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5600000007

第7章 易经概论(6)

《说卦》曰:“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从这段文字记载中,便清楚的表明了“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的农业生产过程。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出”,生也。宇宙间万物的发生,都自东方开始,震为少阳春木,一阳初生。震属正春,按古历法,一年四季约三百六十日,用八除之得四十五日,一年分为八季节,每卦配一季节,占四十五日,震卦所占之四十五日,正值万物开始出生,故曰:“万物出乎震。”以八卦配八方,震为东,故曰:“震,东方也。”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离为日,日光普照天下,故曰:“离也者,明也”。以八卦配四时,离为正夏四十五日之季节,阳气已隆,草木茂盛,鸟兽皆出动,昆虫皆生出,万物欣欣向荣,彼此相见。故曰:“万物皆相见。”八卦配八方,离为南方,故曰:“南方之卦也。”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说,读为悦,言读为焉)兑为正秋四十五日季节,故曰:“兑,正秋也。”此季节万物皆长成,农作物结实累累,由于收获在望,农民心中喜悦,故曰:“说言乎兑。”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艮,止也。八卦至此为止。艮为冬末春初四十五日,季节立春。艮卦在东北方位于丑寅之间,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丑为冬末即今年之末,寅为春初即来年之初;丑为终,寅为始,艮圭阶于阴阳交替之间。故曰:万物成终而成始。”

后天八卦是流传最广,最被人熟知的八卦。它的积极作用不仅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同时还渗透到了中医、军事、历法等各个领域。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它们所承担的作用不同而已。正如宋代邵雍所言:先天乃易之本也,后天为其用。

4.《周易》之太极概述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而,究竟什么是太极,关于这个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总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第一、太极元气说

《周易·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所谓“元”,是指本原,原始之意,所谓“乾元”,“坤元”,实质上是指阴阳二气为万物的本原。

《周易·系辞上传》又进一步追溯阴阳二气的本原为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两仪”,指阴阳,所谓“太极”,是指区别于天、地,人“三极”

居于“三极”之上的最高的“极”,即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本原。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太极是指阴阳来分的气。

汉代郑玄《周易注》:“太极,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汉代王充《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唐代孔颖达《易》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太初,太一都指的是元气)

宋代张载认为太极是“气”。他说:“一物两体,气也。”他又说:“有两则有一,是太极也。……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欺?”(《正蒙》)气分阴阳二性,故称“一物两体”。张载认为:“凡有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

气是运动的,气分阴阳而交感;气升降飞扬,“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气有聚有散,气聚则物成,气散则物毁,如是循环不已,则是宇宙的普遍现象。

第二、太极无极说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周敦颐的“太极”,一方面回复到将太极说成是气,另一方面又提出“太极”本于“无极”,“太极”的“有”产生于无极的“无”。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就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程颐和程颢则将太极等同于无极,“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

第三、太极理学说

宋代是理学盛行的时代,所以,这个时期的易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理学思想来阐述太极的含义。宋代著名理学大师程颐说:“太极……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认为太极和理是无二致的。

朱熹在《周易本义·系辞上》曰:“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又曰:“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他认为,万物之根本是理,理在气先,理为气本。世上之事物,不但有此事物之所以然之理,其中且具有太极之全体。所以,朱熹说:“盖统体是一太极,然又一物各具一太极。”因此,“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此外,他还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语类》九十五)他说:“世上每类生物之生,皆先由气化,而后有形生。”“气化是当初一个人五种,后自生出来底。形生却是有此一个人,后乃生生不穷底。”意思是说,人之来源如此,其他各种生物之来源,也是如此,一切都是“自然变化出来”。由此可见,朱熹认为构成万物生生不息的道理,归之于太极之理,因为只有太极才是“天地万物之根”。

由于朱熹的观点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因此在以后的流传中也更为深远,可以说,贯穿了明清两代人的思想。例如,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也说:“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第四、道即太极说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传统哲学思想中,“道”也被认为是万物之源。这一点与“太极”极为相似。于是,人们便认为,“太极”其实就是“道”。正如邵雍所说:“道为太极。”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所说的一、二、三,形容“道”创立万物的历程,它与《系辞》所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形成论在认识上基本相同。按照老子所说,太极本身就具备着一、二、三的功能。一为太极,二指阴阳,三代表多数,实指万物;因为太极具有阴阳二气,它们之间互相转化,即产生以三为名新的和谐体。

第五、太极“含三为一”说

魏代孟康在结合前人对太极认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太极元气,含三为一”的新主张。他认为太极元气明明只含太极不仅包含天阳与地阴,同时还包含有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从而引出了天、地与人这三者关系。太极图的“白鱼”表征天,“黑鱼”表征地,黑白互回的交界表征人,整个圆圈表征太极,因此太极“含三为一”。如果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太极要分阴分阳,演化成万物,必然是一分为二,加上中介即分界的标准,则可说是一分为三,即分成对立面和中介物。这种观点虽然有待继续考证,但却已经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印证和推广。

太极是《周易》的理论基础,而太极图则是最直观表现太极哲学思想的工具。太极图分为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文化的重要图像。据说,太极图(阴阳鱼互纠结图示)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不仅对太极图进行了修改,并且写了《太极图说》进行解释,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故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仪。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周敦颐对太极图的改革,被后代的朱熹所采纳,并巧妙的运用到了理学之中,使之更为广传的流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之太极图。

从外观上看,太极图“负阴而抱阳”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它对客观世界的一切现象(自然的、社会的)进行了最高的概括。而且造型简单,形态优美,宛如一轮满月。但是,要想画好太极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然而,生活中多数人却想当然地认为太极图是用两个半圆组合完成的,可谓是大错特错。其实,正确的画法应该是从九宫出发,用洛书的数量关系在八个方向上求差,再用包络线把八个方向上的点连起来。

因为,阴阳鱼是存在有数量关系的,所以,如果把阴阳鱼用半径分成360份,那么每一条半径上面的黑色和白色的比例恰恰就是一天当中的阴和阳的比例。水平位置是春分和秋分,竖直位置是冬至和夏至。正确画好太极图,只需按照如下的步骤即可:

第一步,把1—9九个数添到九宫格里,让各个方向的和都是15。

第二步,在八个方向上分别求出这些数字的差值。

第三步,把这些数标在八个方向的数轴上,用光滑曲线连接。

第四步,完成图形。

太极图是一种智慧的图形。它是以阴阳两性物质以阴阳交感与阴阳互补方式,不断地处于旋转运动中,并在运动中实现着由不平衡、不稳定、不饱和的状态,向着平衡与稳定发展的目标迈进。然而,当它一旦实现了饱和的目标之后,又会义无反顾的向着更高层级的自我进行超越,而且循环不息,永恒不止。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法则,直到18世纪,才被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发现。由此,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敬佩古人的大智慧。同时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太极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挥着它的伟大优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5.《周易》之占筮及常用词概述

《易经》是一部占卜祸福吉凶的书籍。早在商周时期,占筮被看做是一件隆重的盛事,因为,占筮是人与上天之神沟通交流的过程,所以,占卜师需要提前斋戒,并且沐浴更衣,以此来表达对上神的崇敬之情。这种规范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被逐渐的完善,并形成了一种需要严格遵守的原则。为了方便读者对占筮方法的学习和认知,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最基础的占卜原则:

(1)占筮前一晚早睡,不做任何事,以确保翌日的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入厕回来要洗手,既净身(净口、净手之意)。

(3)晚上11点后不卜,因在两日交接之时,天地混沌未明,且精神疲倦。

(4)以玩笑试之,或在嬉戏嘈杂,卧室厕所邪溺等环境下不占。

(5)心未定不卜,心不诚不卜、奸秽盗淫之事更不卜。

(6)一事只一占,不可反复请示,同样一件事,今日占明日又占,如此即不灵。

(7)凡占筮惟挚诚可以感动申明与天地神明相通。所以,不要轻易试卦,更不要随便请神驾降临。

(8)心意已决之事不卜,可以智慧能力判断者不卜,欲以占卜术来赌博,或者坐吃山空者不卜。

(9)战术的地方最好在神案或清净无杂的书桌上,占卜之事,以简捷之词写在红纸上,全神贯注,冥想索要占卜的人事物。

(10)占卦须客观,且要心定,不受外物如消息、杂声等所影响。

以上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希望热心占卜的读者,能够严格恪守。我们在了解了占卜原则之后,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占卜方法:

(1)蓍草占卜法

从五十根蓍草中,先拿出一根,始终不用,以象征天地末开之前的太极。将余下的四十九根,随意分开,握于左右手中。左手握的象征天,右手握的象征地。由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

放下右手中的蓍草,用右手数左手中的蓍草,每四根一数,象征四季,最后余下四根或四根以下,夹在无名指与中指之间,象征闰月。

再用左手数刚才由右手中放下的蓍草,每四根一数,最后余下四根或四根以下,夹在中指与食指之间。

小指中的一根与左右手数余下的蓍草,合起来必定是九或者五。以上是第一变。

将第一次余下的九或五根蓍草除去,再用四十或四十四根蓍草,同样的分握于左右手,由右手取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然后分别每四根一数,左右手余下的加上小指的一根,合起来必定是八或者四,以上是第二变。

再将其余的三十二或三十六根蓍草,同样的数,余下的合计,必定是八或四。这是第三变。经由以上三变,得到位置在最下方的开始的第一爻。第一变余下的是九或五,第二、三变都余下八或四,九与八是多数,五与四是少数。

三变中有两次多数一次少数,即九、四、八、九、八、四,或五、八、八时,称作“少阳”,也简称“单”,就是阳爻,记录成—

三变中有两次少数一次多数;即五、四、八、五、八、四,或九、四、四时,称作“少阴”,也简称“拆”,就是阴爻,记录成--。

三次都是少数,即五、四、四时,称作“老阳”,简称“重”,是阳爻,但也可能变成阴爻,记录成○。

三次都是多数,即九、八、八时,称作“老阴”。简称“爻”,是阴爻,但也可能变成阳爻,记录成×。

“老阴”“老阳”可能变化,称作“变更’;“少阴”“少阳”不变化,称作“不变爻”。以数字表示,“老阴”是“六”,“老阳”是九,即经文中的“初六”“初九”等的六或九。相对的,“少阴”是“八”,“少阳”是七。

以上的原则,简化如下:

三变得到第一爻。同样再做五次,即可得到其他的五爻。但必须注意,“初”“二”“三对“四”“五”“上”的顺序,是由下而上。

假定,经过十八变的余数,是九、八、四,五、八、八、九、四、八,九、四、四,九、八、八,五、八、四,就记录成得到的就是泰卦;但第五爻是老阴,可能变成阳,就成为需卦。称作“泰之需”。这时,泰卦是“本卦”,需卦是“之卦”。问卜的占断,在“本卦”的“变爻”,以上例来说泰卦“六五”的“爻辞”就是求得的答案,但为了解卦的整体性格,“卦辞”也要一并参照。不过,当一卦中出现若干“变爻”时,依据朱子的《易学启蒙》,有两个“变爻”时,看“卦辞”。然而,实际上,这样往往会遇到两项文句相互矛盾的困难;所以,仍然应当依据《左传》“襄公九年”中的说法,有两个以上的变爻时,看“本卦”的“卦辞”比较妥当。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 孟子大讲堂

    孟子大讲堂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是中国人推崇的文化大师,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最珍爱的宝物。本书以《孟子》为基础去观察孟子的管理思想,融注着真实感,文笔挥洒,是一部可读之书,对大家提升自己管理能力大有益处。孟子与孔子并称中华“双圣”,不管在做人还是在治国之道上,都极力推行“仁政”,孟子的治国之道当中,丰富的仁政管理思想对我们当今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一部巨著,是尼采智慧的结晶,是晚期尼采思想的起点,几乎将尼采所有的思想囊括其中。全书借助“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世界。不管是在哲学史上,还是诗歌史上,其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老庄思想自始至终在起着助化和推动作用。本书以禅与老庄关系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禅与老庄在本体论、思维方法、民族心理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具体考察了老庄与禅宗渊源、互补及互用诸重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禅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足以体现禅与老庄思维模式、思想特色的“我佛一体”之禅境与“天人合一”之道境,始终是本书阐释的重点。对愣伽禅、慧能禅及后期禅宗与老庄思想之不同关系,作者亦有精当论述与阐发。
热门推荐
  • 离殇

    离殇

    他们的新婚前夕,他杀了她爹被她撞见,一路狂追,她被迫掉入断木崖,而他也由此中了血咒。他温文尔雅,为她倾尽于天下,背后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触及到他的真实身份。所有的一切都在复仇之下,都是为了揭发背后同一个预谋者。
  • 穿越剧情破坏着

    穿越剧情破坏着

    一地球青年被高级文明抓去电视电影,小小少年不学好,在大唐跟李世民打架,在跑男撩骚女明星,在生化危机干丧失,在漫威欺负女英雄DC这些位面各种作死,主角我高兴就好,其他人的死活跟我有啥关系
  • 电车食灵者

    电车食灵者

    总会有一些人知道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也会有着我们生活圈之外所不了解的事物和东西。
  • 依羽飞

    依羽飞

    古代魏国的青年许飞和萧羽,机缘巧合之下,为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理由,走入官场争斗,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仗着自身的才干和谋略,治县郡、平边患、理国政。打破了豪门枷锁,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 重生之盛世狂妃

    重生之盛世狂妃

    她被剜心而死,一朝重生14岁!怀揣医学宝典,携带灵植空间,契约神秘灵兽,她不再是人人可以欺辱的草包嫡女!大权在握,皇帝也要让三分;富可敌国,天下富豪闪一边;地下女皇,杀手组织定人命!男人?敢在她面前狂,她比他更狂!她发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重生一世,她必将站在这世界的巅峰——睥睨众生!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 魔法少女安真

    魔法少女安真

    缺少感情的少女,炼金世家的最后之作,追寻家族最终的梦想,以人之躯抵达神之境。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圣魂丹帝

    圣魂丹帝

    修炼一脉,神魂主体,又分别分成两种路径,一条是炼体,分别是灌气,入门,珐髓,易筋,元铁身,元铜身,元金身,元化身,圣身,圣魂。二条是精神力,内修,战斗力不如前者,但心态稳固,进境更快,分别是,观气,蕴气,养灵,灵初,御阵,身阵,阵皇,阵帝。其中御阵又分为三个等级,是指通过操控五形不同元素的阵,达到攻击敌人的目的。
  • 庶妃翻身这个王爷不太冷

    庶妃翻身这个王爷不太冷

    “希瑶,希瑶,快醒醒!”一阵急促的呼唤声传入耳际,程希瑶猛吸一口气,豁然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