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00000017

第17章 人性十六 强求公正:整天为自己鸣不平

人人心里都有一根弦,那就是处处谋求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平衡。他们在公平的道路上一路走来,逐渐认识到:就是纯洁而高尚的耶稣,也会遭到许多人的诘难和批评。所以,生活不总是公平的,也许这才是公平。

公正心十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内心充满公平感的人,到处为自己谋求公平,也许你也是其中之一。

公司里,也许抱怨别人与你干的一样多甚至比你少,但工资却拿得比你多。

认为那些著名歌星的收入太高,而自己连房子都买不起,这实在不公平,并因此感到恼火。

认为别人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时总是可以逍遥法外,而你却连一次闯红灯也溜不掉,因此感到十分不公平。

总是说:“我会这样对待你吗?”其实就是希望别人都同你一模一样。

总要报答别人的友善行为。你要是请我吃饭,我也应该回请你,或者至少送你一瓶酒。人们常常认为这样做才是懂礼貌、有教养。然而,这实际上仅仅是保持公平对等的一种做法。

即使自己不愿意,也会出于义务去做爱,因为没有一点合作精神太不近情理。这样,你就不是根据自己在具体情况下的意愿,而是根据公平对等的原则而生活。

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前后一致、始终如一。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味愚蠢地要求始终如一,是心胸狭隘者的弊病之一。”倘若你坚持始终如一地以“正确”的方式做事,就很可能属于心胸狭隘的一类人。

在争论时,非要辩出个明确的结论:胜利的一方就是正确的,失败的一方则应承认错误。

以“不公平”的论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昨晚出去了,今晚让我等在家里就太不公平了。”要是对方不接受你的意见,就愤愤不平。

做自己本不愿意做的事情(如带孩子上街玩、周末去父母那儿做客或给邻居帮忙),因为你担心不这样做会对孩子、父母或邻居太不公平了。其实,不要将一切问题都归罪于不公平的现象。应该客观地考虑一下你为什么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决定。

认为“如果他能这样做,我也可以这样做”,用别人的行为来为自己辩解。你可能用这种误区性理由解释自己的作弊、偷窃、轻佻、欺诈、迟到等不符合你的价值观念的行为。例如,在公路上开车时,一辆车把你挤到了路边,你也要去挤他一下;一个开慢车的人在前面挡了你的路,你也要赶上去挡他一下;迎面来车开着大灯晃了你的眼,你也要打开自己的大灯。实际上,你是因为别人违反了你的公正观念,而在拿自己的性命赌气。这就是在孩子们中间经常出现的“他打了我,所以我要打他”的做法,而孩子们则是在多次见到父母的类似行为之后才学会这样做的。

每每收到礼品,都要回赠对方一件价值相当的东西,甚至加倍报答。坚持在各方面与别人保持对等,而不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事物毕竟应该是公平对等的。”

上面就是我们在“公平”之路上可以见到的一些具体情形。在这里,你同身边的人都多少会受到一些震动,因为你们头脑中有一种完全不现实的概念:一切都必须是公平合理的。

生活不总是公平的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如此发泄:“这简直太不公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但又十分消极的抱怨。当你感到某件事不太公平时,必然会把自己同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进行比较。你可能会想:

“既然他们能做,我也能做。”

“你比我得到的多,这就不公平。”

“我没有那样做,你为什么可以那样做?”

……

强求公平是一种注重外部环境的表现,也是一种避而不管自己生活的办法。你可以确定自己的切实目标,着手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步骤,不必顾忌不公平的现象,也无需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你无论怎样抱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境遇。你应该避免总是提及别人,不要总是拿望远镜瞄准别人。有些人工作不多,报酬却很高;有些人能力不如你强,却因受宠而得到晋升;不管你怎样不愿意,你的妻子和孩子依然会以不同于你的方式行事。然而,你只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去同别人比来比去,就不会因周围的不平等现象而烦恼。各种误区性的行为都有一个相同的心理根源——他们把别人的行为看得更加重要。如果你总是说:“他能做,我也可以做。”那你就是在根据别人的标准生活,你就永远不可能开创自己的生活。

生活不总是公平的。这着实让人不愉快,但确是实情。我们许多人所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为了自己或为他人感到遗憾,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或者终有一天总会公平的。其实不然,现在不会总是公平,将来也不会。

承认生活中充满着不公平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它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伤感。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挑战。承认这一事实也会让我们不再为他人遗憾。每个人在成长、面对现实、做种种决定的过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和难题,每个人都有感到成了牺牲品或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承认生活并不总是公平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必尽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变整个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们应该这样做。当我们没有意识到或不承认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往往怜悯他人也怜悯自己,而怜悯自然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失败主义的情绪,它只能令人感觉比现在更糟。但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会对他人也对自己怀有同情,而同情是一种由衷的情感,所到之处都会散发出充满爱意的仁慈。当你发现自己在思考世界上的种种不公正时,可要提醒自己这一基本的事实。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它会将你从自我怜悯中拉出来,采取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行动。

总之,我们承认生活是不平等的客观事实,并不意味着一切消极的开始,正因为我们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放平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可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命运中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变数,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当然是很好的,我们也很容易接受。但事情却往往并非如此,有时,它带给我们的会是可怕的灾难,这时如果我们不能学会接受它,反而让灾难主宰了我们的心灵,那生活就会永远地失去阳光。

面对不公平的批评

1929年,美国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教育界的大事,美国各地的学者都赶到芝加哥去看热闹。在几年之前,有个名叶罗勃·郝金斯的年轻人,半工半读地从耶鲁大学毕业,当过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师和卖成衣的售货员。现在,只经过了八年,他就被任命为芝加哥大学的校长。他有多大?三十岁!真叫人难以相信。老一辈的教育人士都大摇其头,人们对他的批评就像山崩落石一样一齐打在这位“神童”的头上,说他这样,说他那样——太年轻了,经验不够——说他的教育观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报纸也参加了攻击。

在罗勃·郝金斯就任的那一天,有一个朋友对他的父亲说:“个天早上我看见报上的社论攻击你的儿子,真把我吓坏了。”

“不错,”郝金斯的父亲回答说,“话说得很凶。可是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

不错,这只狗愈重要,踢它的人愈能够感到满足。后来成为英王爱德华八世的温莎王子(即温莎公爵),他的屁股也被人狠狠地踢过。当时他在达特莫斯学院读书——这个学校相当于美国安那波里市的海军军官学校。温莎王子那时候才十四岁,有一天,一位海军军官发现他在哭,就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起先不肯说,可是终于说了真话:他被学校的学生踢了。指挥官把所有的学生召集起来,向他们解释王子并没有告状,可是他想晓得为什么这些人要这样虐待温莎王子。

大家推诿拖延支吾了半天之后,终于承认说:等他们自己将来成了皇家海军的指挥官或舰长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够告诉人家,自己曾经踢过国王的屁股。

所以,如果你被批评,请记住,那是因为批评你会给他一种重要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而且是引人注意的。很多人凭借指责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来得到满足感。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起过这样一件事:“我曾收到一封一位女士批评救世军创办人威廉·布斯将军的信,因为我在广播节目中曾赞扬布斯将军,这位女士就写信告诉我,布斯将军曾经将救助穷人的800万美元纳入私囊。这种指控当然是极为荒谬的。不过这女士的目的也不是想找出真理,她只想攻击比她优越得多的人。我把她的信丢入废纸篓,很庆幸没有娶到像她这样的女人。她的信不能影响我对布斯将军的看法,倒是让我认识了她的人格。”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而得意。”

如果我们为了不合理的批评而烦恼时,以下是理性面对的最重要的原则:不合理的批评往往是掩饰了的赞美,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当受到不公平的批评时,记住:“就是纯洁而崇高的耶稣,也会遭到许多人的诘难和批评。”也许,但丁的那句名言,最能代表明智的做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同类推荐
  • 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

    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

    将西点军人的动人事迹,加上深入浅出的点拨,为今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人提供了一份提高自身修养,强化心理素质的备忘录和鞭策之书,帮助他们成为一头带领羊群的狮子,成为别人眼中真正的小英雄,小绅士和真正的男子汉,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
  • 给女白领看的职场减压书

    给女白领看的职场减压书

    现代女性,感情、婚姻、职场这三大方面成了压力的“制造源”。心理专家认为,女白领婚姻比较脆弱,第三者的介入,婚育期的限制等等,无论女性有多能干,多有才华,其职业上升的过程也会比男性更曲折。希望这本专为女白领们量身定做的减压书,能给在职场承受着压力、辛勤打拼的女士们的心灵带来春天般的慰藉。
  • 打开人生三重门

    打开人生三重门

    本书的第一重门分三个要素——从了解自己,尊重自己我到学会体味快乐,重点阐述了“自我”在人生中所占有重要位置;第二重门分四个要素——从广结善缘、善解人意、善用资源到乐天分亭,告诉我们“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第三重门分三个要素——从瞄准目标,愿付代价到立即行动,来教会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
  • 修养含义

    修养含义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修好心,成好事

    修好心,成好事

    心若迷,性难见,所以明心才能见性。品读明心智慧,手持心灯一盏,在疲惫中找到安心之所,在忙碌中找到定心之处,在喧嚣里找到静心之地。
热门推荐
  •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刺客信条:文艺复兴

    刺客信条:文艺复兴

    被意大利的权贵背叛以后,这位年轻人展开了一场传奇般的复仇。为根绝腐败,恢复家族的荣誉,他将学习刺杀的艺术。在此期间,埃齐奥将借助莱昂纳多·达·芬奇和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等伟人的智慧——他将会得知,生存取决于那些必不可少的技巧。对他的盟友而言,他将成为一股变革的力量——为自由和正义而战的力量。在他的敌人眼里,他将成为巨大的威胁,并致力为那些欺压意大利人民的暴君带去灭亡。一段关于力量、复仇和阴谋的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 时空黑洞:我的女友会穿越

    时空黑洞:我的女友会穿越

    她跨越时空而来,茫茫人海中,她唯独只遇见了他。二十年前的一次时空异动,将她卷入一个异次元空间;二十年后,她回归地球,却遇见了他。慢慢的相处之间,他和她互相爱恋,可是却在彼此爱情升温的时候,危险也在渐渐的来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弟子规

    弟子规

    姜是老的辣,不过葱还是嫩的香。二○○四年春天,翟玮走在拜访画家杨建鹏的路上,拿这句话鼓励自己。引荐人是大胡子刘铭胜,他一边开车,一边跟翟玮聊起巴蜀名家,国画中的堆云积雾和金碧山水。见他依然放不开,刘铭胜便讲起了单口相声:姓王的画家喜欢玩杂耍,把唾沫星子喷到画上做特殊效果;郭画家画得不错,为人也仗义,可惜满手鱼腥味,这两年闹得风生水起的他为了打通关节,特地去星级酒店请了位厨子,恨不得在家里摆上满汉全席。
  • 唤之草木

    唤之草木

    她,生于独立六界之外的冥。他,生于盛京城内赫赫有名的江府。她是神木之灵,来到人间寻找她的信徒。他是最不受宠的庶子,最终被驱逐出府。一场偶遇,她对他一见钟情。……“他会是我的信徒。”【双洁,甜宠,无逻辑,沙雕文,HE】
  • 平淡生活

    平淡生活

    十八岁的优优婷婷玉立,不可方物,为摆脱地痞无赖的纠缠,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拳击台上一个并不强壮的男孩深深吸引了优优的目光,交错而过开始了优优漫漫的暗恋心旅!情杀、他杀、自杀、步步杀机,命如草芥;美色、权力、财富、贪婪,纯洁初恋奢华介入其中,你的人性是否泯灭!二零零肆年的夏天,海岩把一个花季少女变成一个如蛇如蝎,亦善亦恶的漂亮女人,是对是错,是喜是悲,独自体会。
  • 一切刚刚好的爱情

    一切刚刚好的爱情

    他追,她躲,她的深情全部给了别的男人,他不忍看她一次次的受伤,但却无可奈何,终于,他想放弃了,她却勇敢的站在他面前,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问她为什么,她不说,但心里回答,我在等自己死心,不让怎么爱你。
  •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内容简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问发现一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子技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些偶然发现的教子技巧强化成自己的教子习惯,那么父母们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也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这是最好的我们

    这是最好的我们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光从岁月的那头到岁月的这头,串起我们所有的人。透过岁月的红尘,我们依稀看到前面似有无数龙钟老人正伴夕阳西下,也有无数初生幼儿正刚呱呱坠地——我们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是我们“80后”和“90后”流行语中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撞死在沙滩上”。其中似有莫名其妙的豪迈,有令人费解的冷漠,也有一丝难以言状的淡定!
  • 洪荒之金乌永恒

    洪荒之金乌永恒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一个重生为东皇太一的故事。波澜壮阔的洪荒,跌岩起伏的人生,看主角怎样以妖皇东皇太一的身份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