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7900000004

第4章

二十一、骄战

【原文】

凡敌人强大,未能必取,须当卑辞厚礼,以骄其志,候其有衅可乘,一举可破。法曰:卑而骄之。

【今译】

凡是敌人兵力强大,没有充分把握将其打败,就要施用谦词重札,促成其骄惰,待其有隙可乘,再发动突然袭击,便可彻底取胜。兵法说:以谦卑示弱,促使敌人骄惰起来。

【战例】

蜀将关羽北伐,擒魏将于禁,围曹仁于樊。吴将吕蒙在陆口称疾,诣建业,陆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堪忧也!”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功,骁气凌轹于人。又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擒制。若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与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布,兼始有功,胆气益壮,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卿病,谁可代者?”蒙对曰:“陆逊虑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亦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抚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某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之。闻徐晃等步骑驻旌,窥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败捷之后,常苦轻敌,古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针,以全独克。某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嘉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羽览书,有谦下自托之意,遂大安,无复所嫌。逊具启状,陈其可擒之要。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

【战例今译】

三国时,蜀将关羽向北进军,活捉魏将于禁,又把曹仁围困于樊城。吴将吕蒙称有病从陆口到建业。陆逊前去与吕蒙相会,问:“关羽最近所占领的地区和你比邻,为什么你这时却回到长江下游的建业来?你走后如果部署不当,就令人担忧啊!”吕蒙说:“情况正如你所说的,但是我却病得很厉害。”陆逊说:“关羽仗着骁勇的气势,凌驾欺压于人。他听到你生病的消息,必定越发不作准备。现在如果在其没料到之时突然出击,自然可以把他活擒或打败。希望谒见吴王时,应该就此好生计议。”吕蒙说:“关羽一向勇猛,不但作战难以对付,而且他已占有荆州,威望和信义更加增大,加上新立战功,信心、气势更足,要制服他不容易!”吕蒙到了吴都去参见孙权,孙权问:“你病了,谁可代替你?”吕蒙答曰:“陆逊眼光远大,有军事才能可负此重任。看他的筹划和思虑,终究是可当大任的。现在因为他名声不大,关羽也不会有所顾虑,没有比他再合适的了。假若用他,应当告诉他要注意对外不露声色,对内加强侦察,等待时机,然后可以达到战胜关羽的目的。”孙权就召见陆逊,提升为偏军右都督代替吕蒙。陆逊赴任到达陆口之后,立刻写信给关羽说:“以前曾经看到贵军行动,按照军律用兵,以小的战斗换来伟大胜利,获得赫赫战功。不仅打败敌国,而且对两国的联盟很有利。我们都曾破敌军如卷席,共同庆幸汉家帝王事业的振兴。敝人才疏学浅,刚刚西来赴任,我一向十分敬仰阁下的荣耀,愿把您作为榜样。”信中还说:“魏将于禁等已被阁下擒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认为将军功勋,可以万古流芳。就是古代晋文公城濮之战中用兵之法、韩信破赵之谋略,都难以超过将军的功绩。又听魏将徐晃等步、骑兵刚刚赶到,他们也只能观望将军的麾旗不敢轻动。只是曹操老奸巨滑,气急败坏时难免积邪火而不顾危险,暗里增兵,以达到其南下的目的。虽然魏军长途行军到此,不免是疲惫之师,但还不是毫无实力。而且战胜之军往往会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古代用兵术常讲军队胜了要越加警觉。我祝愿将军广为筹划,以争取全部胜利。我不过是一个书生,所见不免疏漏迟钝,勉强陈述我所懂得不多的事情。如今我军有一个威德兼备的好邻居,乐意讲出心里话。所讲的不一定合乎兵策,但确是我的一番心意啊!”关羽看了此信,认为其中有谦逊婉转,请求关照的意思在内,于是放了心,就没有再加怀疑。陆逊在这时却把情报上送孙权,说目前已经具备活捉关羽的条件的主要理由。于是孙权秘密派兵而来,委任陆逊和吕蒙为先锋。大军一到,立刻攻克公安和南郡。

二十二、交战

【原文】

凡与敌战,傍与交国,当卑词厚赂以结之,引为己援。若我攻敌人之前,彼掎其后,则敌人必败。法曰:衢地则合交。

【今译】

凡是与敌军作战,如果有邻近战区的国家,就应当用谦和的言辞和贵重的礼物去结交该国,使之成为自己的同盟,争取为己方的后援。如果我军向敌人发动正面攻击,他可在后方牵制敌方兵力,这样敌人就非败不可。兵法说:在诸国交界的地区作战,就应搞好外交关系,结好盟友。

【战例】

三国,蜀将关羽围曹仁于樊,魏遣左将军于禁等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是时,汉帝都许昌,曹操以为近敌,欲徙河北以避其锋。司马懿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俱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而内疏。羽今得意,权必不愿也。可谕权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操从之,遣使结权。权遂遣吕蒙西袭公安、南郡,拔之。羽果弃樊而去。

【战例今译】

三国时候,蜀将关羽把魏将曹仁围困在樊城,魏国就派左将军于禁前去解围。正碰上汉江洪水暴涨,关羽带领水军乘船顺流而下,俘虏了于禁及手下步、骑兵3万多人,将他们押送到江陵。当时,汉献帝在都城许昌。曹操感到此地距前方太近,为避开关羽的锋芒,打算迁都黄河北。司马懿建议说:“于禁等将士完全是由于遭洪水淹没而被擒,并不是作战方面的失误。这对国家根本不是什么大的损失。现在如果迁都北方,那就是向敌军示弱,而且使淮汉一带民心动荡。孙权和刘备表面亲近,实则各有用心,现在关羽打了胜仗,孙权必定不高兴。这时候我们立即联络孙权,让他从背后牵制关羽,我们的樊城之围必能解除。”曹操接受了司马懿的建议,派去使者谦词厚礼结交孙权。结果,孙权命令吕蒙带兵西上袭击公安和南郡,迅速占领这一带。关羽得知,果然放弃围困攀城把兵力撤走了。

二十三、形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

【今译】

凡是和敌人作战,如果敌人兵力众多,就要用制造假象的“示形”之法来牵制敌人的兵势,迫使它不敢不分兵来防备我。敌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从而战斗力减弱;而我军集中兵力于一处,战斗力自然加强。用我优势兵力攻击数量处劣势的敌人,是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用制造虚形假象之法诱使敌人暴露弱点,而把我军真实情况隐蔽起来不为敌人所知。

【战例】

汉末,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操将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率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荀攸说操曰:“今兵少不可敌,若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河向其后,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操从之。绍闻操兵将渡,即分兵西应之。操乃率军兼行趋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迎战。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之,斩颜良,遂解白马之围。

【战例今译】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绍对抗于官渡地区。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率兵进攻驻扎在白马的曹操部将、东郡太守刘延所部。袁绍则亲自率兵进至黎阳,准备南渡黄河。到了四月,曹操率军北上援救刘延。荀攸向曹操建议说:“现在我军兵力少难以抵挡袁军,如果分散他们的兵力,然后才可以战胜他。您带部分人马向延津方向,摆出将要北渡黄河攻打其后方的样子,袁绍必定会西来应战。然后我们率领轻装骑兵袭击白马,乘其不备而攻之,颜良就可以为我们所擒了。”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议。袁绍听到曹军要从延津北渡黄河的消息后,立即分兵向西应战。曹操见袁绍中计,乘机率兵日夜兼程直趋白马,当进抵距白马尚有十余里时,颜良才发觉,匆忙前来迎战。曹操派遣大将张辽、关羽为前锋接战,结果打败了袁军,斩杀了颜良,于是解了白马之围。

二十四、势战

【原文】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贵。法曰:因势而破之。

【今译】

凡是作战中所说的“势”,就是善于利用形势。趁着敌人内部已经露出崩溃的态势,则我方再施加军事压力,那么,敌人必定会溃败。兵法说:要利用有利态势去击破敌人。

【战例】

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既至镇,缮兵甲,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违之耳。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遂虏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抚绥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方略,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战例今译】

晋武帝司马炎暗中策划消灭吴国的计划,可是朝中大臣某些议论与此不相吻合,惟有羊祜、杜预、张华的看法和武帝相同。羊祜病重,推荐杜预代替自己。等到羊祜病死,就拜杜预为镇南将军,负责荆州府的军事大计。杜预到任后,整修装备,训练士兵以显示威武,并且整编而成能打仗的精锐队伍作好进攻吴国的一切准备。又突然发动进攻,打败了吴西陵都督张政,又请示发兵攻吴的日期。武帝告知明年再大举进攻。杜预上表说:“凡是国家大事应当从利害关系出发,进行相互比较。如果目前出兵有十分之八、九的胜利把握,而不利方面只有一、二而已;要是停止不动,那就毫无胜利可言了。至于朝中大臣有的认为我军可能被打败,则这种估计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决策,攻劳与成绩都与己无关,他们还都没有忘记曾经讲过错话,因而这次又故意说不行。从前西汉宣帝评论赵充国的意见书时,经过反复比较之后,批抨了那些参与评议的人,而评议者都行礼做了检讨,这是为了堵住那些发怪论的人的口。从入秋以来,攻吴的大好形势已经存在,假若现在停下来,吴主孙皓怕被伐而被迫定计,或是迁都武昌,加固江南城防工事,远离居民分兵防守,则城池不易攻破,野外也没有物资可以掠夺。如果吴国把大船集中于夏口,则明年的攻吴计划,便要化为泡影了。”当时武帝和张华正在下棋,适逢杜预的意见书也刚刚送到。张华推开棋盘拱手说:“陛下英明伟大又通达武事,国家殷富,兵力强大。吴王孙皓过于暴虐,迫害贤人,应当立刻出兵进行讨伐,不费多大力就可以打败他。”晋武帝同意了。杜预立刻把兵力集中在江陵,派周旨、吴巢率领一支奇袭部队,于夜晚乘船出发,偷袭乐乡。又设置许多旗帜,并在巴山放火,到处攻占重要地区,从心理上瓦解敌人斗志,在战斗中又俘虏了吴都督孙歆。长江上游已被平定,于是从湘江以南到交、广二州,以及吴国其它州郡,都闻风投降。杜预在这些地方散发与张贴以武帝名义颁布的安民告示,做好安抚工作。这时召集将领开会。有人说:“敌国已有百年根基,不易一举击灭。如今正是暑天,山洪到来,传染病也将蔓延,应当等到来年冬季,再大举进攻。”杜预说:“过去东周时候燕国的乐毅由于济西一战,吞并了强齐。目前我国军队所取得的胜利,已使敌人震慑,现在好像用利刀劈竹,等到劈破几节,其余迎刃而解,不用再使多大劲了。”当即向部下讲明对策,大军直趋秣陵,所过城邑,未遇任何抵抗,很快平定了吴国。

二十五、昼战

【原文】

凡与敌昼战,须多设旌旗,以为疑兵,使敌莫能测其众寡则胜。法曰:昼战多旌旗。

【今译】

凡是与敌人在白天作战,必须多设置旌旗,以此作为疑兵,用来迷惑敌人,使敌人无法弄清我军的实力,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兵法说:白天作战要多设旌旗。

【战例】

春秋,晋侯伐齐,齐侯登山以望晋师。晋人使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齐侯见之,畏其众也,遂逃归。

【战例今译】

春秋时,晋侯率领大军进攻齐国。齐侯登上山顶观察晋国军队。晋军派出侦探,凡山水等险要之处无所不到,许多军队不设防的地方都要多多少少设置一些旌旗,战车也是左边乘人,右边虚设旗帜,用大旗为先导,战车后边拖着木柴急驶。齐侯一见,害怕晋军人多势众,便逃回去了。

二十六、夜战

【原文】

凡与敌夜战,须多用火鼓,所以变乱敌之耳目,使其不知所以备我之计,则胜。法曰:夜战多火鼓。

【今译】

凡是在夜里和敌人作战,必须多使用火光和战鼓,以扰乱敌人的耳目,使他们不知如何防备,难以查清我方意图,我们才能取胜。兵法说:夜间作战要利用火光和鼓声。

【战例】

春秋,越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阵。越为左右两军,乘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兵分以御之。越子率中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

【战例今译】

春秋时期,越国攻打吴国。吴国在笠泽进行防御。双方在两岸摆开阵势。越军兵分两路,趁黑夜,一会儿从左路前进,鼓声震天,一会儿从右路大声喧闹。吴军只好也分两队人马予以反击。越王却率三军从中间偷渡,进至吴军的中军,擂鼓冲杀,吴军混乱不堪,大败而去。

二十七、备战

【原文】

凡出师征讨,行则备其邀截,止则御其掩袭,营则防其偷盗,风则恐其火攻。若此设备,有胜而无败。法曰:有备不败。

【今译】

凡出兵征战讨伐,在行军时要防备敌人中途拦截;停止时要防备敌人突然袭击;宿营时要防备敌人偷营;刮风时要防备敌人火攻。如果能这样处处充分戒备,就会有胜而无败。兵法说:有了戒备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战例】

三国,魏大将吴鳞征南,兵到精湖。魏将满宠帅诸将在前,与敌夹水相对。宠谓诸将曰:“今夕风甚猛,敌必来烧营,宜为之备。”诸军皆警。夜半,敌果遣十部来烧营,宠掩击,大破之。

【战例今译】

三国时,魏国大将吴鳞南征,军队到了精湖(今江苏高邮湖)地方。魏国将军满宠率领各将领作为先头部队同敌军隔水对抗。满宠对各将领说:“今晚风很猛,敌人必然要来烧我营寨,应该严加防备。”魏各军营都加倍警戒。半夜,敌人果然派遣十个小部队来放火烧营,满宠率军突然发动袭击,把敌人打得大败而去。

二十八、粮战

【原文】

凡与敌对垒胜负未决,有粮则胜。若我之粮道,必须严加守护,恐为敌人所抄。若敌人饷道,可分遣锐兵以绝之。敌既无粮,其兵必走,击之则胜。法曰:军无粮食则亡。

【今译】

凡是和敌人相持、胜败未分的情况下,谁有粮食谁就能取胜。因此,对我方的运粮道路,必须派兵严加护卫,以防敌抄掠截断;而对敌人的粮饷运输线,则要派遣精兵给他截断。敌人没有粮食他就必然逃走;我军乘势发起攻击,就能取得胜利。兵法说:军队没有粮食,作战就要失败。

【战例】

汉末,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袁遣军粮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用,奔归操,因说操曰:“今袁绍有辎重万余乘,而乏严备,今以轻兵袭之,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矣。”操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负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操抄掠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大乱,大败之,绍弃甲而遁。

【战例今译】

东汉末,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抗,袁绍派军粮使淳于琼等五人押运粮草,并有将士1万多人护送,当晚在袁绍驻扎地区以北40里处宿营。袁绍的谋臣许攸为人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的私欲,就偷跑到曹营去了。他向曹操说:“目前袁绍还有军需车1万多辆,而部队却不严密戒备,如果派轻兵偷袭,烧掉他的粮草物资,用不了三天,袁绍必定大败而去。”曹操听后就让曹洪代他守营,亲率步、骑5000余人,打着袁绍的旗号,士兵口里衔枚,马嘴用绳子捆住,乘夜走小道,每人背一捆柴草,在路上如果有人问,就回答说:“袁公恐怕曹军偷袭后方,特派前来加强戒备。”听者都信以为真,毫不恐慌。等到达目的地就立刻包围放火,袁军兵营大乱,被打得大败。袁绍把全部军需都扔掉,仓皇逃命而去。

二十九、导战

【原文】

凡与敌战,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曲,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知其利,而战则胜。法曰: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今译】

凡是对敌作战,山川的险易,道路的曲折,必须使用熟悉当地情况人士作为向导,才能掌握有利地形,而取得胜利。兵法说:不用熟悉当地情况人士作向导的,就不能得地利。

【战例】

汉武帝时,匈奴比岁入寇,所杀掠甚众。元朔五年春,令卫青将三万骑出塞,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遂醉卧帐中。汉兵夜至,围右贤王,虏大惊,独与爱妾一人、骑兵数百,溃围夜逃北去。汉遣轻骑校尉郭成等追四百里弗及,得虏王十余人,男女万五千余口,畜数十万。于是,青率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皆用校尉。张骞以尝使大夏,留匈奴久,导军,善知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之患。

【战例今译】

汉武帝时,匈奴连年入侵内地,杀人抢掠,有增无已。元朔5年(前124)春天,武帝派卫青率领3万骑兵出了边塞。匈奴国右贤王以为王庭远在塞外,汉兵从未到达,吃醉酒后,躺在帐中睡大觉。汉军乘夜奔袭,突然包围了王庭。右贤王惊慌失措,独自和爱妾一人,仅带壮骑数百突围北逃。汉军派轻骑校尉郭成等追击了400余里,也没追上,俘虏其小王有10余人,百姓15000余人,牲畜数10万头而归。于是,卫青率兵而回。回到边塞,汉武帝命特使手捧金印,就在军营中拜卫青为大将军,专职掌管统兵征伐大权,给予封号后凯旋而回。有功的将领也都留任校尉之职。张骞曾经几次出使大夏,在匈奴的时间长了,做为向导,因为他们熟悉水草地形,所以大军往返从未遇到缺水断粮的困难。

三十、知战

【原文】

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今译】

凡是要出兵进攻敌人,一定预先探明战地。部队到达地点之后,还能牵制敌军按期而来,同敌人交战定能取胜。这是因为事先知道了作战地点和时间,就能集中力量等待敌人,才能进行坚固的防御。兵法说:只要预先知道了作战的具体时间和地方,就可以转战千里进行大的会战。

【战例】

战国,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用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涓追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精锐亲兵,倍道兼行逐之。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木,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涓追至,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

【战例今译】

战国时期,魏国同赵国联兵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国便派田忌率兵援救韩国,直接向魏国首都大梁进军。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撤兵回国。齐国军师孙膑对田忌说:“魏军一向作战勇猛,骄傲轻敌,认为我们怯弱,非常瞧不起我军。善于用兵的将军就应利用这一形势而采取作战策略。兵法上说:行军100多里同敌军夺利,就会使上将受挫;行军50里同敌人争利,军队也只能有半数赶到作战地点。所以,我们应该在进入魏境后第一天垒10万个灶台,第二天则减少到5万座,第三天只垒上3万座。”庞涓沿路追赶齐兵三天,看到灶台日益减少,高兴地说:“我早听说齐军胆小怕战,还不过三天,士兵就逃了一大半。”于是庞涓丢下步兵,只率领一些精锐的亲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军速度,推测他们傍晚会到达马陵。马陵附近道路陕窄,地势险要,两边是悬崖峭壁,是埋伏部队的好地方。就让士兵在一棵大树上剥皮刻字,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下。”命令1万多名弓箭手在马陵道两边设下埋伏。庞涓追到马陵,发现树上的字迹,便叫人点火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乱成一团。庞涓深知自己智穷力竭,自知败局已定,愤愧自杀而亡。

同类推荐
  • 蓝色诱惑:中国海洋开拓简史

    蓝色诱惑:中国海洋开拓简史

    本书从《山海经》中各类以神话形式表现殷商先民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开始,讲述了几千年来,我们对海洋资源逐渐认识的过程。海洋既是资源宝藏,又是友谊的桥梁,更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 左手三十六计右手孙子兵法(全集)

    左手三十六计右手孙子兵法(全集)

    中国有句脍炙人口的格言:“用兵如孙子,策略三十六。”《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之大集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遗产之一;《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精华。西方花了2500年时间,经历了无数战争,才认识到孙子的伟大和英明:三十六计更使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商人成名于天下。
  • 待机而动

    待机而动

    每一段岁月都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时代印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风云再起,纷争不断,日本军队进驻中国,刀冷血热,多少无辜的老弱妇孺成为了日本军人刀下的冤魂,他们鲜艳的血液静静的流淌在地上,它让整个中国大地都染上了一抹红,变得格外的刺眼,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战争是人类最野蛮和最愚蠢的行为,日本野心家为了满足私欲,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日本人的侵略,更是如同一场充满血腥的梦魇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顶,人们在害怕惶恐中度日。战,破阵杀敌永不言败杀,驱逐日寇保卫河山这是时代永远无法磨灭的口号。
  • 惊雷

    惊雷

    “谍海多凶险,于无声处听惊雷。”余惊鹊,代号惊雷,冰城不见硝烟的战场之中,像是一道春雷,炸响在无数人耳边。他是敌人心脏上的一根刺,时不时就要刺痛他们一下,却又难以拔除。惊雷破柱,天地换颜,守望黎明的黑暗中,雷声先鸣。……………………………………每一个人,生来都有天赋,只是天赋不同。当一个人的天赋,是适合做谍报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天赋,是好是坏?谍报工作没有成功的人,都是失败者,都是在辜负别人的信任。敌人的信任,甚至是自己人的信任。没有成功,没有失败。要么“默默无闻”,要么“身死道消”。
  • 抗战之烽火漫天

    抗战之烽火漫天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们是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我们是家园的最后防线!我们唯有死战到底!张天海,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海军陆战旅尖刀连连长,无意中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名本该牺牲在淞沪战场的同名同姓的黄埔七期生的身上。看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如何书写出属于他的抗战人生!欢迎加入雄鹰团,群号:472424113。
热门推荐
  • 大道无神

    大道无神

    我从不相信宿命,我就是自己的神。待末世来临,我自横刀向天行。鸿蒙初开,天地玄黄。本星域元气浓郁,树可参天,草可触摸云端,万物灵长,以人为尊。
  • 世子夫人有点田

    世子夫人有点田

    现代特种兵穿越到农家傻妞身上,面对四个未成年,她默默吐槽:果然越穷越能生。前有极品亲戚挡道,后有邻里羡慕嫉妒。苏青青表示,要银子没有,要命姑奶奶奉陪。南宫文轩死里逃生,惊觉自己重生了,入眼处是一个小傻子,他发誓:你救我一命,我许你一世安稳!某将军水润的眸子望着她,“青青,待你长发及腰,我娶你可好?”苏青青冷笑:苦逼世子都被发配到农村了,一没钱二没势老娘跟你喝西北风啊?
  • 鲊话

    鲊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爱情举着寂寞静灯

    爱情举着寂寞静灯

    2017年3月,天还很冷,我的儿子半岁了。我妈我爸和一个中年女保姆在一天中午来到了我家,抱走了孩子。出门前,我妈说,你去旅游吧,去你想去的地方。但是,不要一个人去,报个团。等我答应,他们就离开了。房间里剩下我一个人。孩子的衣服、尿布、婴儿床、玩具等等,在前一天已经打包好,这会儿他们已经全部搬走。房间里又剩下了我一个人。我呆呆地坐了一会儿,打开电脑,报了一个去广西的团。关上电脑,我就开始想孩子,有那么一刻我特别想去妈妈家找她,可是最终,我还是认为听从妈妈的话,好好出去散散心,重新思考一些事情。于是我静下心来,收拾好箱子,坐公车去了另一座城市。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辛空凡猎

    辛空凡猎

    我们喜欢看一个东西在最初期慢慢成长最后盛放的情景,所以我喜欢用成长代替努力一词属于我也属于你们的这个主角不会努力却会一直成长,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云猎空《辛空凡猎》
  • 创世纪:星际浩劫

    创世纪:星际浩劫

    公元2069年,千疮百孔的地球总算经受不住人类的摧残,以最狼狈的状态毁灭,走投无路的人类,最终决定将自己的基业建立在宇宙中,对于他们一无所知的世界,不知道最深处有着什么在等着他们,在无尽的宇宙中人类将何去何从,在真正的灾难来临之际,人类又将如何瓦解,这一切的一切,是否只是个梦……
  • 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

    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

    令小想。二十八岁半。剩女。宅女。姐姐突然死亡,她踏上了追寻谜底之路。一路上,有爱。有迷惘。有快乐。有悲伤。最后也不过是这样。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已出版。出版名《我等你,永远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