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100000023

第23章 弑故主悍师徼功 除大憝冲人定计

却说康熙帝即位,由四位辅政大臣尽心佐理,首拟肃清宫禁,将内官十三衙门尽行革去。什么叫作十三衙门?即司礼监、尚方司、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兵仗局、惜薪司、钟鼓司、织染局便是。这十三衙门中,所用的都是太监。顺治帝在日,曾立内十三衙门铁牌,严禁太监预政,只因衙门未撤,终不免鬼鬼祟祟,暗里藏奸。康熙帝即位,就裁撤十三衙门,宫廷内外,恭读上谕,已自称颂不置。到了元年三月,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爱星阿,奏称:“奉命征缅,两路进兵,缅酋震惧,执伪永历帝朱由榔献军前,滇局告平。”此奏一上,特降殊旨,进封三桂为亲王,镇守如故,命爱星阿即日班师。

原来桂王寄居缅甸,本已困辱万分。李定国时在景线,连上三十余疏,迎驾往彼,都被缅人阻住。定国复出军攻缅城,缅人固守不下,忽闻清兵亦来攻缅,只得引还景线。适缅酋巴哇喇达姆摩弑兄自立,欲借清朝的势力压服缅人,遂阴使通款清兵,愿执献桂王。三桂应允,限期索献。缅酋遂发兵三千,围住桂王住所,托名诅盟,令从官出饮咒水。马吉翔先出,开了头刀,李国泰作了吉翔第二,接连是走出一个,杀死一个,共死四十二人。惟沐天波与将军魏豹,格死缅人数名,自刎而亡。桂王自知不免,含泪修书,遣人投递清营,交与吴三桂,其辞非常沉痛,详录如下:

将军新朝之勋臣,亦旧朝之重镇也。世膺爵秩,封藩外疆,烈皇帝之于将军,可谓厚矣。国家不造,闯贼肆恶,覆我京城,灭我社稷,逼我先帝,戮我人民。将军志兴楚国,饮泣秦庭,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初衷,固未泯也。奈何遂凭大国,狐假虎威,外施复仇之名,阴作新朝之佐?逆贼既诛,而南方土宇,非复先朝有矣。诸臣不忍宗社之颠覆,迎立南阳,枕席未安,干戈猝至,弘光北狩,隆武被弑,仆于此时,几不欲生,犹暇为社稷计乎?诸臣强之再三,谬承先绪,自是以来,楚地失,粤东亡,惊窜流离,不可胜数。犹赖李定国迎我贵州,接我南安,自谓与人无患,与世无争矣。而将军忘君父之大德,图开创之丰功,提师入滇,覆我巢穴,由是仆渡荒漠,聊借缅人以固我圉,山遥水长,言笑谁欢,只益悲矣。既失山河,苟全微息,亦自息矣。乃将军不避阻险,请命远来,提数十万之众,穷追逆旅,何以视天下之不广哉?岂天覆地载之中,犹不容仆一人乎?抑封王赐爵之后,犹欲歼仆以徼功乎?既毁我室,又取我子,读鸱鸮之章,能不惨然心恻乎?将军犹是世禄之裔,即不为仆怜,独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独不念列祖列宗乎?即不念列祖列宗,独不念己之祖若父乎?不知大清何恩何德于将军,仆又何仇何怨于将军也?将军自以为智,适成其愚,自以为厚,适成其薄,千载而下,史有传,书有载,当以将军为何如也?仆今日兵衰力弱,茕茕之命,悬于将军之手矣。如必欲仆首领,则虽粉骨碎身,所不敢辞;若其转祸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苟得与太平草木,同沾雨露于新朝,纵有亿万之众,亦当付于将军矣。惟将军命之!

这封书信,若到别人手中,也要存点恻隐,为桂王顾恤三分,偏这忍心害理的吴三桂,毫不动心,仍檄催缅酋速献桂王。桂王方等三桂复书,忽见缅兵七八十名,蜂拥而入,不问情由,把桂王连人带座,抬了就走。还有桂王眷属二十五人,号哭相随。桂王此时精神恍惚,由他抬着,经过了若干路程,满望是荆蔓葛藤,无情一碧。到了缅都城外,见有大营数座,旗帜分悬,右首是“平西大将军”字样,左首是“定西大将军”字样。缅兵从平西大将军营内进去,放下桂王,出营自去。这里自有营兵接住,桂王问此处是哪里,营兵道:“是清平西大将军吴王爷大营。”桂王道:“是否平西王吴三桂?”营兵应了一个“是”字,桂王叹了数声。又见眷属多蓬头赤足,被缅兵押令入营,到桂王前,个个放声大哭。营内走出一员部将,大喝道:“王爷出来,休得胡闹!”眷属被他一吓,噤住哭声。

少顷,一位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员,带了数名护卫,缓步出来,对了桂王,一个长揖。桂王见他头戴宝石顶,身穿黄马褂,早料着是大将军模样,恰故意问是谁人,答称“清平西王吴……”说到吴字,停住。桂王道:“你便是大明平西伯吴三桂么?”三桂闻得“大明”二字,好像天雷劈顶一般,顿时毛骨俱悚,不由得双膝跪下,颤声道:“是。”桂王道:“好一个平西伯,果然能干!可惜是忘本了。但事到如今,也不必说,朕正思北去,一谒祖宗十二陵寝,你能替朕办到,朕死亦瞑目了。”三桂仍颤声道:“是。”桂王命他起来。三桂即辞归营内,对众将道:“我自从军以来,大小经过数百战,并没有什么恐惧。不意今日见这末代皇帝,偏令我跼蹐难安,真正不解,真正不解!”随令部将护着桂王及桂王家眷,簇拥前行,自己邀同爱星阿,拔营归滇。

不几日到了云南省城,将桂王拘禁别室,与爱星阿商议处置桂王的法子。爱星阿拟献俘北京,听朝廷发落。吴三桂道:“倘中途被劫,奈何?据我愚见,不如奏请就地处决为是。”爱星阿不便抗议,照三桂意拜发奏折。到了四月十四日,奉了清圣祖谕旨:“前明桂王朱由榔,恩免献俘,着即传旨赐死。钦此。”三桂立即升帐,传齐马、步各军,将桂王及眷属二十余人,都拥到篦子坡法场,令即绞决。桂王也不多说。只有桂王储嗣,年只十二龄,大骂三桂道:“三桂黠贼!我朝何负于汝?我父子何仇于汝?乃竟置我死地。天道有知,必不令黠贼善终!”是日,天昏地暗,风霾交作,滇人无不悲悼,改唤篦子坡为迫死坡。

时李定国方联结暹罗、古刺诸国,拟大举攻缅,索还桂王;忽闻缅人已把桂王献与吴三桂,急引兵追截;途次又闻桂王被弑,望北大哭,呕血数升。兵士见主帅已病,请即退还。回到猛腊,病势日重一日,临危时,尚三呼永历帝,悠然而逝。

定国已死,西陲无遗患,独东南尚有张煌言、郑成功。煌言隐居南田岛,随从只有数人,明知大势已去,无能为力,只是忠心未泯,还与台湾常通音问,屡促成功进兵。不料成功一病身亡,煌言闻讣大哭道:“延平一殁,还有何望?”从此深岛屏居,谢绝一切,暇时或著书遣闷,借酒消愁。一日,方在门外闲眺山水,见有数人着了明装,走到煌言面前,瞧了又瞧。煌言方自惊诧,但听来人道:“君非张煌言先生么?”煌言不便道出姓名,却转问来人。来人道:“我等皆故明遗民,因闻先生居此,特来拜谒。先生何必隐匿名姓,难道疑我等为奸细么?”煌言便邀到窟穴,彼此各道姓字,无非是张三、李四一流人物。坐谈之顷,满口思明、声声忠义,与煌言说得非常投机,并云:“岛口有来舟数号,舟中同志,约数百人,一成一旅,也可中兴,请先生出去一会,订定盟约,共图恢复便是。”煌言热心复明,便随了来人,步至岛口,果见口外泊船数艘,将要上船,舟中突起数人,都是辫发的清兵,煌言始知中他诡计。清兵提起铁索来缚煌言,煌言厉声道:“士可杀不可辱!”道言未绝,岸上引诱煌言的来人,即摇手阻住。当下偕煌言上船,乘着风势,到了宁波,复由宁波转达杭州,由清兵上岸,雇了肩舆,抬煌言入署。巡抚赵廷臣下阶迎接,请他上坐,便唠唠叨叨的劝他降清。煌言道:“如公厚谊,非不足感,但煌言义不事清,有死无二。任他辩如秦、仪,不能摇动方寸,还是早日就死,完我贞心。”廷臣见无可说,便从他志愿,送出清波门,令他就义,把遗骸送入凤凰山中。迄今凤凰山有张苍水先生墓,就是煌言遗冢。

这时候,镇守闽地的耿继茂,复与闽督李率泰、水师提督施琅,借了荷兰国夹板船数艘,攻克金、厦二岛,复名思明州为厦门。郑军退保台湾,由成功子经据守台地,仍奉永历正朔,效节海外。清廷将郑芝龙正法,并其子郑成恩、世恩、世荫等,亦一律斩首。芝龙临刑时,长叹道:“早知如此,何必投降。”郑经闻芝龙受刑,痛乃祖之被戮,悲厥考之无成,抢地呼天,枕戈饮血,可奈逋地徒成孤立,衔石不足填波,只得遵晦养时,再作计较。

那时八龄天子,坐享承平,归马放牛,修文偃武,太常纪绩,颁世禄以报功,胜国搜贤,予隆谥以表节。光阴荏苒,已是四年,天子大婚,册内大臣噶布喇女何舍里氏为皇后,龙凤双辉,满廷庆贺。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各上徽号,虽是照例应有的事情,免不得锦上添花,愈加热闹。只范文程、洪承畴等一班勋臣,先后逝世,朝纲国计,统归辅政四大臣管理。

这四大臣中,索尼是四朝元老,资格最优,人品亦颇公正。遏必隆、苏克萨哈勋望较卑,凡事俱听索尼主裁。独这鳌拜随征四方,自恃功高,横行无忌,连索尼都不在眼中。他想把索尼诸人一一除掉,趁着皇帝冲幼,独揽大权,因此暗中设法,先从苏克萨哈下手。苏克萨哈系正白旗人,鳌拜乃镶黄旗人。顺治初年,睿亲王多尔衮曾把镶黄旗应得地,给与正白旗,别给镶黄旗右翼地,旗民安居乐业,已二十多年。鳌拜倡议,欲将原地各归原旗,宗人府会议照准,遂命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会同国史馆大学士苏纳海,经理易地事宜。俗语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安居乐业的旗民,无缘无故要他迁徙,不免要多费财力;况且原地易还,屯庄亦须互换,彼此各有损失、各有困难,自然而然的怨恨起来。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等,俯顺舆情,奏请停止。康熙帝召见四大臣,将原奏交阅。鳌拜怒道:“苏纳海拨地迟误,朱昌祚阻挠国事,统是目无君上,照例应一律处斩。”康熙帝问索尼等人道:“卿等以为何如?”遏必隆连忙答道:“应照辅臣鳌拜议。”索尼亦随即接口道:“臣意也是如此。”只苏克萨哈俯首无言。鳌拜怒目而视,恨不将苏克萨哈吞入肚中,转向康熙帝道:“臣等所见皆同,请皇上发落!”康熙帝犹在迟疑,鳌拜即向御座前,检出片纸,提起御用的朱笔,写着“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不遵上命,着即处斩”十七个大字,匆匆径出。索尼等亦随了出来。鳌拜就将矫旨付与刑部,刑部安敢怠慢,即提到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绑出市曹,一概枭首。

康熙帝见鳌拜这副情形,遂有意亲政,阴令给事中张维赤等联衔奏请。贝勒王大臣同声赞成,独鳌拜不发一词。康熙帝又延了年月,直到康熙六年秋季,始御乾清门听政。隔了数日,索尼病逝,鳌拜欲加专恣,苏克萨哈恐不能免祸,遂呈上奏折,略云:

臣以菲材,蒙先皇帝不次之擢,厕入辅臣之列,七载以来,毫无报称,罪状实多。兹遇皇上躬亲大政,伏祈令臣往守先皇帝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则臣仰报皇上豢育之恩,亦得稍尽。谨此奏闻。

帝览奏,即用另纸写就朱谕道:

尔辅政大臣等,奉皇考遗诏,辅朕七载,朕正欲酬尔等勤劳。兹苏克萨哈奏请守陵,如线余息,得以生全,不识有何逼迫之处?在此何以不得生?守陵何以得生?着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具奏。

此谕一下,鳌拜已经闻知,遂至议政王处运动。这时候,议政王中,要算康亲王杰书位望较高,然见了鳌拜,亦非常畏惧。鳌拜便授意杰书,教他如此如此,杰书唯唯听命,遂照鳌拜意奏复。康熙帝见了复陈,不觉惊异起来。看官!你道他复奏中是什么说话?他说“苏克萨哈系辅政大臣,不知仰体遗诏,竭尽忠诚,反饰词欺藐主上,怀抱奸诈,存蓄异心,本朝从无犯此等罪名,应将苏克萨哈官职,尽行革去,即凌迟处死,所有子孙,俱着正法”云云。查清朝律例,凌迟处死,乃是大逆不道的处分,苏克萨哈请守陵寝,不过语言激烈一点,如何可加他凌迟,并且还要灭族?康熙帝幼年岐嶷,哪有不惊异之理,便召康亲王杰书等,及遏必隆、鳌拜二人入内,说他复奏谬误。鳌拜即上前辩驳,康熙帝道:“你与苏克萨哈不知有什么仇隙,定要斩草除根,朕意恰是不准。”鳌拜道:“臣与苏克萨哈并无嫌隙,只是秉公处断。”康熙帝道:“恐怕未必。”鳌拜道:“若不如此办法,将来臣下都要欺君罔上了。”康熙帝道:“欺君罔上的人,眼前何曾没有?朕看苏克萨哈,倒还是有些规矩。”鳌拜仍是力请,康熙帝坚执不允。鳌拜不禁大怒,攘臂直前,欲以老拳相向。康熙帝究属少年,吓得惶恐失色,便支吾道:“就要办他,亦不应凌迟处死。”鳌拜抗声道:“即不凌迟,也应斩首。”康熙帝战栗不答,还是杰书同遏必隆,参了末议,定了绞决,鳌拜方无言而出。可怜苏克萨哈七载勤劳,竟被权奸构陷,惨死法场。

康熙帝经此一激,到慈宁宫内去见太后,泣述鳌拜不法情状。太后女流,无计可施,只用好言抚慰。究竟圣明天子,别有心思,他向各王邸中,选了百名亲王子弟,年纪多与康熙帝仿佛,一班儿练习武艺,研究拳术。将门之子,骨种不同,不到一年,都学得拳术精通,武艺高强,连康熙帝也得了一点本领。于是康熙帝不动声色,先封鳌拜为一等公;歇了数日,单召鳌拜入内议事。鳌拜欣然前往,到了内廷,见康熙帝端坐上面,两旁站立的,便是一往少年贵胄。鳌拜昂着头,走至康熙帝前。说道:“皇上召臣何事!”康熙帝竖起龙目,怒向鳌拜道:“你知罪么?”鳌拜毫不畏惧,直答道:“臣有何罪?”康熙帝道:“你结党树私,妒功害能,罪不胜举,还说无罪!”鳌拜听了此语,恼着性子,忍耐不住,仍旧发作攘臂故态。康熙帝索性激他一激,便道:“左右与我拿下!”鳌拜厉声道:“哪个敢来拿我!”言未毕,一少年应声而出,走近鳌拜,鳌拜即拍面一拳,那少年不慌不忙,把鳌拜拳头接住,喝一声道:“去。”鳌拜站立不住,倒退数步。众少年趁这机会,拥住鳌拜,你一拳、我一脚,鳌拜不防这童子军,竟有如许能力,方想极力招架,谁知已被众少年掀翻,打得皮破血流,奄奄一息。康熙帝便召杰书、遏必隆入内,痛骂一顿。两人连忙下跪,捣头如蒜。康熙帝便命两人拖出鳌拜,叫他据实讯鞫,不得徇私。这两人魂胆消扬,自然遵旨勘实,奏复鳌拜罪状共三十款。末后有“鳌拜为勋旧大臣,正法与否,出自皇上圣裁”等语。正是:

当道豺狼遭失势,满城狐鼠亦寒心。

未知鳌拜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面包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是挨过艰难时世的咒语,也是杨大卫奋斗多年的生活成果。他安心地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可以吃到地球上最稀有的**美味。一次美食巡礼,他与朱海伦完成了两个吃货的隐秘相识。不料杨大卫遭遇一场恶疾,几乎丧命。美人离去,重生的杨大卫也不得不告别美食,仅靠简单烹制的食物为伴。吃得简单之后,他的欲望也随之发生改变,怀念起面包还未泛滥的那个年代。《土豆烧熟了》:探险家哥伦布、麦哲伦为地图添上新的大陆和海洋,哲学家笛卡尔、牛顿变更心灵在宇宙运行的轨迹,但是谁发起了人类味蕾上的一次次革命?
  • 第四者

    第四者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毕业生

    毕业生

    按理说,仲衡读不了这所全国一流的大学。高三读文科的他,每次模考的数学分都在及格线上下起伏。没曾想,高考他放了颗卫星,150分的总分,抓了148。仲衡盯着电脑大喊:“不对吧?一共做了不到90分的题啊。”孟一梅凑上前:“你考的?”“啊,操,电脑有毛病吧?”“电脑还会错?!”仲衡关掉查分系统,重新输入名字、准考号和身份证号码。“还是148,下午到考试院查查去……”仲衡还没说完,后背挨了一巴掌。“你他妈傻啊?!是观音菩萨保佑你上个好大学!我平时烧香供佛,你们爷俩没少么唧,这不显灵了?!”。
  • 零下五十五

    零下五十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际关系远没现在复杂,捅捅后门,象征性地送点儿礼,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行贿受贿,大事小情的也就办了。那时候,滨洲西部线依旧处于蒸汽机车时代,机务段的整备车间,都是那种搬不动砸不坏的铁桌椅。日勤7点15分、夜班19点15分到段,先开15分钟班前会,总结上一班的工作:给煤工没给火车头加满煤啦,清灰工没给锅炉屁股掏净灰啦,上水工、汽吊司机、搬道员联劳协作啦。再布置当班的任务要求,半点整接班。值班主任米雨富对整备工可谓明狠暗坏,调度员更是仰上斜下的势利眼,尤其对老值班司炉肖喜德,总不惜刻薄地大加刁难,直至羞辱成癖。
  • 河流带走雨水

    河流带走雨水

    伍阳独自坐在河边,天空没有下雨,但河水仍在涨。他想不明白,河水为什么还在涨,刘芳为什么就不回来了呢。河面上又漂来了一大团的杂物,在伍阳前面的河坝上旋转了一下,然后猛地冲下去,发出巨大的声响,溅起一大片水花,溅到伍阳的脸上,同时闻到一股药剂的味道。上游的选矿厂经常趁着河水上涨时,直接把污水排到河里;天晴时,又停止排放。现在是七月份,太阳还是好好的,有些烈。伍阳离开了河边,往家里走去。伍阳走到自己家那块田埂的旁边停下,仔细看看了这块田。
热门推荐
  • 商界现形记

    商界现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事纷纭说赖琏

    世事纷纭说赖琏

    大陆解放之后,赖琏长时间待在美国,办过报,教过书,但都不是很如意。1953年,他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任中文组组长,做起了一名国际公务员,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逝世。对于自己在联合国工作这一段经历,赖琏写有一些回忆文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一些世界政要的描写,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他们,往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生动的浮现出来,甚至还有几分漫画的色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 No Man's Land

    No Man's Land

    'The work of our best living playwright in its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power to erect a coherent structure in a twilight zone of confusion and dismay.' The TimesDo Hirst and Spooner really know each other, or are they performing an elaborate charade? The ambiguity - and the comedy - intensify with the arrival of Briggs and Foster. All four inhabit a no-man's-land between time present and a time remembered, between reality and wkkk.net Man's Land was first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Theatre at the Old Vic, London, in 1975, revived at the Almeida Theatre, London, with Harold Pinter as Hirst and revived by the National Theatre, directed by Harold Pinter, in 2001.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绝巅武神

    绝巅武神

    老者抱着一个小孩站在山顶。“爷爷,你能一拳打倒这座大山吗?”天真稚嫩的童音响起。老者哑然笑道:“真是孩子啊,哪有人能一拳打倒大山?”…………若干年后,耸入云端山巅上。一个身影负手而立,嘴角露出一缕笑意。白皙的手指微微弹动,顷刻间面前一座座巨山化作尘埃………………这是一个稚嫩少年成长为绝巅强者的故事……
  •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概述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我是狮子座女孩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我是狮子座女孩

    凌青玉,因父亲救人牺牲,不愿回到老家,大学毕业后执意留在A城。在她的大学好友杜若帮助下,凌青玉成功加入了响当当的天辰集团。在面试的时候,巧遇冷峻的天辰集团的宸太子、以及杜若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温文尔雅的衡少。起初,喜欢的是温文尔雅的衡少,不曾想,原来衡少以及闺蜜杜若,接近自己是有不可告人的原因。坚强的凌青玉一直想做一个女强人,本以为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努力和真心换来的,却不曾想,原来一切都是阴谋,甚至是有一双手,在推动事情的发展。而没想到起初打压自己的宸太子,居然是一直默默陪伴自己的人。在经历了风雨之后,她毅然的离开究竟是对是错?
  • 淳熙玉堂杂记

    淳熙玉堂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弑神龙帝

    弑神龙帝

    他,废物的时候常常被欺负,失去尊严。有了实力之后,他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但是他也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公平,别人为了得到自己的功法,害得自己家破人亡,不得不逃。当自己的有强大的实力之后,却得知自己的敌人是如此的强大。不过自己却没有因为别人的强大而胆怯,自己一步步的壮大,把强大的敌人踩在脚下,自己对自己的敌人彻底抹杀。神来弑神,龙来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