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8400000008

第8章 《大自然的权利》

作者:[美]纳什

译者:杨通进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是美国著名思想家、环境学家、历史学教授。他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研究环境思想史和环境主义运动史的资深学者。

20世纪60年代初,纳什在威斯康星大学档案馆收集整理关于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论文时,对环境伦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就从事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著有《荒野与美国人的心灵》、《大自然的权利》、《美国的环境:资源保护主义史读本》等。

20世纪是一个发展与破坏、繁荣与贫困共存的世纪。飞速发展的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人类日益感觉到自身的强大和改造自然方面所蕴涵的无穷无尽的力量。与此同时,人类逐渐认识到自身脆弱的一面和自然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剧增、物种灭绝、能源短缺、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危机的出现,表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正在使生态环境遭受致命的打击,同时也把人类置于危险的生存境地。基于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伦理学作为生物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在20世纪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了。

《大自然的权利》一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本书被公认为全面和详细介绍生态哲学和环境伦理学发展史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追溯了环境伦理思想与天赋权利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西方17~19世纪的环境伦理思想以及保护动物的仁慈主义运动。第二章探讨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介绍了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阿尔伯特·施韦泽和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环境伦理思想,以及后人对他们的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第四章论述了西方宗教的环境伦理思想,主要探讨了历史学家林恩·怀特的思想,以及基督教的“绿色化”趋势。第五章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伦理思想,说明了环境伦理学的“前卫”特征。第六章介绍了当代环境主义运动,以及这一运动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政治法律制度和经济秩序的冲击和影响。最后,作者在“跋”中说明了环境主义与废奴主义之间的相似性与合理性,指出了环境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大自然的权利》所追述的“新环境主义”认为,“在哲学和法律的特定意义上,大自然或其中的一部分具有人类应予以尊重的内在价值。”作者区分并命名了两种看似相像其实完全不同的生态保护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和环境中心主义的生态观。面对残酷对待野生动物的事实,第一种生态观认为这样做有害于人类;第二种生态观认为它的错误在于侵害了动物的权利。第一种生态观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认为人们有权享有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认为保护大自然是正确的;而第二种生态观则从动物、植物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态系统本身拥有存在的权利,人类没有理由和资格滥用自然。循着这两种生态观历史演绎的线索,尤其是生态中心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作者梳理了近现代西方思想史,认为以确立“大自然也具有天赋权利”为特征的当代环境伦理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最新发展和逻辑的延伸。至真哲理,发人深省。

纳什通过《大自然的权利》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人与人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的伦理关系;而人与自然之间也应建立一种合理的伦理关系。人在地球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物,人生活在自然中,与动物、植物、生态系统、大地等等都是平等的,人所享有的不仅是掠夺的权利,而且是保护的义务。

自然的绿色是希望之色,也是生命之色。护住这绿色既需要全新的价值观,更需要坚强的勇气和积极的行动。

在近代早期,关于道德能在多大程度上应用于大自然的讨论是围绕着动物活体解剖实验问题展开的。从其最坏的方面讲,这种实验是直接切割那些被活活捆绑在案板上未经麻醉的动物。由于医学产生于17世纪,因此它对身体功能的研究依赖于对动物的活体解剖实验。但是,这种实验遭到了早期仁慈主义者(humanist)的严厉谴责。而活体解剖者则转向勒内·笛卡儿(1596~1650),用他的理论来证明其实验方法的合理性。作为一名备受称赞的数学家、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笛卡儿提出了一种认为伦理学与“人—自然关系”无关的哲学思想。在笛卡儿看来,动物是无感觉、无理性的机器。它们像钟那样运动,但感觉不到痛苦。由于没有心灵,动物不可能受到伤害,它们感受不到痛苦。用笛卡儿的话来说,它们没有意识。相反,人具有灵魂和心灵。事实上,思想决定着人的机体。“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的基本原则。这种把人与自然分离开来的二元论,证明了活体解剖动物和人对环境所有行为的合理性。笛卡儿坚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非人类世界成了一个“事物”。笛卡儿认为,这种把大自然客体化的做法是科学和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前提。

但是,在西方思想的大潮中,也存在着另一股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挑战的涓涓细流,它的部分源头活水是希腊—罗马的这样一种传统观念:动物是自然状态的组成部分和自然法的主体。尽管基督教削弱了广延共同体的理想,但动物法的原则在欧洲思想中却生生不息。许多残缺的有趣证据表明,在中世纪法庭经常对那些(例如)夺人性命的动物进行刑事审判。这种做法使得20世纪70年代的下述观点显得并非如它看起来的那么新颖:树木与其他自然客体在法律面前应当拥有相同的地位。

有趣的是,尊重非人类存在物的权利、或人类对它们至少有责任的第一个法律出现于马萨诸塞湾一带的殖民地。《自由法典》于1641年被州议会接受,它的作者是纳萨尼尔·华德(N.Ward,1578~1652)。作为一名律师和后来的部长,华德于1634年来到新英格兰,定居于伊普斯维奇(Ipswich)。应法庭要求,华德编辑了殖民地各州的第一部法律汇编。华德在《惯例》(他使用这一词的含义即权利)这一栏的第92条列举了这样一个规定:“对那些通常对人有用的动物,任何人不得行使专制或酷刑。”第93条《惯例》要求那些“用牛拉车或耕种”的人要定期地让它们休养生息。很明显,这还是一种十足的功利主义观点——只有家畜得到保护。但是,在1641年,当笛卡儿的影响在欧洲正值高峰时,这位新英格兰人能够第一个站出来维护“动物并非毫无感觉的机器”的观点,可谓意义深远。而且,“专制”一词的使用似乎隐含着这样一种观念:在动物法传统中,非人类存在物也拥有天赋权利或自由。或许,在荒野中创造一个新社会的任务使得清教徒的心灵更容易接受一种宽广的伦理原则,这种伦理原则产生于一种与他们所征服的荒野相似的自然状态。

小海豹被残忍杀害

约翰·洛克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不是如何对待动物,而是财产在他的哲学中,动物能够被人拥有这一事实使得动物也获得了某些权利。当然,动物的这些权利源于其拥有者(而非动物本身)的权利,而且与人的利益有关。与笛卡儿相反,洛克在《关于教育的几点思考》(1693)中指出,动物能够感受到痛苦,能被伤害。毫无疑问,对动物的这种伤害在道德上也是错误的。但是,这种错误不是源于动物的天赋权利,而是源于对动物的残忍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洛克写道,“许多儿童折磨并粗暴地对待那些落入他们手中的小鸟、蝴蝶或其他这类可怜动物”。洛克认为,这种行为应被制止并予以纠正,因为它“将逐渐地使他们的心甚至在对人时也变得狠起来。”洛克接着又说,“那些在低等动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寻求乐趣的人……将会对他们自己的同胞也缺乏怜悯心和仁爱心。”洛克赞扬了他所熟悉的一位母亲。她教育她的孩子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小狗、松鼠、小鸟”和其他宠物的福利。他认为这些儿童在朝着变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的方向发展。在1693年的论文中,洛克超越了那种狭隘的功利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认识:人们不仅要善待以往那些被人拥有且有用的动物,而且还要善待松鼠、小鸟、昆虫,事实上是“所有活着的动物”。

《大自然的权利》一书所传达的信息深刻、紧迫,而且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一本人人必读之书。

——加拿大生物学家安东尼·格里菲斯

《大自然的权利》不是一部耸人听闻的天书,而是一部人类历史进程的真实记录。

——德国环境学家阿斯特·伊夫迪克

同类推荐
  • 海军陆战队:两栖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海军陆战队:两栖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重点介绍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两栖动物,以及它们的发展历史、进化、生存环境等等。本书图文并茂、知识点多、信息量大、趣味性强,充分展现了两栖动物世界中的千姿百态,令青少年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两栖动物世界的美妙神奇。
  • 月球:我们神秘的近邻

    月球:我们神秘的近邻

    月球,这是一个充满奥秘的神秘天体,月球上发生的诸多怪异现象和神秘事件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科学家们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以期早日揭开扑朔迷离的月球之谜。本书内容翔实,逻辑清晰,例证丰富,文字流畅,英汉对照系列能使广大读者享受到轻松学习外语的乐趣。
  •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天文学常识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天文学常识

    玛雅预言中说的“地球将在第五太阳纪迎向完全灭亡的结局”可信吗?或许,解开谜底只能从了解天文学入手。100个青少年不得不知的天文学常识,最权威、实用的天文学常识手册。让你轻松、高效地学习天文学知识,带领你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
  • 生物:细微之处显神奇

    生物:细微之处显神奇

    也许你不知道,仅仅在你诞生数秒钟后,一些微小的生物就会包围你并侵入你的体内。现在,正有数百万个这样的生物覆盖在你的皮肤上。在你阅读这一页书时,它们正聚集在你的鼻子、喉咙和嘴里。实际上,生活在你嘴中的这类生物的数量比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还多。它们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到或感觉到它们。当然我们也无法逃离或避开它们,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例如土壤中、岩石上、北极的冰层中、火山及所有生物有机体上。这类生物就是细菌。
热门推荐
  • 锐读(第15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5期·悬疑新主张)

    悬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至尊驭兽妃

    至尊驭兽妃

    她是家族的弃子,一朝重生!容颜被毁?修为被废?却不知她佛力入骨,弹指间执掌阴阳,就连四大神帝都跪求找虐!岂料,却惹上了邪魅嗜血的他。“本姑娘不过保护了你一年,什么时候成了你的人了!”“夫人此言差矣,是贴身伺候才对!”“滚!”“为夫这就带着夫人滚…!!!”(1V1,宠到甜,女主武力值爆表,打到你爽为止,欢迎小可爱们入坑!!!)已完结(一世无双:邪医小弃妃),要来看撒!
  •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明明在他眼里,女人只是用钱买来的玩物,不配让他付出感情,但是不知道为何,内心会隐隐作痛。更没想到的是这个为了家人,不惜耗尽七年青春,抵押尊严跟在自己身边七年的丫头竟然在想着逃离!“你竟然敢骗我,哼,什么命中不命中,我告诉你,我不要你了。”霍千颜说完跑了出去。惹得沈文墨直喊:“你是我命中的妻,是注定的,你跑不掉了……”
  • 血玉珠

    血玉珠

    “牺牲,不一定带来和平。但牺牲必会促进和平。”吾王之言。“那便如你所愿”明玄傲立虚空,挥袍而去。
  • 御天魔君

    御天魔君

    大佬重生到自己最柴废的时刻,没有修为被债主套路后追着打?不存在的!没修为也能反套路,反手就是一巴掌!震天震地震宇宙!什么是仙?什么是妖?什么是神?什么是魔?那不是我掌掴过的、正在掌掴的、或是正上赶着让我掌掴的存在么?
  • 三界大陆之幻魔瞳

    三界大陆之幻魔瞳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出名的杀手;她是凌天大陆百年难得一见的废物。有朝一日,她穿越而去。别人是三顾茅庐,我是棒打白莲花。别人是辛苦修炼,我是修炼如喝水。别人是求天而来一只幻兽,而我,幻兽天天求我来。别人说我那么拽,我就拽给他看!别人骂我是废物,我就亮瞎他们的狗眼。但,我差点就忘了,我只是个有可爱人设的小可怜。无cp,无大纲。
  • 不灭帝尊

    不灭帝尊

    我即生,诸天当灭!伴生神棺埋葬诸天,信我者得永生!林冥生于武帝世家,却天生九阴绝脉,不能修炼。家族破灭,使他悲愤觉醒伴生的天葬之棺,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且看他只靠外功体魄,觉醒武帝血脉,最终武破虚空,成就永生,超脱轮回!
  • 十年陆北情笙

    十年陆北情笙

    “如果有一天我把你忘了怎么办。”“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我把最重要的你忘记了。我想我肯定会后悔,那一定不是我愿意的。但,我请你不要为了那样一个不负责任的我,回头。我希望你可以像曾经没有我的时光那样,好好继续自己的生活。”十年之前,顾笙笑遇上了一个如春风般的少年;十年之后,时间定格在了那张少年绝美的笑靥。她盛装出席婚礼。却被一场车祸夺去了她最重要的一部分记忆;睡梦中,脑海里不断的回荡着心痛的一幕:“陆北凛你不是说过,这辈子最爱、最想娶的女人是我吗?怎么你要失言了?”她微笑着,动人的妆容下掩盖着一张痛彻心扉的脸;目光平静的注视着新郎新娘交换戒指后,头也不回地离开教堂。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每天一定要读的人生感悟

    每天一定要读的人生感悟

    有人认为,人生来就是为了吃苦,他们把生活比作漫长的劳役。又有人说,人们哭着喊着来到这个世界,然后痛苦地生活着,最后失望地死去。生活并非如此,人是生活的主人,而不是生活的俘虏。我们应该积极去主宰自己的生活,让生活变得快乐起来。《每天一定要读的人生感悟》通过一个个感动心灵的小故事,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反映、探索快乐的真谛。它能够帮助读者消除生活中的各种羁绊,走出心灵的误区,让心灵在快乐的空气中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