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5000000007

第7章 从含蓄中发掘美

有些古诗所描摹的情景事理,虽与我们相隔久远,但我们却百读不厌,犹如咀嚼橄榄,余香满口,这主要是这些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简言之即“含蓄”。含蓄的诗可以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深含于艺术形象之中,读者回味、思索、体会、领悟这些浓缩的诗句时,隐藏在诗句后的“弦外之音”、“味外之味”,才更有无穷的意味。

古诗中的含蓄主要包含着两层意思,就内容而言,指诗中有言外之意,就手法而言,指表意达情时不要直露。无论叙事抒情都要尽量做到含意深隐,好诗贵在含蓄。不妨举几首内容相同的送别诗作比较说明。

李白《赠汪伦》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齐州送祖三》诗云: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远,望君犹伫立。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三首诗都表现了送别朋友时的感情,对作者来说,都情真意切,发自肺腑;对读者来说,由于诗中运用含蓄的手法程度有别,因此,感受程度不尽相同。

第一首诗,诗人感叹汪伦送自己的情意深,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句,桃花潭的水虽然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厚谊。这首诗没有运用含蓄的手法,直接描写二人情意之深长,但总使人觉得浅白有余,而含蓄不足。第二首诗因最末两句“解缆君已远,望君犹伫立”,表明诗人王维已运用了含蓄的手法,没有明言二人情意有多深多长,但都直接叙述了自己站在江边久久凝望的情景,比前一首有了含蓄的深度。第三首诗没有明说,只是表现孟浩然乘船在长江里远行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站在岸上看啊,看啊,直到船帆在遥远的碧空里消逝不见了,只剩下长江水在天边流动。诗人同孟浩然的感情有多深,站在岸上的时间究竟有多长,都没有言明,反而使人觉得一往情深。这样的诗含意深隐,余韵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诗人运用含蓄手法的结果。将上述三首诗一比较,就不难看出含蓄手法对增强诗意、诗味、诗情的深刻所产生的作用。

含蓄的诗并无人为的标准,只是鉴赏者体会出来的。因为它既有程度深浅的不同,又有表现方式的不同。有的含蓄明确,有的含蓄有暗示,有的含蓄不易察觉,但都给读者留有思索的余地,只是空间大小有别而已。为了便于分析,以含蓄的手法和内容为标准,可将其分为下列两类。

点明有含意,却不直言

这类诗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作者把自己所要表现的意思蜻蜓点水似的写了出来,多用问句,但并未在诗中作正面回答,但是诗人的真意和回答都蕴含在艺术形象里了。

曹操的抒情诗《却东西门行》的后半部分连用了两个问句,情真悲极,催人泪下: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旁。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渊,猛虎步高岗。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这首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出征将士漂泊不定的戎马生涯,突出他们的不幸。下半部分写他们内心虽然厌倦这种生活,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怎样才能结束南征北战的奔波劳顿呢?长年累月,马不能离鞍,身不能卸甲,眼看老之将至,哪里是个归宿呢?最后四句作者以龙、虎、狐等动物作比,说明“物各安居,死犹恋土”,人亦不可忘记自己的故乡,把征夫归乡之情推向至死不渝的高峰。诗中“安得去四方”、“何时返故乡”,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但却令读者格外痛恨战争,分外同情远征的将士。

再如陶渊明《饮酒》一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隐后写的。他把农村景象写得如此优美,把自己在归隐生活里的心情表现得悠然满足。诗末只说:“此中有真意”,但“真意”是什么?没直接说。其“真意”即是赞美归隐生活,以反衬官场生活的恶浊。

李白在《山中问答》一诗中也是将“真意”隐藏起来,让读者自己去领悟。诗中写道: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中对诗人为什么属意栖碧山的问题,也是“笑而不答”,没有明确讲出于什么原因,但是在后两句诗中,诗人所描绘的桃花流水是何等的美好,真是天上人间,这不正是诗人要隐居“碧山”的原因吗?

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传千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主要描写诗人凭吊黄鹤楼古迹并借以抒发的个人情怀。全诗景象开阔,意境苍凉。在大量描写了黄鹤楼的典故和景色之后,诗人登楼极目远眺,烟波浩渺,可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呢?诗人在自问之中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愁。诗人问“日暮乡关何处是”?其实所要表达的,正是知道家在何方才引起的无限怅惘,引发出读者的思乡情感,颇有余味。

杜甫的名诗《前出塞》其六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的诗极善于将叙事和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叙事容量大,抒情意味深。

这首诗先从出征打仗的经验开篇,平白晓畅,但却意味无穷,因而“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才得以因深含哲理而成口碑之名句。诗人将反对开边杀伐的思想凝聚在末句:“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将自己的思想点到为止,惜墨如金。读者从字里行间能发现诗人反对好战厮杀的思想。人们评论杜诗的含蓄时说:“蕴藉最深,有余味,有余情”,“一咏三叹,味之无穷”。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更是一首含蓄、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好诗。诗是这样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小诗仅二十字却写出江上渔民的辛苦,表现了作者的深切同情。诗中写江上往来行人都爱吃鲈鱼,可是这鲈鱼却是渔民驾着小船,在风波里冒险才得到的。诗人选取了生活中蕴含量很大的一个片断,即“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它包含着渔民的辛勤劳动和危险的生活。诗人对其中所“包孕”的内容并不说破,让读者去体味,是以片言而寓百意,耐人咀嚼。

这类的诗还有很多,但都必须经过读者的一番思索、领悟,寻觅出隐匿在字面下的意义,才能深得其中的三昧。

直叙寓意,含蓄深刻

这类诗的含蓄是作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直接叙述出来,但是直接叙述,并不等于直露,因为那样就不含蓄了。因此,这类诗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同样寓意深沉,含蓄程度很深。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却把作者那种感慨万千的悲凉意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幽州台在古幽州蓟县,故址在今北京。诗人随军出征,屡谏不纳,心中悲愤已极,写下自己登蓟北楼(即幽州台)时联想古今、怀才不遇的悲戚。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怆然涕下”的悲戚,也十分含蓄地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深沉强烈的不满。读者尽管并无诗人那种不幸的遭际和痛苦,但还是被那种登高望远、极目古今的宏伟胸襟、那种雄浑的气魄,以及那种苍茫辽阔的艺术境界所震撼,由于感受到时空无限而深思个人怎样才能不虚度自己有限的年华。这就是此诗含蓄的感染力。

崔护因《题都城南庄》一诗而留名后世,其原因主要在于含蓄。诗中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写去年今日的诗人曾在此门中见到一位面如桃花红的美貌少女,现在却不知去往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这首即兴小诗虽平铺直叙,却令人回味无穷。首先,有一位没有正面写到的人物,也就是“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两度来到“此门”的人物,他是何许人,费猜测。其次,“人面”如桃花的少女“不知何处去”了,又令人猜谜,是出门了?是出嫁了?还是夭折了,等等,令人心焦。正是这种含蓄将读者引上审美联想的轨道,但这种含蓄是深匿的,并不易被人察觉。

刘禹锡写了许多民歌体的组诗,其中《浪淘沙词》九首之六以立意深邃,最为后人传颂: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诗中主要描写当一轮红日驱散江上晨雾时,一群群淘金姑娘已经在江湾处辛苦地淘金了。诗人马上联想到美人的首饰和侯王的金印不都是淘金姑娘们劳动的结果吗?表现了诗人对淘金女的赞美,对权贵的蔑视。美人首饰、侯王金印究竟从何来,不大为人们所注意,诗人却抓住这一问题的实质,将它和淘金女的劳动联系起来,难能可贵。诗人直叙事实,却极为含蓄,使人们努力去思索这种现象存在的不合理性,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杜牧的七言绝句含蓄深婉,流情感慨,别具一格。被后人誉为“绝唱”的《泊秦淮》是他七绝中的杰作。全诗只有四句,却意味深长: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写道,河水清冷蒙着水雾,月亮的光辉映照在沙岸上。夜泊在秦淮河上的诗人,因近靠酒家而听到歌声。原来是不知亡国恨的歌女,隔着江水又唱起陈代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在生动地渲染秦淮河岸的环境、气氛、夜色之后,由歌女吟唱引发出无限的感慨。诗人把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感情。最后两句诗最为含蓄,它既有感于歌女在亡国的旧都金陵唱导致亡国的靡靡之音,引人深思;又有感于达官贵人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荒淫。诗人的弦外之音,似乎是在向世人诘问:谁还记得陈朝亡国的教训?谁肯关心大唐帝国的命运呢?此诗的含蓄主要表现在这里,这也是这两句诗得以流传的主要原因。

王安石《泊船瓜州》一诗含蓄得体、意味深长,是王安石二次拜相进京,泊船瓜州时写下的: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叙述了京口和瓜州只一水之隔,家乡钟山和瓜州之间也只隔数重青山,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吹绿了江南的山山水水,什么时候明月才能照着我再回到钟山家乡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奉旨回京时的欣喜之情,以及怀恋家乡的复杂心理。诗中含蓄地写出诗人对二次拜相、推行变法所产生的疑虑。诗人想借使江南大地处处变绿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诗人将自然气候的变化和政治气候的变化融为一体,借景抒情,寓意深刻。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借古讽今之作,既有新意,又含蓄,为后人传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表示,活着要争当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歌颂项羽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的壮举。诗人爱憎分明,境界高洁。颂扬项羽悲壮之死,意在抨击南宋朝廷的南逃妥协,偏安江南。诗中的感情强烈,直抒胸臆,但寓意深藏,令人百读不厌。

《题临安邸》一诗为南宋诗人林升所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的背景是中华半壁河山沦陷,南宋偏安杭州,苟且偷生。诗中首先写了西湖的风光,以及在轻歌曼舞中醉生梦死的生活。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这种歌舞升平、穷奢极欲的靡靡之风,把游人都熏醉了,致使那些沉湎于游乐而不顾国家危亡的人们,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成了北宋沦陷的京城汴州了。诗人的言外之意,即辛辣地讽刺了乐不思蜀的无耻统治者连自己原来的国家都忘了。诗的最后一句,“直把杭州作汴州”写得入木三分,含蓄蕴藉,寄寓着诗人的愤怒之情、忧国之思,潜藏着诗人炽热的爱国主义深情。

上述这些诗都可称为是好诗,虽然这些诗表达含蓄的方法不同,深浅各异,但都有独到之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言近旨远,词浅意深,虽诗句已结,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睹一事于诗中,反三隅于诗外。

同类推荐
  •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沧州武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沧州武术(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这首说沧州的民谣形象地描绘了沧州的人文特色。文指一代文宗纪晓岚,武指沧州武术之乡,国宝说的是沧州铁狮子,人祖说的是盘古。
  • 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真情,一个永恒但绝不沉重的话题,足以让我们的心阵阵颤动,足以让我们久久回味。李元秀主编的这本《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给你讲述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没有奢华的辞藻,没有刻板的说教,有的只是朴实平淡的叙述。《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的真情故事像一股清新的甘泉,流过你干涸的心田后,必然还你一片璀璨和希望。
热门推荐
  •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览现代世界大国之兴衰,一个大国要振兴,非有自己的兴邦之道不可。英、法、美走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之路,德、日走的是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资本主义之路,苏联走的是社会主义的政府全面管理经济之路。这些国家都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崛起,必然也要探索形成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 宇宙演进

    宇宙演进

    本书揭示了宇宙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介绍星系、银河系、太阳系以及各类天体的起源、结构、特征和运动等相关知识,反映科学家在研究宇宙奥秘过程中的艰辛探索。
  • 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将16年前出版、6年前再版,并已累计创下150万册销售奇迹的个人随笔集《痛并快乐着》第三次修订改版。新版《痛并快乐着》随书附赠怀旧别册《我的娱记时代》,全新收入数万字此前鲜为人知的系列深度访谈。采访对象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张学友、刘德华、林忆莲、草蜢、叶倩文、关淑怡、Beyond、刘以达等八位香港一流歌星。今天看来,实为不可再现的珍贵记录。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金牌主持人、著名评论员白岩松很少展露的另一面——资深爱乐人。“那时人们有耐心去聆听,感受到更深处的美”,白岩松以别册的方式装订成书,用音乐去记录时代,比文字更加真实。在图书的装帧及版式设计方面,新版《痛并快乐着》同《幸福了吗?》都做了重新调整,两本书仍旧延续“姊妹篇”式的呼应效果,极具成套珍藏价值。
  • 超神学院之魔方

    超神学院之魔方

    本书原名为爱而神,一切从天上那个大菊花开始,记忆里的《超神学院》就是一部搞笑诙谐的动漫,为什么一出场就是外星人入侵,主角弱鸡,不解释,为什么改名,因为本书三十几万字了也没有女主角,作者新人,写得不好,且非常小心眼加任性,经常擅自更改大纲,而且写小说是兼职,除了保证不太监之外,想要加更是不可能的。
  • 都市至强者降临

    都市至强者降临

    一个300斤的大胖子,无意中得到一颗神秘珠子。他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将自己这一身肥肉给减下来。(本书书友群578937848,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新书《崛起复苏时代》已发,求支持。)
  • 繁星少年

    繁星少年

    作品以“我”为线索,从小时候的“我”到现在的“我”的处境的悄悄改变来讴歌新社会新农村的崭新面貌,讴歌祖国的日益富强繁荣。也从另一个方面暗示人生的沧桑,只有自己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会到达事业的顶峰。从“我”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暗示爱情本无常的无奈与无助,含蓄的结局给繁星少年的故事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 先婚厚爱:你好,陆太太

    先婚厚爱:你好,陆太太

    某咖啡厅里,安若虞看着眼前这个正含情脉脉看着自己老公的女人咬牙切齿的道“尹小姐,你是从小到大活的太顺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吧,这个世界是都是你说了算,地球都是绕着你转是吧?”再转过头看了一眼笑得正欢的某妖孽道“笑什么笑,回去罚抄结婚证书五遍,抄不完今天别想吃饭”“是,陆太太”她原以为世界上曾经出现过那么一个人之后,其他的人都会变成将就,此花开后更无花。而狐狸先生身体力行的告诉她,此花开尽还有花,会离开的人不算真正的爱人。本文甚宠,大虐无力偶尔小虐,猫系傲娇女主,狐狸系腹黑男主现已开新书《竹马老公,太强势》欢迎收藏围观
  • 妃不弃医

    妃不弃医

    接急诊却接到了本该出差的男票。他和一个陌生女人在一起,鲜血刺红了她的眼。手术结束睁开眼睛,却发现自己冷不丁穿成了一个快要被大伯埋掉的小可怜。从此日子水深火热,斗恶奶,斗坏伯,斗斗更健康。心地善良捡了个快没命的绝世美男回来,悉心照料到痊愈。却不料男人没脸没皮,轻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以身相许可好?”于是白秋落白天治病救人,晚上还要防着某人,日子简直不要太悲催!只是时光流转,男人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她这才发现,有些人注定成劫,挣不脱,逃不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海·一九三七

    上海·一九三七

    这是一部抗日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一群以新闻工作者为主的知识分子亲身经历了“八一三”上海战事的过程。反映了在国难当头的艰难岁月里,他们胸怀祖国和人民,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不畏复杂斗争和颠沛流离的磨难的精神。
  • 那些我为你谱写的青春

    那些我为你谱写的青春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阴。高三的紧张生活让我很压抑,尤其是遇上这样阴沉沉的天气,让我更加心烦。最近喜欢上了微信的漂流瓶,这是一种不错的宣泄感情的方式,跟陌生人谈论几句心烦的事情,然后把记录都删除,就好像一切都不曾存在一样。前几天无意间认识了一个邻城的男生,很友善,有些想法跟我挺像,所以就加了好友,也并没有聊过什么,高三的我,哪里有那么多空余的时间浪费在聊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