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7100000002

第2章 漫游时期(731—745)(1)

望岳

【导读】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25岁的杜甫背起行囊再次漫游,来到齐赵(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岳”这里指东岳泰山。杜甫“望岳”,心胸豁然开朗,豪情迸发,吟诵出这首千古名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详解详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又称岱山,即泰山。因其为五岳之首,故云岱宗。夫如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是语气词。诗人先设问,后自答。齐鲁:春秋时的两个古国名,齐国在泰山之东北,鲁国在泰山之西南。青未了:青翠无边无际。“齐鲁青未了”五字生动地画出泰山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神韵。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大自然和天地万物的主宰者。钟:结聚、集中。割:分割,划分开。阴阳:山北日光照不到处为阴,像是黄昏;山南被日光照亮处为阳,像是拂晓。这两句是说造物主如此钟情于泰山,把神奇和秀美集于它一身,那绵延起伏的峰脊如刀一样分割开了阴阳和晨夕。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倒装句。层层叠叠的云飘浮而来,荡涤胸怀,使人胸襟宽阔;极目远眺,看归鸟渐飞渐远隐没于山林中。金圣叹赞其“一句写望之阔,一句写望之远”,“从来大境界非大胸襟未易领略”(《金圣叹选批杜诗》)。眦(zì):眼角。决眦:形容诗人将目力用尽,竟望到连眼眶都将裂开的地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定要登上山的最高处,俯瞰群峰在脚下变得多么矮小!此为千古流传之名句,赢得了后人的交口称赞。诗人以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作结,“凌绝顶”的“凌”字用的尤为贴切、传神,借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抒发了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壮志豪情,表达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经典品评】

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虽然在作此诗的前一年,杜甫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

诗的起首便向大自然发出了探求和质询,与屈原的《天问》有异曲同工之妙。屈原曾大声问道:九天啊,哪里是你的边际?苍天大地啊,你们又到哪里会合?敢于向大自然发出质询的人都是有着不屈不挠精神、勇于探索的人。杜甫极目远眺,眼前山峦起伏、大地苍茫,这雄浑的景色使他的心中陡然涌出万丈豪情,耳边松涛阵阵,远处飞鸟高翔,诗人的心胸豁然开朗,似有八面来风。

诗的一二句写泰山的高峻和自己对它的仰慕,三四句写近望,五六句写遥望,最后两句抒怀。历代咏泰山的诗很多,但都无法与这首《望岳》相比,所以仇兆鳌说:“少陵以前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劲遒峭刻,可以俯视两家矣。”又说:“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望岳》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高远的境界,不愧为千古名篇。

登兖州城楼

【导读】

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去兖州(在今山东境内)探望时任兖州司马的父亲杜闲时,登城楼极目远眺,发思古之幽情。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详解详析】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首联点明时间,说他刚来到兖州省亲,初次登上城南的楼纵目远望。东郡:兖州为汉之东郡。趋庭:《论语·季氏》中有“鲤趋而过庭”句,讲得是孔子教育其子鲤的故事。因杜甫此来是探父,借子承父教之意,所以说“趋庭”。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颔联写登楼所见的开阔视野和苍茫景色。岱:指泰山。青、徐:都是兖州邻近的州名。浮云连接起大海和泰山,平坦的田野一直延伸到青州和徐州。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颈联是以境内的古迹引出下句的怀古之意。孤嶂:指峄山,在山东邹县东南。秦碑:秦始皇曾登此山,留下颂德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荒城:指曲阜故城。鲁殿:指曲阜故城内的鲁灵光殿,为汉景帝之子鲁共王所建。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一尾联抒怀:我向来就爱发思古之幽情,今日登临远眺不禁独自感慨万千。

【经典品评】

从诗中可感受到青年杜甫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五律的一般写法是前起后结,中间四句两句写景,两句言情。而这首诗前面写眼前所见,后面抒发感怀,可见诗人从青年时代起就既师法古人又敢于创新和突破。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有名的大臣,能文能武,祖父杜审言也是初唐有影响的著名诗人。杜甫继承家学,宋人说杜甫这首诗中的“闳逸浑雄”是受其先祖诗风的影响,有一定道理。

题张氏隐居二首

【导读】

这组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游齐赵时。杜甫晚年曾作过一首名为《别张十三建封》的诗。这里的张氏,可能指诗中所写的兖州人张建封之父张玠。本诗赞美张氏所居的幽美环境以及人品。

其一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详解详析】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想游春山没有伴,于是特意将你访求,那丁丁的伐木声,使山谷更显得僻静清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踏着涧道上残留着的冰雪,穿过斜阳照射的石门,来到了您的林中茅屋。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糜鹿游——《地镜图》上说:地下埋有金玉的地方,地表上会生出一种气,这种气在夜间可看到,黄金的气是赤黄色的。这句是说张氏并不贪财,住在这里不是为了在夜间观察金银之气,实是为了远避灾祸、欣赏麋鹿闲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我乘兴而来,由于迷恋你的淡泊精神以至于忘记了来自哪里,面对你我仿佛乘坐在一只飘浮的小舟上。

【经典品评】

这首七律,是初识张君时作,形容他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以及他所居的环境之美。诗的意境清新如画,写伐木声映衬出的春山的幽静、林丘的斜阳、涧道上未消的冰雪、山野中悠闲的麋鹿,全诗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

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详解详析】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之子:相当于“这位先生”。时相见:时常见面。看样子诗人与张氏很熟悉很投缘,很晚了还邀诗人留下以便尽兴。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颔联化用了两处典故:《诗经·卫风·硕人》:“鳣鲔发发。”《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鳣(zhān):鱼名。发发:象声词。形容鱼跃的声音。这句是说鱼儿在清潭中欢跳迎接着新晴,弄出“发发”(泼泼)的声响。鹿群吃着春草在呦呦鸣叫。这里是用典,但一点儿也不显得迂腐呆板,生动地画出山村的清丽晚景。景中含情,承上启下。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此句以幽默的口吻与友人开玩笑,说酒本是我们杜家的(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却偏偏劳您来劝我;梨本是你们张府上的(张公大谷之梨最为有名),自然在园中就可以摘吃,不必到外边去找。这里用的两个典故恰好切合宾主二人的姓,巧妙而贴切,妙就妙在说得轻灵自然。《杜诗镜铨》说:“巧对,蕴藉不觉。”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那前村的山路虽然很险,但每次喝醉了酒回家,路走熟了,就不会发愁啦。

【经典品评】

这是一首很别致的生活小诗。虽是应酬之作,却饶有情趣。杜甫善用典却又一点儿也不显得学究气,诗句朴素,如同白话,又无一句无来历。这种不露痕迹的用典,同时又能够清新风趣,方是真正的难得。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导读】

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之后,青年杜甫游齐赵期间。任城为旧县名,今辖济宁。主簿:官职名,主管文书和事务。诗中描写南池(今济宁境内)秋色。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详解详析】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洫:田间水道。秋水通连沟渠,我们将小船划进了城的一角。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傍晚天凉时,看百姓在河边洗马,听林中蝉声响成一片。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菱角经过秋雨成熟了,八月里水边的蒲草也荒了。

同类推荐
  •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很多人喜欢杜诗,杜诗有其独有的风格,本书将为你讲述吴小如对于杜诗的理解。
  • 意思

    意思

    这是一本写给光阴的书。轻缓而清淡的细节,清澈而质朴的情感,组成了系列关于时间流淌过乡村生活的故事。乡村生活,是中国大多数人的共同记忆。作者在这样的记忆里,叙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一种生活秩序、情感秩序。秩序里那种规律性的东西,随着乡村的消失,迁移到当下人的生活中重新建立了起来。以眺望远方的方式,守望已逝的乡愁。作者文笔清丽,叙述视角巧妙,故事中蕴含着清灵的哲思。
  •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本书收录老舍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老舍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热门推荐
  • 武全录

    武全录

    侠就是夹,左边是仁,右边是义,头顶灰天,脚踩泥地。只因存爱,所以存恨,只因心慈,所以心悲,只因成王败寇,所以济弱扶倾,只因天下无道,所以以武犯禁。当命运之神降临的时刻,每个人物都会面向审判的殿堂,把自己的志业交出去。然后,用眼泪与鲜血,叩问青天,求索世人,砥砺厚土,写下属于他们的……传奇。
  •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大全集(超值金版)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大全集(超值金版)

    《论语》上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的人生基本已成定局,因此,40岁女人应该顺应自己的人生轨迹,懂得取舍之道,让自己在人生的后半程走的更加从容和顺畅。40岁,女人必须要面对现实,这是生命中的分水岭,在这里青春一去不复返,精力衰了,容颜老了,感情淡了,责任重了,前途远了。看看以前,感觉自己的所得是如此之少,想想以后,让自己迷惘的事又是如此之多。但无可否认的是,40岁之后的路依然漫长,40岁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个点开始,你必须对你未来的人生负责,灵活取舍,该选择的不要错过,该放弃的不要紧握,该留住的留住,该改变的改变,这样你才能获得一种与年龄相称的坦然和从容。
  • 不可拯救之:惊险玩偶

    不可拯救之:惊险玩偶

    梦中我成了一个冰冷的布偶,就坐在他面前,任黑暗的死亡将他蔓延,无动于衷。我是什么,是人,还是怪物,我求乞被拯救,亦或者是被毁灭,在绝望之前。
  • 一不小心爱上你

    一不小心爱上你

    有一个人,就这样闯进她的生活里,陪着她哭,看着她笑,难道这真的只是亲情吗?可是有一天,他的突然离开,也把连心的快乐彻底带走。也正是因为他的离开,连心遇到了一生挚爱萧然。他们的故事也在悄然的开始着,结束一段感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爱上另一个人。可是萧然的追爱路上,却不是一帆风顺,看看他是怎么追到连心的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位面破坏神

    位面破坏神

    武侠、动漫、仙侠,历经各个位面。以破界珠为本,以大执念为宗,破碎万界,随心所欲。
  •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有影响的宗教人士,也是中外达官贵人的座上宾、维新派的幕后师爷、孙中山革命党的反对派…… 本书详细记录了李提摩太在晚清45年期间,他在宗教、科学、通讯、国际贸易、赈灾、现代学校和专业学院的创设、现代出版社的建立等几乎所有领域参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他个人的经历,几乎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激烈较量、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政治经济侵略与思想和技术启蒙的对立统一等重大矛盾,无不生动地体现在他的这部回忆录里。
  • 穿越時空de愛

    穿越時空de愛

    我一个21世纪的少女,居然莫名其妙地穿越了?光穿越就算了,天啊,我的清白啊!QQ群:44981483MSN:[email protected]喜欢我文的,欢迎你来加我!http://m.wkkk.net/a/58025/我的新书!穿越文!拜金女之乌龙穿越计!才刚开始希望大家多去捧场!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沈从文有许多散文经典,主要介绍湘西的世界,充满了真情和美好。本书精选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注重乡土抒情氛围,突出优美的文笔,呈现了一个宁静悠然、淳朴自如的“湘西世界”。在他的笔下,自然生命生动形象,自然风光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让读者沉醉其中,获得美好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