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9600000007

第7章 蓝调小镇(7)

生活会对远去的尚没消失的符号,进行篡改,让人觉得平静的生活隐藏着无形的暴力,它面目慈善,内心却充满憎恨。一座村庄,是浮出来的岛屿,也是生活的躯体。可以这样说,我在枫林看见的咆哮的油菜花,渐渐暗下去的天色,倒塌的房舍,断流的饶北河,都成了表象。或者说,那是时间的斑纹,是死去的某种呈现,也是让我们甘于陷入的泥淖。

一座村庄是大地的坐标,是天空的钟摆。它有着静止的优美的弧线,纷乱的掩埋的回音。它以沉默代表诉说,以从容完成坚贞。它包裹着旷古的过去,也预示着茫然的未知。让我确信,这一切都是亘古不变的往复。

在一个面目全非的村庄面前,我们成了一群不知所终的人。来去皆茫茫。

棉花,棉花

饼肥3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15公斤、碳铵10公斤、硼砂0.25公斤。父亲用木炭把每亩用肥的参考数,写在厕所土墙上,供母亲拌肥用。母亲记性不怎么好,她一边拌肥一边看墙上的数字。父亲说,这些混合肥在6月底以前要埋完,不然棉树坐不了桃。在盛蕾(第四层果枝开始现蕾)前后,棉树要肥催—从盛蕾到初花期,时间很短了。每天傍晚,父亲端一把锄头,到棉田上走走。棉田有两亩多,父亲一垄一垄地看,翻翻棉叶,摸摸杆杈,还不时地蹲下身子,扒开泥土,捏捏泥团,辨识泥的成色、湿度、酸碱度。他的脸上降临着黄昏时分的从容、慈祥、安谧。大朵的棉花仿佛在他眼前映照了出来。

映照出来的,还有祖母,不知道父亲看到了没有。祖母的面容已经熔化在时间的火炉里,与一粒糖溶化在水里没有区别。“脚踏一州两县,身坐金龙宝殿。手拿苏州干鱼,口抽夏县白面。”祖母坐在后院的偏房里,一边织布,一边教我唱民谣。织布机是木质的,由一个梭架、挂布架和踏脚组成。木最好是古旧樟木,拙朴、芳香、牢固。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民谣是织布的谜语。祖母坐在梭架上,踩着踏脚,手中的两只梭在纱帘上穿来穿去,像两条不知疲倦的鱼。梭是毛竹片制的,外面包着铁皮,铁皮已被祖母的手摸得深黑发亮。祖母的腰上绑着牛皮做的皮幅,用两个硬木的瓜扣把皮幅扣紧。祖母脚一用力,身子会前倾,皮幅被绷得饱满。祖母织布,我站在边上,为祖母打扇子,把棕榈扇打得呼呼响,打不了几下,手就酸了。我不喜欢看祖母织布,虽然织布机“咿呀咿呀”,唱歌一样好听,但还是归于单调。祖母的夏天都是在后院度过的。祖母是祖父的续弦,他们一生恩爱。前几天我回老家,翻祖母在十年前留下的遗物。遗物在木楼里。我打开柜子,看到了一面铜镜和四脚支架。铜镜蒙着灰,我一抹,看见一个中年人。我们从出生到老,不知道要用掉多少布,得到多少温暖,而纺纱的人去哪儿了我们都不知道。

棉花,皮肤上的故乡,在饶北河边漫溢。那是一个乡间少女的成长—萌芽出苗、抽苗、绽蕾、花铃摇曳、吐絮。从春分到立冬,十六个节气是她一路走来的十六个驿站。我们在这条路上繁衍,奔波,相互热爱。而这条路是那样壁立,孤绝。

几次回家,我都觉得屋宇空荡,走到祖母房间,只看见一张床,永远空着,被子还是折成长条,悬着蚊帐。仿佛温度还在。仿佛走出去的人还会回来。我坐在床沿上发呆。以前我回家,祖母一听到开门的声音就唤我的小名。祖母见了我,就把火钵给我,说:“你读书,还没钱。外面冷,暖暖身。”祖母几乎没什么记忆,一年到头抱着火钵,怕冷。那时,我已经工作几年了,她却还以为我在外求学。有时候,祖母会摸索着到后院,坐在织布机上,一边抚摸木架一边对我说:“你小时候,都是我抱着去奶妈家吃奶的,一出家门口,就两眼望着奶妈的房子。”祖母喜欢和我说她年轻时的事。每次闲聊,祖母总是这样结束梦游似的回忆:“现在人老了,我要去了,免得大家嫌。”她说“去”的意思是死亡。

祖母年过八十,开始怀疑自己为这个家吃了那么多苦是否值得,怀疑身边每个人都嫌她。姑姑说,祖母临终的那几天,一直在喊我的名字,可我不在。我赶到家里,见祖母躺在床上,脸色蜡黄、眼圈乌黑,身子没有反应,像干涸的河床。我喊祖母,祖母空洞地睁着眼,眼角是两道深深的泪痕。祖母颤动着,想坐起来,但已经不可能。一条白布盖在了祖母身上。

秋天,阳光一层一层地脱落,灰烬和焦土的气息悬浮在空气中。一个弹花匠背一张弓,一手拿棒槌一手拿碾盘,沿饶北河的水路,到村里来。他的肩膀上坐着一个拖鼻涕的儿子。他走到哪家,我们就跟到哪家,帮他捡地上的棉花,帮他拉经纬线。他是临近镇里的人,他要做到过年才回家,假如谁愿意留他过年的话,他也会留下来—他的老婆生小孩时,难产而死,他的鼻涕儿子靠米糊养大。他的弹弓和棒槌,是我们欢乐的秘密所在。他歪着头,下颚抵住弓把,左手把弓拉得饱满,右手用棒槌,梆,梆,梆,用力敲打弓弦,嗡—嗡—嗡,棉花被抽得蓬松,成丝絮,在厅堂里飞来飞去。我们被“嗡嗡嗡”的响声所迷惑。我们一直以为那是歌谣,以为秋天是歌谣的秋天。弹花匠说话有浓重的鼻音,像涵洞里的水声。他的脸窄而长,手圆腰粗,他穿一件蓝色的对襟短褂。

弹花匠会唱许许多多的民谣。我记得有一首《光棍儿歌》是这样的:

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讨老婆好清闲。

日上省得半升米,夜间省得半张床。

省起谷米吊烧酒,省得铜钱买竹山。

上半年头有笋挖,下半年头有纸担。

弹花匠一边唱,一边摇头晃脑。他的鼻尖上有一滴浑浊的鼻水,长长的,悬着,不落。他还会吹口哨,口哨是鸟叫声,有旋律:

各公,各婆,家家栽禾。(布谷鸟催种)

清明—打醮,

坟头—挂纸。(黄梅鸟唱的清明歌)

爬起了,爬起了,

耕田了,耕田了……哥哥,哥哥(鹁鸪鸟催耕)

水哗哗,水哗哗……(水涧鸟在溪边叫,要下雨了)

酒—嚼嚼,

酒—嚼嚼,

嚼嚼嚼嚼,嚼嚼嚼嚼。(河边翠鸟叫,欢迎有客来)

个大,个大,个大,

个个大,个个大,个个大……(野鸡下蛋)

他唱完了,会低下身子,对我们说:“我唱了歌,你们可不能打我的屁屁啊。”屁屁是他儿子。我们都讨厌这个鼻涕孩。屁屁身上有泥斑,光着上身,肚子滚圆,像个青蛙,但人很瘦。弹花匠说,屁屁的肚子有青虫。我们冷不丁地用石头打他,还用竹梢抽。抽了,我们就躲到后院去。屁屁挨了抽,眉头往中间挤,嘴巴收拢,声音憋在喉咙里。屁屁什么东西都吃,红薯,地瓜,黄瓜,他的嘴巴像个搅拌机,“哗哗哗”,一下子搅得粉碎。

我家差不多每年都要弹棉絮。我家人多。母亲把旧棉絮抱出来,晒两个日头,给弹花匠,说,加点棉花,加工一床新的吧。弹花匠姓周,四十来岁,爱喝点小酒,喝一盅酒满脸通红,眼角有豆腐花一样的眼屎。喝了酒,话特别多的老周反而话少了。他说话,两道眉毛往上一拉一拉。他的屁屁早在饭桌上睡熟了。他一说话就是诉苦。老周说,你看看,这么多年也没添过一寸纱,还是一身破片背在身上。他说话的时候,还不断用手扯自己的衣服。我母亲讨厌老周,私下对父亲说,老周的棉絮弹得不结实,小孩子蹭一个冬,就破出洞了。

不知道是哪一年,弹花匠成了村里花菇的上门女婿。花菇是个寡妇,比弹花匠大好几岁,南瓜脸,屁股大得像磨盘,特别能生育,有四个孩子。弹花匠上门,好心人劝他,花菇小孩多,屁屁会受苦。弹花匠说,一个男人没有棉花被盖盖,真是难熬。没过两年,弹花匠死于胃癌。屁屁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他在村里要饭,在别人家的柴垛里过夜。到了冬天,他裹着弹花匠的长棉袄,腰上绑一根草绳,穿一条单裤晃来晃去。后来,一个来村里卖唱的老头见屁屁可怜,把他领走了,说卖唱也是一门手艺,比弹棉花好,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做事。

从我家门口往东边望过去,是高高低低的菜地,再远些是连片的棉花地。黑色的屋顶在棉叶间若隐若现。在我十五岁那年初秋,我穿过十里棉花地离开了枫林。前晚我躺在厢房,一夜没睡,看着窗外的星光。母亲也一夜没睡,她在拣拾我上学用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拣完了,一个人坐在灶房的木凳上。她一直在咳嗽,咳,咳,咳。哎,哎,哎,她不断地叹气。长年的肺热病消耗着母亲的肌体。她的身子像晒干的刀豆荚。母亲把我叫起来,说,煮了两个蛋和一碗面条,你去吃吧,吃了去镇里坐车。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更没有过与母亲的分别。我“唏唏唆唆”,三下两下就把一碗面吃完了,把蛋留在碗底,用水勺盖住。我吃面的时候,喉结在蠕动,脸颊上有湿湿的东西在爬。我背对着母亲。煤油灯在灶台上,扩散淡淡的光晕。我第一次不敢看母亲。我感觉到母亲的双手,捂住她自己瘦削的脸,咳嗽声在她胸腔里变得沉闷,结实,像没有炸开的雷。母亲帮我打开厚实的木质大门,月光拥了进来。我挑着木箱和棉絮,沿着土公路,往小镇走。

棉树还没有吐絮,红艳艳的花缀在树丫上。月光一片银白。空气湿润,棉叶的青涩气息淹没了整个大地。我走到小镇车站,天还没有发亮。我坐在木箱上抱着棉絮,眼泪一下子奔突出来。我想起和我同龄的邻居也是这样,背着棉絮,从镇车站坐车到浙江去打工。棉絮是唯一的行囊。假如把一个人的生活删减到最低程度,只会剩下棉絮和碗。世上也没有比棉絮和碗更重要的东西。

事实上,我对棉花的理解是极其浅显的,甚至有些怨恨。到了秋天,我们全家人都去棉田里,捡拾棉花。我们挑着箩筐,腰上扎一条布裙,太阳晃晃,大地烤炉一般。走进田垄,我们把絮一朵一朵地摘下来,塞进布裙。棉壳和棉枝会把脸和手的皮肤划出一条条血痕,汗水流过血痕,如盐撒伤口一样生痛。晚上我睡在床上,烧灼感在皮肤蔓延,火烧山一样迅速吞没整个身躯。这是可怕的记忆,而那样的日子仿佛永无尽头。母亲的肺热病会在这个时候发作。我听见棉田里有剧烈的干咳,针一样刺人。母亲坐在田头,手按住胸口,弓着腰。我会跑到一里路外的山塘,舀一勺山泉水,给母亲喝—母亲的身子像旺烧的炭火。我听得见母亲喝水时,炭火“哧哧哧”熄灭的声音。母亲不是一个善言的人,也很少会打骂我们,她见我不愿读书,就说:“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你不愿读书,就回家种棉花。”棉花在我心里引起的恐惧使我觉得,棉花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边的黑。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到了晚上,就躲进棉花垛里,偷情、做爱,乐此不疲,棉花给他们生活的激情和生理的乐趣。这是莫言在《白棉花》所描写的。赤裸裸的不是人,而是棉花,这样有些让人难堪。虽然我们的大部分做爱是在棉花上进行的—床垫和棉被只是我们的道具。

碗是父性的,意味着耕种和口粮;棉花是母性的,是抚摸和慰藉。尤其是我当了父亲之后,我这样去理解生活,它们是生活的本源。我们所寻求的,也不需要更多。2001年,我和蔡虹结婚,母亲说,父母年老了,帮不了忙,也没钱,送你们两床棉被吧,棉花是自己种的上好棉,很结实。

同类推荐
  • 匆匆:朱自清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本书收录了他《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等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
  • 今天的孤独,是明天的祝福

    今天的孤独,是明天的祝福

    本书的作者作为孤独的年轻人,同时又深爱民谣,将自己的孤独与民谣、电影、绘画等结合起来,聊自己的孤独及与孤独相处的瞬间,读来共鸣。十五个凌厉彻骨的孤独瞬间,十五个短小精悍的生活故事,足以让我们代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个关于孤独的问题,都是在探索你内心的力量,从而获得内在的成长与强大。谁不曾孤独?只要与孤独相处,不抗拒,不逃避,不害怕,每一次孤独,都可以用来雕刻自己,也都会是最珍贵的积累期。我们要想得到幸福,首先要拥有独处的能力。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 天才密码

    天才密码

    《天才密码》理性哲理,它熔文学、哲学于一炉,集日记、随笔、杂感、言论于一体,以箴言的方式重点探讨人生激情与梦想,天才和灵感,创新之道及潜能开发等问题。我主张按照人的自然的天性开发个人潜能,寻找天才的金矿,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达到人生成功的彼岸。
热门推荐
  •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她是额间生有六瓣桃花的温婉女子,生来是公主的身份,却是复仇者的命运。因为遇见他,从娇宠的公主变为亡国者,一路的颠沛流离,葬身浮华。面对六哥的死去,爱人的背叛,她决然离去:“我是流离的命,注定一世飘摇,不得停歇。”
  • 吴普本草

    吴普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战略想象力如何决定企业成败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战略想象力如何决定企业成败

    本书共分为六章,精选了30项影响企业成败的思维法则,并结合大量经典案例,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战略想象力的内涵,帮助企业家成功构建战略想象力。书中对超前思维、蓝海思维、长尾思维、重点思维、前提性思维、柔性思维、顺势思维、简单思维、核心思维、迂回思维等分别做了详细具体的分析,目的是将思维法则转化形成战略想象力,以战略想象力指导企业实践,从而实现战略想象力的起飞与落地。本书适合企业家、管理咨询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企业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琴弦丫头:我的绝色王子

    琴弦丫头:我的绝色王子

    杜宇辰那因为疲惫而呈死灰色的眼突然亮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了琴,琴的面板光滑细致,弧度打磨和漆面都很精致,乌木的手感也恰到好处,算是上...
  • 快乐老家

    快乐老家

    这本书充满了快乐自信坚强热情,在探寻世界与人生真相的一系列故事中,让人反思当下的价值体系和思索生活的真正意义。
  • 52栋(连载1)

    52栋(连载1)

    江西。广丰。卧龙城小区。52栋。102室。妻颇为得意地说:“三个月,没拖工期,十万元,没超预算,周老板,麻烦您仔细瞧瞧,看看可不可以验收?”我和二老从客厅到卧室、从厨房到餐厅、从门窗到阳台、从墙面到地板、从家具到电器、从灯具到餐具……里里外外、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了个遍。妻接着说:“水、电、电视都开了户,冰箱、空调已经调试好,电热水器随时可用,全天都有热水,床上所有用品都是新的,厨房里的餐具也是新买的。”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 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

    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

    穿越到了秦时明月的世界,随身还附带了一个坑爹的系统。赢子弋不得不抹了把汗,还有二十多年,秦朝就得玩完。玩完就玩完吧,自己还和秦朝绑定在了一起,谁让他姓赢呢?最终,赢子弋表示,走自己的路,让玄机娘娘无路可走。
  • 校园首席:王子驾到

    校园首席:王子驾到

    Angel’sLove,天使爱,代表至真至纯的爱。传说中生长在我们市郊外石源山的伊莫崖的峭壁之上,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寻获过……我,初夏,西泽高中高二学生。因为妈妈再婚嫁给了超人气帅哥学生会长王子峻的总裁老爸,我因此也在一夜之间由普通丫头成长为名门千金。本以为可以幸福生活下去,但是男友和姐妹的背叛,王子峻的不明确,尹莎莎的出现,尹少枫的温柔可爱,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让将到手的幸福从身边溜走。但不管如何,我永远都相信有天使爱的存在,我都会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加油!l
  • The Boy with 17 Senses

    The Boy with 17 Senses

    Every resident of the planet Yipsmix has synesthesia —they don't just hear sounds; they see and taste them, too. On this unusual planet, poor Jaq Rollop must save his family's farm. To do so, Jaq is forced to sell his beloved pet and only friend. Trusting and wkkk.net, Jaq gets swindled into trading his pet for a seemingly worthless key. But then something very strange happens. The key leads Jaq through a wormhole to a terrifying and magical land full of riches, overwhelming sensations, and giants. The name of this frightening land? Earth. This clever middle-grade fantasy will appeal to fans of the Sisters Grimm, A Tale Dark & Grimm, and the Land of Stories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