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900000006

第6章 地球大气圈和水圈(1)

地球上的水和大气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包括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因此,水圈和大气圈成了影响人类生存最为直接的两个圈层。这两个圈层在自然地理系统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各自处在不断的运动中,而且它们之间还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水汽是联系大气圈和水圈的纽带,它既是水圈的一部分,也是大气圈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大气圈中水汽含量的分布及其三相变化,造成了大气中天气现象的产生以及这些天气现象分布的地区差异。大气中一切天气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水汽参与的结果,可以这么说,没有水汽的参与就不会有天气现象产生。

大气圈的演化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成员,是无限宇宙中的一颗渺小的星星;但就地球本身来说,它的里里外外,又可分为好几个圈层。

在地球的外围,包围着一层大气,人们把这层大气称为“地球的大气圈”,简称大气圈。它像一层厚厚的外套罩着地球,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的海洋里。大气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它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地球的大气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和研究。但由于大气圈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形成的,它的成因比较复杂,并且又与地球的起源、演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解释。比较一致的看法为:最初,当地球刚刚由星际物质凝聚成疏松的地球团时,空气不仅包围在地球表面,而且也渗透在地球内部。那时的空气成分以氢为主,约占整个气体成分的90%。此外,还有一些水汽、甲烷、氨、氦及一些惰性气体。

以后,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这个疏松的地球团就逐渐收缩变小。于是包含在地球内部的空气就被排挤出来,散逸到宇宙太空中去。到地球团收缩到一定程度后,收缩的速度便渐渐变慢,与此同时,地球的温度也渐渐降低,地壳便开始凝固起来。最后被排挤出来的一部分空气,就被地心引力拉住包围在地球的表面,形成了大气层。当时的大气层是很稀薄的,它的成分仍是氢、水汽、氦、甲烷、氨及一些惰性气体。

地球大气圈和水圈大气层地壳形成以后,在古老的地质年代里,地壳内部又因放射性元素的不断发热,造成地层的大调整,使地壳的某些地方发生断层和褶皱。包含在岩石和地层中的一些气体,便被大量释放出来,补充到稀薄的大气层内。这时,大气上层已经有了水蒸气,它们在太阳光线的照射下,一部分被分解为氢和氧。这些分解出来的氧,一部分与氨中的氢结合,使氨中的氮分离出来;一部分与甲烷中的氢结合,使甲烷中的碳分离出来,碳又与氧结合成为二氧化碳。这样,大气圈内的空气,主要成分就变成为水蒸气、氮、二氧化碳和氧了。不过,那时候的二氧化碳比现在多,而氧则比现在少。

大约在18亿年以前,水里面开始有了生物;在七八亿年前,陆地上开始出现植物。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较多,十分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长得非常繁茂。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了氧,使大气的含氧量增加。大约在5亿年以前,地球上的动物增加很快,动物的呼吸又使大气中的部分氧转化为二氧化碳。

地球上的动植物增多后,当动物的粪便和动植物的躯体腐烂时,蛋白质的一部分变为氨和铵盐,另一部分直接分解出氮,变为氨和铵盐的一部分,通过硝化细菌和脱氧细菌的作用,变为气体氨,进入大气。由于氮是惰性气体,在正常温度下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化合,因此大气中的氮也就越积越多,最后达到了现在大气中的含氮量。从此,近地面的大气就变成了现在的成分,即氮约占78%,氧约占21%,其他微量气体的总和占不到1%。

知识点空气密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每立方米空气所具有的质量(千克)就是空气密度。空气的密度大小与气温,海拔等因素有关,海拔越高密度越低。我们一般采用的空气密度是指在0摄氏度、绝对标准指标下,密度为1293kg/m3。通常情况下,即20摄氏度时,取1205kg/m3。

大气圈的厚度与构造

一、大气圈的厚度

地球上的大气圈有多厚?也就是说从地球表面向上有多高,才能到达大气圈的最上边沿?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已开始探索研究。

最初,人们是根据云的高度来确定大气圈的厚度。我们知道,云是漂浮在大气中的细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云的高空,一定有大气的存在。根据对普通常见云的观测,最高的云可达10~15千米。因此,最初人们认为大气圈的厚度在15千米以上。

流星是宇宙中的小天体,当它进入地球大气圈以后,因为它以每秒20~100千米的速度运动,与空气摩擦生热而发光。于是,人们又根据流星出现的高度,来确定大气的厚度。流星一般开始出现在70~120千米的高空,因此人们就认为大气圈的厚度也就在70~120千米以上。

日出以前,天空便开始发亮,日落以后,天空并不立即变暗。我们把这种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的天空皓亮现象,称为“曙暮光”。曙暮光是由于高层大气分子被太阳照射以后散射出的光亮。因此,根据测量曙暮光的高度,又确定大气圈的厚度在280千米以上。

在两极地区的上空,常常可以出现五彩缤纷的放电现象,人们把它称为“极光”。极光是太阳辐射出来的电子流,进入高空稀薄的大气层后,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因为地球是一个大磁场,所以极光仅出现在地球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上空。根据对极光的测定,大气圈的厚度又在1200千米以上。

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为人类进一步征服自然界开辟了新纪元。人造地球卫星到达了人类从来没有去过的高空,为我们搜集了大批研究高层大气的情报。根据近年来人造地球卫星探测的资料,地球大气圈的厚度应在3000千米以上。

大气圈的厚度究竟是多少呢?这还要很好地研究才能解决。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可以压缩的流动气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上层空气压在下层空气的上面,下层空气的密度就被压得变大了,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受到上层的空气的压力越小,所以越往上去,空气的密度越小,空气就越稀薄了。据研究,地面上每立方厘米空气有255×1019个分子,在离地面5千米的上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153×1019个分子;在1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18×1013个分子;在1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就只有10万个分子,大约仅相当于地面空气密度的26×1014分之一。由此可见,空气是越向上越稀薄,以至于绝迹。所以大气圈的最上层,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因此,要确定大气圈的厚度是比较困难的。

二、大气圈的构造

在3000多千米厚的大气圈里,人们生活在近地面的大气层中,对于近地面的大气情况,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高空中的大气是什么样呢?很久以来人们就在探索。

早在18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利用风筝把气象仪器带到空中去观测大气。但是,风筝只能上升到二三千米的高度,而且在风小时还升不起来,风大时又容易发生危险。到18世纪末期,人们发明了载人气球,用氢气球将人和气象仪器带到空中,进行探测。虽然获得了大气中的一些资料,但是这种方法既笨重又不经济,在探测高度上也是有限的。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发明了无线电探空仪,用氢气球将气象仪器和无线电发报机带到高空中去。随着无线电探空仪的上升,气象仪器把沿途测量到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大气压力等气象数值,通过无线电讯号不断地发回到地面接收站。此时,才算比较圆满地解决了空中的探测问题。以后,人们随生产和军事科学的进展,对大气的探测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利用无线电探空仪探测大气高层的气象资料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经过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发明了气象火箭、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从而,人们对于大气高层的气象资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气象工作者根据用各种方法探测到的高空气象资料,按照气温和空气运动的特点,把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和外层。

(一)对流层

大气圈结构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下层,它的高度在各地是不同的。赤道附近的地区,对流层的平均高度约十七八千米;两极附近的地区,对流层的平均高度约八九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平均高度约为10~12千米。在对流层内,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5℃。因为,下面的空气温度高,密度小;上面的空气温度低,密度大,所以下面的空气就不断上升,上面的空气便下来补充上升的空气。这样在对流层内就发生了上上下下不停的对流运动,对流层之名就是由此而来。对流层对地面的影响最大,我们经常看到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内。

(二)平流层

从对流层向上到五六十千米的高空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平流层内的气流比较平稳,几乎没有什么对流运动,因此比较适合飞机的飞行。这一层内的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所以称为平流层。平流层内空气比对流层内稀薄得多了,水汽、尘埃的含量也很少,经常是晴空万里,偶尔可以看见贝壳色彩的贝母云。

(三)中层

从平流层向上到八九十千米的高空称为中层。在中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中层内尚有少量的水汽存在,因此,有时可以看见银白色的夜光云。

(四)热层

从中层向上到800千米左右的高空称为热层。这一层内的温度很高,而且温度的昼夜变化很大。

(五)外层

热层以上称为大气的外层。在外层内,空气温度更高,空气非常稀薄,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引力,冲破其他分子的阻力而散逸到宇宙空间去,因此这一层又称为散逸层。

大气层除根据气温和空气运动的特征划分为5层外,它还可以根据其他的物理特征来划分层次。如根据大气的电离现象,可以把大气划分为非电离层和电离层。非电离层离地面大约60千米以下,在这一层内,大气处于非电离状态。电离层是指离地面大约60千米以上的高空,在这一层内,由于太阳和其他天体射来的各种射线的影响,大气分子被电离层带电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电离层又可划分为D层、E层、F层、G层,它们的高度和电离程度经常在变化,其中以离地面80~500千米的高空,电离程度比较高。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所以它对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干洁空气是大气的主体,平均约占低层大气体积的9997%(水汽平均约003%,杂质可忽略)。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辽阔的地球水圈

要谈地球上的水,不妨先让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火星上也有居民,并且与我们有共同的语言,那么当“火星人”用极其强大的望远镜透过地球的大气层看地球时,他们会把地球叫做“水球”。这是因为在“火星人”看来,整个地球差不多是被碧蓝色的海水覆盖着。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如果将海洋中所有的水均匀地铺盖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厚度为2700米的水圈。“水球”的名字名副其实。

同类推荐
  • 人类的生态困境(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的生态困境(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本书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人类的生态困境》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月球:我们神秘的近邻

    月球:我们神秘的近邻

    月球,这是一个充满奥秘的神秘天体,月球上发生的诸多怪异现象和神秘事件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科学家们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以期早日揭开扑朔迷离的月球之谜。本书内容翔实,逻辑清晰,例证丰富,文字流畅,英汉对照系列能使广大读者享受到轻松学习外语的乐趣。
  •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癌症真相

    癌症真相

    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近年癌症的研究有许多新的进展,诊断治疗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防癌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急需对这些方面有一个正确而全面地介绍,以使民众能认识癌症、预防癌症。为此,本书的内容包括:癌症真相、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癌症可以预防、十种常见癌症可防可治、癌症病人的故事以及不让癌症找上你等6个部分共100节。每节数百至千余字,介绍一个方面的内容。本书重点的内容为说明癌症可预防,即如本书的书名所点出的“你可以离它远些”。
  • 探索世界:奇妙的医学知识

    探索世界:奇妙的医学知识

    《奇妙的医学知识(彩图版)》由江文编著,以新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热门推荐
  • 三大战役全记录

    三大战役全记录

    本书通过对三大战役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的进行真实介绍,向读者展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带读者回味已经逝去的幕幕精彩和迷茫。
  • 快穿之女配的悠闲生活

    快穿之女配的悠闲生活

    凌霜意外重生,得到女配系统,本想悠闲生活,不想管什么打脸还是逆袭。结果不一小心,活成了女主最想要的却得不到的人生。人间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只看你愿不愿意去寻找你的值得。【美食,种田,悠闲,帝王将相】第一个世界CP:狼孩帝王x侯府娇女
  • 矿珀

    矿珀

    我钻进去了。迅即,我的屁股被狠狠踹上一脚。这一脚来得太猛烈,我的头我的脖子被撅得咯啪一声。我浑身一丁点力气都没有了。觉得有人在迅速地顶住我掩埋我。一会儿井壁成形了。我呼出了最后一口气。于是,成形的井壁上落下一个细小的沙眼儿。你们不知道现在的我有多么舒服。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我听到了天籁之音,我看见了大海扬波,红日正喷薄欲出,阴霾在片片坠落。多么好啊!没有痛苦,没有贪婪,没有争夺。也许,在亿万年之后,如果人类能够繁衍到那个时候,人们会发现:在远离梦阳的三千里之外,在紫云岭雁鸣谷大井深处,那儿,有一枚晶莹剔透的矿珀。
  • 戾王嗜妻如命

    戾王嗜妻如命

    别人的坏名声,不是自己作的,就是被人诬陷的;靖婉的坏名声,不是自己作的,而是她家未来夫君算计的;鸿渊的坏名声,不是别人作的,而是他自己设计的,只为娶他盯了两辈子的女人!一个没得娶,一个没得嫁,因为他是第一美男,而她不是第一美女,所以还是她赚了?什么鬼?大婚,夫君近身的漂亮丫鬟不爬床,反将她当祖宗伺候;前任总管不揽权,反将产业乃至夫君小金库悉数上交。怎么看怎么诡异!日夜相处,她发现,自家夫君是蛇精病重症患者,求破!夫君,你到底看上我哪点?我改,只求别变态。蛇精病秒秒钟病发,实际行动告诉你,他对你有多强的占有欲,你就要回以多少在意。好吧,为了蛇精病不加重病情,又看在没有小三小四各种小妖精的份上,靖婉摞起袖子拼了。简而言之:这就是,别的女人被小妾逼成妒妇,而她被自家夫君逼成妒妇加悍妇的血泪史!不彪悍不行啊,不秒秒钟灭了各方情敌,她家夫君秒秒钟病发,“灭”了她。【女主穿越,男主重生,1V1,不是小三的小三,那是给靖婉玩儿的,真正的情敌,不管是自己的,还是自家爱妻的,某人都暗搓搓的碾成灰】
  • 天梯传说

    天梯传说

    江山美人,我所欲也。回家,亦我所欲也。一个地球人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历尽艰险,终于站在权力之巅。可在江山美人和回家之间,他会作何选择?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達海叢書·附錄

    達海叢書·附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宋江山(第七卷):大地裂痕

    大宋江山(第七卷):大地裂痕

    “新旧党争,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使大宋王朝内部争执不断,江山不稳。宋徽宗听信蔡京之言铸九鼎,鼎裂又误信为“辽国死亡之兆”,萌生灭辽想法。徽宗联金灭辽,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紧接而来的是更大的危机,宋辽金三国鼎立变成了宋金对峙。金兵第二次伐宋,徽钦二帝被俘,金人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并占据东京汴梁,北宋亡国,地分南北,江山崩裂。
  • 朗月行

    朗月行

    六年前这样结束,果然不是真的结束。醒来之后,白冉月还是觉得,那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她从来不会后悔。真的,手牵手,阳光普照,真的很好。
  •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遇到你真的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要用微笑向他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爱的人。遇到曾经偷偷喜欢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不,是希望他幸福快乐吗?遇到匆匆离开你生活的人时,要谢谢他曾经陪你走过的路,因为他将是你回忆中精彩的一部分。遇到现在和相伴一生的人,要百分百感谢他爱你。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因为抓住了,所以拥有着;因为拥有了,所以幸福着;因为幸福了,所以珍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