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8500000008

第8章 慕贤篇

【解题】

慕贤,即仰慕贤才的意思。颜之推在此篇文中指出,“贵耳贱目,重遥轻近”,以致身边明明有贤人却不知礼敬。这里所说的慕贤,不仅礼敬远贤,而且要礼敬近贤。再一点是讲:不是指景仰古代的大圣大贤,而是讲对当世贤才的仰慕。

【原文】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①;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②。”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③。傥遭不世明达君子④,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⑤!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⑥,流离播越⑦,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⑧。人在年少,神情未定⑨,所与款狎⑩,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注释】

①千载:千年。旦暮:从早到晚。②髆(ó):肩膀。比髆:肩膊靠肩膊。③疏阔:不密,稀疏。④傥(tǎnɡ):倘或。不世:不世出,世上所少有。⑤攀附:依附。⑥戎马:兵马,战争。⑦流离:流转离散。播越:播迁逃亡。⑧心醉魂迷:形容仰慕之深。⑨神情:精神意态。⑩款狎:款洽狎习,交往极其亲密。熏:熏炙。渍(zì):浸渍。陶:陶冶。染:沾染。潜移暗化:今多说“潜移默化”,指思想行为性格受外界感染在不知不觉中起变化。操履:操行,品行。艺能:技能,本领。较:通“皎”,明显。芝兰:香草。芝:通“芷”,香草。兰:香草。鲍鱼:此指盐渍的咸鱼,有一种强烈的腥秽味。臭(chòu):秽恶的气味。墨子悲于染丝:墨子见到染丝而发感叹,说洁白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染丝不能不谨慎。孔子曰:此句见于《论语·学而》。颜、闵:颜回、闵损,都是孔子弟子中的杰出人物。世得:常得,常有。

【译文】

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这是讲圣人贤人是如此稀少难得。倘或遇上世间所少有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啊!我出生在乱离之时,长成在兵马之间,流离播迁,见闻已多,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于学习的东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

【原文】

世人多蔽①,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②,如有贤哲③,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④,延颈企踵⑤,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⑥。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注释】

①蔽(ì):本义蒙蔽,这里引申义为壅蔽不能通晓明达。②少长:从幼小到长大。周旋:此指来往。③哲:哲人,才能见识超越寻常的人。④风声:此指名声。⑤延:引伸。企踵:提起脚后跟。踵(zhǒnɡ):脚后跟。⑥东家丘:丘是孔子的名,孔子是鲁国人而住在东边,所以当地人随便地叫他“东家丘”,为毫无敬意的称呼。

【译文】

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视耳闻的而轻视目睹的,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从小到大常往来的人中,如果有了贤士哲人,也往往轻慢,缺少礼貌尊敬。而对身居别县他乡的,稍稍传闻名声,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想见一见,其实比较二者的短长,审察二者的精粗,很可能远处的还不如身边的,所以鲁人会把孔子叫做“东家丘”。从前虞国的宫之奇从小生长在虞君身边,虞君对他很随便,听不进他的劝谏,终于落了个亡国的结局,真不能不留心啊!

【原文】

梁孝元前在荆州①,有丁觇者②,洪亭民耳③,颇善属文,殊工草、隶④,孝元书记⑤,一皆使之。军府轻贱⑥,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⑦。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⑧。”吾雅爱其手迹⑨,常所宝持。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⑩,祭酒问云:“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编以实答,子云叹曰:“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于是闻者稍复刮目,稍仕至尚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

【注释】

①荆州:治所在江陵,即今湖北江陵。②觇(chān):人名。③洪亭:当时荆州辖区的小地名。④草:草书。隶:隶书。⑤书记:书牍,书信。⑥军府:当时梁元帝萧绎是湘东王,兼荆州刺史,所以他的治所叫军府。⑦楷法:楷模法式。⑧王褒:萧梁的书法家,后入仕在北周,传见《周书》。⑨雅:素,向来。⑩典签:南朝方镇身边掌管文书的人,很有权势。萧祭酒:萧子云,王褒的姑父,仕梁为国子祭酒,书法家。比:近来,刚才。书翰:书信。笔:南北朝人称有韵的为文,无韵的为笔。声问:声誉,名声。刮目:刮目相看,用新眼光看待。稍:逐渐。尚书仪曹郎:萧梁尚书省设郎二十二人,仪曹郎是其一。晋安王:即梁简文帝萧纲,当时封晋安王。侍读:当时亲王有侍读,给王讲授经书。西台陷殁:台是台省,南北朝时称中央政府为台省,梁元帝在江陵称帝,江陵在西,所以称西台。元帝承圣三年(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元帝,这就是此文所说的“西台陷殁”。简牍:纸发明前,我国古代用竹简和木片书写,叫简牍,后来则常用“简牍”代指“书信”之类。扬州:指扬州的治所建康(今南京)。

【译文】

梁元帝从前在荆州时,有个叫丁觇的,只是个洪亭地方的普通百姓,因为会作文章,尤其擅长写草书、隶书,元帝的往来书信,都叫他代写。可是,军府里的人轻贱他,对他的书法不重视,不愿自己的子弟模仿学习,一时有“丁君写的十张纸,比不上王褒几个字”的说法。我是一向喜爱丁觇的书法的,还经常加以珍藏。后来,梁元帝派掌管文书的叫惠编的送文章给祭酒官萧子云看,萧子云问道:“君王刚才所赐的书信,还有所写的诗笔,真出于好手,此人姓什么叫什么,怎么会毫无名声?”惠编如实回答,萧子云叹道:“此人在后生中没有谁能比得上,却不为世人称道,也算是奇怪事情!”从此后听到这话的对丁觇稍稍刮目相看,丁觇也逐步做上尚书仪曹郎。最后丁觇做了晋安王的侍读,随王东下。到元帝被杀西台陷落,书信文件散失埋没,丁觇不久也死手扬州。以前那轻视丁觇的人,以后想要丁觇的一纸书法也不可得了。

【原文】

侯景初入建业①,台门虽闭②,公私草扰③,各不自全。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④,部分经略⑤,一宿皆办,遂得百余日抗拒凶逆。于是城内四万许人,王公朝士,不下一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其相去如此。……

齐文宣帝即位数年⑥,便沉湎纵恣⑦,略无纲纪⑧。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⑨,内外清谧⑩,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终天保之朝。遵彦后为孝昭所戮,刑政于是衰矣。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关中至今誉之。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哉,国之存亡,系其生死。

【注释】

①侯景:本是北朝大将,后投南朝萧梁,又起兵叛梁,攻入梁都城建康,梁武帝被拘留饿死,侯景自称帝。后失败,出逃被杀。建业:建康的旧名,即今江苏南京。②台门:建康有台城,是台省中央机构及宫殿所在。台门即台城的城门,当时闭了台门抗拒侯景叛军。③公私:指政府官员和百姓。草扰:纷乱惊扰。④太子左卫率(lǜ):萧梁有太子左右卫率,是太子手下的最高级武官,统带领东宫警卫部队。羊侃(kǎn):本仕北朝,后投靠梁,是当时的名将。东掖门:台城的城门。⑤部分:部署处分。经略:策划处理。⑥齐文宣帝:北齐文宣帝高洋。⑦沉湎:沉迷于酒。纵恣:放纵恣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⑧纲纪:法纪。⑨尚书令:尚书省的长官,中央政府机构的首脑。杨遵彦:杨愔(yīn),字遵彦,北齐大臣。⑩内外:内指京城之内,外指京城以外的所有统治地区。谧(mì):安定。朝野:朝廷和民间。晏如:平静。天保:北齐文宣帝的年号,共十年(—)。孝昭:北齐孝昭帝高演。刑政:刑罚政令。斛律明月:斛律先,字明月,北齐大将。折冲:御侮,抵御敌人。解体:肢体解散,比喻人心叛离。关中:地理上的习惯用语,有时专指陕西关中盆地,有时也包括陕北、陇西。当时是北周的主要根据地。万夫之望:见《易·系辞下》,意思是万人之所瞻望,即众望所归。

【译文】

侯景刚进入建康(南京)时,台门虽已闭守,而官员百姓一片混乱,人人不得自保。太子左卫率羊侃坐镇东掖门,部署处分,一夜齐备,才能抗拒凶逆到一百多天。这时台城里有四万多人,王公朝官,不下一百,就是靠羊侃一个人才使大家安定,才能高下相差如此。……

齐文宣帝即位几年,就沉迷酒色、放纵恣肆,法纪全无。但还能把政事委托给尚书令杨遵彦,才使内外安定,朝野平静,大家各得其所,而无异议,整个天保一朝都如此。杨遵彦后来被孝昭帝所杀,刑政于是败坏。斛律明月,是齐朝抵御敌人之臣,无罪被杀,将士离心,周人才有灭齐的打算,关中到现在还称颂这位斛律明月。这个人的用兵,何止是万夫之望而已,国家的存亡,实关系于他的生死。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热门推荐
  • 周慎斋遗书

    周慎斋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过去

    过去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The Pigeon

    The Pige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烛闲谈

    花烛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许我一个来生

    许我一个来生

    我走了那么久那么远才终于走到你的身边终于你不再冷漠终于你眼中有我也许今生我们注定无缘你说:“你的幸福就是远离我。”我说:“如果这样你也可以幸福,那我就离开,然后按你说的那样幸福。”于是,今生我注定为爱追逐于是,今生你注定为爱沉沦来生,请你一定要许我一个来生来生,让我在你身边幸福
  • 第一妾妃

    第一妾妃

    惊世才女,权倾朝野,受尽宠爱,却不料一遭被人弃,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秀才一朝朝堂,休妻弃子,抚着她姣好的绝美之貌,那个脱离了秀才本相的驸马,变得狰狞惨绝,‘知不知道我一直不喜欢你出口成章的嘴巴’说完连根拔起了她的丁香舌。狠狠地攫住她的下颌,面色扭曲且狂笑,‘你的眼睛总是让男人着迷,还有你的脸,红颜祸水……’说完的同时,眼睛被剜了,脸颊划得面目全非。带着怨愤,独生爱女被一剑杀死,哀莫大于心死,携着全部的恨跳崖了。却不知,此一时彼一时,她以血为誓,用灵魂跟魔鬼做了交易,重生后的她却成为了昭阳帝国苏家嫡女,身份成谜的苏涟卿,开始慢慢剥丝抽茧,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真相的时候,才猛然发现……
  • 马丁·伊德(下)

    马丁·伊德(下)

    《马丁·伊德》以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通过露辛达一家四代人的命运,尤其是对露辛达追求与失落、沉浮和哀乐以及漫长的痛苦经历的细腻描述,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新兴澳大利亚的崛起和老牌英帝国的衰落。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
  • 类经

    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菩萨本行经

    佛说菩萨本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久婚成爱

    久婚成爱

    蒋欣怡转身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姚海笙一个男人,还有蒋痕远远地看着自己不曾离开过。蒋欣怡不了不想再与姚海笙纠缠不清,于是与蒋痕假装情侣索性结婚成为了一对有名无实的夫妻。过起了他们之间的小爱情,当爱开始萌牙时,却杀出了路人甲乙丙丁……他们的路不好走,可还是会一步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