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4600000003

第3章 武韬

发启第十三①

【原文】

文王在酆召太公日:“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日:“王②其修以③下贤,惠民以观④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⑤;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

“⑥全胜不斗,⑦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

“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⑧启之;害天下者,天下⑨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

“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

“⑩鸷鸟将击,[11]卑飞敛翼;猛兽将搏,[12]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13]愚色。

“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14]草菅胜谷;吾观其众,邪曲胜直;吾观其吏,暴虐残贼,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

“大明发而万物皆照,[15]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注释】

①发启第十三:本篇主要阐发了万民归顺统一天下的策略和方法,强调要以德行取胜而不是以武攻取胜。②其:副词.表祈求的意思.相当于“当”.可译为应该。③下贤:对地位低下的贤能之士以礼相待,即礼贤下士。④天道:自然的规律,此处指天命。⑤人道: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此处指人事。⑥全胜不斗:没有动用一兵一卒而大获全胜。⑦大兵无创:全军临敌而完好无损。⑧启:本文是开,这里引申为敞开胸怀,竭诚欢迎。⑨闭:本义是开,这里引申为不接纳,反对。⑩鸷鸟:指鹰、雕之类凶猛的飞禽。[11]卑:低下。[12]弭耳:将耳朵平贴以示温驯。弭:驯服,服从。[13]愚色:愚笨迟钝的样子。[14]草营:草和菅。菅:一种多年生的草。[15]大义:光明正大的义举。

【译文】

周文王在丰邑召见太公,对他说:“唉!商纣王真是暴虐到了极点,任意地杀戮无辜的百姓,请您辅助我拯救万民于水火,您看该怎么办呢?”

太公说:“君主应当修养德行,礼贤下士,施恩惠给老百姓,并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还没有灾祸的征兆时,不能首先倡导征讨;当人道没有出现祸乱时,不可首先谋划发动战争。一定要既看到了天灾,又看到了人祸,才可以谋划兴师征讨。一定要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了他的秘密举动,才能明了他的内心世界;一定要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掌握他的内心情况,才能知道他的真实用意;一定要既看到他疏远哪些人,又看到他亲近哪些人,才能知道他的真情实感。实行吊民伐罪之逍,就可以实现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遵循正确的路线,就可以达到一统世界的目的;建立的礼乐制度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确立强大的优势地位,就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

不经过战斗就能大获全胜,以全军临敌却能完好无损,这可真谓是用兵如神。实在是微妙,微妙啊!

能与他人同疾病而相互救助,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恶而相互帮忙,同喜好而共同追求。因此,不费一兵一甲也能取得胜利,没有冲车机弩也能发起攻势,没有壕沟营垒也能坚固防御。

真正的智慧,不是表现为外在的聪明;真正的谋略,不是表现为外在的计谋;真正的勇敢,不是表现为外在的逞强;真正的利益,不是表现为外在的好处。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为天下人招致灾祸的,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夺取天下,就象追赶野兽一样,天下所有人都有分享兽肉的愿望;又好像是同般共渡,若渡河成功,那么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若渡河失败,那么大家都会因此而遭难。这样做,天下人就都欢迎他,而不会反对他了。

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却能够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取利益,却能够从别国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天下掠取利益,却能够从天下获得利益。不掠取民众利益的,民众拥戴他;不掠取别国利益的,别国归顺他;不掠取天下利益的,天下拥护他。所以说,这种方法妙在使人看不见,这种事情妙在使人听不到,这种胜利妙在使人不可知。真是微妙微妙啊!

鸷鸟将要发起袭击时,必先收起翅膀低矮地飞行;猛兽将要进行搏斗时,必先平贴耳朵,伏下身子;圣贤将要采取行动时,必先向世人显露出自己的愚钝和笨拙。

现在的商朝,谣言四起,社会动荡,而纣王依旧荒淫无度,这是国家灭亡的征兆。我观察他们的田地里,野草生长得比禾苗还要茂盛;我观察他们的大臣,奸佞小人比正直之士更受到重用;我观察他们的官吏,暴虐残忍,违法乱纪。可朝廷上下依然执速不悟,这是到了国家灭亡的时候。

旭日当空则天下万物都能普照阳光,正义所至则天下万物都能得到利益,大军兴起则天下万物都能欣然归附。伟大啊,圣人的德性!他独到的见地,无人能及,这才是最大的快乐啊!”

文启第十四①

【原文】

文王问太公日:“圣人何②守?”

太公日:“③何忧何啬,万物皆得;何啬何忧,万物皆④道。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

“⑤优之游之,⑥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复明之。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长生;圣人不自明,故能名彰。

“古之圣人聚人而为家,聚家而为国,聚国而为天下,分封贤人以为万国,命之日‘⑦大纪’。⑧陈其政教,顺其民俗,群⑨曲化直,⑩变于形容,万国不通,各乐其所,人爱其上,命之曰‘[11]大定’。呜呼!圣人务静之,贤人务正之。

愚人不能正,故与人争。上劳则刑繁,刑繁则民忧,民忧则流亡。上下[12]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日‘[13]大失’。

“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

文王日:“静之奈何?”

太公日:“天有[14]常形,民有[15]常生,与天下共其生而天下静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人民化而从政,是以天无为而成事,民无与而自富,此圣人之德也。”

文王曰:“公言乃[16]协予怀,夙夜念之不忘,以用为常。”

【注释】

①文启第十四:本篇阐明了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无为而治所强调的就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使“民化而从政”。②守:遵守,遵循。③何忧何啬既不忧虑什么,也不压制什么,一切都顺其自然。啬:闭塞不通畅、这里指阻塞、压制。④遒:刚劲有力,此处指繁荣滋长。⑤优之游之: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⑥展转:翻来覆去,反反复复。⑦大纪:治理国家的纲纪。⑧陈:宣扬。⑨曲:不公正、邪僻。⑩变于形容:使旧的不好的习气得到改变,即移风易俗。变,改变。形容,指旧的不好的习气。[11]大定:长治久安。[12]不安其生:不能安身立命,生活无着落,精神无寄托。[13]大失:最大的失误。常形:指春、夏、秋、冬四季轮回。[15]常生:经常性的生计活动。[16]协:相同,相合。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圣人应遵循一些什么样的治国原则?”

太公说:“无需担忧什么,也不必抑制什么,天下万物就能各得其所;既不抑制什么,也不去忧虑什么,天下万物就会繁荣滋长;政令的推行,要使百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就如同时间那样,在不知不觉中向前推移。圣人遵循这一原则,万事万物都会在无形之中发生变化,而且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这种悠闲自得、无为而治的政治,圣贤必须反复探求;探求到了,就不能不珍藏在心中;既然将它珍藏于心,就不能不去贯彻实现;既然已经贯彻实现,就不必将其中的奥妙明告世人。天地不宣告自己的规律,所以才能促成万物生长;圣人不炫耀自己的英明,所以才能成就丰功伟业。

古代的圣人,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组成家庭,把家庭聚集在一起组成国家,把国家聚集在一起组成天下,分封贤人使之成为万国诸侯,这可以称之为治理天下的纲纪。宣扬政治教化,顺应民俗民情,变邪僻为正直,移风易俗。各国的风俗尽管不同,但如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尊敬爱戴他们的君主,这就叫做天下大定。唉!圣人致力于清静无力,贤君致力于端正身心。愚蠢的君主不能端正自己的身心,因而会和他人去争夺。君王热衷于争权夺利就会导致刑罚繁多,刑罚繁多就会导致百姓心生恐惧,百姓心怀忧惧就会流浪逃亡。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都无法安身立命,以至社会长期动荡不安,这就叫做政治大失。天下人心的向背就如同流水,阻塞它就会停止,开启它就会流动,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就很清澈。

唉!真是太神奇了!圣人知道了它从哪里开始,就能推断出它在哪里终止。”

文王问:“想使天下清静,该怎么办呢?”

太公说:“自然界有四季轮回,老百姓也有固定不变的生计活动。君主若能与百姓共安生业,那么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所以说最好的政治是顺应民心进行治理,其次是教育感化进行治理。百姓受到了感化就会服从命令。因此,天道无为而能使万物生长,百姓无需施舍就能丰衣足食,这就是圣人的德治。”

文王说:“您所说的和我所想的完全吻合,我将朝思夕念,时刻不忘,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

文伐第十五①

【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文伐之法奈何?”

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节:

“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好)〔奸〕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二日,亲其所爱,以分其威。一人两心,其中必衰。廷无忠臣,社稷必危。

“三曰,阴赂左右,得情甚深,②身内情外,国将生害。

“四曰,辅其淫乐,以广其志。厚赂珠玉,娱以美人。③卑辞委听,④顺命而合。彼将不争,⑤奸节乃定。

“五曰,严其忠臣,而薄其赂。稽留其使,勿听其事。亟为置代。遗以诚事,亲而信之。其君将复合之。苟能严之,国乃可谋。

“六曰,收其内,间其外,才臣外相,敌国内侵,国鲜不亡。

“七曰,欲锢其心,必厚赂之;收其左右忠爱,阴示以利,令之轻业,而蓄积空虚。

“八曰,赂以重宝,因与之谋;谋而利之,利之必信,是谓重亲。重亲之积,必为我用。有国而外,其地大败。

“九曰,尊之以名,无难其身;示以大势,从之必信,致其大尊;先为之荣,微饰圣人,⑥国乃大偷。

“十日,下之必信,以得其情;承意应事,如与同生;既以得之,乃微收之;时及将至,若天丧之。

“十一日,塞之以道。人臣无不重贵与富,恶危与⑦咎。阴示大尊,而微输重宝,收其豪杰。内积甚厚,而外为乏。阴纳智士,使图其计;纳勇士,使高其气。富贵甚足,而常有繁滋。徒党已具,是谓塞之。有国而塞,安能有国?

“十二日,⑧养其乱臣以迷之,进关女淫声以惑之,遗良犬马以劳之,时与大势以诱之,上察而与天下图之。

“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所谓上察天,下地,征已见,乃伐之。”

【注释】

①文伐第十五:“文伐”指用政治、外交等非军事手段来打击敌人。本文分别列举了十二种“文伐”的方法,都是运用权谋诡诈之计,来扩大敌人内部的矛盾,分化、瓦解和削弱敌人,从而为最终用军事手段消灭敌人创造条件,奠定基础。②身内情外:身处此方而内心却向着对方。③卑辞委听:低声下气,曲意听从。④顺命而合:指顺从敌人的心意。⑤奸节乃定:指邪恶行为一定会发展下去。⑥国乃大偷:国事就会懈怠以致废弛。偷:苟且偷安。⑦咎:灾祸、罪责。⑧养:培养扶植。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想运用文伐的方法打击敌人,应该怎么办?”

太公说:“大凡文伐,不外乎以下十二种方法:

第一,根据敌人的喜好,来顺从满足他的愿望,那么他就会滋生骄傲情绪,肯定会去做邪恶的事情。如果能够利用他的这个弱点,就一定能够将他铲除掉。

第二,亲近拉拢敌国君主的近臣,以分化削弱敌人的威力。敌国近臣一旦怀有二心,就再也不会忠心耿耿。朝廷失去了忠臣,国家必定面临危亡。

第三,偷偷地去贿赂敌国君王的近侍近臣,跟他们建立深厚的交情。这些人身居国内而心向国外,敌国必将发生灾祸。

第四,助长敌国君主的放纵享乐,以增强其荒淫欲望,用大量的珠宝去贿赂他,送美女以供他淫乐。言辞谦卑,曲意听从,遵循他的命令,迎合他的心意。他将放松警惕,继续放纵自己的邪恶行为。

第五,故意对敌国的忠臣表示敬畏,只送给他一些微薄的礼物。当他出使我国时,故意加以拖延,不要马上予以答复,极力促使敌国君主改派使者。然后再诚心解决使臣前来所要交涉的问题,向他表示亲近以博取他的信任。这样,敌国君主就会弥合与我国的关系了。这样以不同态度来对诗敌国的忠臣和奸佞,就能够离间敌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谋取敌国了。

第六,收买敌国朝廷内的大臣,离间敌国朝廷外的大臣,使那些有才干的大臣心向国外,造成敌国内部互相倾轧,这样敌国就很少有不灭亡的。

第七,想使敌国君主对我深信不疑,就必须用许多贵重的礼物去贿赂他;同时收买他左右亲近大臣,暗中给他们种种好处,使他们忽视生产,造成财粮匮乏,国库空虚。

第八,用贵重的金银财宝贿赂敌国君主,然后乘机与他同谋他国,这种图谋对他是有利的。他得到利益后,必定会信任我们,这就密切了敌我两国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的日益加强,必将导致敌国被我所利用。他自己有国反而被敌国所利用,这样的国家最终会遭到惨败。

第九,用显赫的名号尊崇他,不要使他身陷困境,给他以权倾天下的感觉,服从他的意志以博取他的信任。把他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先夸耀他功绩举世无双,再恭维他的德行可与圣人相提并论。这样,他必定妄自尊大,再也无心于国家的治理,国事就慢慢地荒废了。

第十,对敌国君主表示卑微屈从,就一定能得到他的信任,从而了解他的真实情感。秉承他的意愿,满足他的要求,和他就像一母所生一样亲密无间。获取他的信任之后,就可以微妙地加以利用。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有如神助般将它轻而易举地消灭掉。

第十一,要想尽办法使敌国君主耳目闭塞。凡为臣民,没有不羡慕权势与财富,厌恶危险和灾祸的。暗中许诺他以高官厚禄,秘密赠送给他金银珠宝,就可以收买敌国的英雄豪杰。自己国内积蓄充实,但外表却装作贫乏。暗中吸纳敌国的谋士,使他与自己图谋大计;秘密结交敌国的勇士,借此鼓舞我军的土气。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贪图富贵的欲望,并不断地使之滋长蔓延。这样,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同党,这就叫做闭塞敌国君主的视听。敌国国君虽统治着国家,但却耳目闭塞,这种统治如伺才能维持长久?

第十二,培植扶持敌国作乱的臣子,以迷乱其君主的心智,进献美女淫乐,以迷惑其君主的意志,赠送良犬骏马,以疲乏其君主的身体;经常地报喜不报忧,以使他沾沾自喜。然后观察有利的时机,与天下人共谋夺取他的国家。

在恰当运用了以上十二种文伐方法后,就可以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了。这就是所谓的上察天时,下观地利,有利的征兆一旦出现,就可以兴师讨伐敌国了。”

顺启第十六①

【原文】

文王问太公日:“何如而可为天下?”

太公日:“②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③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④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故利天下者,天下⑤启之;害天下者,天下⑥闭之;生天下者,天下⑦德之;杀天下者,天下⑧贼之;彻天下者,天下通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⑨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处之。”

【注释】

①顺启第十六:本文主要论述了治国之道。首先指明君主应该具备大、信、仁、恩、权和事而不疑这六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是治国的前提,接着阐明君主只有使百姓获得利、生、彻、安,远离害、杀、穷、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②大:器量、度量。③怀:赢得,归附。④迁:迁移,引申为变更、变动。⑤启:开,比喻敞开心扉,以示欢迎。⑥闭:关,比喻关闭心扉,以示拒绝,反对。⑦德:因沐浴恩德而感激。⑧贼:因残暴不堪而仇恨。⑨恃:以之为恃,将他视作依靠。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如何才能治理好天下呢?”

太公回答说:“器量要盖过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要盖过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爱要盖过天下,然后才能赢得天下;恩惠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保全天下;权势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不失掉天下;遇事果断毫不迟疑,就如同日月星辰的运行那样不可改变,如同春夏秋冬的更叠那样不可变动。这六点都具备了,然后就可以治理天下了。

所以为天下人谋取利益的,天下人就欢迎他;为天下人招致灾祸的,天下人就反对他;使天下人得以生存的,天下人就感激他的恩情;使天下人无法生存的,天下人就痛恨他的残暴;顺应天下人的意愿的,天下人就拥护他;使天下人陷入穷困的,天下人就憎恨他;使天下人得到安定的,天下人就把他当作依靠;使天下人陷入危难的,天下人就挣他视为灾星。天下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天下,只有深谙治国之道的人才能担负起一国之君的重任。

三疑第十七①

【原文】

武王问太公日:“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②离亲、③散众,为之奈何?”

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夫攻强,必④养之使强,⑤益之使⑥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

“欲离其亲,因其所爱,与其宠人,与之所欲,示之所利,因以疏之,无使得志。彼贪利甚喜,遗疑乃止。

“凡攻之道,必先塞其明,而后攻其强,毁其大,除民之害。淫之以色,啖之以利,养之以味,娱之以乐。

“既离其亲,必使远民,勿使知谋,⑦扶而纳‘之,莫觉其意,然后可成。

“惠施于民,必无爱财。民如牛马,数⑧馁食之,从而爱之。

“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⑨王天下。”

【注释】

①三疑第十七:本篇主要论述了统一天下的三项策略及其实施方法。因之就是因势利导,助长敌人气焰,使之不攻自破;慎谋就是周密谋划,来离间敌国君臣的关系;用财就是不吝惜财物,来收买敌国臣民。这样就能达到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目的。②离亲:指离间敌国君主的亲信。③散众:指分化瓦解敌国的军队。④养:纵容。⑤益:放任。⑥张:狂妄自大。⑦扶而纳之:引诱敌人进入我方圈套。⑧矮:喂养、饲养。⑨王:称王,统治天下。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我想建立功勋,但有三点疑虑:担心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进攻强敌,担心无法离间敌国君主的亲信,担心不能分化瓦解敌国的军队。请问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回答说:“处理这种情况,应该因势利导、周密谋划和使用钱财。进攻强敌,一定要先纵容他,使他恃强蛮横;放任他,使他狂妄自大。过于蛮横,一定会遭受挫折;过于狂妄,一定会导致失误。要进攻强大的敌人,必先助长他的强暴,要离间敌君的亲信,必先收买他的心腹,要瓦解敌国的军队,必先争取敌国的民心。

凡是运用计谋,以周密最为重要。许诺给敌人一些好处,给予敌人一些利益,敌军内部必定会你争我夺。想要离间敌国君臣的关系,就应该根据君主近臣的喜好,给予他们一些好处,送给他们想得到的东西,许给他们丰厚的回报,以此来疏远他们和君主的关系,使他们不能够施展出自己的才华。他们因为得到种种好处而非常高兴,就不会对我们的图谋产生任何怀疑了。

凡是进攻强敌,首先必须蒙蔽敌国君主的视听,然后再进攻他强大的军队,摧毁他庞大的国家,以为民众扫除祸害。而闭塞敌君耳目的方法是:用美色腐蚀他,用厚利引诱他,用美食娇养他,用淫乐速乱他。

既要离间他的亲信,还须使他疏远自己的民众,不要让他识破了我们的计谋,要用种种手段引诱敌君入我方的圈套,让他无法觉察我们的意图,这样我们就能够成就大事了。

要将恩惠施舍给广大民众,一定不要吝惜财物,民众就如同牛马,你经常喂养他们,他们就会拥护爱戴你。心灵可以产生智慧,智慧可以产生财富,财富可以养育民众,民众中可以涌现贤才,在贤才的辅佐之下,君主就可以统治天下了。

同类推荐
  • 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

    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

    《诗三百》中有明澈、清新的篇章,也有古奥难解的诗句,因此,华夏国学书院编著的《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在每一首诗后都附上了拼音和注释,并对诗的内容进行了简洁的解说,以帮助读者扫清阅读的障碍。同时,在后世浩如烟海的研究和评点中,《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精心遴选了近当代多位大师(包括鲁迅、胡适、朱自清、闻一多、傅斯年、俞平伯、顾颉刚等人)的观点,单独设立了“大师导读”的板块,让读者能够在聆听大师独到、深刻、鲜活想法的同时,逐渐提升对诗歌的品读能力,丰富对诗歌背景、内涵、艺术妙处的理解和体验。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晏子春秋(精装典藏本)

    晏子春秋(精装典藏本)

    晏子,名婴,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他出身世家,年轻时就从政。其父晏弱去世后,他继任齐卿,历仕灵、庄、景三朝,长达五十四年。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他在世的时候正值齐国不断走向衰落的年代,国君昏聩,权臣把持朝政,外有秦、楚之患,内有天怒人怨之忧。晏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力补天,力挽狂澜,使齐国在诸侯各国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他本人也成为齐国历史上与大政治家管仲并称的名相。
热门推荐
  • 爱尔兰没有蛇

    爱尔兰没有蛇

    弗雷德里克·福赛斯(Fredrick Forsyth 1938年8月25日——),英国著名作家,出生在英国肯特郡阿什福德市,在汤布里奇学校上完中学后就读于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大学。1970年,他决定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豺狼的日子》,很快成为国际畅销书,并被拍成同名电影,风靡全球。1972年和1974年,他又写出《敖德萨档案》和《犬战》两部风靡全球的长篇小说,即被拍成电影。此后,他平均两年写出一本小说。2006年,68岁的福赛斯又把他的触角伸到了阿富汗,写出《阿富汗》一书,再次成为政治惊险片。迄今,他共创作出20部长篇小说,多数被拍成电影。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 对自我的采访

    对自我的采访

    我采访过许多人,今晚,我要采访自己,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茫然了,访问者却找不到被访者。我在何处?我不知道,我开始寻找,我所能找到的我,其实只是一些自我的影子,一些回音,或者只是一些印痕而已。我的身体,灵魂,心灵都被严严实实的包裹着,别人无法进入,即使我自己也无法进入。我找不到我自己。一次,我走在街上,从一个熟人的身上忽然看到了我,我急忙前去辨认,原来只是一个虚幻。我到未来去寻找,在那片陌生的土地里,根本就没有我;而过去呢?过去已经不存在,刻在时间中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辩认。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替身

    替身

    一部揭秘影视幕后替身演员的辛酸及影视内幕的小说,进入影视圈的另类教科书,所有影视边缘人的泣血传记。讲述一群影视边缘人真实的、积极向上的奋斗故事和辛酸经历……主人公螳螂,原国家武术队队员,全国武术锦标赛中获全能冠军,螳螂拳冠军、刀术冠军、棍术第二、自选拳单项第二。后不幸摔伤大胯,忍痛退出武术队,经介绍进入影视圈,做了一名武打替身演员,从此人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真实揭密一群影视边缘人裸替、文替、武替、光替、小演员等等的辛酸经历以及那些大腕演员们的种种劣事儿,让你们了解一个真正不曾知道的影视圈……
  • 朱柏庐诗文选

    朱柏庐诗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婚秘恋:陆少娇妻太嚣张

    隐婚秘恋:陆少娇妻太嚣张

    众所周知,陆彦廷是江城一众名媛心中的如意郎君,有钱有颜。为了嫁给陆彦廷,蓝溪无所不用其极——设计偶遇、给他当秘书,甚至不惜一切给自己下套。一夜后,他将她赌在酒店,咬牙:“就这么想做陆太太?”她妩媚地笑。陆彦廷娶了声名狼藉的蓝溪,一时间成了江城最大的新闻。婚后,他任由她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夺回一切家产。人人都说,陆彦廷是被蓝溪下了蛊。成功夺回家产的那天,蓝溪看到他和前女友纠缠在雨中。她笑得体贴无比:“抱歉,陆太太的位置坐了这么久,是时候该还给顾小姐了,我们离婚吧。”“你想得美。”男人抓着她恶狠狠的开口。直到那一刻,蓝溪才发现,这个男人根本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审计学(第三版)

    审计学(第三版)

    本书按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要求,全面阐述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重点阐述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审计测试和审计报告编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重视风险导向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 剑道之剑傲九霄

    剑道之剑傲九霄

    少年以剑挑天下,以剑傲无极,从杂役中崛起,鏖战天下英雄。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剑道岁月催,仰天大笑拔剑去,皇图霸业谈笑中。宁凡:属于我的,都是我的,必是我的,阻我者杀,挡我者死,尔等都是鼠辈,皆该杀之!书友群:367885417(喜欢本书的可加入,就是这个群,没错的)
  •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