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600000005

第5章 是谁导演了经济活动 (1)

流动性过剩——“水满则溢”

事实上,相对于货币的含义和功能,货币流通规律更让人难以捉摸。也正是这既有条理又变化莫测的货币流通才让经济呈现出有时欣欣向荣,有时又死气沉沉甚至接近崩溃的局面。那就从“流动性”开始,去了解货币在经济中运行的规律。

2008年中国经济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有一种声音认为,通胀是流动性过剩所致,而流动性过剩是资本流入太多。在正常的国际货币秩序下,资本大量流入可能主要归咎于本国货币价格的扭曲。但在美元大幅贬值、华尔街次贷危机导致资本流出的非常规大环境下,实际上暴露出的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这里说的流动性是指什么?

通常所说的流动性一般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流动性的表现是流动,就像水一样,哪里地势洼,水就往哪里流。而作为钱是哪里能获利就往哪里流:楼市火往楼市,股市火往股市,期货火往期货,汇市有利往汇市,金市火往金市。而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至有通货膨胀的危险。

流动性产生的原因通俗来说就是钱多。钱为什么会多,对国内来说是存款余额多,这通常是由于贸易顺差造成的。水池里的水多了,必然是要溢出来的。所以,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来自于中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这就造成了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多的现象。

而对世界来说,中国是新兴市场,水流到中国来有利可图。这也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一方面原因。

事实上,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流动性是世界性的,经济全球化也是促使流动性的一个原因,近几年美国利率不断下调,是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当外国资本流入一个国家时,这个国家的本币汇率就会上升。如果中央银行不希望汇率上升,它只能通过增发本币,在原有汇率基础上兑换流入的外币,结果导致外汇储备的上升和货币量的被动增长,形成流动性过剩局面。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就是,货币量过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泛滥,利率低企。

假如不采用调控手段回收过剩的流动性,那么这个故事的结局只能是,要么引发实体经济投资过热与通货膨胀;要么推动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上涨,并形成泡沫损害整体经济。或二者同时发生。

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欧洲中央银行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预期货币存量的均衡水平对应着合意的物价水平。当货币超发时,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此时,物价没有出现普遍、持续地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合意水平,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如果中央银行此时能够控制货币发行并使实际货币存量回归到预期的均衡水平,那么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反之,物价水平就可能出现普遍、持续上涨。

货币总量:需要多少才能“吃饱”

那我们怎么知道,流动性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才不会过剩呢?投放多少货币才是合理的?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前司长戴根有曾经针对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的问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有四十份饭,四十个学生,如果分配均匀,刚刚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这是一个不错的比喻——用吃饭来阐述社会资金供求关系。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正是戴根有所领导的部门职责所在。因此,如果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就意味着投放的货币总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货币总量在一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测度货币总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说到:在没有增发货币的情况下,一个由居民和厂商构成的经济体系不可能有储蓄的增加。即,国民储蓄增量=居民储蓄增量+厂商储蓄增量=货币增发量,若没有增发货币则国民储蓄增量就是0。也就是说,储蓄总量=货币总量。这个道理实际上并不难理解。就好比把两个水池里的水加起来,总量必然等于两个水池里的水的相加。如果你不补充新的水量,那么总量也不可能增加。因为货币流也是一种物质流,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差异只是水不在这个池子里必然在那个池子里,但是总量不会变化。货币从何而来?从货币当局来,所以顺理成章地,储蓄增量就等于同期的货币增量。

那么,货币总量是如何增加的?

货币增量实际上是经济总量的表现形式。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扩大货币发行量,否则会限制经济的增长速度。而现实的需求量是由自己的财富总量和生产能力及生产量决定的。比如一个人要买房子,必须有一定的存款和生产能力以及生产量,这个生产能力和生产量就体现在工作能力和工作量上。如一个人要贷款办厂,它必须具备一定可用财富总量,当可用财富总量越大时,其贷到的款项从理论上就应该越多。所以同样的道理放大到宏观经济环境中,也是如此。如果一国的生产力提升,生产量增加,那么伴随着其经济的增长,货币总量必然要上升。

货币增长与经济周期

1981—1982年间,美国经济中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总量出现了下滑,失业率上升到10%以上。1982年之后,经济开始迅速扩张,到1989年,失业率已经下降到5%。1990年结束了这次长达8年的经济扩张,失业率又上升到7%以上。经济的谷底出现在1991年,但之后的经济复苏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失业率基本都在4%左右波动。2001年3月以后,出现了较为温和的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到6%。

为什么美国经济会在1982—1900年间扩张,在1990——1991年收缩,又在1991——2001年迅速增长,2001年之后又开始一次收缩呢?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周期。而在这个起伏的过程中,货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

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或下降的时候。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上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企业在供、产、销和人、财、物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的衰退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企业生存法则。

每次经济的衰退,都会伴随着货币增长率的下降。事实上,20世纪以来,每次衰退前的货币增长率下降都表明,货币供给的变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推动力之一。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在经济的起步阶段,货币的增长会刺激社会总需求。此时的社会失业率水平低于自然失业率,因此会导致工资水平的提高,推动总供给增加。而此时的经济又回到总产出的自然水平上,由此物价上升。如果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那么这个过程就不会停止,物价水平就会越来越高,通货膨胀就会发生,经济由上升转为下滑。货币主义学派的分析表明,严重的通货膨胀一定是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率导致的。

然而,并非货币增长率下降之后就会出现经济衰退。确切地说,是经济衰退发生之后,货币的增长率开始自然地下降。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学派对于货币增长在经济周期中扮演的角色观点并无多大差别。

“看不见的手”如何调节货币

据圣经《旧约·伯理以书》记载:巴比伦王伯沙撒在宫中设盛宴,忽然显出一只手,在宫墙上写下三个神秘的词:弥尼、提克勒、毗勒斯。众人不解其意。先知但以理说:“你冒渎天神,为次,神放出一只手,写下这些字。意思是:‘弥尼’——你的国位已告结束,‘提客勒’——你在天秤里的分量无足轻重,‘毗勒斯’——你的国度即将分裂。”

受此启发,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1787年,亚当·斯密到伦敦与他的忠实信徒、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首相皮特见面。斯密是最后一个到达会面地点,当他一进屋时,所有人都起立欢迎他。斯密说:“诸位请坐”。皮特回答说:“不,你坐下,我们再坐,我们都是您的学生。”众人对斯密如此恭敬,原因在于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为当时各界名流奉为经典。即使到现在,斯密的观点仍然是现代经济学的中心。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一经典的命题,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

更为直观地来说,“看不见的手”是指,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理性经济人原则,以及由理性经济人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当市场出现紊乱时,这只看不见的手将支配着经济活动的主体重新回到稳定的轨道上来,即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在货币市场和金融活动中,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从杜月笙到王石,聚焦中国企业家百年史。
  •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本书沿着中国早期思想家追求救国真理的脚步,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中国早期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合理性的初步论证。
  •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

    Copy Right!模仿如何激发创新

    《Copy Right!》为你展现专利法案的另外一面,不同于我们对版权与专利的传统理解,这些版权意识薄弱的领域——字体、美食、橄榄球、数据库、单口相声……为什么没有被盗版侵蚀地日渐消逝,而是更加的繁荣。《Copy Right!》作者卡尔·劳斯迪亚与克里斯托夫·斯布里格曼将为你一一解开生活中的仿制经济学谜团。
  • 国富论

    国富论

    1776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美国通过了《独立宣言》;其二,英国出版了《国富论》。《国富论》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即使是在240年后,《国富论》仍是一部经济学家要不断重读的经典,我们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很多因素都深受本书影响:市场经济的原则、国家干预经济、分工、公平和效率、人力资本思想,有趣的是亚当斯密还解释了为什么歌唱者、表演者、舞蹈家能拿到高报酬,答案读者可以到书中自寻。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我国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与有关方订立的合同很多,但货物买卖合同却是一种最主要的、基本的合同。这不仅是因为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货物进出口是主要的、基本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除通常的逐笔成交以货币结算的单边进口或出口方式外,还有经销、代理、寄售、投标、拍卖以及通过期货市场(商品交易所)进行购销等贸易方式。随着加工、补偿等业务的开展,方式更趋多样化。
热门推荐
  • 玄武天下(1)

    玄武天下(1)

    千世的轮回消磨不了他(刀)内在的杀气。万年的魔咒尘封不住他(剑)体内的战意。他们的出世使平静的乐士烽烟四起!他们的重逢将武界引入神魔之境!四帝的传说,神祇的传奇,导致大冥乐土万世伟业分崩离析。一位自认能战胜传说的惊世强者在战火中崛起,他以不屈的战意与传说之剑融为一体,并以玄道意境与火帝之女展开千世的恋情。神祇的荣辱,乐土的存亡,武道的兴衰与他的命运息息相连。
  • 故事会(2018年1月下)

    故事会(2018年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说话不只是一种感觉,还是一门技术!如果说话这件事都让你很吃亏,那真的需要好好练练嘴皮子了。和任何人都聊得来,世界就是你的。本书不只是一本实用的说话技巧书,更是一本有趣的口才教科书!不走弯路,指导读者短时间掌握说话技巧。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通知书

    通知书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末日亡命旅程

    末日亡命旅程

    姜桐在英国的平静留学生涯被天降一场流星大雨打破了,随之而来一场僵尸泛滥的灾难。整个世界陷入恐怖,难道这就是末日来临?为了生存,拿起武器去战斗。路途遥遥,末日危机何时才能过去?往日宁静的生活是否还可重回?
  • 漫天遍地逮王妃

    漫天遍地逮王妃

    重生成为云家备受欺凌的五小姐,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一扫春色,谁知道突如其来的一场赐婚,吓的14岁的柳贝贝与逸王爷双双逃婚,多次江湖历险,她偶遇江湖浪子尹天羽。王爷还是美男,我选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颜惑众

    妃颜惑众

    她说:此生再不入宫门她说:我不值得你如此她说:我希望能和三哥一辈子都是呆在这里,做一对神仙眷侣她说:我会陪着你坐稳你的江山她说:二哥,我会弥补你`````````````````````````````````````多少年后,她才发现,习惯和爱都是让人牵挂的一个两代皇妃重生山野,以山野妇人的身份逆袭前世孽缘的故事心画异中人,心却飞向两重天的纠葛黄昏浮动之际,耳边是否又响起了他的归来声?
  • 大汉之我是董卓

    大汉之我是董卓

    刘大耳、曹阿瞒、孙弱猫,不是看不起你们,我是说当代的各位都是辣鸡。你说刘备有个儿子,叫刘谦?孙权有个妹夫,叫吴昊(日天)?曹操有个失散多年的兄弟,叫曹人凤?哈哈!有意思……PS:本文开天,历史搞笑,喜欢看就多看多勾流!不喜欢看就多看多喷!重点是……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