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5900000003

第3章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

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在30多岁的时候开始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传说他的学生有30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

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重视“礼”、“义”,主张实行“仁政”,因此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晚年的时候回到了鲁国,专心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他曾修订了《诗经》、《尚书》和《春秋》,对于文化典籍的传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同《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孔子创办杏坛育人

孔子生活的时期,教育比较落后,学校都是官府创办的,因此称作“公学”。只有极少数贵族子弟才有入公学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公学里的教育理论十分落后,学生们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他们在学校里比身份、比地位、比享受、比阔气,不用心学习,不求上进,而许多想要学习的平民子弟却没有进入公学受教育的机会。孔子看到这种现象,十分着急,他想:长此下去,怎么能培养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呢?于是,他决定自己创办学校,为了和“公学”区别开来,他把创办的学校称为“私学”。

私学开学这一天,孔子家的小院里非常热闹。孔子亲自带领一伙青年垒土筑坛,有的刨,有的铲,有的运……这时正是盛夏,天气十分炎热,大家累得汗流浃背,可是谁也不肯休息一下。这些人中有和孔子小时候一起放牛的牧童,有孔子当吹鼓手时的伙伴,有许多亲朋好友,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听说孔子招收学生不讲门第,也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一个不错的讲坛就筑成了。还有人移来了一棵小银杏树栽在讲坛边。小银杏树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孔子凝视着它,仿佛看见小银杏树在迅速长大,枝繁叶茂,杏果满枝……他轻轻地抚摸着笔直的树干,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说:“银杏结的果实很多,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干挺拔直立,象征着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以治病,象征着弟子们学成之后可以有利于国家和百姓……这个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孔子私学的入学手续很简单,学生们只要带着一只贽雉,表示对老师的敬意,行过拜师之礼就可以了。

第二天,有许多人来拜见孔子,在这些人里,有几岁的孩童,有十几岁的少年,甚至还有年过半百的长者,他们很有秩序地依次拜见老师。

孔子在杏坛讲学从此,孔子便每天在杏坛讲学。由于学生原有的文化程度不一样,孔子就把他们分成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学初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高级班学高级“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孔子一个人讲不过来,就让高级班里学习成绩优异的人给初级班的学生们讲课。

孔子兴办私学,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的博爱精神对中国后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论语》是对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论与行为的实录,是孔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的。它的语言精练而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家学说中最主要的经典。以下是《论语》中的几则,对我们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并按时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道:“孔文子(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喜欢学习,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称他为‘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默默地记住学过的东西,努力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厌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它,(看出)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论语》是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也是世界上完整记录哲人言行最古老的文献之一,能启迪人类的智慧。

同类推荐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北京城杂忆

    北京城杂忆

    本书为劫后余生的萧乾先生站在今和昨、新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用独特的京白抒写过往的人、事、城。幽默、俏皮、利落的文字中糅进了伤感的留恋和深刻的反思。
  • 九间棚采风

    九间棚采风

    在一个勃勃春天里,在冰雪还没有消融时,日子被悄悄打开。九间棚就开始生长了勃勃向往,放飞阳光与不懈的追求。这片曾经荒芜的山地,蓄意地追求着美好。
  •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内容为:梦想不是加快,是努力,是努力创造活着的意义;梦想不是忍受,是怒吼,是决定从今天不再等候;梦想不是服输,而是换气,然后活得更潇洒;梦想不是保守,而是愿意付出代价,然后分享给大家;梦想不是溺爱,而是有能力去关怀;梦想不是争辩,而是会心一笑;梦想不光来自光明的动力,同样来自阴沉的激励;梦想不是滔滔不绝,而是专注,暂时沉默;梦想不是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而是你尊敬的人能够喊出你的名字;梦想不是更多的得到和做到,而是爱你的人从心里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热门推荐
  • 侯府商女

    侯府商女

    望着眼前古香古色的房间?这是什么情况啊?现代最大的百货业龙头女王意外穿越至启国,成了一等靖安侯府唯一的千金和子嗣。其父亲一方的正二品封疆大吏,母亲为救全城百姓而牺牲,被封为正一品的贞烈夫人,正经的名门世家。在这个等级森严,是人就分高低贵贱三六九等的封建王朝,娘哎,这个身份可真是很好很强大。。。。。。奈何前身是个不谙世事的小白花,因为母亲离世伤心一病不起,父亲无奈只能托付外祖家照顾,可惜这一家子给命都‘照顾’没了。曾经她一心痴恋表哥,为了能嫁给心爱之人,将铺子、票子、房子统统交给负心人和别有用心的大舅一家打理。结果事与愿违,琴瑟和鸣?长相厮守统统没了,有的只是阴谋诡计和算计,看上的完全是手里的银子,幸好姐姐来了一切为时不晚!什么?大舅一家为了表哥成亲,抢占了自己的宅子?这事好办,一顿胖揍滚回你的老家,姐姐的地方休想染指。什么?表哥为了娶高门女,下小定礼都是自己的银子和宝贝?这也好办,慧姐手拿单子笑眯眯的看着大舅母道:“不好意思大舅母,几个不长眼的奴才将御赐之物放错了地方,可不能坏了表哥的亲事!来人,抬走!”看着一箱箱的东西被慧姐抬走,大舅母气的前仰后合,脸色铁青,结果这“飘轻”的小定礼一出门就笑掉了全城的大牙!以往的娇气任性识人不清?不怕,那个什么扮猪吃老虎这年代都弱爆了,姐姐最擅长的就是扮兔子吃大象,瞧瞧都是瑞兽哎,啧啧这比例多么的震撼!以往不擅经营,虽有万贯家财结果手头拮据都被人骗去?不怕,姐姐本就是百货女王,敛财敛物都是经营强项,商道才是唯一的正理!以往视金钱如粪土,不肯花一分的心思。这也不怕,这世界没有什么比银子更贴心安全实在的东西了,乃是姐姐最喜爱之物,费点心思怕什么?重要的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小赚宜室宜家,中赚发家致富,大赚扬名立万,赚暴了利国利民,瞧瞧,商人多么的伟大!且看百货女王在这个朝代,如何将商人推到最高位,如何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如何振兴家业,振兴国业!咩哈哈哈。。。。。。让那些眼红羡慕嫉妒恨的都和西北风去吧!================================================经商之路风生水起,一晃年龄大了,这惦记自己婚事的太多了,不想被别人主宰婚约,干脆顺便拐了一个斯文多变男,这货比自己还爱银子!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的翻译既忠实于原著的特质和整体风貌,又适合于中国最年轻一代读者的普遍情趣、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本书收入精选精译佳作十五篇,话题广泛,意味深长,是一份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灵心智十分有益的精神食粮。
  •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上)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上)

    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历史中固然不乏一些英才明主,但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暴君、昏君,还出现了不少娃娃皇帝、白痴皇帝、荒诞怪癖的皇帝等等。本书为你讲述中国历代帝王的故事。
  • 人死魂还在

    人死魂还在

    年幼时,因为一次偶遇,搞的终身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只要摘下那块神秘的玉佩便可以灵魂出窍。一次旅行却遇到恶鬼,让我灵魂穿越到抗日时期变成一只无用的黄鼬精,期间遇旱魃,学茅山术。回到现代因为自己茅山传人的身份,恐怖灵异的事情不断发生......只要有人就会有怨气,有怨气就会有复仇恶鬼。
  • 红楼之我左眼能见到鬼

    红楼之我左眼能见到鬼

    林安安穿越了,穿越成了一本书里的主人公,一个多愁多病身,十六岁就夭折了的女人,对,就是大名鼎鼎的林黛玉。其实这原本也没什么,反正她熟知剧情发展,自然有本事能趋吉避凶,逢凶化吉。可是,老天爷居然给了她一个特殊的异能——她左眼能看到鬼!从此以后,林安安版林黛玉的人生,就开始往一种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都别吓我

    谁都别吓我

    我买了部手机,结果不是给人用的。后来,我觉得这些鬼啊怪啊的,还挺可爱,主要是能嘿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太撩人:王爷,克制点

    王妃太撩人:王爷,克制点

    “王爷,王妃让沈小世子不举,侯夫人找上门了。”某王看着身边低着头的女人,勾唇一笑:“问问是不是想大世子也不举。”“王爷,王妃将您贴身宝剑烧了。”某王握了握拳头又松开:“告诉王妃,高兴的话还有一把宝剑。”“王爷……”“又怎么了?“管家低着头,小声说着,”王妃说大好人生不能吊死在王爷这颗树上,出去找男神去了……”某王终于怒了,掀桌而起,带着十万铁骑兵捉拿逃妃。三天后,穆紫韵怒瞪着王爷,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不就是出去玩了一会儿,你特么还真的让我三天下不来床啊!”
  • 宝云振祖集

    宝云振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