌于八荒六合,威压宇宙洪荒,名震诸天万界!头顶茫茫苍天,脚踏九幽地狱,一手镇压十方强敌!人中称帝,帝中称尊,是为帝尊!
  • 爱清子至命篇

    爱清子至命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研究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研究

    竞技体育精神作为竞技体育文化的核心,不仅是竞技体育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也是激发我国运动员发挥竞技运动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保证。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的塑造和完善,不仅是为了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目标,也是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
  • 医生的冒险

    医生的冒险

    医院八点开门,当王诚八点半赶到的时候,候诊厅里已经坐满了人。一脸病怏怏的人们裹着臃肿的羽绒服,东倒西歪地靠在两排长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王诚拉了拉自己那件定制的黑呢大衣,从长椅中间的走道轻快地穿了过去。这群毫无生气的家伙,像一缸泡了十年的大白菜,老远就散发着一股奄奄一息的霉味,沾上一点都不舒服。王诚厌恶地皱了皱眉头。王诚径直走到挂号机器人前。这是一台方头方脸的机器,顶着一块二十寸的触摸屏。王诚掏出医疗卡,插进屏幕下方的卡槽里。触摸屏亮了,机器人瓮声瓮气地说:“欢迎光临新智医院,请验证身份。”王诚把手掌覆盖在屏幕上。
  •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

    畅销悬疑小说《糖与香料》作者莎菲娜·德福奇又一力作,玫瑰红童谣系列第二部曲——《圣诞老人》。本书为玫瑰红童谣系列第二部曲《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的中文新译本(原译本名为《玫瑰花环》)。圣诞前夜,伦敦警察局总督察凯茜·雷德和她的团队已无重大案件在手,大家对即将到来的长假期满怀期待。然而,在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圣诞血拼人潮中,一个小女孩的指控让这一切化成了泡影。神探雷德再次卷入谜案之中,平安夜不平安!只是这一次,她不是一个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