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900000005

第5章 人类探月之路(1)

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不过直到近代,才开始了科学的探索。尤其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和前苏联为了争夺霸权围绕月球探测展开了空前的太空竞赛,从而拉开了探月和登月的序幕。期间,前苏联利用“闪电”号火箭等,先后发射了24颗月球探测器,曾一度领先美国。为了改变美国在太空竞赛中落后的局面,美国总统肯尼迪策划并实施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美国、前苏联的探测活动带动了月球科学的发展,并且促生了人类对探索月球的欲望,到了21世纪,月球探测活动又进入了一个高潮,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探测计划,为人类征服月球奠定了基础。

伊巴谷:测定地月距离第一人

伊巴谷,公元前约190年出生于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约卒于公元前120年。这位古希腊天文学家发明了许多用肉眼观察天象的仪器,测定了月亮视差,是三角学的奠基人,发现了追踪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路径;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地球—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

伊巴谷通过观测室女座中的角宿一,伊巴谷发现了分点的岁差(恒星经过几世纪造成的位移)。他也将太阳年的计算精确到实际长度的7分钟之内,并估算出太阳和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在他去世后的几个世纪中,他的研究成果都未遇到挑战。伊巴谷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罗得岛度过,并终老于该岛。他长期在罗得岛上进行天文观测,编制出了约含850颗恒星的星表。这么多星星怎么区分呢?伊巴谷按照亮度将恒星划分为6等,最亮的20颗星是1等星,而6等星指那些刚刚能为肉眼看见的恒星。这种分类方法一直被后人所借鉴。

人类探月之路为了更准确地观测天体,伊巴谷制作了许多仪器。由于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已失传,他的成就只能从旁人的著作中得到了解。人们描绘伊巴谷发明了一种“瞄准器”,一根约2米长的木杆上,有沟槽可容一个挡板在其中滑动,在木杆的一端竖立一块有小孔的板,人眼从小孔中观察星体,同时滑动挡板,使它刚好遮住目标。根据挡板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及挡板的宽度,就可以算出被测物体的相对大小,或星空中两点的视距离。他还发明了一种星盘,可以测天体的方位和高度。人们还传说他制作过一个天球仪,刻在上面的恒星数目比他列在星表上的还多。

伊巴谷认为通过观测日食可以测定地月距离,但需要2个地点的观测数据。在土耳其附近,人们看到了日全食;而在经度接近而纬度不同的亚历山大城,只能看到日偏食,月球最大遮住了太阳的4/5。由此,他推算出了月球的视差,他也将太阳光处理为平行照射到地球上。他的计算结果是,月球直径是地球的1/3,月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5倍。第一个数据偏大了一点,对于第二个数据,按照现在的测量结果,月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4倍。由于埃拉托色尼已经给出了地球半径的数据,于是伊巴谷得到了月地距离的真实数据。让我们替伊巴谷算一下:38400×605/(2×314)千米:37万千米。现代的月地距离数据是38万千米。

伊巴谷的太阳数据误差较大,主要还是受阿里斯塔克的数据影响。伊巴谷算出的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2倍多,而实际太阳直径超出地球达100倍之多;他的日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2500倍,而实际是2万多倍。

伊巴谷被公认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不过当时天文学家对宇宙结构的看法现在看来是错误的。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想当然地认为,圆形是最完美的图形,所以天体的运动轨道必定是圆形的,而且运动速度是匀速的。按照当时普遍的说法,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么地球就是所有天体圆形轨道的圆心。然而实际观察时,人们发现行星运动时快时慢,还有逆行开“倒车”的现象。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伊巴谷综合前人的成果,认为地球并不在圆心位置,而是在圆心附近,稍稍偏离了圆心。因此从地球上看过去,行星的速度会时快时慢;他还认为行星本身先沿着一个小圆轨道转动,这个小圆的圆心再围绕着地球附近的大圆圈转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星有时会发生逆行。

月亮与历法

在望远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主要通过肉眼观察月亮和它的运动规律。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每天在自东向西的移动中,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月亮位相的变化,叫做月相,故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亮的月相变化。中国、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就测出月相的变化的周期为29天多。很早以前,人们就以月亮的运动周期来作为较长的计时单位——月,也就是今天我们称的月份。月相变化示意图我国古时将月亮也称太阴。因此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月亮很早就被人们引用于社会生活中了。而更长的计时单位——年,则是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即根据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回归年)来定的,以此制订的历法称为阳历。无论是古中国或是其他文明古国,都测出年长约36525日。我国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又称四分历,就是因为有这个1/4日的缘故。

月份长以太阴的运动为标准,年长以太阳的视运动运为标准,这种历法就是“阴阳合历”。除古埃及使用太阳历外,其他文明古国都用阴阳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成文历法是春秋末年的四分历,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四分历确定1年的长度为36525日,每19年设置7个闰年,这是当时世界上采用的最为精确的数值。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知识点阴历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农业气象学中,阴历俗称农历、殷历、古历、旧历,是指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夏历。而在天文学中认为夏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

望远镜的功劳

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望远镜是在1608年由荷兰的一位叫做汉斯·里佩的眼镜商人发明的。有一天,里佩的儿子在玩耍中偶然发现,将两块透镜重叠,并使其相隔一定的距离,通过镜片观察,可以看见远处教堂屋顶原来几乎看不见的小鸟。里佩受此启发,把2块镜片装在一个铜管的两头,制成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汉斯·里佩的这项发明,引起了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关注。1609年,伽利略自己动手制作出了放大32倍的光学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2个镜头组成,物镜大一些,目镜小一些。光线从物镜进入,出现物像的倒影,光线通过第二个镜头后,发生折射现象,使光线变成平行,眼睛看到放大了的物像,但是倒影。这种折射望远镜有一个缺点,即物像有些模糊。

1609年12月的一天,当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月球这个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时,令他惊异的是,他看到月球竟然是一个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世界,上面有高耸的山脉、伽利略广阔的洼地,还看到了奇特的像火山口那样的环形山。在这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月亮表面是冰清玉洁般的光滑,望远镜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月亮的真实面貌。

牛顿伽利略根据自己的观测,画了一个月面图,这个图成为世界上第一幅月面图。伽利略首次给月亮上的两条大山脉起名,用自己祖国的两座大山名称——亚平宁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来命名月球山脉。从此以后,月面上的许多山脉与高山照例用地球上的山来命名。

1645年比利时数学家、博物学家朗格林诺斯发表了他画的月面图,在图上标有322个地形物,他把暗的区域叫做“海”,把亮的区域叫做“大陆”,这种称谓沿用至今。

1668年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它的物镜由一个抛物面或双曲面形的凹面镜组成,光线由凹面镜反射后,经一个小平面镜反射出来,由目镜进行观测。反射望远镜克服了折射望远镜物像模糊的缺点,使对月面的观察更前进了一步。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人类对月面的了解则更为深入。

知识点折射式望远镜的发展

1757年,杜隆通过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镜的理论基础,并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造了消色差透镜。从此,消色差折射望远镜完全取代了长镜身望远镜。

19世纪末,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制造较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成为可能,随之就出现了一个制造大口径折射望远镜的高潮。世界上现有的8架70厘米以上的折射望远镜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间建成的。

折射望远镜最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到1897年叶凯士望远镜建成,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达到了顶点,此后的这一百年中再也没有更大的折射望远镜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从技术上无法铸造出大块完美无缺的玻璃做透镜,并且,由于重力使大尺寸透镜的变形会非常明显,因而丧失明锐的焦点。

探测月球新时代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从此走向了航天时代。利用火箭发射月球探测器探测月球,使月球的探测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人类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探测月球采用了以下5种方式:

(1)飞越月球。探测器从地球表面发射,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越过月球,对月球进行近距离探测,然后飞向太阳系,成为人造行星。这种方式探测时间短,获得的信息少。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2)击中月球。探测器从地面发射,沿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直接击中月球,利用撞毁前的短暂时间进行探测。

(3)月球卫星。探测器从地面发射,经轨道中途修正、调姿,进入月球引力场作用范围,再经制动火箭点火和速度修正,被月球引力场捕获,形成月球卫星,进行环绕月球探测,这种方式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探测。

(4)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探测器从接近月球或由月球卫星经过减速机动飞行,实现在月球表面上软着陆,以进行实地探测。

(5)探测器从地球—月球—地球的探测。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在月面上完成摄影、采样等任务后返回地球。

知识点软着陆与硬着陆

软着陆指航天器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低降落速度,使得航天器在接触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从而实现安全着陆。例如,通过推进器进行反向推进,或者改变轨道利用大气层逐步减速,或者利用降落伞降低速度。一般来说,每种航天器都是通过多种减速方式共同作用进行减速,达到软着陆的目的。

相对于软着陆,物理上的硬着陆一般是指航天器未减速(或未减速到人员或设备允许值),而以较大速度直接返回地球或击中行星和月球,这是毁坏性的着陆。

寻找探月之路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宣布美国要在10年之内实现把人送上月球并使之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美国的这一载人登月计划被称为“阿波罗”计划,它使世界为之震惊。前苏联立即调整了原有的航天发展计划,决定首先开展载人登月的考察研制工作。

然而,月球这个一直被人们不断猜测和想象的星球,它的表面是什么样呢?上面能承受飞船的压力吗?应选择什么样的地方降落飞船呢?人能否在月面上行走呢?人上了月球是否安全呢……一大串问号摆在人们面前。解答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派探测器去探测。

前苏联发射的47个月球探测器共分3个系列:“月球”号系列、“宇宙”号系列和“探测器”系列;美国发射的36个分为“先驱者”、“徘徊者”、月球轨道器和“勘测者”4个系列。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月球探测器大多是通过绕月飞行进行考察,也有的在月球降落,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由于它们的出发点地球和目的地月球都在运动,因此月球探测器必须选择合理的飞行路线,以便最近、最省时地飞向目标。

月球距离地球大约为38万千米,据计算,派往月球的探测器的初速度不得小于每秒10848千米。月球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常常是在地球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下运动。科学家常将月球探测器的轨道飞行分为2个阶段:①以地球引力为主的阶段(当月球探测器与月球的距离大于66万千米时);②以月球引力为主的阶段(当月球探测器与月球的距离小于66万千米时)。而且在实际飞行中,月球探测器还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因此,月球探测器的飞行路线非常复杂。

如果月球探测器最终目`的是为击中月球,那么就要选择适当的发射时间,使月球探测器的飞行轨道与月球相交;如果要击中月球表面的特定区域,那么发射初速度、发射时间和月球所在的位置及运动都需要严格选择,而且在飞行途中还要严格修正探测器的轨道参数。

如果要长时间地考察月球,月球探测器需成为绕月飞行的月球卫星。

同类推荐
  • 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如果没有绿色,我们的绿洲就会变成沙漠,我们的河流将会干涸,我们的天空会变得黑暗,我们的生活会不堪设想……倡导绿色生活,从每个人做起。
  •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帝国:这里的人民相貌普遍十分俊美,他们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过上惬意富足的生活,甚至那个时期还出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美人鱼”“机器人”……然而,就在公元前一万六千年的某一天,这个近乎完美的帝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 家庭音像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音像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家庭音像的基本知识,其内容丰富,容量大,实用性强,此书在手,万事不求人。
  • 昆虫记

    昆虫记

    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诚属空前绝后。
  • 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上)

    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上)

    名胜古迹,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漫步在这些名山胜水之中,一方面可以领略自然的大好风光,另一方面也从中感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对于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理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台湾资料清德宗实录选辑

    台湾资料清德宗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仍未冷

    血仍未冷

    这本故事集由著名悬念故事家於全军先生亲自挑选,从近作中挑出最精彩最满意的故事以飨读者。篇幅中篇短篇都有,情节曲折离奇,悬念紧张刺激,时代跨度大,地域涵盖广,能让读者享用到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强扭的瓜也甜

    强扭的瓜也甜

    你等着吧,总有一天你会是我儿子的妈!多么霸道的一句表白。有一种爱就是霸道得高调又不失甜蜜、可爱……好好珍惜这样对你的人吧,他们只不过想偏执地爱你一个人。
  • 神傲苍穹

    神傲苍穹

    逆天行武道,以命博还生。满天飞雪寒风中,风卷残云空谷幽。虽拥有绝世废体,但偏要逆天行事,受地狱之苦,得锻骨之体。勇者无惧,只道是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
  • 石屋清洪禅师语录

    石屋清洪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重生之不做肉文女配

    末世重生之不做肉文女配

    上一世她至死都没能回家一趟,三年后在基地再次见到因饥饿而瘦弱的不成人样的父母,她胆小懦弱的没敢上去去认,只因为她没有任何的地位和生存的本领,只能苟且偷生的靠着小队而活,直到一次意外她惨死于基地几里外的位置。死了一次她才总结出来原来她的一生只是一个女配,为女主生,为女主死。这一世,她一定要早早的回家,和父母一起在这个残忍冷酷的末世里一起活下去,远离那个绿茶婊。
  •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她是异世第一狂神,遭天妒忌,被雷劈中意外重生为经脉俱断,魔力全无的废人一个。靠!破老天,你当我狂神的名号是叫着玩儿的?破碎虚空,倾灭天下,她势要将这个异世搅得天翻地覆。他是美貌妖孽、腹黑邪佞至尊邪帝,命运的纠葛将两个同样狂傲的人紧紧捆绑在了一起,狂神vs邪帝,这是一场强强的追逐对决。
  • 风月谱

    风月谱

    那是一座破庙。破庙里没有乞丐和濒死的拾荒人。只有十一个皮肤白皙的青年人,凭空出现在了庙门外。他们脚朝着庙门,睡得很香,但等他们醒来时,一定会惊惶失措,说不定会像娘们一样尖声大叫。因为,这十一人全身上下赤条条光溜溜,白得像刚出生的婴儿,而他们的腰间,都有着一条金光闪闪的腰带,像捆着猪仔的麻绳。阳光下,那金腰带分外晃眼,它是拿整块金子打成的,如果凑近了看,便会发现那腰带上刻着一行正楷小字。蜀中十一侠,七月初十,欠风月坊黄金叁仟贰佰两整。
  • 知实篇

    知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