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900000004

第4章 人为什么能被催眠:有关催眠的传统理论阐释 (1)

麦斯默是如何阐释“动物磁流”学说的?

18世纪末,奥地利医生麦斯默在他施行麦斯默术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磁流,在正常状况下,它维持着动态平衡。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体内磁流不畅,其活动失去了平衡。于是,麦斯默提出,只有运用磁疗法,才能使人体的磁流恢复正常运行。麦斯默还认为,施术者的体内存在着较强的磁流,当施术者在对病人施行催眠术(那时称为麦斯默术)时,施术者的磁流可通过一些导体,如磁屑、铁棒等传递给患者,也可通过施术者用手抚摸患者的病痛部位,直接以其自身强健的磁流来纠正病人体内磁流的非正常状态,以达到磁流平衡运作,消除病情,恢复健康。

麦斯默在他自己所倡导的动物磁流说的指导下,以麦斯默术对大量的病人进行了治疗,确使许多病人去除了病痛,恢复了健康。尤其是一些疑难病症,通过麦斯默之手,居然也手到病除。麦斯默治病的神奇效应,还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和信念,即催眠是一个人的神奇力量影响了另一个人。一些相信动物磁流理论的人,深信麦斯默具有非凡的磁流,而更多的人则迷信着麦斯默,认为他的精神具有超常的效应。

当然,对动物磁流说持有异议的人也为数不少。1784年,法国政府在巴黎医学会的要求下,组织了一个专门调查委员会调查麦斯默术的真相。调查结果表明,所谓的“动物磁流”毫无根据,磁疗技术也不科学。麦斯默的理论在当时就被全面否定。

到现代,这个理论仍然有一些代表者,他们中的一些人相信人体能够发散出一种觉察不到的力或磁性的影响,但这些阐述都没有客观的证据来表明一个人的磁力就是催眠的诱发因素。

暗示在催眠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催眠现象是暗示的后果,其主要提倡者是法国著名医生贝恩海姆教授及其追随者。该学说在催眠学说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催眠理论之一。

这种学说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暗示性睡眠,催眠法主要是使用暗示。所谓暗示性,就是一个人的意志暗示对另一个人的意志产生影响的倾向。暗示是一种观念活动的外在表现,即把旁人所暗示的观念接受过来,并实现于自动的动作之中。所以,这种学说认为,催眠现象必定是暗示的结果,没有暗示就没有催眠现象。众所周知,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很明显,根据“催眠现象是暗示后果”的观点,催眠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这种学说把暗示视为催眠的关键所在,该学说对暗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并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暗示感受。

一种为狭义的暗示感应,即人们由于受到某种特定的外界事物刺激而产生的感应。例如,你的亲朋好友办喜事,邀请你前去祝贺,然后你进入这种喜庆的氛围之中。假如你是赴殡仪馆参加追悼会,必定会觉得心情沉重。又如,你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当看到剧中人的悲惨遭遇时不禁潸然泪下;当看到无辜善良的人们遭受隐害时,会感到怒火中烧;当看到剧中人忠孝节义之举,则会肃然起敬;当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也会有欣慰之感。

另一种为广义的暗示感应,即对各种可能接受到的外界刺激,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感应。也就是说,凡是人世间的各种刺激,无论是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手触摸到的,还是口中尝到的,都是一种暗示,人们对这些暗示都会产生一种感应。

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通过暗示诱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然后又利用暗示使被催眠者在不知不觉中按催眠师的意思表现出种种状态。举个例子,催眠师暗示说:“你现在开始笑吧,笑够了,就继续哭吧。”被催眠者果真按他的意思开始笑,笑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哭。

又如,被催眠者身患癔病,痛苦整天折磨着他,催眠师暗示说他的病已经完全好了,病痛也完全消失了,现在跟正常人一样,被催眠者醒来后,果然病已有好转,病痛也渐渐消失了。

催眠的过程就是角色扮演的过程吗?

沙宾认为,角色是由催眠师的指示或暗示导演的,根据这些指示或暗示,被催眠者知道该如何扮演这个角色,该如何去行动。沙宾强调,被催眠者并不是有意装扮某种角色去蒙骗别人,而是渐渐地进入角色,全神贯注于某一狭隘的意识领域以致失去现实的自我意识。

他比喻道,一个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时,或哭、或笑,都需要他集中去注意体验这种情感。当他沉浸于这种情感时,就有可能失去自我意识。即便是一般的人们,当他们在看电影或读小说时,也常常会沉溺到故事情景中去,愿意随着制片人或作家的引导去幻想,去体验。

“沙宾认为,被试者若想在扮演被催眠者这一角色方面获得成功,主要基于以下五个因素:

1角色知觉,即对催眠师要求体验的角色行为的理解。

2自我角色一致,即自己的一些行为方式、思想方法与被催眠者的角色相吻合。

3角色期望,即他对自己处于被催眠情境下的角色的期望。

4对角色要求的敏感性,即对催眠这一事实的认识,能对催眠师的暗示做出反应。

5角色扮演技能,如丰富的想像力。

沙宾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自己的理论。他对一些擅长于演戏的人和不太会扮演角色的人进行催眠,结果表明,那些会演戏的人,能根据催眠师的指令去想像,去体验,将自己沉浸在剧情之中,忘却了自我,表演了催眠师所导演的催眠现象。而另一些不太会表演的人,则难以进入剧情,就不容易做出催眠师所要求的催眠反应。

自20世纪50年代沙宾提出了他的角色理论至今,催眠学家们曾多次重复了沙宾的实验,基本上都能证实他的结论。

因此,催眠的角色理论在整个催眠理论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催眠就是唤醒潜意识吗?

关于潜意识,弗洛伊德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人的心灵即意识组成,仿佛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绝大部分则是潜意识,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由意识掌控,其他大部分都由潜意识主宰。

意识是指我们理性行为的精神活动,包括逻辑、分析、计划、计算等。而潜意识的功能有:控制基本生理功能(心跳、呼吸)、记忆、情绪反应、习惯性行为,创造梦境、直觉。这些,还只是科学家们目前可以发现到的功能。临床催眠学认为,潜意识有六大功能:本能、记忆、习惯、情绪、能量、想像力。

1本能

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催眠,给予看到红点就会减缓心跳、血压降低等催眠后暗示。当患者清醒后,看到红点就会有如此反应。而在深度催眠中,给予止痛暗示可以确实止痛麻醉。曾有实验给予被催眠者被火烧与被冰冻的暗示,而在被催眠者皮肤上确实出现烫伤与冻伤的痕迹。

2记忆

在深度催眠实验中,可以给予被催眠者忘记自己的名字或生日,而被催眠者会回想不起来自己的名字或生日。而给予回溯的引导,被催眠者可以回想起同年中早已遗忘的事情。著名的案例是来自知名精神科医师米尔顿·艾瑞克森,他帮一位被催眠者催眠,被催眠者竟然回想起二十五年前看过的一本书中的内容,还能准确地说出其页数。

3习惯

我们会有意识地学习某些行为,当熟练到某种程度就会进入潜意识中,成为一种习惯反应。如骑自行车,刚开始时可能会注意控制把手与脚蹬,但当熟练到某种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反应,不再需要意识的控制。同样的,不良习惯也来自于此,如抽烟、袜子乱丢等也是如此。

4情绪

情绪的反应非常快速,且能自由控制,这是属于非理性的部分。情绪可说是一种信息,将心智的信号传达出来以便做出反应。有位女士非常怕狗,原因是幼年时被狗咬过。因此,她看到狗时内在就会立刻传出恐惧的信号,以避免她再度受到伤害。

5能量

一般认为人的身体内有一种无形的能量运作,如中国所说的气。而德国医师威尔汉·瑞克早年与弗洛伊德学习心理分析,而后研究人类身体与心智的运作。他认为人的身体中有一种电磁能,称为生物能,此种能量会影响人的心灵与身体机能,而开启了后代生物能分析学派的大门。透过催眠,可进行此种能量的调节,进行身心治疗。

同类推荐
  • 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精心寻觅了许多实验,让读者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透过有趣的林林总总的实验,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感悟与提升。读经典实验,你会有一种破译成功人生密码的惊喜和幸运。
  • 盲点心理学

    盲点心理学

    生活中,我们有着太多视而不见或者考虑不周,有着太多的心理盲点,这些盲点大多是因为我们不自知造成的,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人性盲点有着两面性,如果我们了解不够,我们可能就会深受其害;如果我们能充分了解并运用它,那么,它将让我们的人生收益。本书从人生、生活、人际、思维、成功、工作、恋爱七个方面出发,列举大部分人在每个方面常存在的盲点,让我们做事少出错,并且减少因为不当与不自知的言行造成的各种错误。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而又深刻的故事,揭示了大部分人可能存在的盲点,帮助读者透视自我、改善人际,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人的心理修养,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内容简介:年轻人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在处世方面将会受益良多,它能让你洞悉世事,看清事物的本质,了解他人的内心,最终教你懂得与人和谐相处,使得生活与事业之路畅通无阻。90%的人知道心理学,但没学过;9%的人学过了,但不懂运用;1%的人不仅学过还能灵活变通,所以成功了。
  •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为什么有人会持刀闯进幼儿园砍杀儿童?为什么有人会为盗取一枚戒指切下别人的手指?为什么纳粹科学家会在俘虏身上做活体实验?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对“恶”进行的系统思考,他借助科学家擅长的调查、实验和分析,以“共情腐蚀”取代了“恶”:某个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共情水平较常人要低很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共情水平不会导致极端恶行发生,虽然人们常常会不顾他人的内心感受。这一替换看似简单,却能帮助我们摆脱价值偏见,给出预防恶行发生的思路。本书也许会改变你思考“恶”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你对待“恶”的态度。
  •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作者首次将出生日期与色彩相结合,简单直接的进行分析。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颜色,解读了色彩中蕴藏的的能量信息。以及如何来运用这些色彩。人们常因外相而误解,却很少有人用心理解他人内在的美好。透过色彩或许你能看到不一样的信息。
热门推荐
  • 南昌之光

    南昌之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当感受到脉脉温情之后,一个最直接而又裸露的想法,就是在漫漫人生之途中,给予回报。让他人也在自己的奉献中,感受到同样的脉脉温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用时尚的话儿来讲就是“和谐”。
  • 我是仙凡

    我是仙凡

    此生尘缘早已尽,我本尘世一仙凡。起于微末傲红尘,修得《蜉蝣》忘江湖。-----PS:大概就是,仙侠和种田结合。一名少年无意打开灵台,识海发现方寸灵山。从此种仙稻,养灵药,开洞府,开辟一片桃源仙境,踏上修仙之路。-------------------百里玺官方粉丝群:332804027
  • 欢喜田园妃

    欢喜田园妃

    正在打游戏的唐欢喜准备开冰箱拿一罐肥宅快乐水,结果却悲催的穿越了!这身世,爹不疼娘早死,还有后娘将她卖?太惨!新婚夜,为了渣男未婚夫,竟然自尽求死?太蠢!英俊潇洒面容俊朗的夫君竟然是个假男人?太没人性了!老天爷是不是弄错了穿越的剧本?好在异能冰箱再手,她不慌不慌了!撸起袖子,拍着胸脯,挣银子,开店铺。下一个目标:征服眼前这位高大潇洒玉树临风的夫君!将他从假男人变成一个真汉子!
  • 爸爸去哪儿:父亲的力量

    爸爸去哪儿:父亲的力量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郭涛内心独白,分享明星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故事!男孩教育的缺失是中国最普遍的现实问题,如何培养男子汉的气概?如何与成长中的孩子相处?郭涛第一次全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穿插儿子石头的故事以及与孩子们共处的趣事,分享每位明星爸爸教子的经验心得。书中讲述了明星家庭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独到的教育理念。本书是郭涛的首本自传,也是和小石头(郭子睿)的一次“父子谈心”。
  • 静哥哥每天都醋不停

    静哥哥每天都醋不停

    某男咬牙切齿逼近:“怎么……撩走了我的心就想始乱终弃了?嗯?”面前冷峻妖孽发出危险讯号,靳天心里打鼓心虚的一匹,却还想着逃,非常欠抽道:“咱们不是一路人,你大人大量放过我?”某男脸孔发黑:“怎么就不是一路人了!”靳天一本正经:“我不想负责,也不想被负责,而想负责的你和我不是一路人。”某男掐住靳天下巴!“从你嘴里说出来的话真让人火大!”某日,靳天在网上教妹子防狼,“直接来一脚断子绝孙,别问我为什么,小时候踢足球的时候不慎被人踹了一脚,跪在地上半小时没起得来。”某男青筋突突的跳,“沾花惹草?撒谎都不打草稿?你肚子里的种哪来的?!”被抓包的靳天秒怂:“呃……”
  • 江山如有待

    江山如有待

    家国天下事,得失寸心知。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称始皇帝。天下之巅,他一人孤寂而立午夜梦回,他是否会忆起那些经年过往?他曾对她说,天下大势所趋,我大秦必会一统六国,平定天下!江山易得,一爱难求!你可愿一直陪着我,陪着我打下属于我们两个的天下?亦是他对她说,江山早已时不待我,这天下必定的寡人的!谁都不可以染指,连你也不行!国仇家恨波澜诡谲,刀光剑影爱恨抉择,谁都没有错,只是…江山如有待,红颜应犹在。
  • 穿越系列之倾城绝恋

    穿越系列之倾城绝恋

    二十一世纪天才特工穿成东灵废物小公主?爹不爱,娘病逝,嚣张跋扈的大姐抢走未婚夫渣男?无碍,她的命运由自己决定,佛挡杀佛,魔挡杀魔,如果天都要阻止我,我便逆天而行。一首由命运谱写的旋律……
  • 围城之伤

    围城之伤

    发现妻子频繁出入高级美容院等会所后,杨政感觉到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带着怀疑,他开始了对妻子的秘密调查……
  • 纳尼亚传奇:魔法师的外甥

    纳尼亚传奇:魔法师的外甥

    男孩迪戈雷和女孩波莉喜欢冒险,他俩误入迪戈雷舅舅安德鲁的实验室,安德鲁是个蹩脚而自私的魔法师。为了实验自己的魔法,他利用魔法戒指把迪戈雷和波莉送到一个神秘的树林,这里可通往各个世界。通过戒指的魔力,两个孩子又到达了一个濒死的世界——恰恩城。
  • 大乘宝云经

    大乘宝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