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人的婚俗丰富多采,从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己的传统方式进行。在英格兰北部约克市求婚方式颇为奇特,继承了古代民间遗风。女孩子成熟以后,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颜色的紧身服饰,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号灯一致。绿色表示:“来吧!我愿意恋爱,大胆地追求吧!”黄色表示:“机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还是有成功的机会的。”红色表示:“目前我还不想谈情说爱,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伙子会根据对方的服色,根据自己的选择去大胆追求,决不会被扣上行为不端的帽子。
一旦双方确立恋爱关系,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结婚或定婚戴戒指是许奇特的英格兰人婚俗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
戴戒指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国,它不仅作为一种信物也是一种装饰品。婚姻戒指最初并不镶嵌钻石、翡翠以及红、蓝宝石等饰物,纯洁的圆形象征着由婚姻联袂在一起的两个人的团圆。在一些原始民族中象征着一种魔力,保佑夫妇幸福长寿,同时施予者表示对接受者的信任,接受者表示对施予者的忠诚。
金戒指象征爱情的纯真,银戒指意味情感温柔。荚国人同西方各国一样,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且不镶嵌任何宝石,结婚戒指应加装饰物,至于戒指的质量则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结婚戒指可戴在同一无名指上,也可由结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
英国在16—18世纪时,结婚戒指的内侧经常刻上家族的图案或箴言,今天戒指上的铭文大多只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开头字母。
英国人结婚要穿礼服,新郎穿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总之,英国人崇尚白色,它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而戴头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一旦举行完婚礼,新郎新娘从教堂里出来的时候,人们要向新人祝贺,这种祝贺不是亲吻、拥抱和握手,而是向他们撒五彩缤纷的纸屑。撒纸屑的习俗起源于撒麦粒。1491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携王后到布里斯托尔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面包师的妻子看到,于是她从窗子里向他们撒麦粒,并高呼:“欢迎你们,陛下!祝你们幸福、长寿。”这成为一段佳话,至16世纪时,这一习俗已广为流传,人们向新郎、新娘撒麦粒,有时还染各种颜色。麦粒象征着丰收和生活富裕,同时也祝福新婚夫妇幸福长寿,子孙满堂。
度蜜月也是英国各地男女青年结婚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人是不讲究饮食的一个民族,这一习俗同法国人、意大利人有较大的差距。他们把积蓄下来的钱用于旅游,而结婚后去旅游便称作度蜜月。这原是古代的习俗,在新婚之时一定要饮用一种用蜂蜜特制的饮料,用来象征家庭美满、爱情甜蜜和生活幸福。而且这种饮料从结婚开始一直要喝三十天,因此就把新婚第一个月称蜜月了。今天这一习俗早已跨出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全世界风行起来。
在英国,对于结婚纪念日十分重视,每年都要庆祝并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年是纸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为皮革婚,第四年为毅婚,第五年称木婚,第六年称铁婚,第七年叫铜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为柳婚,第十年是锡婚,以后钢婚、绕仁婚、花边婚、象牙婚、水晶婚。从第十五年以后,每五年各有一个称谓,依次为搪瓷婚、银婚(第二十五年是个大典)、珠婚、珊瑚婚、红宝石婚、蓝宝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钻石婚。这最后一个是第三大庆典,但很少有人能够庆祝这个庆典。巴西博罗罗人的求婚俗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和戈亚斯州,在上巴拉圭河与拉那河之间,生活着博罗罗族印第安人。博罗罗人的婚俗与其他民族不同,求婚方式尤为独特。男女之间恋爱史的序幕首先由女方拉开。姑娘主动向小伙子求爱,但不是面对面地倾吐爱恋之情,而是通过送“点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姑娘在求婚之前,要亲手精心地作一种美味点心,以此做为信物。一旦姑娘发现意中人从她家门前过时,便在母亲的陪同下,把盛放在铁锅里的点心小心翼翼地送给小伙子。当小伙子接过礼品时,姑娘服饰艳丽的博罗罗男性的母亲会亲切地对他说:“我女儿想跟你一起生活。”男方不马上回答,只是把放着点心的铁锅拿回家去。如果男方接受了女方的求爱,同意与姑娘一起生活,那么,他就要把点心全部吃光。全部吃光才意味对女方心意的珍惜。第二天被求婚的小伙子要亲自上门把铁锅还给姑娘。铁锅空着回来了,这就预示着这门亲事成了。否则,如果男方不同意与女方结婚,那么他就会让自己的母亲或是一位近亲把姑娘赠的点心原封不动地退回女方。时至今日,铁锅里的美味点心仍然是博罗罗人男女婚姻的媒介。
现在巴西印第安人并没有制订婚姻法,每个部落里都奉行着各自不同的婚姻习俗。在博罗罗部落里,禁止同一家族的男女通婚。在极特殊情况下,需要结婚者,必须由部落首领批准,否则会受到部落的惩处。但远隔三代以上的同族成员可以自由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