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7300000008

第8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等于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指那些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自然条件的总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生作用,自然环境的范围会逐渐扩大。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和密集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科学的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能使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呈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

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等)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这个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因而也是非常脆弱的。由于它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将大量废物排放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就必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强大的冲击和干扰。如果人们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能按照生态学规律办事,就很可能会破坏其他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并且最终会影响到城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已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至今人们还认识不足。其实,它是属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范畴问题,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40年来,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上,我国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误的教训。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探讨发展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城市化是个大政策,就领域说,它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工程领域;就时间说,至少上下涉及100~200年。全世界的学者,在研究城市化的许多重大问题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在城市化途径和对不同规模城市采取的政策上更是如此。

繁华的都市自从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与工业化亦步亦趋地并列发展着,资本主义国家也好,社会主义国家也好,概莫能外。1780年,世界上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到1850年已达6.4%;又过了50年,到1900年已上升到13.6%,而在1950年时,已高达28.2%;1980年又上升到42.4%。据预测,到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50%。几乎可以说,近200年间,每隔5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差不多就要翻一番,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城市生态系统截止到1983年的统计,各种类型国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低收入国家为22%(印度为24%,中国为21%);中等收入国家为48%;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4%(巴西为71%,墨西哥为69%,阿根廷为84%);市场经济工业国家为77%(英国为91%,美国为74%,日本为76%);前苏联、东欧各国为64%(前苏联为65%,匈牙利为55%)。可见,城市化在高速地发展着,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趋势,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它。“恐城病”——害怕、讨厌城市的发展,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至少在今后可以预见到的200年内,人类的大多数将生活在城镇中。

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有些学者也把它叫做“城镇化”,这里还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提法)?城市化是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人口转化,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或集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通常以城镇居住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代表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这是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发展,要求人口(劳动力)、资金和设备相对集中,以便带来聚集效益。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要求把社会各个细胞组织起来,而城镇就是最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因而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就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

有人强调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用来否定城市化,这是不对的。城乡一体化的前景确实存在,但对于我国来说那是很远的事情。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的发展,而不是相反。融合、一体化,是将农村提高到城市的水平,是城乡都要现代化,是要求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看齐。这个水平,绝不是短期可以办到的。在城市化问题上,还有一些见解令人不能赞同。一是把古代、中世纪城市作为城市化内容,这显然是不恰当的。1780年以前,即近代产业革命前,城镇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3%,谈不上什么城市化,而古代的历史又是城市乡村化。可见这种立论不能自圆其说。二是把郊区化当做非城市化的重要表征。这当然是个误解。郊区化,就其生活内涵和性质而言和城市化内涵毫无相同。三是把发达国家中小城镇发展加快,大城市发展减缓看成非城市化,这也不能苟同。中小城镇发展也是城市化,用“非城市化”无法解释。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这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生态城市

哥伦比亚市坐落在美国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的哥伦比亚区,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人口5.5万,是一个人口相当稠密的城镇。

生态城市但是,30年来,该市植树100余万株,居民住地与商业区已完全森林化,即使身处闹市中心,也感觉不到人声的嘈杂。设计者们还根据这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别具匠心地把沼泽地改为湖泊,把环湖地区辟为风景优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草坪是在天然草场基础上开辟的,沿着河流的两侧保存了面积约4.8万平方千米的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珍兽出没的地方,在这儿人们恍若置身于乡间别墅。输电线路等公共设施铺在地下,公路也建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地方,一切尽可能地保持着原始状态。

这里只欢迎不冒烟、无污染的工厂、企业、学校、商店、娱乐场所,建筑物都设计在步行可到达的离住所不远的地方,因此,大大减少了小汽车的使用和空气污染。这是一座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协调的试验性生态城镇。一座生态城市必须控制人口密度。我国城建部门曾提出: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每平方千米不超过12000人;省(区)首府,一般加工工业城市的地区中心,每平方千米不超过10000人;工矿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每平方千米不超过7000人;港口城市每平方千米不超过6000人;县城每平方千米不超过9000人。

生态城市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土地利用不应以牺牲自然界作为代价。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要与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相协调。而绿地的保护和建设尤应予以强调,应把绿地面积作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每个居民要拥有10平方米森林或25平方米草坪;新建城市绿地面积应占30%以上,旧城改造要伴留绿地不低于25%。20世纪末,城市绿地面积要达到50%。

根据生态观点规划功能分区,应把环境最美的地段划为生活居住区。这种功能分区只是一个生态城的子系统,应严格地统一化、系统化,妥善协调各区间的相互关系。并应考虑郊—县—乡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把它们之间的能量、物质、人口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借助工农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就业、产品、废品处理、运输、交通、娱乐、商业服务等协调起来。

一个生态城市必须随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各异,尤应注意维护和发挥其生态优势,从而确定其城市的性质、功能及规模。生态城市应是一个有利于人类生活、健康和工作的最佳环境,是一个最佳模式的城市生态系统。

同类推荐
  •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而是今天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与未来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的关系问题,只要树立现代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就一定能够达到诗意般地安居。《生态资源大搜索》是趣味科学馆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包括认识生态系统、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球的生态系统、认识生态因子的作用、生态的作用。《生态资源大搜索》由刘芳编著。
  • 伟大的绿色革命(趣味科学馆丛书)

    伟大的绿色革命(趣味科学馆丛书)

    绿色革命之路或许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拥有无穷智慧的人类一定会让绿色重新覆盖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必定会再次呈现处处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万物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伟大的绿色革命》是趣味科学馆丛书之一。内容包括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席卷全球的绿色革命、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生态平衡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未来五个模块。《伟大的绿色革命》由刘芳编著。
  •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本书是一本综合各方面知识的文化百科图书。它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涵盖了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地理名胜、山川湖泊、天文历法、节日节气、民俗礼仪、科学技术、文化传媒、文学常识、教育常识、体育常识、称呼趣谈、俗语俚语、医疗卫生、交通通信、邮政储蓄、经济贸易、生物奇观、影视曲艺等19个方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作了简明的讲解。
  • 巅峰地球:地球之最大观(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巅峰地球:地球之最大观(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巅峰地球(地球之 观)》将带你走进地球上那些你未曾踏人的世界,为你讲述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奇特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巅峰地球(地球之 观)》内容涉及海洋、自然、动物、生命、科学、建筑、历史、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向读者展现了地理之最、海洋之最、旅游之最。本书由钟哲平编著。
  • 导弹百科(世界科技百科)

    导弹百科(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中老年健康参照书

    中老年健康参照书

    中年正值工作上的中坚,还一般上有老,下有小,身心不堪重荷,身体发育也从成熟走向老化。很多人在这时期积劳成疾,伴随身心的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或者“亚健康状态”。
  • 醉在心诗

    醉在心诗

    《醉在心诗》是任太刚的诗集,包括《我和你》、《年轮》、《游遇》等作品。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怨魂狩猎者

    怨魂狩猎者

    在那个连环杀人案多发的日子里,少年和他相遇了.......
  • 激励青少年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激励青少年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者都曾从励志故事中获得人生启示,激发无限潜能:拿破仑从一则小故事中找到了矮个子的自信,终于成就了创世伟业;帕瓦罗带通过一则椅子的故事走出迷茫,成为世人瞩目的男高音歌唱家;一根树枝的故事,启动了世界营销大师科特勒的辉煌事业。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方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为你指引前进的道路。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积极的精神和上进的力量,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产生高远的志向,孕育奋发的力量,在确定理想后努力去拼搏,在遇到挫折时积极去面对。
  • 紫芒魂帝

    紫芒魂帝

    他大哥是特亚大陆顶顶有名的天才第一人,鼬之狩,他父亲是狩之一族的一族之长,兀烈狩,他母亲则是被三头冥犬看守的神秘之人,那么他是谁呢?他是被整个特亚大陆之上所有势力捕杀的对象,他是上千年来,拥有灵兽级别以上的召唤兽之人。
  • 大人我又遇到你

    大人我又遇到你

    小九是仙帝最宠爱的九公主,因为一次意外,坠落凡间,遇到了让她终生难忘的莫昶翊,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结成了“闺中密友”!
  • 万无一失

    万无一失

    那是她雇来替她做那一切的人吗?是他……或者不是他?从他走进餐馆的那一刻起,她就满心疑虑。也许她应该等等。也许她应该改雇他人。可是现在太晚了,现在,她丈夫已经不是她的首要问题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才能解决问题。《万无一失》是一部精彩的犯罪悬疑短篇小说,篇幅虽短,但它的魅力丝毫不减。
  • 灵信经旨

    灵信经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来我们还是我们

    原来我们还是我们

    她是家人的掌上明珠,世人眼中的乖乖女,也是他的心头肉;他是叱咤风云的商业奇才,世人眼中的纨绔子弟,也是她的心上人,她的心头恨。只因一眼,她便成了他的猎物,为了她,他可以不惜一切,不择手段,而她明明说好的不能爱,却也最后无能为力的爱上他,而且爱的彻彻底底。一次又一次的误会,一次又一次的解释,她的耐心好像快要消磨完了,但他却依然是守候在她身后的那个人。虐心之后的他们,又能否继续甜蜜到让人发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