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5400000007

第7章 我的俄罗斯情结

父亲(傅鼎新,字子伟)生于清末光绪晚年,长大求学专业是俄语,毕业于北洋军阀外交部设立的俄文专修馆。专修馆为中国培养出不少俄语人才,革命家瞿秋白、早期俄国文学翻译家耿济之等人都是俄文专修馆毕业生。但我父亲一生只是个普通公务员,没有作出任何值得一提的大事来。毕业后,他先在库伦(今天叫乌兰巴托)待了一段日子。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都被撵出蒙古,父亲也迁居哈尔滨,从此在中苏合办的中长铁路(长春至满洲里)理事会翻译文件。一待十余年,直到“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东北,不久又把中长路从俄国人手里掠夺过去,他才退职。父亲死得很早(1940年),从来没有同我谈起过年轻时为什么学习俄语,也没教过我一句俄语。小时候我会说俄国话完全是从生活中学来的。我生在哈尔滨(南岗春明街门牌4号),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哈尔滨。俄国闹革命,对敌对阶级残酷镇压,贵族、富商和众多知识分子纷纷外逃。多数人逃往西欧或远航美国,住在远东地区的人则往南走。离开俄国边境后的第一站就是哈尔滨。有钱的人到哈尔滨只是借路,继续南下去青岛或上海。但也有不少人就滞留当地,在哈尔滨安家落户,做各种营生。哈尔滨一时成为一座国际都市。

我家住的是铁路局分给的公房。一幢宽大的长方形房子,从中一分为二;我们住一端,另一端住着一家俄国人。春明街住着很多白俄,俄国小孩是我童年时期的游戏伙伴。我们在宽敞的院子里骑着童车奔跑。我骑一辆四轮小汽车,叫骑三个轮儿的孩子看着眼红。童车在我们眼里是一辆辆公交车,院中几株高大白杨树成为汽车站。我们用俄语互相呼喊:“到站了!”“开车了!”“买票了!”小车横冲直撞,直到有一辆撞到树上翻了个儿,驾驶员号啕大哭,游戏才收场。我的俄语说得同俄国孩子一样流利。俄语不仅在外面说,家里大人说话也夹杂着俄国字。面包叫“咧巴”,汤叫“苏普”。家里有什么活儿要找工人,就说雇个“老伯台”去。这些词儿都是俄国字的译音。

吃过晚饭,父亲把我打发到住房另一端那家俄国人家里。这家有两姐妹。妹妹妮娜,一个十八九岁漂亮少女,是我的俄语教师。她把着我的手教我写俄文字母,给我朗读俄国童话,读完就练习问答。要是我回答对了,她就叫我“张嘴”,“闭眼”。我张开嘴,于是嘴里就塞进一粒糖果。她还带我去过道里(哈尔滨的商业区)逛街。有一回她给我买了本带插图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俄文书。

哈尔滨冬天很冷,白雪皑皑。自从下了第一场雪以后,街上的积雪整个冬天一直不化。冰雪铺路,马车都改成了“耙犁”(雪橇)。赶马车的有不少是旧俄军人,甚至是沙皇时代的骑兵。我不知道那些驾辕的高头大马是不是他们过去的坐骑。父亲上班有一辆俄国人赶的马车,冬天也改成耙犁。父亲很严厉,但是有时候我还是壮起胆子求他带我坐一回耙犁。我穿上厚重的大氅,裹着围脖,脚上换了毡靴,爬到座位上。赶车的用他的皮袄把我双腿盖住。我很暖和,也很开心。耙犁奔驰起来,跑得飞快,有时候甚至超过一辆汽车。我不怕翻车,就怕被拉回家里。

我的身体里流淌着俄国人血液:一个俄国妇女用她的奶汁哺育了我几个月。我的生母身体极弱,没有奶水喂我。父亲雇了个俄国奶娘。奶娘不懂中国话,在我家只能同父亲交谈,而且说的是俄语。母亲很不舒服,过了几个月,就逼着父亲把她辞掉了。临走前,她留下一张照片——一个年轻俄国女人扶举着几个月大的一个女婴,她自己的女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历尽沧桑,这张照片一直保存下来。照片背面有两句俄语:“你的小姐妹送给秦格(我的乳名)留念。祝永远健康、善良。记住,生活中没有永恒的事。”“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是给一个无知幼儿的留言,还是给别的一个什么人写的,就不必深究了。

我的性格既有羞怯、懦弱的一面,有时又狂野不羁,胆大妄为。我既老实规矩,又富有冒险精神,做出些逾越常轨的事来。我柔顺、服从,又有叛逆倾向。酷爱自由,总想自己掌握命运。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非常危险的。幸好我性格中柔顺的一面制约着我,叫我没有把脑子里的那些浪漫主义想法发挥尽致。俄罗斯人爱走极端,我却没有。我的性格是我自己的,不是俄罗斯的。如果有一点儿,那也只是修正过的、削弱了的俄国人性格。是不是这样,我不敢说,还是让知我者评定吧。

在离开哈尔滨以后,我很快把俄语都忘在脑后了。中学快毕业的时候,有一个爱好外语的朋友给我做伴,两个人从一位北平图书馆馆员那里又开始学了一段俄语,但并没有学下去。1943年初,我告别大学只身离开沦陷区。在冒险带走的十几本书里仍然有一本俄语语法书和一本俄文字典,可见我学习俄语之心一直未死。

又拾起俄语课本来,已是建国前夕了。1949年夏,我从南方流亡归来,在北京大学复了学。这一年(到1950年夏),我非常忙,要在北大听课,参加考试,又要在女二中兼课,每周改四五十本作文簿,但我还是争分夺秒,自学俄语,最后借助字典开始读屠格涅夫的《初恋》。读完这篇名著,看了看日历,正好是我再次拾起俄文那天的一周年。

有了俄语基础知识,在50年代中苏蜜月期间,我尽情享受来自境外的俄罗斯文化。听俄国专家讲课(这时我已经在北大当助教),参观俄国画展,看电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白夜》,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甚至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都已改编成电影,在中国也都能看到。

1959年建国10周年,苏联派来的莫斯科大剧院演出团到中国来祝贺,我沾了教外国留学生光,在人民大会堂看了一场芭蕾舞《天鹅湖》。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没能看到演出,只能从唱片上欣赏了。

我喜欢俄国和苏联音乐大师的作品。别人不说,只讲肖斯塔科维奇这位大音乐家,他的15部交响乐我就已经陆续买齐了。《第七交响乐》,一名《列宁格勒交响乐》拍成了电影。在这个已成废墟的英雄城市里,演奏家从各个阶层来到一起,有人还抱着提琴来自炮火纷飞的前线,合奏一曲英雄史诗。***敌人的战鼓声声逼近,而普通老百姓却以更大的音响抗击着入侵者。《第七交响乐》叫人灵魂震撼,表现出俄罗斯人的顽强不屈。

我受益最多的是在外文书店买到的大量俄语书,书价低廉,内容无所不包。1954年,我的第一本翻译出版了,这本匈牙利剧本《战斗的洗礼》是从俄语翻译的。10年以后,我译一部分量沉重、文体艰涩的德国长篇小说,亨利希·曼的《臣仆》,也得助于俄文译本。英美只推崇托马斯·曼,对他哥哥亨利希·曼,另一位杰出作家,并不注意。据我所知,亨利希·曼的小说并无英语译本。但苏联却有两个德国文学翻译家把《臣仆》译成俄文。两个译本我都在外文书店买到了,译这本书时,一些疑难句有两位俄国教师为我解释。

我对俄罗斯的了解一直是从书本、从绘画、从电影中得来的。“文革”后虽有机会出国,也总是到西欧国家。直到2000年,我已经活到77岁,才有机会踏上这块早已神往的土地。这一年6月,我参加了人民大学几位退休俄语教师组织的赴俄旅游团,登上飞往莫斯科客机。旅游团在俄国和乌克兰逗留了两个星期,游遍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等地的名胜古迹。我们甚至从基辅乘机飞到敖德萨海港,远眺滚滚波涛的黑海。两周旅程,日日都在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久已萦回于心的旅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

离开莫斯科前一天,我一个人徜徉在老阿尔巴特街,向莫斯科告别。多年前阅读过的许多诗人、作家的名字,赫尔岑、果戈理、莱蒙托夫……又回到我的脑海里。我找到了普希金的故居。1831年普希金在同美丽的娜塔莉亚·冈察洛娃结婚以后,在阿尔巴特街门牌53号一幢房子底层住过几个月。房前街头上伫立着这对年轻夫妇的青铜铸像。我在铜像前站了一会儿,想起他一首名篇中的几行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必悲痛,不必气愤。

在苦闷的日子里需要克制,

相信吧,欢乐的日子就要来临。

我已经遵奉诗人教导,用“克制”度过一长段“苦涩”的日子,但是我等待到“欢乐”了吗?

同类推荐
  •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收集了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及选集等。主要有《我》、《绝望》、《夜行》、《智慧》、《答列宁之抗议》等。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
热门推荐
  • The Magic Skin

    The Magic Sk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爵少的烙痕

    爵少的烙痕

    南夜爵,神一般的存在。他颜好、身材正、还不易被推倒。她问,“南夜爵,你这些高姿态是摆给谁看?”他弯下腰身,想要趁机扳回一局,可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摆给除了你之外的所有人看。”他给她最美的首饰、银行卡、别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南夜爵给不起的。而她什么都可以要,却在他把他的心捧到她面前的时候,摇头拒绝。都说,南夜爵什么都不缺,却独独缺一份对待女人的深情。而众人却不知,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深情,它就叫南夜爵。——————我愿为你低下头颅,放下腰身,卸下高傲,只愿你能踮起脚尖,来爱我一次。在你之前,我从来不懂爱。在你之后,我开始拥有爱。她曾经的离开,天经地义,她今日的归来,他感天谢地。万字番外首次呈现,“记忆树”系列经典卡片独家珍藏。★南爵夜:“一旦爱上,我会霸占她一生,不死不休,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
  • 我其实是万能的

    我其实是万能的

    在这个人,鬼,妖共存的都市,存在着一家万事屋,在这里,你只要付得起代价,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丁隐,就是万事屋的主人。声明:这是一本都市杂糅文,剧情流小说,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PS:非种马,不太监,别样的都市,希望大家喜欢,另外求推荐票,求打赏哦!)
  • 雨城

    雨城

    失去父母的孤儿六一为了生存走进社会最底层,后当知青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拉架车、淘沙石、开田种地,劳动者的质朴善良滋养了他,钻营者的鲜廉寡耻警醒了他,在人生的苦难中渐渐长大。四人帮粉碎后考上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
  • 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校园三剑客·天外魔种(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天外魔种(经典版)

    外星来客——植物杀手薇甘菊开始行动了,它们悄无声息地在城市里蔓延:或者像蛇一样潜入千家万户的住宅,或者像爬墙虎似的沿摩天大厦的基座向上爬,或者如攀岩者攀上高高的电视塔,或者如麻绳般绕住各种桥梁,或者似洪水漫过铁路……只要能渗透到的地方,它们无孔不入!只要能附着的地方,它们便疯狂生长!只要能入侵的地方,它们尽显狰狞之态!……为了拯救人类,“校园三剑客”再次联袂出击,用他们的勇敢与智慧,战胜了天外魔种。
  • 兄弟,爱情

    兄弟,爱情

    郭云天一直以成为极品富婆而目标而努力奋斗,却在二十八岁时遭遇“三十而立的困惑”。为了解除自己的困惑,郭云天想为自己买套住房,手里却实在没钱。听说同事孙笃所住的区域半年后就拆迁,便和孙笃假结婚,半年后再离婚,想以此套得一套住房。没想到孙笃本人虽然不错,其母却非常难搞,竟在他们“婚后”不久,就提出让孙笃的大哥前来暂住的要求。郭云天不得已答应了这个无理要求,却意外地发现孙笃的哥哥孙畅是一位帅气的公务员。郭云天对他一见钟情,准备“拼房”的同时再“拼个老公”,没想到她的梦中情人异常抢手,自己的闺蜜和他的一位酷似苍井空的同事同时看中了他,或明抢,或缓图,令郭云天压力极大。
  • 纳尼亚传奇(中)

    纳尼亚传奇(中)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新增才子九云记

    新增才子九云记

    《新增才子九云记》在我国久已失传,今年才得以发现。书叙湖广省武昌府咸宁县少年学子杨少游登科及第,官至丞相,其六子不辱门楣,皆登金榜,可谓光宗耀祖。本书在叙事、艺术手法上既承古小说之一统,又独辟世情描写之蹊径,算得上是一部较成熟的白话小说作品。
  • 航空航天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航空航天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