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00000003

第3章 李开复—个人价值在于创造不同 (2)

在李开复领导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计划有朝一日要向比尔·盖茨汇报了。当几个研究项目还没有得到最终结果的时候,李开复就冒险争取了六个月后向比尔·盖茨汇报两个研究成果的机会。因为他知道那时很多人对中国研究院还不太理解,如果能在比尔·盖茨面前成功地演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研究院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时,李开复知道有四个研究项目可能在六个月后会得到好的结果,但它们各自成功的概率只有60%,可他不能等到100%确定后再去申请。于是,他用两个措辞含糊的报告题目预订了位置。六个月后,果然有两个项目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于是,他们修改了报告题目,十多个人飞到美国为比尔·盖茨做了现场演示。

汇报当天,李开复的六位同事第一次穿了同一款衣服——全黑纯棉夹克,李开复本人也为了显得郑重,特意穿了纯黑的POLO上衣。没有寒暄,见面之后比尔·盖茨直接示意开始汇报。

李开复先是讲了他们在中国的人才招聘工作,中国最好的大学中最优秀的人才几乎都被他们找到了。这一点令比尔·盖茨印象深刻,之前很多人都担心微软在中国找不到出色的人才。

在谈到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时,比尔·盖茨说:“在音频技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成功,以后在图像和多媒体技术上,你们要多努力。”

李开复立即说明:“我们有三组来做多媒体研究,而且已经做出了不少成绩。”然后,李开复就开始讲述他们的成果,比尔·盖茨边听边做笔记。中途有人提出会议是否应该在一个小时以内结束,比尔·盖茨说:“不,我还有45分钟,我还想听听。”比尔用“完美无瑕”来形容这一次汇报,他用羡慕的语气问李开复:“整天和最聪明的人在一起工作,你一定很愉快吧。”

汇报后的第二天,比尔·盖茨对公司所有的领导说了他那句著名的话:“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正是这句话,建立了中国研究院的信誉。

其实,向领导汇报工作,是每个想要晋升的员工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汇报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项目能否得到领导的支持,因此任何人都应该好好研究汇报的技巧。

向领导汇报时,除了在着装上郑重之外,还有一些关键的细节在其中。

汇报不是写新闻,听众只有一个:老板。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下属怎样向你介绍情况呢?首先,最基本的要求莫过于直接明了。汇报工作不是做公关,最忌讳绕弯子、耍小聪明,一开始就围绕工作展开,会给领导留下专业、精辟的印象。

其次,说明自己的优势是汇报中的重头戏,不要觉得“谦虚”是一种很好的汇报态度。如果李开复不讲明自己在中国拥有最优秀的人才,可能比尔·盖茨对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信心就得不到保证。汇报的时候光说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不好的地方,是非常愚蠢的。

另外,汇报之前要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利情况。老板希望你已经把事情考虑得很周全了,他只需要动手签个字、参加一下庆功会、在发布会上露露脸就够了。说到底,他就希望能够少担心、多省力。所以,你在说计划的时候,要尽量想到老板可能会说的话,然后在他想到之前,你就先做到。

一场由跳槽引发的官司

2005年7月19日是让微软沮丧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它的老对手Google宣布:李开复将负责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就在前一天,李开复还是微软全球副总裁。

“从来只有微软挖人,今天却被Google挖脚,损失了数十位弟兄。”微软此时的心情可以套用《功夫》中的黑老大恼羞成怒的搞笑台词。盛怒之下,微软随即发布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指责Google挖脚李开复“蓄谋已久”,并认为李开复违背了和微软签订的保密和非竞争协议。Google和李开复被微软告到了华盛顿州的高等法院。

时隔四年后,李开复在媒体上披露,当年从微软跳槽Google时,是自己在网上搜到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的邮箱,并主动写邮件毛遂自荐的。对他来说,跳槽是一个完全自由自主的行为。在接受东方卫视采访时,李开复回想当年因跳槽而和微软打官司,“失望、伤心,然后觉得无助”。两大名企为了争夺自己对簿公堂,李开复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庆幸的,因为他很清楚,这场官司不仅是为了夺回人才,也是微软杀鸡儆猴之计。

“我换工作绝对是一件职场可以做的事情。我觉得他们(微软)站不住脚,非常简单,微软不希望那么多人跳槽,所以它希望能够杀鸡儆猴,阻止别人的跳槽,这个和我个人无关。但很不幸的,我成为这个‘鸡’,但是还好没有被杀,最后证明自己是对的。”

微软的愤怒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此前有两百来个微软的高级技术员工持续跳槽到Google。这一回,连微软的全球副总裁也被挖了,是可忍,孰不可忍。Google挖脚李开复点燃了微软这个火药桶,它不惜以“撕破脸”来阻止李开复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效力。要知道,李开复不但是搜索技术领域的专家,还是微软中国战略的设计师之一,肥水全流外人田,这外人还是自己的死对头。

唐骏也曾效力微软,曾是李开复的同事,他对李开复的跳槽看得很清:李开复在微软工作多年,对微软可以说既有功劳也有苦劳,深得比尔·盖茨的赏识。所以他个人认为,微软主要是针对Google,而不是李开复个人。

就在跳槽前一年的年底,李开复还曾说“微软将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公司”,然而在半年后,李开复就决定要去Google。可以说,李开复是冒着被人质疑人品和诚信的风险跳槽的,去意已决。

同样身为职业经理人的唐骏声援李开复说:“评价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人品和诚信,应该更多地以职业经理人的实际行动和实际表现来谈。例如,他有没有全心全意为公司工作,他为公司奉献了多少,以此来看,开复是非常敬业的。从公司层面讲,也要考虑对职业经理人的承诺和要求是否合理。”

相比于李开复离职时和微软对簿公堂,唐骏离开微软可以说皆大欢喜。陈永正授予他“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的荣誉,比尔·盖茨还专门发来视频动情地祝福唐骏。“我与微软有充分的沟通。我与盖茨以及鲍尔默总是进行大量的沟通,最终得到他们的谅解。”看来与微软分手并非总是不欢而散。

职业经理人经常会面临新机会与老东家之间的取舍抉择。“作为职业经理人,我并非不喜欢微软,微软是一个值得尊敬、也是一个强大的公司,即使我到了盛大后也仍这么认为。我选择盛大,也是迎接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新挑战。我想开复去Google,也同样是迎接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新挑战。”唐骏把他们离开微软的行为解释为“挑战”,其实不仅是挑战自己,也是在挑战微软的度量。

李开复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效力于苹果、微软,以及后来的谷歌。在评价自己的历任东家时,李开复的措辞也相当讲究:“苹果(公司)是不惜血本的,为了用户体验可以牺牲一切,而且是靠大老板拍脑袋想出天才点子,大家跟着他走;微软是一艘航空母舰,能够把上万个工程师组织起来,让他们做一个非常困难的、非常大的软件,然后做什么都要做成第一;谷歌我觉得是一个非常迅速的互联网公司,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人,做出最有创意的产品,然后一定是把用户放在第一位。”

在微软这艘巨大的航母上,李开复也好,唐骏也罢,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船员。当了解了这艘航母的结构之后,他们再停留下去位置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动,于是他们都选择了离开,不过一个是充分沟通后离开,一个是自愿选择后默默地离开。显然航母不是自家的菜园子,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于是,李开复成了微软对簿公堂的第一个高级管理者。微软很强大,生气的时候也是非常可怕的。

李开复喜欢和大学生交流,在官司风波后,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露面。后来见到大学生们,细心的人发现他瘦了。有人问他减肥的秘诀是什么,李开复笑称“和微软打官司”。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能扛得住微软起诉的也不多。

有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身在职场,却不像是身在海阔天空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保密协议、非竞争性合作条款等的,把人捆得结结实实,就像《输赢》、《圈子圈套》等职场小说中写的那样,进入一家企业容易,要自由自在地出来就难了,很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在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总是幻想超过了现实。对那些有着“把广告卖到南极去”的雄心壮志的创业人,毫无“免疫”的能力。在一番苦干之后,发现时间过去了,但自己的生活都还不能自保。再去找下一个工作,又惭愧自己的优势竟不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凭着激情就嫁人的婚姻是危险的,凭着激情就上岗也同样风险。相比刚起步的民营企业,外企则在制度上更有保障,但也不是100%安全。所以很多人的辞职闹得既不体面又不经济。对于普通的打工者来说,我们唯有在签订合同之前少一点理想主义,多一点切实的方案和思考。

冒险可以,切记盲目

李开复在苹果电脑公司任语音组经理的时候,和公司CEO史考利得到美国当时最红的早间电视节目《早安美国》的邀请,演示他们新发明的语音识别系统。

上节目前,史考利问他:“开复,你对演示成功的把握有多大?”那时,他们的系统刚刚搭建,因此李开复回答说:“大概90%吧。”史考利说:“你能想办法让这个几率达到99%吗?”李开复马上回答说:“可以!”

同类推荐
  •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举手拱足、一言一行、接人待物、饮食起居……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却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据研究发现,人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出自于习惯。如果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希望拥有幸福与成功的人生,就应该尝试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改变我们的习惯,让健康、积极的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 抱怨不如感恩

    抱怨不如感恩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与其抱怨,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才能不断创造卓越。关闭抱怨“工厂”,开启感恩“花园”。只要我们抛弃抱怨,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世界发生质的改观,从而开创非凡的业绩!
  •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男人,二十几岁时最怕别人说自己没长大?三十岁以后最怕别人说自己没出息?你二十几岁,染色体决定了你的生存方式是战斗! 男人在二十几岁怎样做,决定他三十岁以后怎样活!男人想在三十岁以后得到,就得在二十几岁做到!二十几岁敢要,三十岁以后得到。二十几岁敢赌,三十岁以后能赢。这就是《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本书展示的是周恩来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沟通能力。周恩来一生,不知道与多少人打过交道,在他与人打交道和交谈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炉火纯青的沟通艺术。本书从做好铺垫、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换位思考、权威效应、事实说话、随机应变、破解忌讳、语言幽默等九个方面展示了周恩来的说服能力,每一个方面都概括、提炼出了若干个说服技巧。生动活泼的历史事实,加上画龙点睛的理论概括,一定能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层楼。
  • 男人要有金口才

    男人要有金口才

    《男人要有金口才》包括了:学会赞美,说有价值的“美言”;善于倾听者,才能主导全局;幽默口才,让你更受欢迎;善言之人,懂得掌握语言分寸;软硬兼施,旁敲侧击的说话艺术等十章内容。
热门推荐
  • 刊误

    刊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棠玄微录

    六棠玄微录

    一个小混混和打杂的意外卷入一场关于武林大宝藏的故事……呆傻男主能否逆袭迎娶女神……男二的坎坷爱情路又能否走完……
  • 魔戒魔戒告诉我

    魔戒魔戒告诉我

    少年:“魔戒魔戒告诉我,谁是这个世界上最腻害滴银?”魔戒:“啊,嗯,哦!”少年:“啥意思啊?魔戒?”魔戒:“最厉害的人我不记得了,不过我知道你是这方圆十里最弱的人。”我们的故事就从帝国第一高手的独子,少年公爵,被坑买到一个木戒开始。木戒一定要说自己是魔戒,并励志要培养少年成为一代大魔王。从此少年从一个不会任何灵力的普通人,走上一条“黑暗”的道路。(群号:384096304)
  • 沟通其实很容易

    沟通其实很容易

    本书试图引导读者去思索关于沟通的本质与目的,剖析在职场上所有可能影响沟通的因素。让读者分享成功者身经百战的心得与说服技巧。例如:面对“秘密”的处理方式、如何说“不”、如何运用肢体语言、造成沟通错觉的因素、解说的艺术等,循序渐进,提高读者自身的沟通能力。
  • 天下一等假货:纨绔女世子

    天下一等假货:纨绔女世子

    她,萧鱼淼是萧王府不能修炼武道的废材纨绔世子,她嘻笑怒骂,安逸享乐。然,一场突变,整个萧王府一夜之间神秘消失……废材纨绔萧鱼淼为了重振萧家,脱胎换骨,萧鱼淼原本想走的废材纨绔之路彻底被扭转……一个是身份神秘,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大叔,对萧鱼淼一路相助相扶;一个是妖孽无双的暗黑之主,自从相遇之后,就对萧鱼淼死缠烂打,不放手……小鱼儿的真爱是谁?且看一正一魔的逐爱追情之路,谁能抱得美人归……【女扮男装+穿越玄幻宠文】【简介无力,内容精彩,欢迎追文,群号:136537872】
  • 混搭游戏

    混搭游戏

    不远的未来,科技已十分发达,尤其是VR技术,其在游戏领域运用越来越普遍。易荏,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其超高的游戏天赋,从游戏领域进阶到职业体育届。从此赛场风起云涌,江湖困难重重,仍凭毅力克之。
  • 夙歌

    夙歌

    人前,她是随性淡然、嘴角永远挂着和煦微笑的医女。人后,她是叱咤风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超级强者。当年的她懵懂无知,被父亲教唆成一个心狠手辣、妄作胡为的二世祖。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本该在宠溺中的长大少女不得不成长在遍地毒虫猛兽的热带雨林,甚至为了活下去而筹谋怎么杀掉一个宗师——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狠辣,更需要的是蚍蜉撼树的勇气……也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将来的某一天,她,会站在这世界的顶端,俯视和打破这些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规则!她,就是王夙!
  • 重生:青葱岁月

    重生:青葱岁月

    如果能够回到那段青葱岁月,你会干什么?是好好放肆一回,不再辜负曾经逝去的青春,还是努力学习,好好的做一个学霸千金?重活一世,原本受尽欺辱,性格懦弱的季小北决定不再顺从,不再随波逐流。既然来了,那么便好好的疯狂一回吧!江別月,顾凉薄,前世你们所带给我的痛苦,今生我必然加倍还来。不管别人,这是季小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一世,她不再懦弱,不再受人欺压了!
  • 英雄于世

    英雄于世

    英雄,恪守着百姓一份安宁他人眼中的的强大与光鲜表象下,同样是被世道压迫得鲜血淋漓的内心。但他们在世间的使命,与内心的坚毅,终将让那份正义永久的传承下去。
  • 李太白全集

    李太白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