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8400000006

第6章 《小的是美好的》

作者:[英]E.F.舒马赫

译者:李华夏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E.F.舒马赫(1911~1977),英籍德国人,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企业家,被尊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先知”。他一生阅历丰富,任过教,做过生意,当过记者,后来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他对经济增长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忧心忡忡,为此写出《小的是美好的》一书。

他的一篇名为《多边清算》的论文于1943年在《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后来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凯恩斯起草的多边清算方案“凯恩斯计划”中,全面采用了舒马赫的观点。

《小的是美好的》于1973年问世,书中切中时弊和颇具争议的观点激起了读者的热烈反响,该书6年间再版12次,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书中质疑西方经济目标是否值得向往,反对核能与化学农药,批评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标准。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世界”和第二部分“资源”,批评发达国家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对和平、土地的使用、核能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第三世界”和第四部分“组织与所有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事业问题、社会制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所应该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舒马赫看来,西方世界引以为傲的经济结构,不外乎追求利润及进步,从而使人们日益专业化,使机构逐渐成为庞然大物,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工作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工作环境变得非人性。他因而提倡中间技术等基础观念,为经济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同时,本书展示了现代社会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所导致的道德缺失、精神空虚、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为解决种种弊端,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观念——佛教经济学,即使人获得利用和发展才能的机会;使人通过与他人共同参加一项任务克服自私自利;生产恰当生存所必需的商品与劳务。他呼吁人们改变旧传统,接受新观念。他认为人们必须从规模、教育、土地、技术等方面加以全面改进,重新开始我们的新生活。

《小的是美好的》被看做是经济学上一次颠覆性的论述。本书在30多年前就明确地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而且第一次在学术界提出小企业是最具有经济活力的一部分,是一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要进行大众生产而不是大量生产的观念,其影响深远。

天底下总有些事是我们为了这件事本身去做的,但也有一些事是我们另有所图而去做的,任何一个社会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区分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对此有若干共识及协议。这块土地究竟只是一个生产工具,或者不仅如此,它本身就是目的?而且我所说的“土地”包括了所有在这块土地上的生物。

换句话讲,所有事情都要看做的人当时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如果是以生产者的身份享受头等待遇的旅行或使用豪华汽车,就会被认为是浪费金钱;但是如果同一个人摇身一变,以消费者的身份这么做,就会被称为是高水平生活的表现。

这种二分法再没有比在土地利用方面更明显的了。农民被看成仅仅是一个生产者,他必须采取可能的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即使他因此破坏了(对于作为消费者的人来说)土壤的质量、风景的美丽,即使最终的结果是农村的人口减少与城市的过度拥挤。现在有些大型农场主、园艺家、食品制造商以及水果种植者,他们从未想过消费他们自己的任何产品。他们说“真幸运,我们有足够的钱买得起有机生长的不施农药的农产品”。当问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坚持采取有机的方法,避免使用有毒物质时,他们回答说他们没有能力这样做。作为生产者的人有能力做到的是一回事;作为消费者的人有能力做到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由于两者又是同一个人,于是人或者社会究竟有能力做到什么的问题就引起了无休止的混乱。

而这些结果都是因为作为一个生产者的人,承担不起“不经济行事的这种奢侈”,因而无法生产出像健康、美丽、持久之类的必须“奢侈品”——而这是作为消费者的人比起任何其他东西都更想要的。这种东西成本太高了,结果是我们越富有,就越“买不起”。

归根究底,研究小组的结论可直接从它所作的假设中导出……人活着不能没有科技,一如人之不能违反自然而生存。但是最值得我们考虑的是科学研究的方向。我们不能把这个一脚踢给科学家去处理。就如爱因斯坦自己所说的,“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在经济上仰仗他人,”而且“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数量是如此之少”。以至于不能由他们来决定研究方向。

为什么发展不能是个创造的过程?为什么它不能被订制、购买、规划?为什么它必须是个渐进的过程?原因就在这里。教育并不会“跃进”,它是一个高度精细的渐进过程。组织也不会“跃进”,它必须逐渐演变以适应环境的变迁。纪律的情形也差不多。

如果援助是要引进某些新的经济活动,那么只有在它们能由大多数民众的现有教育水准可以支持的情况下,才对社会有益,也才能存活,而且也只有在援助能增进并推广教育、组织、纪律的更进一步发展时,它们才真正的有价值。这里也许会有个伸展的过程,但是绝对不会有一步登天的情况。如果引进的新经济活动要依赖特别的教育、特别的组织、特别的纪律,而这些都是接受援助的社会所没有的,那么这些活动就不会带来健康的发展,反而很可能会阻碍健康的发展。

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把《小的是美好的》推荐给那些乐于思考未来的朋友们:无论是有权的、无权的人;无论是穷人、富人;无论是年老的、年轻的,这本书会给每个人以智慧的启发。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如果一本书出版30多年后还不断地有人在读,并从中获得启示,那么这本书一定是经典著作。《小的是美好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梁小民

《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代表了经济学家的逆向思考,省思如何生活才是值得的与快乐的。

——中国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

同类推荐
  • 大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的奥秘

    本书符合广大青少年朋友的求知欲望及猎奇心理的特点,非常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向青少年朋友普及环境科学知识,鼓励他们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才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环保意识,让他们将环保意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指南。只有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才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也只有通过他们的行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才有希望得到改善!
  • 有趣的化学

    有趣的化学

    在化学世界中,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可以说化学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认知。
  • 透视地球

    透视地球

    主要从各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起源、运动、构造和特征,海陆变迁、构造运动、山川地貌等各类地质地理现象,人类对地球研究的认识方法、过程和成果。中外主要地质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透视地球》语言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对地球的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之中,营养、美味等这些美好的词语似乎正在逐渐远离被我们称之为食品的那些东西。在这种种问题的困扰之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将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提上议事日程。因为食品安全不但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还关乎人类的未来。
  • 气象缩影

    气象缩影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寻找幸福的天堂(上)

    寻找幸福的天堂(上)

    “初夏的黄昏正是萤火虫的春天,夜色渐渐苏醒唤醒了又一群新的生命,月光朦胧,若隐若现的弯弯的月牙,它走我也走。我的脚步踏过小草们的头顶,惊起一群正在专心舞蹈的小小萤火虫,它们萦绕在我的身旁,对于我的到来,它们似乎更加的欢快了,我低着头专注的望着它们。
  •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

    365夜故事(美绘版)》既有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开拓心智的童话、寓言、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幽默故事等。故事脍炙人口,增进知识,益智有趣,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锻炼孩子的意志,启迪孩子的心灵。这本故事集是送给孩子们的一束繁花,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哲理和趣味性,陪伴着孩子走过天真快乐的童年岁月。
  • 御猎

    御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翻案

    翻案

    主编说,要珍惜,詹周氏快90岁了,我可能会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媒体人。这算激励还是抚慰?没任何意义。我估计连主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采访她,无非是在哪里翻档案,看到了民国三大奇案,发现这三个案子,百十来号人,好像就詹周氏还活着。盯着民国时期的影印照她突发奇想,如果这周末把我派过去,拍一张她90岁的样子,彩色数码的,贴在她30岁的黑白照片旁边,一定很有趣。可是这对我很无趣,上海到大丰农场来回600公里,主编只批我500块经费,况且两地不通火车,早上一班从人民广场出发的大巴,晃悠到下午才到,晚上就要从那边再折回来。
  • 让成功来敲门

    让成功来敲门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认为,天资+机遇+优良性格=成功。从这个人生成功的公式出发,本书分别探讨了天资——人生成功基础,机遇人生成功阶梯,优良性格人生成功的关键。围绕成功公式,进一步分析和诠释如何开发天资潜力、如何把握机遇、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以及修炼性格的八大途径和方法。
  • 冥战

    冥战

    做了20年无神论者,一朝沦落进神棍队伍。流连人间千年的厉鬼;只有两尾的九尾狐;久远王朝太子的残留记忆。一切渐渐揭示出南绍行与那位天神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纵然是天皇老子,也休想让我替你背黑锅!”浩荡寰宇,他终将踏遍三界归于远古征途。
  • 闪婚试爱,家有天价影后

    闪婚试爱,家有天价影后

    森腾集团的太子爷,突然和她闪婚了?婚后还对她各种宠?痴心三年,她曾为了一个男人,从第一童星放弃了演艺生涯,从名门千金沦落到私奔女,到头来,却只得了一个惨遭劈腿、被骗公司股权的下场。陷入人生低谷期,放手渣男后,温晓转身便嫁了个顶级老公。从此生活、事业迎来大逆袭:重回娱乐圈,她登上国际舞台光芒万丈吊打白莲花;重登商界,她步步为棋夺回失去的公司碾踩渣男。然而,这生活实在是……“累……老公……”“才登了几步山,累什么累?”慕总大人表示。“可是,每天已经锻炼得够多了。老公……”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抗日神剧很科学

    抗日神剧很科学

    他到底是在活着..还是在等死?这问题只有诺贝在穿越之前吃饱了撑着时才会去想。现在,他知道,对于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来说,诺贝以前想的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等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活着。鱼人,食人魔,巨魔,狼人,娜迦,甚至巨龙.....曾经,人类面对各种族都几乎是作为奴隶苟延残喘。既然人族需要未来,那么他就是人族的未来!欢迎加入书友群:980323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