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8

第8章 奖赏的隐蔽代价

有位老人住在靠海边的一座房子里,每天,他都坐在那里享受惬意的海风和迷人的黄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这里非常安静,但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住在附近的几个孩子总爱到这里玩耍。他们整天在那里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经常让老人无法好好休息。于是,老人不时地出来阻止,但似乎根本就不管用,每次劝阻之后,他们又会反复前来这里继续打闹。

有一天,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拿出一些零钱,并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于是,这些孩子就在那里拼命地叫着。而老人也根据孩子们每次吵闹的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奖励。

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3周之后,来这里吵闹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获取奖励的方式。这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立刻有的孩子就不同意了,他们觉得不应该减少自己的奖励。但无论他们怎么说,老人始终不妥协。孩子们没有办法,觉得奖励虽然少点,可也总比没有奖励要强得多了。

结果,又经过了一周左右之后,老人拒绝了向他们支付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再给了。于是,孩子们全都认为这实在是太可气了,自己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觉得“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那样不是明摆着自己吃亏吗?"从此之后,孩子们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即便有时候路过老人住的地方,也全都静悄悄地离开了,他们认为,就应该这样回复老人对自己的不公平。

这个故事有意思吧,故事结局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老人提供了一个虽然说服力并不是很强,但对孩子却有足够吸引力的理由,把这些孩子引进了一个心理学上的一个误区,使他们如果只用外在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奖赏的隐蔽代价”。

从心理学角度上说,奖赏的本质就是强化。我们看马戏团动物的表演,当动物能够正确地完成任务时,便会得到食物作为奖励,而得到了食物奖励的动物又会更加投入地表演,这一道理与给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颁发奖金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细分的话,强化有两种,一种被称为正强化,或积极强化,它是指在被试已经作出适当的反应之后,呈现奖赏性的刺激,也就是说给予对方想要的或者喜欢的东西:比如,小孩子考试得了满分,给他一份礼物:或者当鹦鹉答对了问题时,给它一粒糖。呈现奖赏刺激的目的是为了让被试能更多地去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科学地说,就是使反应的频率增加。另一种强化被称为负强化,或消极强化,它是指被试作出适当的反应之后,撤走伤害性的刺激。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带有奖励性质的,比如,一个囚犯在监狱中表现良好获得了减刑。正强化与负强化其实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在某一种行为的出现后给予奖赏,起到了鼓励这一行为的发生以及巩固这一行为的作用。

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证明,来自外部的报酬会削弱一个人的内在动机。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者,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个实验对象者自己解题,不给奖励;

第二阶段,实验对象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

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实验对象者可以自由活动。目的存在考察实验对象者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

最终结果显示,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有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对解题的兴趣。

实验说明,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人们总是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还往往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作出解释,人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了。

说完了奖励,我们再谈谈心理学意义上的惩罚。负强化是通过使一个伤害性刺激停止而加强某种行为。惩罚的原理是通过呈现一个伤害性或不愉快的刺激去抑制某一种行为,比如当孩子说脏话时母亲走过去斥责他。但是惩罚技术并不是很容易把握的。譬如,母亲没有意识到母亲的关注(放下手中的工作本身意味着一种关注)对孩子恰恰又是一次奖赏,当奖赏伴随着轻微的惩罚同时出现时,它反而巩固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惩罚往往只是把不良行为暂时压制而不是实质性地消退它,当惩罚的影响消失后,它便会再一次出现,而且也许表现得更顽固也更剧烈。此外,严厉的惩罚还伴随着其它的副作用,其中最具破坏性的就是,惩罚会使得行为的控制方与被控制方之间的互动出现裂痕,只是一味的惩罚却没有相应的指导,甚至会引发某些神经官能症。因此,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提倡使用一种被称为“对抗性条件作用”的方法,即寻求以一种习惯取代另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谋求消除某一种习惯。

当然,惩罚作为行为控制技术的一种,仍然有着其特殊的效力,心理学家洛根曾为适当的惩罚拟定了几条原则,包括:

·惩罚不能太轻,太轻的惩罚无异于鼓励。如果一个杀人犯最后却只被判罚款,显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有可能的话,应该立即惩罚。当然,如果能在不良行为反应的那一瞬间惩罚效果是最好的。比如,在客人面前跷起二郎腿十分不雅观,因此在他正在举动时,就应该马上惩罚以消除反应。

·如果不能立即给予惩罚.那么应该重现原来的情况,或者模拟当初的情景,并要求被惩罚者做出一个与不良的反应不相容的反应。比如,有的人进屋脱鞋后.喜欢把鞋子乱扔.这个时候就应该让他重新穿好鞋子,离开房间,然后重新进来,脱鞋,并把鞋子放好才行。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训斥或责骂都无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不应在惩罚后再次奖赏。有许多人会犯这种错误,结果使得惩罚与奖赏之间形成联系,不良习惯更加顽固,难以消退。

·不要为了个体不能自己控制的行为而实施惩罚,同时也要注意给受罚者提供一个其它的选择。有许多行为的背后有着种种复杂的原因,比如,尿床、含手指,是青春期以前的儿童很容易发生的不良行为,父母往往会为此而责骂甚至责打孩子。但是有许多孩子是因为无法习得因膀胱紧张而醒来的反应.这时去看一下心理门诊才是上策,单纯惩罚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与紧张,同时也更难改掉这一毛病。

知识窗:

在日常生活中,奖励与惩罚是我们运用的最为普遍的两种行为控制技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把自己的外交政策比喻为"胡萝卜加大棒",可以说非常形象地道出了奖赏与惩罚交替作用的奥秘。

同类推荐
  • 微人格心理学:发现身体里的微人格,看透人性里的另一面

    微人格心理学:发现身体里的微人格,看透人性里的另一面

    微人格心理学立足于传统人格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本书作者历经多年的研究,累积了大量的微人格心理学理论及案例,并联合一些知名心理学研究机构进行了实验、调查、收集、分析了,并以幽默、冷峻、犀利的语言风格描述出来,力求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更加生动有趣。本书的创作旨在引导热爱心理学的读者看透人们行为背后不为人知的动机,解读人们隐藏的微妙人格,科学剖析人格的众多侧面;在看透别人的同时,探索和发现我们身体中的另一个自己,学会下意识地控制并利用这些“微人格”,发掘自身潜藏的能量。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同时,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特立独行。
  •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本书用轻松明快的语言来讲解心理学各种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的观察生活的视角,并通过这个全新的视角让读者更加明白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心理对策。本书涵盖了日常心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也包括对工作态度的心理策略,同时还讲解了在生活中关于人际交往及恋爱等方面的心理技巧。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工作以及交往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心理指导用书。
  •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

    本书是卡耐基关于人际交往的精辟论述。在书中,大师从人性的根本需要出发,深度剖析了在人际交往中人的内心对交往、交流的期许和渴求,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交流双方提出一定要遵守的基本要求和可以运用的一些技巧,引导人们如何去和谐交往、高效交往、长久交往,最终获得成功圆满的交际。
  •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相比,《我们内心的冲突》不仅仅从理论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早期著作中,它的哲学高度也鲜有人能比。本书重点对人内心的主要冲突以及它们的呈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矛盾间的态度和偏向进行了总结归纳,指明了受到这些冲突影响的人是如何走向失败,并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提出了这些冲突要如何解决的方法和畅想。
热门推荐
  • 你听不见我的下雨天

    你听不见我的下雨天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即使到最后,雨落下,瞬即冻结成冰,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泡影。周遭的空气冰冷到再也感受不了当初的一丝温度,谁也觉察不出天幕在歇斯底里地哭泣。
  •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完整6部曲套装。从三岁到八十二岁,面面俱到,丝丝入扣!唯一一部从武则天三岁写到八十二岁完整一生的长篇传记史诗。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 The Lazy Environmentalist
  • 一梦一空

    一梦一空

    一场梦境,一场缘。梦醒全然是场空。
  • 产后十八论

    产后十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去莫斯科的蚂蚁(中国好小说)

    去莫斯科的蚂蚁(中国好小说)

    讲述了诸暨县作协记者吉小如、作协主席李大荣与商人贾狂潮等一行人针对莫斯科一只蚂蚁华商市场被封赴莫斯科采访在莫期间发生的故事。
  •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绿色校园

    绿色校园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色彩;绿色校园,饱含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寻,凝聚着教育新理念的火花与期冀——为明天的腾飞插上绿色的翅膀,为未来的美好传输和谐发展的理念!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大结局)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大结局)

    本书详细记录了BOSS唐从1998年身无分文的惨状,到2003年身价数百万的历程。在BOSS唐的发财道路上,他几乎遇到了所有小本生意人都会遇到的难题与麻烦,书中,这些难题和麻烦被“义乌发财哥”逐个击破,逐一解决。
  • 三个火枪手

    三个火枪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