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00000028

第28章 人性二十五 迷信:宁可信其有

迷信不仅仅表现平日里的烧香拜佛,日常的行为表现也很常见。有人觉得他今天不顺利是因为上午穿了一件晦气的衣服;有人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就以为是他在面试的路上,偶然看到了他经验中的幸运数字。

生活中的数字游戏

迷信者的字典里有一种数字,而且把数字分为两类,并左右着自己的行为。一类是幸运数字,另一类是不吉利的数字。尽管方式不同,但无论东西方文化,都在人的心目中滋生了这种心理。

美国字典把迷信定义为:“一种不合理的信条,认为和某个事件不相关的事情可以影响这个事件的结果。”对偶发事件,迷信的人常常做出一些臆断的解释。例如,有人觉得他今天不顺利是因为上午穿了一件晦气的衣服;有人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就以为是他在面试的路上,偶然看到了他经验中的幸运数字。

中国人迷信“8”,通“发”,可以带来财运。多几个八似乎更好,上海经贸大楼就设计为88层。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忌讳“4”,因为四谐音“死”,为不祥的征兆。至于“14”、“24”等,也是不沾为好。谁会喜欢自己的门牌号码是“1414”?“9413”,有人把它破解为“九死一生”。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们则要花上几百美元去换掉这些“不吉利”的数字。在广东话里,“BMW 528e”意味着“不易发财”,“Volvo 240”则是“容易死”,如果要“化险为夷”,有“154”,“一定不死”;“148”,“死也要发”;“818”,“发了还要发”。有的地方讲究结婚要找双数,如挑选某月的“22日”最好。

西方人最忌讳的数字是“13”。有一个词叫“十三恐惧症”就是用来形容这种心态的,而且在中国的某些小区里如果居住的外办较多的话,他们的楼层是没有13、14层的。有人甚至忌讳“49”,因为4加9等于13,在49岁那一年就要特别当心了。现代西方人对13的恐惧部分来自于1899年11月13日,一个67岁的纽约男子遇车祸身亡,而年龄的6加7又刚好等于13。

“13日”配上星期五则是双重的不吉利。这一天,为了趋吉避凶,爱尔兰人可能找一束荷兰翘摇放在帽子里,苏格兰人则可能选择石南花。究其原因,流行的说法可以源自《圣经》“最后的晚餐”。因为这次晚餐是在星期四举行的,有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在一起,接着耶稣在星期五受难。排座13的自然是那个出卖耶稣的犹大。在一年里,“13日”配星期五至少有一次,最多有三次。

其他诸如此类的西方迷信还有幸运数字“3”,代表一个完美的三角形;避免黑猫,中世纪人们认为黑猫是巫师的化身;撒盐可以避邪;破镜可能带来不好的运气;在梯子底下穿过会引魔鬼入室;在家里撑伞可以带来好运,等等。

迷信可以分为普遍流行的社会迷信,如上面提到的“8”和“13”;亚群体迷信,譬如在《红楼梦》中的贾府里,上上下下对“通灵宝玉”的迷信,认为它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而且还是“配对”的宝贝;另外就是由个人经验得来的个人迷信,如个人的幸运数字、幸运衫和护身符,等等,有的几乎近于神秘的解释。

1997年4月14日《波士顿环球报》上的一篇文章《好运看数字:香港金钱和迷信的结合》介绍:为了获得一个编号为“77”的牌照,有人在拍卖市场上出价高达45769美元。买主认为,“77”是他的幸运数字。他上次使用的“FF77”牌照使他发了大财,因此这次他一定要购得这个“BB77”牌照。还有人的幸运数字是“9”,出价1.7万美元;还有人的幸运数字是“2”,出价12万美元;还有人叫卖“932”的。从1973年到1996年,香港政府通过出售这类牌照(一块普通铁板),就集资六千五百万美元给慈善机构。

谁钻了迷信的空子

求好命,是人生的一种愿望。算命原本是一种迷信活动,但许多人趋之若鹜,就在于他们的心理需要能由此得到满足。就迷信来说,由于长期的封建迷信的心理暗示作用,人们辨别不清算命先生话语中的许多不确定意义。“两头堵”的语言本质,往往将自身发生的一些事主动地“对号入座”,对算命的神秘色彩,笃信不疑,遇事求仙算命,以求得一些心理的慰藉或平衡。如有的人屡获机遇,平步青云,局外人不明就里,就认为命好;若屡经坎坷,就认为命相不佳,唉声叹气。因此遇事都乐意从算命先生那亦虚亦实的话语中寻求精神支柱。

算命的魅力在于预测未来,尽管这种预测缺乏科学依据,可是由于算命的话,带有不确定性,往往给人留下回味和暗示的余地,这就使人产生一种相信算命的心理暗示。其实,真正解除心理压力的,还是科学的心理测试和咨询,才能够使你准确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

当遇到涉及升学、就业、婚恋的挫折和失利等问题时,依靠算命先生虚无缥缈的不确定性话语,来决定自己的选择,就容易陷入盲动的怪圈。如果去请教心理咨询专家,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思想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帮助你做出最佳的选择,使你恢复心理平衡,走出心理的误区。

21岁的李某,女,21岁,无业中,多次聚众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为一生重病的8岁女孩治病,结果延误病情导致女孩死亡。

李某的父母没有文化,非常相信命运,说今生受穷都是上天注定的,还请了算命先生给她算命。后来她从算命书上了解到,人都有四柱八字,四柱就是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都处于一定的天干地支,把每个人出生年份的干支、月的干支、日的干支、时的干支凑成八个字,就是八字。据八字可以推算人一生的命运,每个人的命运都在出生时就决定了。本来开始她也不相信的,但在18岁那年,她身患痼疾,高考落榜,又加上失恋,到庙里去求了个签,求人解了,还真神,每条都说中了。从那以后她就相信了这世界上有神灵。

李某是由病态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挫折导致其产生了迷信心理,表现为轻信妄言、受骗上当,相信人的旦夕祸福是命中注定的。

如何避免像李某这样被迷信禁锢自己的生活呢?

1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无知是迷信的基础,科学是战胜迷信的有力武器。要解除迷信,首先就要以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知识能帮助人战胜愚昧,由自发走向自觉。

2培养自身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

例如体育锻炼、跳交际舞、钓鱼、下棋、弹琴、书法等。

3多与人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多数人的迷信心理都是在经历挫折后产生的。例如身患重病、事业失败、婚恋不顺等。这时人们在心理上都需要支持和帮助,而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够使人迅速地找到心理支持,并得到慰藉。如果问题严重,不妨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得心理帮助或者心理治疗。

迷信者的表现及原因

有迷信的人就有施骗的人,似乎是一个鸡与鸡蛋的关系命题,别的不说,还是先说其表现吧。

1操纵者的表现

操纵者察言观色,以假乱真。算命、占卜、相面、测字、轨草、九宫等是迷信操纵者常采用的手法。他们故弄玄虚、善于应变,有极大的欺骗性。

2受骗者的表现

受骗者轻信、受骗、上当,算命占卜的人多半具有愚昧、沮丧、颓废、软弱的特征,他们之所以轻易地相信算命的结果,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即使明知不一定会灵验,仍希望绝处逢生,听几句好话。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心诚则灵”,相信命中注定。

3“神鬼附体”的迷信心理

“神鬼附体”是指“神鬼”依附在某人身上,某人代神鬼讲话。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假附体”,多见于巫师做法术装神弄鬼,以求达到某种目的。另一种则是“真附体”,其人进入精神病态,又唱又闹,自称死人显灵并附于体内,这样的人已进入妄想状态,精神医学上称之为“人格转换或着魔妄想症”。

4迷信的从众心理

迷信的矛头直接指向科学,直接阻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心灵发展也是一种腐蚀。相信迷信的人都有着从众心理,别人信,他也信;别人糊涂,他也跟着糊涂。

了解迷信的众生相,不由不深思:迷信为什么会产生?人们为什么又乐此不疲呢?

1心理失衡寻求安慰

专家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危机感袭来时,极易导致心理失衡。这使一些人对社会发展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的未来处于渺茫之中,因而不得不求助于外界来“预测”自己的未来,以安慰(确切地说是欺骗)自己。

心理压力的确容易导致迷信的行为。一些政客、商人、赌徒、运动员和演员之所以比一般人更加迷信,是因为他们常常要与对手进行激烈的较量。然而压力也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迷信的逆反行为,在美国就有不少著名运动员勇当13号队员,如NBA明星Wilt。还有的电影女明星公开纪念结婚13周年,1998年就有Victoria Principal,Tuesday Weld和Phylicia Allen Rashad。其中可能还有一点“自我鼓劲”或“名人效应”的心态。

在名人中,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里根夫人一样迷信,回避在13日这一天旅行。为了“减免”他的恐惧,死亡之神在1945年4月12日将他带走。据说,现任英国女王曾原定在一个13号站台登上火车,不过,在她到来以前,站台已由13改为了别的什么数字。然而,她的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就没有这个“讲究”,也不回避13日出巡。英国第一任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出生日是1925年10月13日,她的命运似乎比很多人都幸运。

2神化未知世界

在科技领域,人们每取得一点新突破、新进展时,就会发现还有很多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迷信操纵者对这些新问题进行判断和预测,以达操纵迷信者之目的。面对浩渺无垠的未知世界,有些人便会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把未知世界神秘化,并相信某种迷信判断,从而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加州首府萨克拉曼多的心理学家Sandbek对迷信有专门的研究,他认为:人的大脑有时很难对付不确定的事情,迷信可以让人产生一种幻觉,以为可以“控制”将来。而将来又是不少人都希望“提前”知道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未来越不具有前瞻性,就越是迷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更多的女性比男性倚赖迷信,在美国大约为二比一。

在中国,如果说教育程度低的倾向于更直接地用迷信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解释,如烧香、拜佛、买纸钱等;那么教育程度高的则偏向于用艺术和人文等“深奥”的方式,总之,不是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解释。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诸如八卦的占卜艺术、“风水”的神秘说教,等等。

3益寿延年心理的驱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营养保健,普遍存在延年益寿的心理。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大肆宣扬只要虔心练功,自有神来保佑,去病除邪。于是有些人盲目推崇,加入其中,以至于不能自拔。

同类推荐
  • 让脱稿成为一种习惯:敢讲能讲会讲

    让脱稿成为一种习惯:敢讲能讲会讲

    《让脱稿成为一种习惯:敢讲能讲会讲》从细节入手,结合工作和生活中多种场合脱稿讲话的技巧、方法及经典范例,帮你从零开始轻松掌握脱稿讲话的要领。念稿时代已过,本书让你从此甩掉讲稿,不怯场、会表达、有内涵、接地气,随时随地脱口而出!
  •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强烈推荐;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者的修炼宝典。你现在是如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还是如蚂蚁般,终日忙忙碌碌,无暇看路;还是如罗宾汉般离群索居,我行我素……无论是哪一种,都请翻开本书吧,阅读此书将让你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迅速走向成功。
  • 做个细节美人:令你光彩照人的200个细节

    做个细节美人:令你光彩照人的200个细节

    美人养眼,是一道风景。风景有万千道,美女有万千种。而这一季,细节美人最为耀眼!????从一缕发丝到一个指甲,从一颗纽扣到一根鞋带,从一个举手投足的小小动作到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每一个微小细节都可以为你锦上添花,让你成为真正的精致女人。真正的精致的女人,犹如精致的玉器,一丝一毫的精雕细琢才能成就整体的完美无瑕。细节之于美丽,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注重细节意味着精致、不粗糙。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细节美人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精致却不造作,完美却不极端。虽为后天养成,却如同大自然的馈赠或者就像我们生而带来的禀赋一样,令人惊叹且备感亲切。它是女人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水到渠成一样自然。做自然的细节美人,是这一季的美丽风尚,亦是现代生活对女性的期待。修炼成为细节美人,是每一个女人都可以实现的梦想!
  •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本书通过对乔布斯成功背后暗藏的闪光点集中描述,给自己创业或者正在职场中奋斗以及即将走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参考。这些忠告将让你避开绊倒你的石头或木桩,让你找到一条充满花香的小径。善用这些忠告,将可使自己的生活多姿而充满喜悦,引领你走向幸福的成功之路。
  •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李君编著的《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从探讨借口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入剖析了借口背后的个人因素与企业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到打开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到企业打造高绩效责任团队,分析深入浅出,案例新颖幽默,《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讲述了员工身边熟悉的人和物,使员工切身感受到职场生态。
热门推荐
  • 余生江湖

    余生江湖

    江湖似乎对于所有的少年少女们来说就是一场愿意沉溺不醒的梦。富家子弟披白袍,悬佩剑,带上几位身强力壮的奴仆出去游玩就称为了闯荡江湖。没有条件的各位只能凑在茶馆说书先生的摊前孜孜不倦的听着重复的江湖故事。仿佛大家挤破头都想在江湖中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侠客,过上仗剑江湖,行侠仗义的日子。但是作为前任蜀山剑仙的江鱼摇摇头表示,你们这些年轻人也太天真了!喏,可能你在酒馆中吃饭时旁边坐着的面瘫大叔就是当今的武当掌教,旁边那个笑眯眯的老者则是太上长老。端着菜款款而来的少女是天潢贵胄,在一旁撑着手发呆的掌柜则是上一代的蜀山剑仙。江湖说起来很远,但是其实并没有那么远。
  • 佛说浴像功德经

    佛说浴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尊

    神尊

    三千年前,域外大地上,主宰势力造化神朝被麾下第一大家族古家覆灭,古家家主古圣霄自称“圣霄神帝”,独霸域外大地,号“圣霄神朝”。圣霄三千年后,前造化神朝神帝之子叶临天重生归来,他看着那耸立天穹、享受万家香火的千丈圣霄神帝雕像,家仇国恨,让叶临天悲愤欲绝:“若这江山不复,要我残躯何用?!”
  • 蒋纬国去台之前

    蒋纬国去台之前

    蒋介石第二公子蒋纬国,才华横溢、知书达理他的幼年、少年时代均是在苏州渡过的。鲜为人知的是,蒋二公子曾在苏州留下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浪漫史。作者系土生土长的苏州人,经过长期积累与搜集,以史料为依据,创作了这部纪实中篇,以飨《章回小说》的广大读者。1931年的初冬。园林古城苏州。“9·18”事变那屈辱的硝烟还在姑苏城的上空弥漫。自28年初春,姚阿巧携刚满岁的小纬国从上海迁移苏州至今,已有四个年头了。蒋家苏州公馆座落在苏州城中南园的蔡贞坊。
  • 山里山外

    山里山外

    家乡是一本无字的书,只不过是漂泊在外,回转身来才真正懂得了它的意蕴。我成熟于那片“穷乡僻壤”,也许在那片土地上拾掇流失的岁月,才能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况味,这样写出的散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提供片刻小憩的心灵乐园。
  • 清穿之福晋吉祥

    清穿之福晋吉祥

    (新文《妃常穿越:公公有喜了》已发,求收藏)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清朝,本想混吃等死安然度日,可是新婚当日被下毒,被诬陷,非逼着自己开撕,那就不做缩头乌龟!面对挑衅,她冷笑,目光要长远,母仪天下才是我的追求!作为穿越女,知未来晓过去,趋利避害,杀人何须亲自动手!海澜:“爷,要不勉为其难的给你算算,你后宫佳人几何?”胤禛:“爷只要你!”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绝命替代

    绝命替代

    陆小词没想到吴夏的男朋友居然是自己的前前前……任男友。她曾经很多次想象吴夏的男朋友会是什么样的,没想到答案如此、令她崩溃。吴夏是陆小词的中学同学,陆小词认识吴夏,但吴夏不认识陆小词,因为她们同级不同班。当年吴夏是校花,是校园里最美的一抹光彩,而陆小词只是个普通女生,走到哪里都不会引人瞩目。陆小词后来之所以能被称为美女,是因为她懂得了化妆和服饰搭配。她们很多年都没有见面了,再次重逢是在陆小词的现任男友佟言的“人来人往”饮品店。吴夏本来就不认识陆小词,所以陆小词把她当作普通顾客就好,用不着去寒暄叙旧。
  •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

    不能错过的儿童敏感期

    在孩子生命成长的某个时间段,他们会本能地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专心尝试或是学习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直至他们满足内在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敏感期”。本书旨在指导父母捕捉孩子生命中的每一个敏感期,并顺利帮助孩子过渡成长,用爱和智慧开启孩子的一生。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