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悬法指南针(模型)人造磁铁的发现,促成了“指南鱼”的出现,这把测方向仪器的水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指南鱼是用一块薄的磁化钢片制成,形状像一条鱼,它的鱼头是磁南极,鱼尾是磁北极,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使它可以浮在水面上。让浮在水面上的指南鱼自由转动,等到静止时,鱼头总是指着南方。指南鱼比起司南来,在携带和使用方面都方便多了。
钢片指南鱼发明不久后,人们把钢针放在磁铁上磨,使钢针变成了磁针。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就是一直沿用到现在的指南针了。
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述了指南针的四种装置方式,其一是“水浮法”,将磁针横贯灯芯草,让它浮在水面上;其二为“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放在手指甲面上,使它轻轻转动,由于手指甲面很光滑,磁针就和司南一样,旋转自如,静止后指南;其三是“碗唇旋定法”,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口边上;其四为“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上一根细丝线,把细丝线挂在没有风的地方。这四种方法可以说是世界上指南针使用方法的最早记载。
指南针的出现为航海业提供了一件有力的工具,使人们在大海上航行时不再迷失航向、偏离航线,从而避免了大量海难事故,开创了一个人类航海活动的新纪元。宋元时期中国海外交通事业的繁盛,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海壮举,都得益于指南针的帮助。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更促成了欧洲近代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谱写了世界历史的辉煌新篇。
英国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评价说,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是“航海技艺方面的巨大改革”,它把“原始航海时代推进到终点,预示了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
指南针,就是人类在外旅行时明亮的眼睛。
造纸术
东汉学者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里曾经对“纸”字做过分析,认为纸的最早出现与丝织业有关。“纸”字的左边是“系”旁,右边是“氏”字(古时候,“氏”字是人或妇女的代名词)。这就是说,最原始的纸实际上是属于丝一类的絮,这种絮是丝织作坊的女工在水中漂絮以后得到的。
造纸流程图后来,人们经过不断改进,制成了絮纸。之后在沤麻的过程中,同样得到了由麻纤维构成的薄片,于是又出现了植物纤维纸。
由此可见,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发明创造出来的。但是,在改进造纸工艺方面,蔡伦的贡献的确非常卓越。
蔡伦是东汉和帝时的太监,任尚方令,专门负责监制皇宫用的器物。那时的皇宫工场中集中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其中,有一批缫丝、沤麻并具有造纸技术的能手。
由于经常和工匠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对蔡伦有很大的影响。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他带领工匠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原料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下晒干,这样就制成了纸。
用这种办法造出来的纸,质地轻薄,很适合书写,从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再加上造纸的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些还是废物利用,因此纸得以大量生产,造纸术也由此逐渐传播开来。
纸张的大量出现,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书写材料的变革,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中外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的交流,造纸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印度、阿拉伯、埃及乃至欧洲。纸逐渐取代了埃及的纸草、印度的贝叶、欧洲的羊皮等成为了最重要的文明载体,从而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
印刷术
毕昇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的北宋时期。当时,雕版印刷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雕版印刷就是根据稿本,把文字抄写在半透明的纸上,再把纸反过来贴在比较坚实的木板(通常是枣木或梨木)上面,雕刻出凸起的反字,成了所谓的“阳文”,这种雕刻而成的木板就成“雕版”;接着把墨涂在它的线条上,然后铺上纸,用刷子在纸上轻匀地揩拭。这样,便可以印出白底黑字的印刷品来了。
但是,雕版印刷术存在许多致命的弱点。首先是雕刻一套版,要花上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耗费的精力太大、损毁的木材太多,而且一本书印完后那些版也就没用了。比如,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有个名叫张徒信的人在成都雕印全部《大藏经》,竟花了12年的时间,雕了13万块木板,几间屋子还装不下,后来不再重印,这些木板也就不起作用了。可见,雕版印刷既费工又费料。更可惜的是,如果雕刻的印版上有了错别字,就得作废,还得重新雕刻整块木板。
毕昇是当时一位熟练的雕版印刷工匠,在多年的实践中,他十分清楚这种印刷的缺点,因此就着手对它加以改进。他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了反复的实践,终于创造出泥活字印刷术。
所谓“活版”,就是将字分别刻在一块块小小的木头上(而不是刻在整版上),再拼成一整块去印刷,印好后把它卸下来以后再用。
可是,怎么使整个活版在印刷时不会松动,印刷后又可将活字拆卸下来呢?毕昇想了个办法,他把木活字放在一块四周有方格的铁框板上,里面填上些松香之类的黏合物,然后搁在炉子上烘烤,于是松香慢慢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趁松香受热变软的时候,他把木活字依次放在铁柜板上。等排满字后,再把铁框板从炉子上取下来,并且迅速用一块平整的木板在上面轻轻一压。等松香冷却凝固后,铁框板上的木活字也就整齐而平整地黏在一起了。等到印刷完后,再把铁框板搁在炉子上烘烤,把木活字取下以后再用。
但是,毕昇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由于木活字墨蘸多了容易发生膨胀,而且木头的纹理疏密不一,印多了木活字就会变形,有的模糊不清,而且,它也很容易和黏合物相连,取下来不方便。
毕昇活字版又经过一番探索,终于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昇首创了泥活字,并且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他用黏土刻字,每字一印,制成大小不一的薄字印,然后用火烧烤使它陶化,即成坚硬的泥活字。
为了加快印刷的速度,毕昇准备好两块铁板。一块在印刷,另一块就在排字。这样交替使用,印刷起来既快又方便。
在刻字的时候,每个单字都刻几个印,对于像“之”、“也”等这些常用字,则刻多达20多个重复的字。如在排版时遇到生僻的字,可以现刻、现烧、现补。
为了查找方便,毕昇巧妙地利用韵目给活字分门别类,把它们有序地储放在木架上,下次要用的时候,很快就能找到。
这样,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现代印刷术的三个步骤:制造活字、排版、印刷,都源于此。毕昇的伟大发明启发了后人不断地改善印刷术,世界历史上出现了铜活字、铅活字、锡活字、合金活字以及电脑排版,它使人类文化的记录、保存、传播以及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正因为如此,有人把这一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称作是“文明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