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章节发表于《散文选刊·下半月》
注:经考证,生长于山地、形似芦苇的植物,实际是五节芒或七节芒,夏秋时节开的花和芦花相似,称芒花、荻花。白居易《琵琶行》里有“枫叶荻花秋瑟瑟”。
和蜜蜂结缘
2011年不是兔年吗?我怎么和蜜蜂结上了缘?
甜蜜的记忆
元旦我买了一件中长的羽绒袄,从上到下一圈又一圈黄色和褐色相间的花纹。儿子看见后取笑我:“妈妈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还唱起一首妇孺皆知的儿歌:“两只小蜜蜂,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
1月10日星期一,早上七点半我就赶到县政府大礼堂,参加由农业部畜牧业司和中国养蜂学会主办“中华蜜蜂之乡”——江西省上饶县承办的“农业部全国蜂业救灾应急技术培训班”。全省蜂业大县的领导及蜂农500多名学员齐聚一堂,聆听教授专家讲课,现场与蜂农互动,答疑解惑。
中国著名品牌、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益精蜂蜜老总王以真介绍企业发展情况,向全省蜂农发出邀约;石城县领导在会上盛情邀请全省蜂农每年的七八月间到石城放蜂,那时有七、八万亩的荷花等待传授花粉,并提供优质蜜源。
小小蜜蜂学问大。坐在那里,我一边听,一边想起小时候我家养过的一桶蜜蜂。通过学习才知道,我家那桶蜂属中国本土的蜂种,学名叫中蜂。
有一年春天,我家屋檐下飞来一窝蜂,经过妈妈仔细观察和判断,这是一窝蜜蜂,有一只蜂王带着不多的工蜂。家里刚好有一只圆形的木蜂桶,是前几年山里一户人家跟我家换红薯种,抵45元钱的。妈妈按照别人的指点,把蜂桶洗净晒干,用点燃的火把上下燎过一遍。晚上,先往蜂桶中间的一根横木档上,涂过白糖水,再用一块木片,轻轻地把那一团蜂球拨到托板上,最后用一根木档当插销,把托板固定在蜂桶底部。蜂桶就挂在屋檐下,蜜蜂的落脚点旁边。
有那么一两天,蜜蜂到处乱飞,有点茫然。不久就只往蜂桶的口子里进出。晚上搭了木梯上去看看,发现蜜蜂全都聚集到那根涂了白糖水的横木档上,很快,横档上就垒起了一个小小的蜂窝。每天清晨,勤劳的蜜蜂和我们一起开始辛勤的劳作;夜晚,辛苦一天的蜜蜂和我们一样安享甜蜜的睡眠。蜂群逐渐地壮大起来,进进出出的蜜蜂越来越多,蜂桶里的蜂巢也越来越大。我们全家人也多了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搬过木梯,爬到蜂桶边观察小蜜蜂。我发现每一只回来的小蜜蜂两条腿上都裹满了金黄色的花粉,有些都裹成了两只鼓槌,真担心它那小小的身子,如何能背负着这么多这么重的花粉飞翔前行。偶有几只没裹花粉的,估计是侦察兵或通讯员,另有重任在身。而每一只出来的小蜜蜂,都弹尽了腿上的花粉,显得干净利落,他们偶尔会在出口处,与刚回来的小蜜蜂碰碰触须,像是在交流花粉采集的信息,更多的是立即展翅,重又飞往花开的远方……
冬天来临,妈妈用塑料皮把屋檐下的蜂桶包裹起来,只留着进出的小口,还要转向避风的位置。蜜蜂们就在蜂巢里聚成一团,吃着自己的蜂蜜过冬。阳光温暖的午后,会有少许的蜜蜂出来走动飞舞。
就这样过了三年,蜂巢有脸盆那么大,那么厚,可以割蜂蜜了。六、七月份,有一天晚上,妈妈把蜂桶拎下来,把蜂王和簇拥着的工蜂扒到一边,用菜刀把盛满蜂蜜的蜂巢割下了三分之二,放在做豆腐用的麻布包袱上,用力挤压,浓稠的蜂蜜就滴到脸盆里,剩下的渣是上等的好蜡,做成蜡团可用于包被纳鞋时给麻绳过蜡。听说我家割蜜,马上有人来我家定购,十元一斤,一共五斤五十元。妈妈一点没留,全卖了。我们只好端着割碎了的蜂巢块,用力地吸,蜂巢里满满的可都是蜜啊!吸完后伸出舌头舔舔嘴唇,真甜真香!
割蜜时,很多蜜蜂也许觉得受到了侵犯,对我们发起攻击,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蜜蜂刺中,又痛又痒。好在我们有办法,先把刺拔掉,再涂点蜂蜜就没事了。但是因为我们割蜜的经验不足,时间拖得过长,蜂群损失很大,看着心痛,妈妈说,下次要过五年再割蜜了。
看见蜂群又正常地生息采蜜时,我们也安下心来,准备和蜜蜂继续友好地相处下去。可是到了来年春天,红花草开花的季节,因为连绵的阴雨,很多蜜蜂拉起了肚子。妈妈用石灰水把蜂桶、墙面、地面洒了个遍,想消毒治病,作用不大。明显感觉到蜂群锐减,虽然着急,但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终于有一天,只剩了几只晚归的蜜蜂,围着蜂桶“嗡嗡嗡”,打开托板,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蜂王带着它所有的子民,走了!
妈妈把蜂巢全部割了下来,挤出一大碗蜂蜜。蜂桶洗净后又搁在了屋角。后来有一个识货的人花50元钱买去,于是蜂桶又到他家里养蜂去了。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只要用马齿苋煎水,或用红霉素调糖水就能治好蜜蜂的拉稀病。可惜我知道得已经太晚了。但是对于蜜蜂这个种群来说,却并不晚,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在关注它,研究它,服务它,我相信养蜂的三大好处——蜂产品、传授花粉、生态平衡,一定会让蜜蜂养殖这个朝阳产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小蜜蜂真的送来了!
兔年的第一篇文章《和蜜蜂结缘》,在上饶之窗论坛上发表后,一位网友留下手机号码,说看我喜欢蜜蜂,等春暖花开,他一定送我一箱蜜蜂,因为他父母和弟弟就在乡下养蜂。
知道这个好消息后,儿子就一直在等着、盼着。看见日历上到了立春节气时,看见路边第一朵迎春花盛开时,听见我交代他不要再穿袄,因为已经春天时,儿子接过我的话,马上问:“春天来了,可小蜜蜂什么时候才送来呢?”
一天中午,儿子放学回家,书包往沙发上一扔,跑进厨房来到我面前,让我下班时带两朵花回来,因为他的小蜜蜂要采蜜。儿子把手里的一个小盒子举到我耳边:“妈妈你听,小蜜蜂正在里面嗡嗡嗡!”我仔细聆听,是真的!儿子手里捧着的是一个边长两厘米的彩色小方盒,六个面上都印着一只展翅飞翔的小蜜蜂。我在儿子的严密监督下,小心掀开一条缝,看见里面有一只正在爬行的小蜜蜂。
下班路上我采了两朵迎春花。儿子把花塞进小盒子里。空间太小,蜜蜂飞不起来,听不见嗡嗡嗡。打开偷看一下,蜜蜂正在花上爬着。儿子轻声地在我耳边说:“妈妈,小蜜蜂正在采蜜呢!”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街上已经有人穿起衬衫。我也惦记着小蜜蜂,就给那位朋友打个电话,没人接。这事也就搁下了。
星期一,傍晚时分,儿子带了楼下一个小朋友强强回来,两个人先是围着平台上一个留存雨水浇花的涂料桶,看前一天下午到龙潭湖公园游玩时捕捞到的小蝌蚪,之后,又在平台上打羽毛球。忽然听见儿子在外面大喊:“妈妈,快来看,小蜜蜂真的送来了!”
我一直在厨房里忙碌,听见他的喊声,有点发愣,心想:难道那位朋友真的给我送小蜜蜂来了?他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而且为什么也没有先给我打个电话?
被儿子拖着来到门外,并没看见其他外人。儿子和他的小朋友强强,一起举着小手,指向雨棚的位置。我仔细一看,真的是一窝挨挨挤挤的蜜蜂,柚子大一团,还有几只晚归的工蜂,正不断地从远方飞回,挤进巢中。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儿子兴奋地嚷嚷:“妈妈,你快给那个叔叔打电话,问问这蜜蜂是不是他送的?是不是他送来后忘记告诉我们了?”
“很有可能是这样的!”我一边赞同儿子的推理,一边想:明天是要给那位朋友打个电话,告诉他春天已经给我们送来了蜜蜂,现在我真的很需要一个蜂箱,让这些飞来的蜜蜂,在我家的屋檐下安家,繁衍生息!
蜂箱有了
小蜜蜂飞临我家的第二天上午,下班前我打通了那位朋友的电话。“太好了!下了班我就过去看看!”那语气,比我儿子刚发现小蜜蜂时还激动。
他真的过来了。自我介绍姓蔡,在区教委工作,家人在乡下养蜂,他在网上发表过很多传授养蜂知识的文章。蔡同志仔细观察后,判断这是意大利蜂,重约两斤左右,是一个较大的蜂群。问我是要收起来,还是送给他。
我心里嘀咕,是你说要送我一桶蜜蜂的,现在倒好,飞来的蜜蜂反而要送给你?我和儿子都决定收起来。他说,权宜之计是找个纸壳箱,几分钟就收好,但要马上送到蜂场去;长久之计是下午就去买个蜂箱,直接把蜜蜂收进蜂箱里安家落户。
“蜂箱?”我茫然了,“我怎么知道哪里有蜂箱卖啊?”
蔡同志报给我一个号码,让我拨过去。“蜂箱?我厂里有!但价钱不太清楚!”我笑了:“看来我是找到大老板了,管大事不管小事!”对方也笑了:“这价钱我还真的不太清楚。你真要买,到蜂业协会再说吧!”
下午两点多,我来到蔡同志告诉我的地方,可怎么也找不到蜂业协会的牌子,不得已只好再给蜂箱老板打电话。“我们早搬到汪家园了,那里只留下生产车间。你到信州区政府后面的街上找‘蜜蜂楼’。”
我又转悠到汪家园,远远望见十字路口一栋六层楼的楼顶,竖着“蜜蜂楼”三个红色大字。电话里我介绍过自己的情况,也知道他就是著名绿色品牌“益精”蜂蜜的老板王以真,“全国蜂业救灾培训班”上听过他的介绍发言。他特意让儿媳妇领我到他家里,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起了与蜜蜂有关的话题。
除了介绍我家蜜蜂的情况、交流养蜂的基本常识外,我还从她儿媳妇口中,了解到一个信息:宠物蜜蜂。据说这种蜜蜂没有刺,也不采蜜,但吃得很少,全靠人工喂食,当宠物很合适,主要分布在贵州一带。哈哈,没有刺的宠物蜜蜂,还真有意思!
王总电话问过蔡同志后,告诉我本来是想送我一个样品箱的,但适用意蜂的样品箱已经没有了,只好拿材料给我回家自己组装。我这才知道蜂箱的种类很多,而且都是买材料回去,自己当木匠钉成的。还真是不容易啊!我会钉吗?那蔡同志只说帮我收蜂,又没说要帮我钉蜂箱。
“材料都给你备齐了,连防蜂蛰的帽子也配了,你只需顺路买几十个一寸五和一寸的铁钉就行。已经四点多,你还是早点赶回去吧,我担心你家的蜜蜂会飞走了!”我不以为然地说:“不会吧,昨晚都是在雨棚下过夜的!”“它们还在侦察环境,还没定性,你又没有先收起来,傍晚时转移的可能性很大!”
我一听,还真有点急,尽快地往家里赶。到了楼下,又出去买好铁钉,然后,一个人抱着所有材料爬上楼,来到了家门口。
放下蜂箱,我终于嘘了一口气!
抬头往雨棚上一望,呆了——
蜂箱有了,可我家的小蜜蜂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飞走了……
2011年5月3日
蛇的故事
生活在农村,蛇是常见的东西,虽然它的每一次出场,都让人又惊又惧。但自然界到处都是它的舞台!
校园里的浪漫
读初中时,学校驻在一个山包上。一届接一届师生的辛勤劳动,从山包上整出两块平地:上面是大操场,下面盖了教学楼后,剩余的部分做了小操场。
教学楼有两层,我的教室在一楼西边最后一间的转角处,距离窗外约两米处,全是高及二楼窗台的黄泥壁,教室左边的泥壁上斜斜地挖了一条一尺多宽方便上下的便道。
有一天,我正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忽然感觉教室后面一阵骚动,老师的眼光也望向窗外。转头一看,吓一大跳,竟然有两条蛇正沿着那条便道从下往上慢慢地游走。在最初的惊吓之后,因为隔着安全的距离,我便冷静下来,和全班的同学一起仔细观察。老师自己也觉得好奇,干脆停了课,让大家观看几分钟。
不用说,那是一对恋蛇:公的粗大强健,母的纤细苗条,身子也更短小一些。三角形的扁头稍稍抬起向前伸着,身上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红黄两色的菱形方块,方块里还有着更加艳丽的彩色花纹。根据经验,我知道这是毒蛇,俗称“花手巾”。但此刻,两条蛇间隔着五六寸的距离,并排游走着,正沉浸在无限的柔情蜜意中:公蛇的脖子抬得更高一些,不时把头转向母蛇的一边,眼光中充满了关注和呵护;母蛇则像一个矜持的少女,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偶尔也转头向公蛇回望一眼,眼光里溢出的满是温柔和甜蜜。它们就这样在五六十双眼睛的静静注视下,一路悠闲,一路浪漫,最后越过陡坡,钻进草丛,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也来听听课
还是读初中时,只是,我的教室换到了教学楼最东头的转角处。教室的右边是一大片红薯地,教室后面开着两个窗户,窗外的排水沟和通往厕所的石子路之间,是一堆建房后多余下来的鹅卵石,旁边胡乱地长了些杂草。
记不清那节上的是什么课,是哪一位老师。只记得老师讲着讲着,忽然没声音了,脸色发白,两眼发直。再开口时,声音已经发颤:“三、四组最后排的两个同学,听我说话,并按我说的去做。先慢慢站起来,再慢慢地往前排走,一定要慢!”我们都好奇地回头望去,忽然一片惊叫:“蛇!”两个男同学很配合地慢慢离开了课桌,然后几步冲到黑板前,惊魂未定地抚着胸口。
那是一条很粗的眼镜蛇。长长的身子,一半缠绕在窗户的圆木档上,前半身笔直伸进教室探头探脑。扁扁的脖子上撑着一个吐着鲜红信子的三角形大头,上面一对明显的眼镜圈!幸好每一组后面都留了方便同学过往的通道,所以后排的同学才得以平安脱险!
也许是同学们的惊叫破坏了它参观教室的雅兴,也许是它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细细的脖子忽然变得又扁又宽,头高高昂起,还发出了“卟卟卟”的恐吓声。那一刻,我忽然想到,眼镜蛇俗称“犁头卟”是多么形象生动。只见它左瞧瞧,右望望,终是觉得没趣吧,便头也不回地溜下窗台,走了!
书真的好看吗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栋老式的徽派建筑里,房子里住着同一个家族的三四户人家。这是古代一个官宦人家的宅邸,有青石雕刻铜钉加固的大门,有雕梁画栋的房梁,有开阔明亮的天井,有两根大人才能合围的粗大廊柱,有门厅、前厅、中堂、后厅,有雕着虎头虎爪镀着金漆闪着金光的樟木香几桌。出门全部是用鹅卵石镶嵌出花纹的街道,古老的村庄还保留着良好的明沟暗渠等排灌系统。
我详细介绍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我实在想不通,那条蛇到底从哪里来,最后又往哪里去了?
也是十来岁时。我家书多,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春秋天搬条小凳坐在门前大路旁的空地上看,光线明,空气好;夏天坐在天井边我家的木门槛上看,光线好,很凉快。
一个夏日,下午四五点钟,我又坐在天井边的门槛上,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妈妈到猪栏喂过猪,又在邻居家玩了很久,然后拎了猪食桶,准备回家烧晚饭。她从天井的对角过来,走了几步后,忽然停住了,用明显异样的声音对我说:“光丽,你别动,听我说话!”我抬起头奇怪地望了望,只见妈妈眼睛睁得大大的,脸色发白,全身紧张,那模样逗得我禁不住微微地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发话了:“现在你慢慢地站起来,再慢慢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