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决心有勇气,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
对于那些应该拥有的东西,我们要努力争取。
英国皇家学院张榜公开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这让年轻的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他赶忙到选拔委员会报名。但在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个普通工人。
法拉第气愤地赶到选拔委员会同委员们理论。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人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但一个普通的书籍装订工人要想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自己的理想,他鼓足勇气去找戴维教授。
第一次敲门后,门内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注视着法拉第。
“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者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老者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把自己闩在了屋里。我才不当这样的傻瓜呢!”
开门的老者就是戴维教授。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严格而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高贵而华美的大门。
正如法拉第一样,与其接受不公的命运,不如努力地去争取,不战而败如同运动员在竞赛时弃权,是一种极端怯懦的行为。作为一个有理想有坚持的人,就必须具备执著的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即使失败也要努力争取”的勇气和胆略。
心存取舍,则有邪见与妄行;成就大事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应该去坚持,而什么又该舍弃。名利富贵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对其执著不忘,实在不宜。
人生的高度应是一份知足的恬然,生命的高度应是能取能舍、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善取善舍的那份安然。很多时候,人们向往去取得,并且认为多多益善,然而,“取”的前提必定是先“舍”,只有“舍”,才能“得”。
知足常乐是“天堂”,慈悲喜舍是“道场”
希腊哲学家克里安德在八十高龄时,依然仙风道骨,非常健壮,有人问他:“谁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克里安德斩钉截铁地说:“知足的人。”塞涅卡也说:“如果你不能对现在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
这不仅让人思考,何为富有?
庄子曾告诫人们:“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清楚地表明了利的欲望让人自累。回顾沧桑历史,人类始终难以摆脱欲望,然而能够对于现今生活知足的欲望却是比较实际而能达到的,于是,他们因此幸福快乐。而被欲望无穷无尽缠绕的人们却永远在失望与挣扎中不得宁静。
对世间人来说,积累财富从开头到结束都充满痛苦。世人无明愚痴,根本不知取舍善恶因果,陷入了追逐贪欲的迷乱之中,为无常而短暂的快乐,忍受长久的艰辛苦痛,造下了种种恶业,后世更因此而堕落恶趣深渊,在无边无际的轮回里饱受痛苦的折磨。
其实,知足者常乐,知足便不作非分之想;知足便不好高骛远;知足便安若止水、气静心平;知足便不贪婪、不奢求、不豪夺巧取。知足者温饱不虑便是幸事;知足者无病无灾便是福泽。
只有经常知足,在自我能达到的范围之内去要求自己,而不是刻意去勉强自己,去强迫自己,而是自觉地知足,才能心平气和去享受独得之乐。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岩浆似的流进他的口袋里时,他变得贪婪、冷酷。身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的居民对他深恶痛绝。有的受害者做了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指之刑,或乱针扎“死”。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特意将自己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洛克菲勒为金钱操劳过度,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多岁。医师们建议他必须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这时,离死不远的他才开始醒悟,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师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给别人。
于是,他在1901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会”;1913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
他后半生不再做钱财的奴隶,喜爱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到了90岁,他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日子过得很愉快。
他逝世于1937年,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洛克菲勒最终醒悟,舍弃自己的财富,奉献社会。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舍弃的。在仕途中,舍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淘金的过程中,舍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舍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
丢掉过于沉重的包袱,不畏惧失去,即使在喧嚣的都市中,我们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看生命在谷底与波峰之间起伏,看心情在阴霾与晴朗之间兜转,仍能感受春日暖阳,体验冬季严寒。这一切,无不精彩,无不丰富。
幸福就是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我们会听到老人们提起他们的小时候,说那时虽然吃不饱、穿不暖,却觉得生活得很幸福。也常听自己的同龄人抱怨,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抉择,以至于幸福就在抉择中溜走了一半。也许是我们的生活比起父辈来过于琳琅满目,也许是杂乱的物质让我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光怪陆离的生活中我们丢掉了幸福,殊不知,简单的幸福就是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人生中,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作,两个同具诱惑力的追求者。为了得到其中“一半”,你必须放弃另外“一半”。若过多地权衡,患得患失,到头来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悲伤,因为能抓住人生“一半”的美好就已经足够幸福了。
两个朋友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非常大,他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参观到所有动物。他们便约定:不走回头路,每到一处路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前进。
第一个路口出现在眼前时,路标上写着一侧通往狮子园,一侧通往老虎山。他们琢磨了一下,选择了狮子园,因为狮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一处路口,分别通向熊猫馆和孔雀馆,他们选择了熊猫馆,熊猫是“国宝”嘛……
他们一边走,一边选择。每选择一次,就放弃一次,遗憾一次。因为时间不等人,如不这样做,他们的遗憾将更多。只有迅速做出选择,才能减少遗憾,得到更多的收获,获得幸福的感觉。
幸福在选择中诞生,然而在选择和取舍时却必须有理性、睿智和远见卓识,不可鼠目寸光,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选择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不能因为一粒芝麻丢了西瓜;不能因为留恋一棵小树而失去整片的森林。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选择这个,却害怕错过那个,于是拿起来又放下,到最后一刻还在犹豫。这个会有这样的缺点,那个会有那样的不足,所以总迟迟下不了决心,或者选择之后,又来回地更改,时间和精力都在患得患失之间被耽搁了,幸福也在指间流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让你选择,每一样东西都会有它自身的弱点,所以,当你选择之后就大胆地往前走,而不是走一步三回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前进的速度。
而那些事业有成之士,总会在抉择之后一直走下去。释迦牟尼在宗教事业和王位之间,选择了创立佛学;鲁迅在拯救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之间选择成为一代文豪;迈克尔·乔丹放弃了棒球运动员的梦想,成为世界篮坛上最耀眼的“飞人”球星;帕瓦罗蒂放弃了教师职业,成为名扬世界的歌坛巨星。
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无论我们怎样审慎地选择,终归都不会是尽善尽美,总会留有缺憾。但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有些选项看似诱人,但如果不适合自己,那就要果断舍弃。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要视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而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人生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然而却时常有人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副“餐具”,只要那些懂得舍弃,懂得选择的人,才能最终把自己的人生变成“洗具”,因为幸福就是学会选择,懂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