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00000009

第9章 有一种境界叫放下 (2)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要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而佛教人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辜鸿铭先生说,一个人如果能受得了寂寞与平淡,才是真正的修养到家,得意不忘形,失意更不忘形。

有一只木车轮因为被砍下了一角而伤心郁闷,它下决心要寻找一块合适的木片重新使自己完整起来,于是离开家开始了长途跋涉。

不完整的木车轮走得很慢,一路上,阳光柔和,它认识了各种美丽的花朵,并与草叶间的小虫攀谈;当然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木片,但都不太合适。

终于有一天,车轮发现了一块大小形状都非常合适的木片,于是马上将自己修补得完好如初。可是欣喜若狂的轮子忽然发现,眼前的世界变了,自己跑得那么快,根本看不清花儿美丽的笑脸,也听不到小虫善意的鸣叫。

车轮停下来想了想,又把木片留在路边,自个儿走了。

失去了一角,却饱览了世间的美景;得到想要的圆满,步履匆匆,却错失了怡然的心境,有时候失也是得,得即是失。也许当生活有所缺陷时,我们才会深刻地感悟到生活的真实,这时候,失落反而成全了完整。

所以,与其把生命置于贪婪的悬崖峭壁边,不如随性一些,洒脱一些,不患得患失,做到宠辱不惊,保持一份难得的理智。

从上面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尽善尽美未必是幸福生活的终点站,有时反而会成为快乐的终结者。得与失的界限,你又如何准确地划定呢?当你因为有所缺失而执著追求完美时,也许会适得其反,在强烈的得失心的笼罩下失去头上那一片晴朗的天空。

坦然地面对所有,享受人生的一切,得到未必幸福,失去也不一定痛苦。得到时要淡定,要克制;失去时要坚强,要理智。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浮浮沉沉,似梦似真,一路行走一路歌唱。像圣严法师所言,“做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可以不拜佛不敬神,永远地感恩生活的赐予,便会获得最美好的祝福。”

淡泊名利,笑看人生

古今中外,为了生命的自由、潇洒,不少智者都懂得与名利保持距离。

惠子在梁国做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恐慌,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查三日三夜,欲除之以免除后患。不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礼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惠子十分羞愧。

一天,庄子正在濮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以竹箱珍藏之,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摇尾呢?”二位大夫道:“自然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哩。”

庄子不慕名利,不恋权势,为自由而活,可谓洞悉幸福真谛的达人。

人活在世界上,无论贫穷富贵,穷达逆顺,都免不了与名利打交道。《清代皇帝秘史》记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一个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我只看到两艘船。一艘为名,一艘为利。”一语道尽天下事。

淡泊名利是一种境界,追逐名利是一种贪欲。放眼古今中外,真正淡泊名利的很少,追逐名利的很多。今天的社会是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充溢着各种各样炫人耳目的名利诱惑,要做到淡泊名利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旷世巨作《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说过:“直到你失去了名誉以后,你才会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赘,才会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盛名之下,是一颗活得很累的心,因为它只是在为别人而活。我们常羡慕那些名人的风光,可我们是否了解他们的苦衷?其实大家都一样,希望能活出自我,能活出自我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世间有许多诱惑:桂冠、金钱,但那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最美,快乐最贵。我们要想活得潇洒自在,要想过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做到:淡泊名利享受、割断权与利的联系,无官不去争,有官不去斗;位高不自傲,位低不自卑,欣然享受清新自在的美好时光,这样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惬意。太看重权力地位,让一生的快乐都毁在争权夺利中,那就太不值得,也太愚蠢了。

当然,放下名利并不是寻常人具有的,它是经历磨难、挫折后的一种心灵上的感悟,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放下名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然而名利只是过眼烟云,很多人穷其一生追寻名利,被名利所累,最后只是一场空。只有视名利为过眼烟云,放下名利,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放下“我执”,烦恼无处丛生

我们常常习惯说:我的钱、我的面子、我的家、我的儿子、我的财产、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的丈夫、我的名誉、我的身体……“我”的观念从不淡薄,我执深重,处处计较,经常耿耿于怀,免不了执著加深,于是一切的烦恼痛苦,也就日益渐增,接踵而来。而我执一旦破除,则一切烦恼痛苦事立刻消失,禅定境界当下现前。

庸人自扰,自寻烦恼;愚人自缚,自绑天足。这是世间不断上演的悲剧。我们常常像蚕蛹一样,忙碌地为自己编织一个精致难破的茧。

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我”,最放不下的也是这个“我”。所有人拼尽一生,去赚取这个“我”所需要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最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苦痛。过于执著于自我,往往被外物牵着鼻子走。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

禅师被人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他与佛印的对话。

苏小妹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说道:“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远不及佛印禅师。

苏东坡为什么会输给佛印?原因就在于他心中还有一个执著于“我”的羞耻心,听佛印禅师说自己是佛就喜笑颜开;苏小妹指明他看佛印禅师像牛粪是因心中像牛粪时,就自然惭愧失笑。

人总是趋向于保护自我,相信自我,信赖自己的感觉,凭自己旧有的经验行事,将自己抓得紧紧的。

殊不知,世人所执著的“我”并不是那个真我,而是自性的一个幻影。因此,星云大师说:“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用智慧去庄严一切,不要用我执、我见去分裂。”

那么如何放弃“我执”心呢?星云大师为我们讲了一个禅宗的故事:

一次,药山禅师在山上散步,看到了两棵树,一棵很茂盛,另一棵却已枯萎。

这时,药山禅师的两位徒弟道吾禅师和云岩禅师恰巧走过来,药山禅师就问他们:“你们看哪一棵树好看?”

道吾禅师首先说道:“茂盛的这棵好看!”药山禅师听后,点点头。

云岩禅师接着便说:“我倒是觉得枯的那棵好!”药山禅师听后也点点头。

侍者不解地问药山禅师:“师父,您都点头,到底哪一棵好看啊?”

药山禅师于是反问侍者说:“那么,你认为哪一棵好看呢?”

侍者想了想,回答道:“枝叶茂盛的那棵固然生气勃勃,枝叶稀疏的那棵也不失古意盎然。”

药山禅师听后微笑不语。

确实,真正的禅者不会以“我”的标准和偏见去要求万物,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万物平等,并没有高下之分,没有善恶美丑、高下贵贱的分别,因此荣枯一样美好。

放下“我执”也是如此,首先要冲出“我”的束缚,打破私欲、拓宽胸怀、提升境界,经常反省自我,学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关爱他人、关爱有情众生,甚至关爱无情众生。这就是《金刚经》里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放下“我执”后,顺本心而游于万物,自能烦恼不生,心莲绽放。

同类推荐
  •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勤如摇钱树,俭如聚宝盆,勤劳又节俭,富裕长万年”。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中华民族历来以勤俭为美德。崇尚俭朴,提倡廉洁,反对奢侈,摈弃浮华。多少年来,以此修身、齐家、治国,相沿相袭,蔚然成风。早期的经典文献《周易》中,就有这种思想的总结,即“节以制度,不伤材,不害民”;孔子也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君子惠而不费”。“克勤克俭,开源节流”这是治家之法宝。勤俭是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 有一种智慧叫忍耐

    有一种智慧叫忍耐

    本书从忍耐是一种智慧谈起,继而从哲学、生存、理想、亲情、成功等各种人生角度,与读者交流忍耐这一智慧的心得,并力图真正认识个中三昧。因为人生的漫长、复杂、曲折,所以忍耐是生命的常态。既然是常常相伴,那就要了解它、把握它、运用它。既然是智慧,那就要让它淋漓尽致地发挥效能,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圆满。
  • 魔鬼躲在细节里

    魔鬼躲在细节里

    本书提供的四十二个细节,创新地提取了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加入了许多有突破性的观点,告诉你怎样从生活中旁人料想不到的环节出发,突破现有的工作困境、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想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追求成长和卓越,希望你能够在阅读本书的建议后获得启示,并且运用到工作中,提升自我,最后破茧而出,立于成功之颠。
  • 难以释怀的思念

    难以释怀的思念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幅画:这幅画不一定价值连城,但要有闪光点,这幅画不一定华美,但要耐看。那就是要集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妗持、宽容、利落于一身的混合体。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首诗:这首诗不一定合仄,但要压韵,如果说女人是诗,那诗样的女人一定会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诗,诗样女人那双眸、那鼻子、那脸、那唇、那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杯茶:这杯茶要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初喝一口略带苦涩,仔细品味又满口留香,余味绵长。有人说女人如茶,不但供人喝,更要经人品。
热门推荐
  • 凤凰无双-涅槃

    凤凰无双-涅槃

    一凤一凰,幽冥无双。澹泊江湖,王不见王。
  • Kaffe Fassett: Dreaming in Color
  • 重生之悔过

    重生之悔过

    叶青的一生就是一部悲剧,20岁结婚,26岁离婚,之后一直时而清醒,时而疯癫,直到35岁结束生命。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你会去做什么?叶青一定是选择永远也不要认识那个男人,那个毁了自己一生的男人。
  • 莫禹

    莫禹

    爱一个人本该无情,但日久生情,该如何抉择。双重的选择之下,她,踏上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黑暗道路。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5种美德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5种美德

    本书总结了为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所推崇的十五种职场美德,分别是:忠诚、敬业、诚信、感恩、勤奋、责任、节俭、激情、坚韧、团队、执行、专注、自制、认真、谦虚。它们是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崇高美德。
  • 生死狙击之生化死神

    生死狙击之生化死神

    (本书因特殊原因已改名为《生死狙击之吾名杀神》)“我楚天以忘川死神之名在此起誓!此生必灭异族!佑我人族疆土!扬我人族之威!此誓天地共鉴,日月为证!”
  • 穿越之原来爱在等待

    穿越之原来爱在等待

    两世的情缘都让雨霏伤心,难道雅欣的血咒一直应验在自己的身上吗?本以为只要自己放弃爱情,就能活的潇洒一些,可是,为什么自己总是纠葛在情感上面,不能自拔?本以为可以放弃心中的痛,可是,又为什么一牵动,全身都在痛?
  • 送僧归国清寺

    送僧归国清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于忠肃集

    于忠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戏楼

    花戏楼

    《花戏楼》本书收录了周剑虹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