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500000006

第6章 穆民葬礼

不知是咋的了,前后不到半年的光阴,村子陆续无常了三位老人……最先归真的是走路如行云流水的草上飞——外号叫老铁头的马彦林。为他送行的那一天,野麦子淌整个庄上的男女老少都加入了送葬的队伍……

我也是其中的送行者。母亲对我说:“拉麦昨,我的娃呀,你也随大人到坟上送埋体吧!不管谁无常了都要送一送,哪个人都有这一天!迟早都要去见主见圣呢。”

“好,好,我知道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说过:‘不管是在队伍里还是村上死了人,都要开个追悼会,用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呢。’”

“哎,我的好娃呀,你懂事了,将来长大成人肯定有出息哩。”

也就是从这天起,我便永远地记住了母亲说的话。哪个人都有这一天,送别人等于送自己。

还没过几天呢,庄南头赵占科的父亲又无常了。赵把势和我父亲都是同一个滩里的牧羊人。我的父亲在我跟前的叮咛同母亲是一样的:“拉麦昨去送一送你姑爷,到坟上添几把黄土也算是行善积德呀!”

“爹您给我说一说这赵姑爷的来历吧。”

父亲听了我的恳求意味深长地讲道:“这一家人没有几个亲人。在兵荒马乱的那个岁月,赵老爷子还年轻就给马匪抓去当了勤务兵。有一回在马鸿逵‘将军第’门口站岗的时候,望见马屎肚子屁股后头随一大帮使唤丫头,从此,他就动了心思:我那独根儿子将来要能娶上这种水灵的女娃该有多美……没想到以后的一天夜里,他真的贼胆包天下手了……乘夜黑人都睡下的时候,翻进马府的后院抢走了他白天看准的那个丫头……连背带拖费了不少的周折逃出了银川城……直奔东山上来了——就是现在的野麦子淌。可是,这个苦命的女子不装人,不生养娃娃,他的儿子赵占科对他爹说再给他重找一个婆姨。老汉一想也对呀,儿子要传宗接代啊,不能断了香火!”

可是话说回来,光想有啥用,家里穷,日子苦,哪来的钱给他娶婆姨,没办法,又从海子井庄子上找了一个疯丫头当了媳妇……结果,这个疯婆姨就生下了两个娃娃,还是疯子,没有一个是精灵的。唉,穷命啊!真个是麻袋换草袋——一代(袋)不如一代(袋)了……

赵老爷子头七祭日刚过完,庄子上的马彦生又无常了……这老爷子更要去送行了……为啥这样说呢?就因他生前在月儿弯羊场上是个看守羊圈的老人。在羊场上,他肩负着两种使命:一、给我父亲和马保山大爹两个牧工做饭。二、放羊羔并照顾一些淘汰下来的老病残的大羊。

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我常常跑到月儿弯羊圈上,最爱吃他的羊奶子锅盔(馍馍)。还有羊奶子泡黄米干饭和大头揪面……这东西太香了……如果几天吃不上羊奶,一想起来就流口水……村上大多数的人可没有这个口福呀!这一点好处,我不能不说在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最为了不起的幸福!

在那个艰辛的岁月中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喝到羊奶的……

马彦生爷爷平时最爱抽烟。有一回,我发现他睡觉的地方比父亲和马保山大爹的那头高出了许多,大约一尺厚。我很好奇,顺手揭起沙毡一看才明白:原来毡子底下全铺满了香烟盒……什么黄金叶,长城,三门峡,恒大……应有尽有呀!我的主啊,这简直不可思议!

后来,我从大人那里得知老人临终前留下的一段情节,听起来让人感伤!

在他快要不行的最后日子里,家里人把老人送到了北边三十里外的马家滩石油医院去看病。大夫诊断后,对他的儿子马永山说道:“老人家得的是肺癌,已经是晚期了……你们是山里人,条件太差了,已经是晚期了……就把他送回去吧。有可能的话尽量让他吃点好的……他活不了几天了。”

没想到大夫的这番话让老爷子听到了,他慢慢地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对大夫说道:“你们这算是啥大夫呀,我来看病,你们让我回家,药也不开,针也不打……”

大夫一听老爷子说出了这般的话,一把将马永山拉到病房门外说:“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安慰他老人家了——你就破费一下给他买上几条好一点的香烟,让他再好好地抽上几天吧……从X光片上看,他的肺部已没有一点清晰可见的了,一片漆黑。就跟煤炭一样黑,你可以回了,就按我说的方子最后安慰一下他吧。”

马永山将老人拉回来后果真按大夫的话去做了……老人在一个主麻的好日子里安祥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

刚开始,在我充满童真的眼睛里,觉得这老人的归真与老大夫的手段太残忍了一点:明明知道老爷子得病的根源与他一辈子抽烟有着直接的关系,却还雪上加霜——让病人继续吸烟。这不是坑人吗?这和提刀杀人有啥区别呢!

在以后的岁月中,随着我的逐渐长大成人,每每回想起这件往事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了这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呀!

为了摆脱孤独与烦闷,整天待在羊场上,除了看圈、做饭、放羊之外,剩下的光阴那就只有连续不断地抽烟了……不知送走了多少个寂寞难熬的日子……最终是香烟成灰泪始干了。

难怪庄上的人们送给老人一生最形象不过的称呼——“烟三爷”!这个雅俗共赏的大号真是名副其实呀!

因老人在兄弟八人中排行为三,且一辈子嗜好吸烟,才得这一尊贵的大号!

同类推荐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陌上花开:和慕清一起读诗经

    陌上花开:和慕清一起读诗经

    本书作者慕清研读《诗经》多年,书稿中的文章是她对《诗经》部分篇章的精彩品读,内容通俗易懂,文字优美。该书按照每月三篇的形式进行统编,每篇分别包括诗经原文、译文、解读内容,以期将《诗经》的学习融入日常的生活中,给读者提供一本深度与美兼具的《诗经》通俗读本。
  •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是作者伟子的一本散文随笔集,共收录了近些年来新创作的作品近九十篇。或记事、或写人、或写景的散文构成,作者以细腻的心触摸人生,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感情真挚。
热门推荐
  • 人鱼娇妃要抱抱

    人鱼娇妃要抱抱

    新书《娇娇女被九叔宠野了》已发,求支持!王妃打人了,王爷笑了。王妃把府里的猫宠都丢掉了,王爷不为所动。王妃叫王爷去修炼,某人暗喜,瞬间赶往后院。二十一世纪强大美人鱼少女,一朝修炼人形,竟然穿越成不受宠的侯府嫡女,还被一根鱼钩钓上岸,从此开启了卖萌撒娇求修炼的日子。更可恶的是,夏蓝汐在现代见过撸猫撸狗的,本以为抱上了夫君金主的大腿,未曾想到这个主竟然是撸美人鱼狂魔。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正名

    正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女有谋

    将女有谋

    一穷二白官二代遇上了耿直正义富二代。大婚前夜,偷天换日。堂堂的将军之女在朝夕之间成为了见不得光的黑户……她成了逃婚的罪人,成了家族不愿启齿的耻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人物日记

    小人物日记

    《小人物日记》是英国幽默文学中的名作。该书托名小职员查尔斯·普特尔的日记,实为虚构作品。主人公查尔斯·普特尔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则是一位讲究派头,精打细算的绅士,为人处事虽不免刻板老套,却喜欢结交朋友,爱说俏皮话。不过也常常因为自作聪明,或者为了显示风度和幽默,而弄巧成拙,闹出不少笑话:装修新家时把浴缸染成了红色;参加市长家的晚宴弄得洋相出尽;与街坊朋友相处甚欢但也时而不堪其扰……随着老普的儿子卢品的归来,围绕着卢品的交友、婚恋、工作等等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两代人不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碰撞,为这个中产家庭增添了更多的烦恼和笑声……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带着洪荒开发大宇宙

    带着洪荒开发大宇宙

    “不好了!大事不妙了,地球人来了!!!”探子一路连滚带爬冲进帝国议事厅。“什么?地球人!来了几个?”帝王一听,浑身止不住的颤抖,指节掐得皇座发白。“三个!”探子带着哭腔绝望道。“天啊,三个!!!”帝王一听,面若死灰,急忙慌张收拾细软:“传我命令,帝国崩了,大家逃命去吧!”不久,三个旅游的地球人看到全球混乱的逃命,满是无语:“王大人声名远扬,宇宙各族闻风丧胆,现在出球的旅游体验极差。”
  • 风之子-鬼尸崛起

    风之子-鬼尸崛起

    本该和其他平凡的女孩一样,上个大学,谈个恋爱,追个网剧。然后命运却不凡,十七岁那年遇见了风之子,神一般的俯视,让女孩开始了一段奇异的旅程。她望见了历史里那些鬼尸的出现,生灵涂炭,她也望见了自己的归属,归于尘埃之中。她的命已经不再是她一个人的,承载了无数人的期望,只因那些传说终究在她眼中浮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六零养娃日常

    重生六零养娃日常

    宁静睁开眼,悲催的发现自己不光是穿越过去,死了老公不说,还拖着6个拖油瓶。看着站在木板床周围的这一群小萝卜头,宁静想闭眼求老天让自己再死一回。幸亏老天还算开眼,给了她一个金手指。原本以为自己能笑傲江湖。然而,并没有!
  •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洛克菲勒回首往事,重拾记忆的片段,讲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与欢愉。本书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