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8400000005

第5章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旧时光里的小徽音(4)

她回头望着徽音,仍是带着那样纯粹而无邪的笑容。然后她别过头去,又将目光倾向池塘正中那朵美丽的荷花。

徽音愣住了。她仿佛知道了妹妹的意思——姐姐不要过来,让我到那里去。

哭醒的时候张妈给她倒了杯洛神花茶,连连拍着她稚嫩的后背,问她是否做噩梦了,让她不要怕。

徽音的身体微微前倾,睁圆了眼睛,阵阵喘着气。

她仍然想着梦中麟趾微笑的脸。

假如一定要有不幸发生……是小小的麟趾,去承担了这一切吗?

就像每一天的阳光被蝉吃进肚子里……才会迎来静谧的夏夜。

所以,当麟趾已经死去,现下一切的悲伤,都不可以压过快乐生活的努力。

这是为了麟趾,可以做到的最好的事。

在母亲日复一日给予的痛苦中,在失去妹妹后夜夜噩梦的惊惧中,在父亲离开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面对一切的孤单中,小徽音的内心,终于勇敢地想要拯救自己了。

徽音静静注视着床边那只宫装人偶。

月光洒落在它的身上。

朱红缎面,雪白樱花。

它仍然笑着,乌黑的头发罩着粉红的面容。

眼睛弯弯,它仿佛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也毫不惧怕自己将要去承受的不幸。

写给江南的信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于此异国之春,倍念家中诸位。江南之于我,如李唐绿水仙境,南宋杏花疏影,何止妙不可言,真乃梦魂之所牵。”

“……雪媛同徽儿可好?徽儿聪敏,亦须多多读书,烦长姐教导。”

徽音念完了信,轻轻将两页纸片用手掌展平,折起放回浅棕色的信封里。

“爷爷,爹这次的信可比上一封长多了。”

林孝恂将手中的茶盏放在一边,笑着摇了摇头。他灰白相间的胡子随之轻轻来回飘摆着,颇有些仙风道骨的神韵。

“长有什么好,信里话多,可见一时半会儿也是回不来的,故而才嘱咐这个,嘱咐那个。若是下月就回来,寥寥几句也就完了,琐事都留着见面说。”

徽音听了,噘着小嘴巴低下脑袋。

她也是希望父亲回来的,或许比爷爷还要更希望一点点。

还记得父亲走后不久,自己度过的那个任性又委屈的六岁生辰。

一大早就被张妈套上了朱红色的裙衫,推着到了前厅——爷爷奶奶、姑母婶婶们都将徽音簇拥着,满脸欢喜慈爱的笑容,亲热地拉她的小手,摸她的脸蛋,捧出各种精致的小玩意来,祝她六岁生日快乐。可是不管周遭是多么热闹,她只觉一丁点都高兴不起来。最终索性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号啕大哭起来,满脸鼻涕眼泪地要爹爹。

那个时候,还会于每日睡前,在床边的木壳小本上认真记下爹爹不在的每一日。开始时会写上一些当天发生的、想同爹爹分享的事情,后来这真诚的记录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短,大约一周的内容都仅仅是“不高兴”三个字;而后索性只是记录着日期。

直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忘记记录的?

发现的时候,已不知道跨越了多少个独自长大的夜晚。

眨眼之间,七岁就已经经过了身边。再注视自己一年半前歪歪扭扭的字迹,都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而父亲,竟也已经离开这么久的光阴了。

每周徽音最开心的时光,便是去爷爷房中念父亲从日本寄来的信。她知道了东京,知道了北海道,知道了大阪、静冈和青森。

她只能从父亲描述的生活片段中猜想这些城市的轮廓:寒冷的冬日,藏在雪堆之间的街道,刻板的房屋。面容苍白如纸的歌女唱着压抑的调子,始终礼貌却毫不幽默的餐厅主人一杯杯喝着淡淡的酒。

当然,真正的日本也许和这些猜想相去甚远——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徽音也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很大很大,有许多我们永远去不到甚至不会知晓的角落。所以父亲信中这些陌生而遥远的地名,或许也将只在这些远渡重洋的信笺中同徽音有着短暂的相遇,而永不会在她的面前变作鲜活的城市。

有的时候爷爷会让徽音替他写信,寄回给遥远的父亲——六岁时,徽音便同祖父一起搬去和姑母们同住,温柔慈爱又通晓文墨的大姑母常常教家中的小女孩们念诵、书写。徽音同表姐们一道学习,她年纪最小,却最是早慧。如今方七岁,已写得出工整清秀的小楷了。这般由小徽音执笔的信,父亲是认得出的,也每每记得在回信中夸赞她的乖巧。

曾经以为会很难过很难过的没有爹爹的日子,也就这么在日复一日的长大中过去了。

同表姐妹们渐渐亲密起来的快乐,每每想念爹爹的时候快要掉眼泪的孤单,在母亲身旁处处小心的惶恐,也都这样——不知不觉被抛在了回忆之中。

替爷爷写罢回信,徽音便乖乖将纸笔收好,退出了房子,好让爷爷准备午眠。

从爷爷的房间里走出来,她顺着碎石子路蹦蹦跳跳来到后院花园前。

这几日张妈乡下的小侄子随奶奶进城来玩,时常在午后被带着在花园晒太阳。这个四岁的小胖子总是噘着嘴气鼓鼓地看着人,不爱说话,却最是嘴馋。小嘴巴除了噘着的时候,几乎都用来吃东西了。徽音每次从厨房或者母亲房里拿些点心瓜果给他,他都用胖嘟嘟的小手扭捏地接过去吃着,满嘴都是点心的残渣,脸上却依然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加上圆圆的小肚皮和半截麻布裤子里露出的两条小肉腿,好玩极了。

到了后院,却不见小胖子,只有张妈在用一把大扫帚低头清扫着地上的树叶。

“张妈妈,弟弟今天没有来玩吗?”

“是啊……哎呀!”张妈抬起头来,像是想起了什么,赶忙把扫帚靠在树上,拉起徽音的手,盯着她粉嫩的藕臂仔细看着。

徽音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

“张妈妈,怎么啦?”

“小姐啊,我家小弟今早突然出了水珠①,这才没出来玩,我担心你有时同他在一起,怕传染给了你。”

“水珠?”徽音听到这个名字,不但不害怕,反而饶有兴趣地睁大了眼睛。

“可是草叶上的水珠,那两个字吗?”

“可不就是那两个字嘛……你可有觉得痒?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张妈妈一面回答着,一面仔细地将她的衣袖拉起来检查。

意料之中的,徽音还是被传染上了那种叫作“水珠”的病。而这清新美丽的名字,却使得她不但毫不难过,反而有些开心自己能够同这美好的名词有所关联,心里带着种奇妙的骄傲。

可即便这名字再美,徽音也依然同之前多次的害病一样,被独个放在宅子中的最后一间房屋里休养。依旧是仿佛囚禁一样,被寂寞地关在这孤零零的角落里。屋外的白粉墙围着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间,当中夹着一个开敞的厅堂,平时也少有人来。

这僻静的院子里,竟总安静得仿佛只有徽音一个人的呼吸声。

每一天,小徽音都静静趴在窗边,在大片透明的安静里抬头看着外面的世界:天空,云朵,飞鸟,打着旋飘落的一根羽毛;树木,石子路,青草,雨后外壳透亮的昆虫。

这样每一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注视着窗子以外的世界。

为什么美好永远都是在窗子以外?或者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窗。这世界上所有美妙的、活动着的颜色、声音,快活的神态,灵动的滋味……全都在那里。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时间仍然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每个日光大好的白天,毫无睡意的时候。

徽音会集中所有的听觉在各种脚步似的声响上。

她总是猜想着,等候着,希望着有人来,打破这无形的寂寞。

竖着耳朵许久,只有间或听到墙基底下传出的各种琐碎的声音,仿佛从隔壁慢慢攀爬过来,忽而又消敛了去。这声响让她很快便感到一种不耐烦,于是索性从床上爬起来,蹑着脚,抓着门框,探出脑袋——向外面的世界投出好奇的目光。

正是午后,大概两点光景。在那开敞的厅堂里,只有一处开过饭的八仙桌,静静地立在正当中。它的姿态显得异常寂寞,仿佛在小心翼翼地期待着什么。

就在那桌子下,正有一片从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斜斜地躺在那里。

七岁的徽音站在门框这边,微微张着嘴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小片活泼而晶莹的金色。整个周围都是安静的,甚至是沉寂的。只有这片流金,自在而生动地发着美丽的光。

徽音看得呆了。为什么这片阳光美得这样动人?

整个春天仿佛都在这片斜照的橙黄当中松弛了下来。

原本寂寞而难挨的午后,都似变作了一块柔软的糕点。

树影随着那一片湛明的色泽流连着,徽音也仿佛随着那光的影、叶的清香而悠然轻快,不自觉地脱落了伤愁。

她突然很想给父亲写信。不是为爷爷代笔,而是徽音写给父亲。

她知道父亲信里写到的江南,是用了大姑母教过的,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句子。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一千多年以前,丘迟的这寥寥几句话便让远离江南的士兵们都难耐思乡,纷纷归降。千年之后,吟咏来仍觉明艳恳切,清丽动人。

仿佛这美丽的江南,从来都没有因为岁月的仓皇而丝毫剥落它的明媚,它的秀丽,它的生动与晶莹。

如今身在异乡的父亲,也一定无奈而急切地想念着江南吧?

她多想要写一封信,为父亲讲讲江南的阳光,江南的暮春,江南的院落,江南的小徽音……若是讲完了江南,也想对父亲提一提,自己这一年半以来的时光。

父亲走后不久,徽音就同祖父母、姑母们一起从陆官巷搬到了蔡官巷。院子变大了,也有了许多表姐妹一起玩耍,日子一下子变得热闹而宽敞。

母亲也一同来了,虽然好像很不情愿。

母亲不再总是念起麟趾了,可其他的话也越发稀少,整个人颓然地迅速沉默下去。

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房中度过的,连院子里的花也只是痴痴地看着,不似从前总会走上前带着笑轻嗅。她常常坐在自己梳妆用的旧式镜箱前发呆,偶尔轻轻用纤细的手指拨动几下那刻成花篮形的小铜坠。

徽音常常想陪母亲说话,却总被屋子里那浓重的悲哀堵得发不出声来。但她也舍不得总离开母亲的周围,就时常在黄昏时在母亲房中,乖乖地陪她一起坐着,日复一日,等待那流动的金黄拂过母女俩的衣裳,渐渐换作夜色的黑。

徽音长高了很多,已经可以够到母亲床顶雕着的鸳鸯了。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也都很乖地躺在被子里努力伸直了腿——张妈她们都说这样才会快快长高长大。

大姑母还是那么慈爱,这些日子以来她教会了徽音背诗经,背乐府,背唐诗,现在已经学到宋词了。徽音总是一看就明白,尤其对那些清丽韵朗的诗句爱不释手。

最近最喜欢的是黄山谷的小诗《题梅》:“梅蕊触人意,冒寒开雪花。遥怜水风晚,片片点汀沙。”

……

不久,徽音的“水珠”便痊愈了,也阶段性地告别了那寂寞的囚禁般的生活。而这些琐碎的记录,仍然寄托着徽音遥远的思念,不断在给父亲的信里慢慢补充着。

午后的云,黄昏的暖;西湖的荷花,白堤的翠鸟。

这一次她努力写下的,不再是小徽音每一天委屈的记录,而是一封长长的、认真的信,随着时间的向前,不断增加行数,聚集着崭新的每一页。

就这样,她慢慢学会了更加从容而平静地过着每一天,像菜园里向着阳光生长的蔬菜那样,简单而认真地努力长大、开花。

而这封信似乎从没认真地打算过收尾。它更像是徽音一种安然的静候——等待着熟悉的爹爹,穿过岁月的迷雾,微笑着为她带来渐渐清晰的重逢。

这日,又是午后,徽音午眠乍来,被张妈叫去爷爷房前的大厅里。

她远远就看见许多人驻立在那,厅前正中的那个男子着一身纯黑色的西装,身材并不高大,却十分挺拔。他白皙的左手自服帖的袖口伸出,悠然地拿着一顶神气的礼帽。

徽音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这再熟悉不过的背影。

听到她的脚步,他转过身来。

他的面容比记忆中沧桑了,胡子也比小时候徽音摸过的长了很多。

可那宽和的笑,那温柔的声音,那徽音与之神似的、让她朝夕想念的俊逸眉眼同和睦神态——除了父亲还会有谁?

林长民伸出双手,笑着将徽音似幼时那样高高举起。他身上挺拔的西装让这久违的拥抱显得不似想象中服帖——也或许是徽音已经长大了的缘故吧。

徽音也开心地笑起来,伸出胳膊,像记忆中那样环住父亲的脖子,仿佛怀抱着整个世界的温暖。

“这就是徽音吧?眉眼同长民真像。”徽音这才突然注意到,父亲身边还站着一位着白色旗袍的女子。

她身段娇小,但足上穿着白色的高跟鞋,故而显得高挑了许多;眼睛不似母亲那么大,却弯弯地盈满了笑意。浓密而乌黑的头发烫成了时髦的大卷,被整齐地梳到耳后,露出耳珠上晶莹的珍珠耳饰。

“徽儿——这是爹的新夫人。”

在那些遥远的小时候,我们总以为,这世间所有的不快乐……都会被未来的“长大”所拯救。

这是一种神奇的魔法。它会使我们终将像大人一样,够得到柜子高处的糖果,拥有自己的房子,并且可以独自去遥远的城堡旅行。而所有的孤独……也都会被潮水一样的相遇冲散。我们终将完整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并且同善良而彼此关爱的人们一同前行。

直到后来,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翘首中不断长大,高过了一扇扇高低错落的窗,慢慢看到了窗外更宽敞的世界,才发现——

那曾以为充斥着难过与无助的童年啊,才是一生中最容易快乐的

岁月!

同类推荐
  •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最是人间留不住

    拣定安宁或沉静的一隅,焚上一炉沉香,暗香袅袅里静睇着那炉上斑驳,借此窥得一点长眠在岁月中的过往。在幽香细细中我们还窥得见那些岁月里的女人们。她们鲜活在时光里,庄妍靓致,风雅超群。她们或倚楼独望,或长风吟诗。她们飘扬的衣袂化作了时代的旌旗。她们像岁月里的浮光锦,不沾染一丝世俗污淖,留给我们的都是皓月般完美的倩影。世代的笔墨已经将她们的故事渲染得锦绣如斯,而历史仍旧让我们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现实的粗粝。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热门推荐
  • 败军之战

    败军之战

    小说用很多笔墨叙写了抗战时期发生在广西钦州的一场中日之间的激战。场面惊心动魂,惨烈无比。作者再现一段历史的原貌,本意不是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想要后人记住历史、记住英雄,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祥和安康的环境。作品时间、空间跨度极大,后半部分极力描述美好惬意的生活,并巧妙地插入艺术构思的日记和碑文,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这个意图。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国家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以告慰英烈、警醒后人。
  • 宸悦可兮

    宸悦可兮

    作为一名cos大神,宋巧可却在一次漫展上,因为自己的一次仗义相助,被人识破身份……“不好意思,这是我女朋友。”宋巧可将魏邵宸挡在身后,而魏邵宸的损友们面面相觑。被迫穿女装的魏邵宸倒是对宋巧可说道:“你一个女孩子,扮成男生是打算来撩妹的?”宋巧可愣了,转身看向身后的“高冷女神”,等等!这……为什么这么像魏学长!最关键的是,他是怎么认出来的?自己一直都没有被发现的伪装,就这么被发现了,还是被自己所崇拜的人发现的,宋巧可表示内心无比复杂……
  • 神级修真农民

    神级修真农民

    种灵谷,养灵宠,玩灵鬼……乃是消遣。炼丹制药、法宝制器、布阵画符……乃是副业。逍遥修真、纵横无忌!一界秘武、天下无敌!十方百万世界、唯我独尊!可本质上,还是个农民!
  • 归北

    归北

    有幸识你,爱你,所以想要排除世间一切万难。(此书纪念所有人的爱情)
  • 末世之生化战记

    末世之生化战记

    这是一个充满着生与死的世界,处处都是危机,步步都是惊险,主角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普通人,他将在末世下生存,与感染者和变异兽生死搏杀,并且在一次次生死战斗之间觉醒进化,变得更加强大,最后带领着人类觉醒者们捍卫着人类最后的尊严,展开与变异兽之间的生死战斗。
  • 天文百科图解(天文科学丛书)

    天文百科图解(天文科学丛书)

    《天文科学丛书:天文百科图解》全面编撰了宇宙中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探索发展,包括宇宙诞生、宇宙中星星形状、宇宙中长城、银河形成、大气层构成、星座的构成、星系的结构等内容,去伪存真地将未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和收藏。
  •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 上司老公请走开

    上司老公请走开

    “你还恨我吗?”“不恨,我为什么要恨你,只有爱到了极致才有恨,因为我不爱你,因此我不恨你。”“你……”男人气结“女人,你不要挑战我的耐心。”“怎么样?你还想咬我不成?如果你想当狗的话,那你咬啊。”女人就是要挑战他的耐心,不在这个时候好好的打击他一下,更待何时。
  • 废后逆袭:皇上,请上榻

    废后逆袭:皇上,请上榻

    【本文三观颇正,双男主!】我这一生过的糊涂至极,不顾叔嫂情分,背着我的丈夫与他亲弟弟欢好。不仅坏事做尽,还帮他夺下皇位。最后却落得表妹进宫,夺我后位,死于非命。重生一世我发誓,定要有仇必报,以牙还牙!**********“你想要谋朝篡位?”“不,我只想他们死。”
  • 这个游戏不简单

    这个游戏不简单

    新书《诡异流修仙游戏》堂堂连载,请求支持!……【2020最火爆创新的网游文】【吃鸡模式+狼人杀的创意网游文】夜黑风高,虚实杀。各位玩家,欢迎来到全息游戏《虚实幻境》。这个游戏不简单,专注互相对抗。普通群:471036516(已满)。2号普群:1054920035VIP群:488549049。(粉丝值5000,可入群,要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