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800000004

第4章 人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变态 (2)

社会文化因素作为心理异常的形成原因,其作用过程是相当普遍而复杂的。任何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差异、变动、冲击都不可避免地在人的内在心理世界中泛起波澜。

许多研究资料证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环境中的人群,其心理异常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倾向。而且经济地位越低下,心理异常的频率越高。早期美国的霍林斯黑德和雷德利克,英国的戈德堡和莫里森等的研究都相继证实城市里贫穷的下层社会中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病人明显较多。国内12个地区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982年)也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同居民的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社会生活中的变动或称社会生活事件,牵涉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生活、教育活动、工作活动、经济活动、业余生活、婚恋活动和宗教信仰活动,等等。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曾对5000余人进行了关于生活事件对人的疾病影响的调查研究。以事件的影响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他们认为任何类型的社会生活事件(变动)都能造成人们对疾病的易感状态,特别是一些使人感受到失落的事件影响就更加严重,如亲近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死亡,在所有生活事件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其他如离婚、夫妻分居、坐牢、被解雇、大量借贷等,也有相当重大的影响。

据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显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患病率的统计分析、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预后的估计等,都可能存在差别。例如,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人格障碍、性变态、瘾癖之类问题,都是破坏性的、属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这类人存在着心理变态,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心理动力学理论如何从意识角度记证变态心理的产生的?如何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动力学模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说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变态心理不符合一般疾病的概念,而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和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以致产生倒退行为等,这均可引起情绪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变态。由于本能欲望经常要求获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意识压制下去,于是形成内心冲突,因而往往引起焦虑。

第一,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因而,他实际上是对变态心理学做了彻底的改造,使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从研究过程本身转向于研究病态表现的动力和内容,从病人的内心深处挖掘精神疾患的原因。因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被誉为是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推动人们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

第三,他提出心理的“防御机制”的概念,即认为,在人的无意识中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能使人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但如果滥用或运用失效,又可能成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根源。

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又一个基本概念。为了减轻或消除焦虑时的紧张不安,以保障内心的安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各种变态心理就是各种防御机制单个的或多个组合起来发生作用的外部表现。一旦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的过度运用,常引起明显的精神异常和人格缺陷。人由于人格结构中的自我经常面临着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三个方面的压力与威胁,如果难以忍受就会产生焦虑反应。为了保护自身,排除难以忍受的焦虑就发展成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机能,用以防范危险,缓解焦虑,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并且心理防御机制便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一方面有着积极的适应功能,使人得以经常维护心理安宁。但另一方面,它又有消极的作用,因为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只能起到一种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歪曲现实和“自我欺骗”的表现。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就像人体生理活动中存在一种“内稳态”功能一样,在人的精神活动中也存在一种类似的功能或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现实生活中发生问题时,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解释或处理,从而解脱烦恼、减轻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保持情绪的安宁与稳定。

总之,对防御机制的滥用或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依赖防御机制,而不敢面对现实,主动应对,就会严重妨碍人们从根本上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根源,如对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转换等防御机制的过分运用或运用失效,就会发展出强迫性症状、分离性障碍、躯体性障碍、妄想及其他形式的心理障碍。此外,另有一些防御机制在歪曲现实和消极作用方面相对较轻一些,如升华、补偿、幽默等。

人文主义理论如何从“人”和“自我实现”出发解释心理变态的原因? 变态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所创立,始于20世纪40年代。

人本主义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对治疗的权威性作用;也反对行为主义学派用条件反射和学习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去解释人的行为。它反对把人看做动物,而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它认为人的行为不像动物,并不全是环境条件作用的结果。而人是自由的、能够独立自主的、具有无限潜能的,并且每一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各种变化;能理解自己的需要和经验;能分析自己的行为;也能做出抉择并对此承担责任。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处于具有良好心理气氛的环境之中,例如有温暖和同情支持的父母以及家人,每个人就都会发现他的真正自我和他的全部创造性与潜能。

相反,一个人如果遭到虐待或受到重大的生活经历中的挫折与否定时,自我就会发生创伤或裂痕,内在的潜能不能发挥出来,而且还会受到损害。这样,人们就无法完成自我实现,从而造成自我防御失败和心理失调。

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这一点,罗杰斯和马斯洛观点相同。人类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趋向。因此,他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这也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

由此理论出发,在人际交往中,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按照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惜改变自身的标准,其结果是使自己失去标准,这样就会使自我概念发生歪曲,从而也就可能导致心理上的混乱。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的自我概念就会是准确的,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但如果他的个人体验与他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相抵触时(这时,他可能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他就有可能采取歪曲和回避真实情感的办法,以缓和受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与个体体验之间的矛盾冲突。

自我概念歪曲得越严重,各种心理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罪恶感和精神错乱等就越明显。例如,一个生长在条件良好而又受到积极照顾的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得到父母毫无保留的爱护和尊重,就会发展一种坚强和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父母的爱总是带有附加条件的,例如限制儿童只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然就不能得到父母的爱抚,即评价的标准由别人来规定,从而产生一种“代价条件”的观念。这样,儿童就会形成一种软弱与破裂的自我概念。这种在内心世界中充满代价条件的自我,常常同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体验到的自尊和受尊重的自我倾向发生矛盾冲突,其结果是失望、否认和歪曲,从而引起整个人格的瓦解而导致心理异常。

由于罗杰斯认为心理异常是在违反人的本性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他主张消除心理异常的关键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无条件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关系,并创造一种真诚相待、相互谅解和彼此尊重的良好气氛。这样,人的心理就可以由僵化变为灵活;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依赖变为主动;由异常转化为正常;并使其全部潜能得以逐步发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同类推荐
  • 侧写师2:最实用的判断术

    侧写师2:最实用的判断术

    判断术的秘密,成为商界的侧写师!能够读取嫌疑犯自身也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判断其内心,使他们在心理上屈服于侧写师。这种能力其实是在竞争激烈的商界人士需要具备的第一个条件。现代商界正在上演窃取对手思想和令对手心理屈服的暗战。为了在如此激烈的心理战中获胜,需要具备迅速看清情况,瞬间作出判断,拥有侧写师一样的思考能力。本书向人们传达了作者以专业心理学家的角度领悟到的沟通技术。不征服对手、就被对手征服的商界心理战中,最重要的就是无论遭遇任何对手,都可以灵活面对的沟通技术。本书介绍了很多以侧写师强大的心理分析,彻底捣毁对手情感防线的有趣故事,带领读者进入充满判断的世界中。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本书不仅帮你识人、查心,更能使你透彻地认识自我,辨别他人,让你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掌控,有效改变你对自己和他人的根本看法,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与成功。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通俗的群体心理学知识读物,致力于用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述群体心理学知识,满足读者们对群体心理的好奇心,帮助读者们洞察、了解群体心理,进而从中获得领导群体或摆脱群体心理控制的启示。
  • FBI犯罪心理

    FBI犯罪心理

    《FBI犯罪心理:美国联邦警察教你读懂犯罪心理》剖析犯罪者的内心世界,学会犯罪心理画像技术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FBI一直站在犯罪心理研究和实践的前沿,他们的研究成果对身在不同领域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和帮助。本书结合真实、典型的案例,为读者介绍FBI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犯罪心理知识。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们,都会对“连环杀手”异于常人的心理世界感兴趣。恶魔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变态和扭曲?看过美剧《犯罪心理》的人,都会为FBI神奇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倾倒。犯罪心理画像师真的有那么神通广大吗?他们能像通灵者一样预言凶手吗?
热门推荐
  • 花妖

    花妖

    花妖,花沾染了天地间的灵气而生成。修炼三百年方可成人形,气质高贵,往往化成绝世美女。百花园,是一个有很多花妖的地方。由于这个地方风水好土壤好,非常适合花妖的修炼,久而久之就成了很多花妖聚居的地方。
  • 校草大人,要亲亲!

    校草大人,要亲亲!

    【从红颜到白发一生相守】他们初遇在太平间,刚见面三次,她就被他拐回家宠着。为她虐天虐地虐渣渣。他们本不该有交集,所以她三番四次爬墙要走人。校草大人大怒,“俞浅,把我的心留下。”他爱她如命,蚀骨之深,却也正是他亲手把她丟入深渊。“谢谢你曾给我带来微光,谢谢你曾惜我如命。”
  • 荣耀大陆同人文

    荣耀大陆同人文

    【2018年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妲己和李白的同人文。PS:本文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当真!
  • 梨花落镜一生缘

    梨花落镜一生缘

    【已完结】十年前,镇北王府被灭,上官念儿就此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活……还阴差阳错的与某人签订了契约。某日,某女委屈巴巴道:“夫君,有人欺负我……”闻言,某男眉梢一挑,“何人敢欺负本王的王妃,待本王好生教训他。”……于是,不但教训了,而且还是毁容,打残……某人捂脸逃走,却被某王抓了回来,“王妃去哪儿?”“没去哪儿……”正当她再次逃跑的时候:“娘亲要抱抱~”突然出现的某包子是怎么回事?欢迎进入迷糊君的私人厨房:741925554【2021年新书《族长大人你别跑》】
  • 火影花鸟风月之重拾

    火影花鸟风月之重拾

    喜欢火影很久了,尤其喜欢七班的卡卡西,鸣人,佐助,小樱之间的羁绊。而喜欢的二次元中,有喜欢的几个女主名字都带着sakura比如:春野樱,木之本樱,佐仓蜜柑。佐仓千代等。而春野樱在火影初期能力比较弱,也是黑子经常喷的地方,所以我想,如果她一开始就带着某种特殊的强大力量又知晓一切真相,那剧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呢?于是就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按火影大体剧情走,主甜,多动漫参与,希望大家喜欢。 新书《双生琉璃之云起云落皆为你》,每日稳定更新中,男女主双双腹黑天才,发糖虐渣两不误。
  • 引凰为后

    引凰为后

    前世她是身份最尊贵的女子,却有着世间最悲惨的命运。今生成为国公府嫡女司徒箜,她以为自己拥有了曾经无比渴望的一切——爹、娘、健康。然而,这爹似乎有些渣?这娘似乎有些怪?还附带一个时刻准备报复他们一家的……未婚夫?这是一个穿越母女VS重生翁婿的故事。这是一个别扭姑娘二货娘,神秘女婿蠢萌爹,四个曾经被命运无情抛弃的人在乱世中求生存,最终幸福圆满的故事。
  • 我不是修仙者

    我不是修仙者

    普通青年版: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修仙者,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修行的是戮仙诀!但道侣和兄弟都是仙,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二逼青年版:装逼如风,常伴吾身。哎哎哎,那个神仙过来,让我杀一下!文艺青年版:那一年,红尘漫雪,我,矗立于凌绝之顶,一剑凌尘,只叹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飙车老司机版:我只是想修行。仙子们,别往我身边凑了行不行?你们别不听嗷。我不是修仙者,我是戮仙者嗷,小心我吃了你们嗷。
  • 惑君皇妃

    惑君皇妃

    相府嫡女无才无德无貌,是为“三无”,殊不知面具下的她惊才艳艳,倾国倾城。继母凶残阴狠,姐妹蛮横歹毒,那就别怪她辣手摧花,把你们一个个送去见阎王!圣旨下,相府嫡女苏紫染嫁皇四子睿王为妃。洞房之夜,冰火两重,她颤声:“王爷,还是我来帮您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自此,倾世无悔,血染江山亦在所不惜。“她是本王的女人,没有经过本王的同意,谁敢欺她!”某女怒嚎:“滚你丫的,这辈子就数你欺负我最多!”
  • 甜心娇妻

    甜心娇妻

    她,温柔,善良,大方,聪明,个性洒脱。他,阳光,沉稳,睿智,做事果决。他们相遇在大学时期,却也分离在大学时期,因为误会,父母反对,这对有情人最终没有成为眷属。几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已物是人非,可是那段注定好的孽缘却又该何去何从。再次的相遇,他们还会重新在一起吗?以后的路上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呢?
  • 大清官赵舒翘

    大清官赵舒翘

    过大清门,穿棋盘街,越江米巷,上下中御河桥,从刑部衙门回家,员外郎赵舒翘都耷拉着脑袋,一直到进院门。这让管家赵虎很是奇怪。往常时候,赵舒翘总是扬着头走进门,再走进书房,坐下,看书,等待夫人招呼用饭。那时他年轻,正三十出头,而且仕途平坦,春风得意。赵虎想主人可能是摊上什么事了。他这样想着,便朝东厢房走去。那里,赵夫人正在准备晚饭。见赵虎进门,赵夫人抬右手,用手背抹了抹额上细汗,问,老爷回来了么?赵虎说,回来了。不过,小的见老爷今天有点不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