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300000009

第9章 人际关系要适时经营(8)

1987年,中国电脑市场只有为数不多的四五种美国品牌电脑以及技术性能相对落后的国产电脑。已经通过解决西文汉化问题而获得巨大发展的联想集团此时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继续进行单一的联想汉卡的推广销售。这显然是一种不思进取的选择,因为汉卡市场毕竟有限。二是以汉卡为龙头,研制开发自己的电脑,以汉卡带动电脑销售。这在当时看虽然是有利可图的选择,但面临着几个问题:企业实力不够,公司当时难以承担开发电脑整机需要的资金投入;对世界电脑技术的发展不熟悉,即便生产出自己的电脑,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因为先天不足而没有大的发展前途;由于“联想”是一家计划外企业,当时的国家政策也难以支持它生产电脑。三是结合中国国情,选择一种质量、性能和价格比较合适的外国电脑,以汉卡带动电脑销售并使之成为大陆的主导型电脑。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第一,投资少,利于积累资金;第二,便于了解世界电脑的先进技术,积累市场经验;第三,便于建立自己的全国销售网络。最终柳传志选择了第三种方式,并与美国AST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按柳传志的计划,第一步,通过代理将世界真正优秀的产品引进来;第二步,在适当时候把生产线引进来,实现生产环节本地化;第三步,进一步实现技术转移,大大缩短与代理产品的技术差距,实现相关技术的本地化。最后的事实是,代理业务不但发展了联想自己,也为中国的整个计算机产业作出了贡献。在联想和我国其他计算机企业的奋起直追下,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真正实现了与世界同步,并同时促进了我国代理行业的发展。联想是最早将代理制引入中国的企业之一,也是最早通过签订代理协议规范代理商行为的企业。

对“联想”来说,代理业务在其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代理业务,就没有今天的联想电脑和联想激光打印机,就没有出色的“联想”管理经验和成功的渠道管理。

最重要的是,代理让柳传志和“联想”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培养了人才。

另一次是“联想”在香港的发展。

1988年,整个中国都处在高速发展的氛围中,国内经济环境既繁荣又混乱,许多客观情况都限制着民营科技企业向产业化发展。

柳传志已经学会了做贸易,打通了渠道,但他并没有满足。他在细致的国内外市场调查之后,毅然制定了进军海外、以国际化带动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他要自己进行生产。“因为我们是计算所的人,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做。但当时是计划经济,联想很小,国家不可能给我们生产批文,我们怎么说都没有用,因为潜在的能力没有人相信。我们决定到海外试试,海外没有计划管着你。就这样,我们把外向型和产业化并做一步跨了。”

1988年,柳传志一行几人来到香港,手里只攥了30万港币,因此到香港后也只能和在中国大陆一样,先从做贸易开始。通过贸易积累资金,了解海外市场。

当时,“联想”进军海外市场的条件并不完全成熟,他们虽然有技术和国内大本营做后盾,但是他们对国际计算机市场却一无所知,就好比一个身强力壮的“瞎子”。与联想合资的香港导远电脑公司的儿位年轻港商毕业于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理工学院,资金与科技实力不够,但对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律一清二楚,就好比一个心明眼亮的“瘸子”。

让这两个不完美的“残疾人”完美地结合起来,让“瞎子”为“瘸子”做腿,站立起来然后起跑;让“瘸子”为“瞎子”做眼,看清世界,找到方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以不完美的个体做完美的“组合”,这就是柳传志和“联想”的“瞎子背瘸子”策略。

柳传志在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1988年我们带了30万港币到香港,同当地两家公司合作,总投资90万港币,办了一家香港联想电脑公司。那时在香港开公司成立大会,也就是4月1日,我在记者会上讲,我们计划一年要完成营业额1亿港币。记者就问我们有多少本钱,我们说有90万的股本,当时没说利润,结果所有记者脸上的表情都很明显,似笑非笑,绝对不以为然,觉得又是大陆来的人说大话。时隔一年以后,我们完成了1.2亿港币。事实证明,我们不是说大话。”

对于钱具体怎么赚的,柳传志说这不是秘密,很简单。当时他们的三家公司分别是中科院计算所、中国技术转让公司、香港导远公司。一家在国内有技术,另一家公司有可以做资金担保的雄厚背景,香港公司掌握了海外销售渠道。当时他们主要销售美国公司AST刚刚引进中国的机器。当时的计算机与今天不同,今天的计算机因为竞争激烈已经成了新鲜水果,像荔枝一样不能搁,一搁就贬值,那时却都是干果,搁些时间也没问题。如果他们每月可以卖200台,他们就订货400台,因为北京联想还可以销200台。万一香港的200台谁都没卖出去,顶多下个月北京公司再接着卖。这样,多进货价格就大大不同。价格能差40%。后来他们做到每个月销售两千多台。那一年他们卖了两万多台,进价又比别家低得多,便有了很大利润,所以第一年他们愣是做了1.2亿港币的营业额,净赚了一千多万。

当时,大陆有不少公司也与香港有着合作,但多不愉快。联想的成功无疑证明了策略的正确。这一开头的喜人成绩不但给联想的海外发展增添了信心,也在内地和香港大企业合作方面作出了表率。

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别人的短处,拿别人的长处来克服自己的短处,在合作中谋发展,在互补中谋前进,这样双方就都能做大、做强、做长久。

商业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自己,但是纯粹不顾别人的自我发展是不可能的。正如人具有社会性而必然会受到周围人群和社会变化的影响一样,单一企业的发展也要受到行业发展、企业发展的影响。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颇像莎士比亚描写过的那种情景一般:“所有的男女都在这儿扮演角色。”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登场表演的入场券,他们结成一支互为影响的群体,汇成一股人流,摩肩接踵地在众目睽睽下表演着。企业也如此,具有社会性或群体性。竞争只是企业活动的一个方面,即表现企业个性的方面;而合作则是企业活动的另一个方面,即表现企业群体性的方面。当今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如果不存在“大鱼吃小鱼”的前提,竞争的双方要是不顾对方的死活,死拼到底,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只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局。如果双方在必要时采取合作对策,也许对双方都有利,因此在商业活动中提倡互惠原则是必要的。

买卖双方中,卖方想赚钱,买方想省钱,表面上看这是一对矛盾,但是买卖双方的关系也是通过这种“赚”与“省”的关系而发生的,两者又在统一体中,没有了任何一方,买卖关系就不存在了。以长远之计去维持这种关系,就需要考虑双方互惠的原则。

借到一块响亮的金字招牌

借力不能滥借,不能什么都借,应该只借自己最紧迫需要的东西。

在中国的电脑圣地中关村,提起柳传志和他所创立的“联想”,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确,于公——上百亿元的年销售额,于私——上亿元的身家,这都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达到的创富高度。经商取得如此成就,头上的光环自然多多,但在这光环笼罩之下的,是他不平凡的创业和发展历程,其中最为他自己庆幸的就是在联想创业之初就“借”到了一块金字招牌。

198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公司的前身成立。在当时还属偏僻之地的中关村又多了一家实在不起眼的新公司。柳传志和另外10个被认为不太安分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开始摸索赚钱之道。

当时公司的基本状况是: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加上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以及端着计算所“铁饭碗”的11个人。创办初期,与“两通两海”相比,这家公司实在不起眼。那时候到政府部门开会,联想的总经理总是早早到场,坐到第一排。如果有机会讨论,一定要抢着发言,目的是引起领导的注意以便得到支持。

很明显,这是一家地道的国营企业,因为投资少、规模小,也许投资者并没有指望这个小公司能干出多么大的事情来。但国营这一点,对于刚刚诞生的这个小企业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柳传志他们非常清楚,国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民营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正是基于这一点,柳传志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用活用足政策,把联想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一个举世瞩目的大企业。

成立前期,柳传志和创业的同事们考虑,计算所只投资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应该放权。于是他们向所里提出要三权:第一是人事权,所里不能往公司塞人;第二是财务权,公司把该交国家的、科学院的、计算所的资金上缴以后,剩下的资金支配所里不要管;第三就是经营决策权,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由自己做主。

虽然投资不多,但在柳传志的要求下,计算所将三件宝交给公司:一是下放人事、财务和经营自主权,也就是在机制上保证后来柳传志所说的“民营”。二是保证所里上千名科技人员做公司后盾。这一点在当时可能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因为中科院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也许还有人觉得是计算所在甩包袱。但是,高素质的创业人员可能是当时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最大的财富。三是给一块“中科院计算所”的金字招牌。这是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有了中科院计算所这块国内计算机界的顶尖招牌,对公司发展业务肯定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因此,柳传志一直到1988年还在强调“我们是官办公司”,那是一块“金字招牌”,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优势,也充分地利用了它。

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最大的好处是贷款容易、税收优惠以及有商业信誉等等。回顾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国有优势的发挥在联想发展的关键时刻往往是功不可没。柳传志曾直言不讳地说:“1988年我们能到香港发展,‘金海王工程’为什么去不了?因为它是私营的,而我们有科学院出来说话:‘这是我们的公司。’”香港联想开业三个月就收回90万港币的全部投资,第一年营业额高达1.2亿港币,“国有”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体现。甚至在企业发展的后期,联想还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国有”的恩惠,与政府成功地合作、开发并实施了诸多的合作项目。

一次,中国科学院进口了500台IBM计算机,配给其下属的上百家研究院。王树和、柳传志几位得知后,和李勤天天跑中国科学院。当时的信通公司等也在争这笔业务,但是,李勤他们给出只收价格4%的维修服务培训费,使其他公司觉得没法做。新技术公司有很多人曾经参与过我国大型机的研制,技术力量很强,加上这些人的努力,一趟一趟地跑,终于感动了中科院,于是科学院把这500台计算机的验机、培训、维修的业务交给了联想。

联想就这样迎来了第一桩大生意。500台计算机把两间小屋堆满了。由于场地小,排不开,只好腾出一间屋子验机,其他人便都挤在另一间小屋子办公。这笔业务做得非常不容易,做完之后,扣除3%的成本,只剩下1%的利润,但是,由于李勤他们服务、培训等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最终把他们的服务费涨到了7%。于是终于挣到了公司的第一笔巨额利润——70万元。

赚这笔钱主要靠的是技术,是以验机、培训、维修机器等为主要服务内容,采取出卖技术劳动力的方式赚取的。

第一桶金的掘得是因为发挥了新技术公司的长处,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并且也是靠着中科院这个背景,这两点优势在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创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借力不容易,把借到的力用好更难。用好它就得仔细分析好双方的优劣,然后再优势互补,以发挥所借之力的最大功效。成功商人不仅是一个善借者,更将是一个善用者。

虽然人生得意、财源滚滚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实现。但如果你懂得借路而行,就可以做到以小博大。

在生意场的打拼中,借力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其形式各种各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用别人的力量优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了借外力成功的经典,这是因为对方的箭正是己方所急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都需要借他人的力量成事。正如卡耐基墓碑上刻的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明白如何集合比他能干的人在他身边。”

大凡成功者必善于利用他人之力,从而使自己拥有一双能翱翔寰宇的羽翼,比别人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自己挖的“井”取水最方便

培植也是一种投资,想乘大树之凉,就得多植树苗。想借人之力,有时需要先舍得付出,把有潜力供自己借的人培植起来,这需要眼光,也需要魄力。

同类推荐
  • 心态对了,事就成了

    心态对了,事就成了

    人生就是由许多起起落落组合而成的,这些遭遇都是我们无法改变、无可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自己如何去面对。人生所呈现出的色彩是艳丽还是暗淡往往取决于我们选择怎样的心态。《心态对了,事就成了》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与力量,将会引导你积极面对挫折、勇于攻克困难,最终获取成功。
  • 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

    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

    《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一书将为你解开疑问。我们认为,你要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它们是要拥有:好想法、好心态、好习惯、好目标、好人缘、好口才及自信力。只要你做好了这几点,便可以拥有成功与美丽的人生,在芸芸众生中迅速脱颖而出。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凡事感恩,生活才会处处充满爱!爱是联结人与人、人与万物的纽带。它生发出人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爱,是塑造优秀人格的人生教科书,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雨露,对人一生有重大影响。爱需要感悟、爱需要体味、爱需要思考、爱需要分享,爱更需要感恩。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来自为难中伸过来的一只手,来自寒冬中递过来的一把火,正是这些友善的鼓励和支持,化解了我们心中的冷漠、怨恨和恐惧,于是“感恩”二字就烙进心间,让我们静静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 海底捞店长日记

    海底捞店长日记

    李顺军2007年大学毕业后,在半年多时间里辗转多地,遍尝职场心酸。机缘巧合,他到北京海底捞应聘,凭着自己的努力,从服务员、迎宾等基层岗位,到店长助理、领班、后厨厨师长,到大区经理助理、代理店长……他的事业从海底捞起飞!《海底捞店长日记》既是在此期间他写下的成长日记,记录了他在海底捞所收获的一切,为读者揭秘一个真实的海底捞。《海底捞店长日记》非常值得职场人士阅读,对大学生、经理人和老板也有很大启发性。《海底捞你学得会》作者、资深餐饮急救专家杨铁锋先生对李顺军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进行了点评,这些点评画龙点睛,让我们以新的角度观察体会所看到的一切。
  • 给真爱一个空间

    给真爱一个空间

    "我试着接近你,我试着呼唤你,当我走向你,原来你也正朝着我走来。后来我知道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需要给真爱一个空间!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热门推荐
  • 我,即是深渊

    我,即是深渊

    当你凝望着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望着你。我在中世纪的大陆上,传播着虫群的恐惧!我在末世的世界里,挥舞着亡灵大军的旗帜!我在圣光蒙昧的世界里,鼓动着恶魔的复苏!世界,请听我说,我...来了!对世界充满绝望与怨恨的生灵们啊,歌颂吧,这名为死亡的嚎叫!我,深渊——回来了!深渊领主QQ群718326749
  • 听说上神种出个小娘子

    听说上神种出个小娘子

    常山上神从花神那里讨来一个种子,此后他便悉心照料,浇水施肥样样不少。种子发芽长大,又结出花苞,从花苞里蹦出个胖娃娃。常山上神无妻无子女,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女儿,他看着这个胖娃娃可是高兴坏了。哪料那胖娃娃一张口就唤道:“夫君~”常山上神:“这剧情不对啊?不是应该唤我爹爹的么!”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常山上神抱着这样的想法,把地上的花瓣捡起来裹在胖娃娃身上……常山:“娃啊,你且先回炉重造一番。”胖娃娃:“……”
  • Ceres' Runaway and Other Essays

    Ceres' Runaway and Other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山狼传

    中山狼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反穿之甜婚日常

    反穿之甜婚日常

    她,斗前朝,戏后宫,闹的鸡飞狗跳墙,无赖加难缠,圣殿之上突然消失,巧合还是阴谋?落入异世,既来之则安之,逍遥快活。他,盛氏的掌权人,神秘且低调,从来没有想过会爱上一个人!繁华之后,该如何抉择!
  • 死灵与道成寺钟

    死灵与道成寺钟

    “为这点事就死去吗?”“为这点事就活着吗?”快停下,快停下,不要再问答了!只要有爱不就好了吗?“落脚地呢?”重兵卫问道。让吉冈带路就是个失误,他说自己识路,却常绕远路,最后偏离大路,让他们无处落脚。重兵卫第一次让吉冈带路,迷路是吉冈的错。第二次还让吉冈带路,那就只能怪重兵卫自己了。
  • 重生之最强王爷

    重生之最强王爷

    一个考古学家在一次考古过程中,误触机关导致灵魂重生到千年前的王朝成为皇帝的七皇子,从此引气长生诀制霸武林,铁人铜马军纵横疆场,大魏王朝最强王爷就此诞生......建了一个QQ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群讨论:699158328
  • 盛世春华

    盛世春华

    暮云朝,暮家三小姐,被至亲的姐姐苦苦相逼陷害致死。再次睁眼,她的身体里装了二十一世纪的暮云朝,一改昔日的善良与不忍。至亲姐妹?她不稀罕!未婚夫?她更是瞧不上眼!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弱肉强食,这才是她的生存法则!
  • 太华希夷志

    太华希夷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实习生

    实习生

    普通工薪家庭的草根女,靠什么逆袭成为“女神”?名校毕业、走入职场,等待她的,除了难缠的顶头上司,还有什么?隐瞒身份的富二代,开超跑上班领取微薄薪水。他想挣脱父辈的光环,远离人人羡慕的庇佑,靠自己打一片天下,他能做到吗?还有她、他和他们……青春,就是一无所惧;年轻,就是热血沸腾!他们走出校门,摩拳擦掌,准备踏入职场,开启自己的人生。在这段青春与成人之间的时期,热血混合着冲动,梦想被现实裹挟,他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眺望未来,他们的身份是“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