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1900000008

第8章 投身官场——40年荣辱与共(3)

李鸿章到上海后,曾国荃一再向李鸿章催促粮饷,弄得李鸿章很烦。再加上在几次调用人才的事情上,和曾国藩兄弟意见不一致,李鸿章和他们闹的不是很愉快。有这样几桩事情压着底儿,可急坏了向来好大喜功的曾国荃。一方面,他担心李鸿章来攻天京,会和自己抢功,这是他不能允许的;另一方面,他也清楚现在淮军的力量已经今非昔比,可能会很快收复天京。这样一来,自己这两年多的苦战不就白费了吗?殊不知,这时的李鸿章并不想因此得罪曾氏兄弟。于是,李鸿章就装起病来,在苏州、常州按兵不动,写信催促曾国荃快点行动。并说,自己准备掉头南下去攻打浙江。结果这又惹恼了闽浙总督左宗棠。左宗棠认为李鸿章是有意越境和自己抢功,这样,左、李二人之间又产生了矛盾。

李鸿章实在抵抗不住清政府的再三催促,于是写信给清政府报告自己的攻城日期,然后告诉曾国藩让他们早些行动,自己继续观望。李鸿章手下的将领不知道他的心思,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大将刘铭传对李鸿章说,我们淮军的大炮只要一开,不到三五天就一定能将天京拿下!

1864年7月19日,就在李鸿章出兵的前一天,曾国荃部用地道埋炸药,轰塌了城墙,一举攻克天京。曾国荃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首功”。事后,曾国藩拉着李鸿章的手说:我弟弟的面子,是靠你给保住的,我们得谢谢你。

李鸿章虽然没有会攻天京,但却对湘军攻陷天京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清政府“论功行赏”晋封李鸿章为一等毅伯爵,并赏戴双眼花翎。至此,李鸿章从一个怀才不遇的儒生,一个手中无兵无权的幕僚,踏着太平天国将士的鲜血,最终挤进了清王朝封建统治集团的核心,成为一个令朝野刮目相看的重要人物。

由此看出,李鸿章做事很有原则,他不愿意为了争夺眼前的小利益,就去破坏已经存在的某种秩序或者关系,这也显示出了他的高瞻远瞩和大将气度。就这样,曾经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终于被清政府镇压。然而,“内患”却远没有消除。南方的太平军余部,北方的捻军,还有西北的少数民族起义还在继续活动着。

师夷长技以“治反贼”

还是在安庆的时候,李鸿章就开始接触外国人的洋枪洋炮,还有那些威力无比的远洋战舰与船队。到达上海之后,李鸿章不无惊异地发现,堂堂大清上海的防卫力量,竟是由英国人、印度人、法国人组成的三千人的洋人军队。这支军队是由上海商人和绅士出钱养着的外国雇佣军。该军1860年正式组建,由美国人华尔出任指挥。1862年,被清政府命名为“常胜军”。这个华尔,后来还娶了杨坊的女儿,加入了中国籍。

“常胜军”的武器都是西式的来复枪和榴弹炮,李鸿章看着这些硬邦邦、冷冰冰的“利器”,不禁惊叹它们的神奇力量,并逐渐对这些“利器”产生了极其热烈的向往。为此,他还化妆成百姓,亲自到上海的外国军舰上参观。李鸿章在文章中写道:我观察我们中华民族和外国人的种种,包括历史、制度和文字等等方面,外国人唯一比我们强的就是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果我们中国人将来也有自己的先进武器,那我们就再也不用害怕外国人了。

由华尔所率领的“常胜军”连连挫败雄风依旧的太平军这一事实,使李鸿章深深地感受到了洋枪洋炮的巨大威慑力,同时也不得不生出空前的危机感。李鸿章明确提出:大清现在的大患是太平军,将来更长久的大患必是洋人无疑。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军队不能依靠洋人,一定要“自强”,而最初的自强之道,就是所谓“讲求洋器”。

在李鸿章着手以“洋器”装备淮军时,首先遭到曾国藩的反对。曾国藩一向认为,用兵在人不在器,而且怀疑洋枪洋炮的作用是否有李鸿章说得那么厉害。李鸿章不便强烈回驳自己的恩师和统帅,只是在回信中委婉地表示,我是想学习洋人的一点儿“密法”,希望能增强淮军的战斗力。

在1862年5月给曾国藩的信中,李鸿章谈到世界历史说,以前俄罗斯和日本因为不知道大炮的厉害,所以国力日益衰退,自从他们从英法学到武器的制造术后,便逐渐能和英法比高下。除此之外,李鸿章日益感到淮军势单力薄。他考虑到从老家招兵不方便,所以除了在当地招募了一些新兵之外,把淮军主要来源放在改良以前的防军上。他还收编了一大批太平军的人马,用以扩大和充实淮军力量,而且收编的降军力量远远超过改编的防军。这是李鸿章有意采取“以毒攻毒”之策。

此时李鸿章还开始组建自己的水师。最早的淮军水师起建于安庆时期,那时候有五只大船。到达上海之后,李鸿章改编了上海旧的水师防军和苏嘉地区的部分船队,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力量。他还统率着淮阳水师和太湖水师。这样,李鸿章的淮军便达到了水军4万人,陆军7万人的规模。

最初李鸿章训练淮军,基本上也是按照以前训练湘军的那一套办法,特别是每天要带领士兵唱“爱民歌”,这都是曾国藩的创意。湘军虽然拥有洋枪洋炮,但是很少使用。李鸿章则请洋军官进入淮军大营,帮助实际操练,让士兵学习洋枪洋炮的使用方法。从此以后,淮军这支湘军中最早的分支部队,开始和湘军有了诸多的差别。李鸿章就率领着这样一支队伍,开始了对太平军更猛烈的进攻和更疯狂的剿杀。

北洋水师粉墨登场

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清朝政府在英国侵略军的舰炮威逼下,接受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清朝军队在鸦片战争中的屡次失败和《南京条约》的严酷现实,促使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睁开双眼,开始观察外面的世界。

抗英名臣林则徐和思想家魏源大胆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要学习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并初次提出了创建近代海军的草案。1856至1860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海军舰队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无人之境,清政府在又一次的“创巨痛深”的危局中,开始着手兴办近代海军海防,但很快就因受到挫折而止步不前。

此一时期,我们的东邻日本,正是“明治维新”之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逐渐发达强大起来的时期。当李鸿章还在江苏的时候,日本就多次派员到淮军军营考察学习,李鸿章也曾受到日本积极学习西方军事的启发,发展洋务。同时,他又随时关注着日本的不断强大,感到日本对于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中国应该提高警惕。明治政权在不断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同时,开始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对中国、朝鲜、琉球等国虎视眈眈。同治九年(1870年),羽翼尚未丰满的日本看到列强纷纷在中国谋取利益,便派外务大臣柳原前光到中国来试探,李鸿章接见了这位外交使臣。

柳原前光只是试探性地提出请求两国友好通商,李鸿章这时的心思是,中国近年来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是与日本建立合作关系,就可以联手对付西方侵略者。

柳原前光回去之后,日本政府又派代表来中国与清政府谈判,但是并没有像李鸿章想象的那么简单,日本提出要求中国给予片面最惠国待遇,在中国内地通商,与西方诸国一体利益均沾。李鸿章一看日本如此狂妄,气不打一处来,他坚决不理会日本的要求。这时的日本虽然野心勃勃,但是毕竟羽毛未丰,没有实力对中国施加武力。最后双方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除了在指定通商口岸贸易之外,还规定双方不得侵犯“邦土”,遇有外敌侵略应该互相帮助。这一条约基本是按照李鸿章的设想签订的,打破了日本染指中国的幻想,还在表面上建立了中日联合的东方阵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御西方侵略。

不过日本政府对此非常不满,随后又派柳原前光来找李鸿章交涉,要求改签条约,谋求更多的利益。李鸿章大为光火,将柳原大骂一顿,柳原见无隙可乘,只得灰溜溜地跑回国。但是日本并不甘心,暗地里伺机另找突破口。

机会终于来了,同治十一年(1872年)底,有琉球船只因遇飓风漂到台湾,被台湾高山族误杀船民50多人。第二年初,日本小田县四人漂到台湾,也因被误认为是外敌入侵而被岛民所杀。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台湾则是中国的领土,本来与日本无关,但日本却趁机要挟中国,企图进占台湾。

日本政府派柳原来中国换约,柳原知道李鸿章的态度强硬,所以他没有与李鸿章接触,而是直接跑到总理衙门指责台湾岛民杀害琉球船民,并声称琉球不是中国的藩属国,而是日本领土,并要求中国严惩台湾凶手。柳原的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了总理衙门的驳斥。日本见无理要求没有奏效,就开始寻求武力解决。一年后,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悍然出兵占领了台湾的东部琅娇。

英国驻华公使见美国帮助日本独自插手侵略中国,大为不满,一方面提出抗议,一方面将这一消息告知清政府。清政府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派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率军万人前往台湾弹压,并带淮军刘铭传及船政监督法国人日意格协助。

日本此时并无实力与中国正面交战,于是又派柳原前光与清政府谈判,企图通过外交手段获取利益。他们除了要求所谓惩凶之外,还索要军费白银200万两。结果又被李鸿章一顿臭骂,柳原灰溜溜跑回日本。

日本派内务卿大久保利通继续与李鸿章谈判,此时清政府与李鸿章也想尽快和平解决,加上西方列强为各自的利益也出面调停,最后双方签订了《北京专条》:日本从台湾撤兵,中国承认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给日本抚恤银50万两。

《北京专条》的签订,除了让日本试探到了清政府的底细之外,还给日本吞并琉球留下了隐患。因为条款当中,清政府并没有明确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而是承认了日本的“保民义举”,同时也使得列强更加感到清政府的无能。

1874年,日本寻找借口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议告终而未开启更大战端,却在中国朝野上下引起更强烈的震动。由此,在内部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海防大讨论”。1874年11月,总理衙门的文件中强调了海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办法。请沿海各省的督抚和将军进行讨论。

此时身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呈交了洋洋万言的《筹议海防折》,陈述了海军海防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要求大举兴办近代化的海军海防。李鸿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严酷形势: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万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还痛切指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是在于国家之实力:“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等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他又指出历史时机的紧迫性——“正值海防吃紧之际,不特为外人所窃笑,且机会一失,中国永无购铁甲之日,即永无自强日!”

李鸿章在奏折中还阐述了关于海防的具体实施办法。提出中国应以陆军为主,海军设立南洋、东洋、北洋三支水师。左宗棠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现在大清国应该实施“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意见。他认为,如果设立三支水师,那么将导致领导的不统一,三支水师会各自为政。他建议,海军应该统一领导。

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分歧在于,李鸿章认为西北塞防可有可无,甚至可牺牲新疆作为代价。而左宗棠认为西北边疆十分重要,塞防不固,则西北屏障尽失。当时清政府面对的局势是沙俄侵占伊犁,阿古柏占据新疆,收复新疆迫在眉睫。1874年底,同治帝病死,光绪帝继位,慈禧再次垂帘听政。次年,海防讨论进入了廷议阶段。以奕为首的总理衙门既没有采纳李鸿章的意见,也没有赞同全力注重西征的主张,最后作出“海防”、“塞防”并重的方针。令李鸿章负责海防,令左宗棠去负责“塞防”问题。

左宗棠在稍后的奏折中,看似支持朝廷意见,实际是主张全力西征。在他看来,海防没有现实的危险,“窃维泰西诸国之协以谋我也,其志专在通商取利,非必别有奸媒……商贾计日求赢,知败约必碍生计也,非甚不得已,何敢辄发难端。自轮船开办,彼挟以傲我者,我亦能之;而我又博心抑志,方广求善事利器益为之备;谓彼犹狡焉思启,顾而他之,似亦非事理所有。”显然,左宗棠认为西方各国无意侵犯,而中国已有足够的准备,海防不足为虑。言外之意就是应该全力西征。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邵氏佳人录:你应该是一场梦

    邵氏佳人录:你应该是一场梦

    著名影星郑佩佩、杨恭如联袂推荐。豆瓣、知乎、天涯、新浪四大网站知名作家、影评人联袂撰写。电影王国里最美丽的记忆,珍藏在胶片里的风言影语,她们秀雅/聪慧/才艺双馨/像一场梦,辉煌了半个世纪。3代影后的荣耀与陨落,22位巨星风光背后被时光掩盖的情史。每一种美,都诠释着不同的结局,星光或尘埃全凭自己。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诺贝尔:最富有的实业科学家

    诺贝尔:最富有的实业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诺贝尔(最富有的实业科学家)》讲述了,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逝世的前一年,他立下遗嘱,将其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热门推荐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骑龙的少女

    骑龙的少女

    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苏小溪来到了古城的世界。古城世界由历史上著名的古城组成——如,古长安城,古罗马城,古希腊城,古埃及的底比斯城,黄金年代的伦敦城等等,甚至,在人类文明之前,由恐龙创造的古龙帝国的都城——直到今天,它们仍然存在,生机勃勃。只不过,我们的世界里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前往那里。在这个世界里,苏小溪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结识了志趣相投的同伴,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破解藏在历史和神话中的一个个谜题。
  • 万界永恒

    万界永恒

    武恒生活在宗派最底层,受尽欺辱压迫,但其凭借超乎想象的毅力,最终凑齐永恒青铜币,开启永恒洞天,自此风生水起,与各路天骄争锋,踏上武道巅峰。
  • 朱门贵女守则

    朱门贵女守则

    魏家四姑娘一朝病死,睁开眼成了公主府的念六姑娘。本以为可以愉快的混吃等死,却发现有势无权的公主府不简单!而曾经养育呵护她的魏家,也不是她以为的那样美好清静!至于砸到念六姑娘身上的桃花,一朵纯属误会她不能要,一朵烦不胜烦她不想要,一朵她瞧不上眼不屑要,另外一朵……某人笑得阴险:“你要嫁的,只能是我。”念六姑娘:“嘤嘤嘤。”
  • 入主中宫

    入主中宫

    她因一道圣旨入主中宫,本想守好本心,安分度日,却被他的温文俊雅,体贴入微迷失了心魂,步步身陷,可当有一天,她忽然发现,原来他对每个人都如此,原来她亦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原来皇家无夫妻,原来他已有心爱之人。自此,她为他广纳嫔妃,与他虚与委蛇,抛开情爱,誓要保住她的中宫之位。但是,他却发现,原来,她早已在他心中深种,还好她还不知道这一切,还好还有挽回余地,殊不知,她早已抽身而退。 如果他没有天下,没有江山。 如果她没有家族,没有使命。 如果他们都能赌一把…… 可惜他们都是胆小鬼,谁也不敢赌一把……
  •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寓理于简单明了的故事之中,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告诉每一位读者,成功的说话方式要遵循哪些原则,失败的说话方式在措词和形式上存在哪些错误。
  • 入蜀记

    入蜀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强升级系统

    超强升级系统

    神弃大陆,以武为尊,强者摘星拿月,弱者开碑裂石。步凡,天灵根被挖,从天才沦落为废才。一次生死绝境之中,偶得至宝诸神黄昏世界。他发现,在这个世界内升级之后,现实世界中的武道修为,也会随之提升。在这个世界得到的武技,也能带到现实的世界。从此,废才重回天才,一路高歌猛进,战天骄,闯四荒,报血仇,留下一个个神话!
  • 辕唐飞将传

    辕唐飞将传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别问,问就是年更。)
  • 傻王弃妃

    傻王弃妃

    上官冰儿,一个无才无德,嫉妒成性,口碑极差的女子。偷梁换柱,替妹妹出嫁,新婚后,璃王发现身边的人不是那个第一才女上官嫣然,而是他最厌恶的上官冰儿,愤怒之下给了休书。她拿起刀要和他同归于尽,做对鬼夫妻,却被他一刀捅进心口。再次醒来,她不再是世人所不耻的上官冰儿七小姐,,而是特工安琪。她受尽世人的唾弃和辱骂,她冷漠,不在乎,非完璧之身,弃妃,这些罪名都扣在她身上,还要忍受锥心之痛。可是却没有人知道,她还是处子之身。她遇到他,段天晟,一个面容受损的傻王。世人都不喜这个傻王,唯独她,见到他那一刻,她陷进去了,却毫不知情。他,痴痴傻傻,却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一心要为母报仇。却无意间遇到了她,将她拉进自己疯癫的生活。喜欢她,他需要这样的女子在身边,可是却在真的学会了爱,他学会了她口口说的爱。她想要离开,他想尽办法,阻碍了她的逃跑计划,做得那么神不知鬼不觉。黑心的傻王,他的腹黑,算尽一切,却最后落入她手中,从此沉沦,从此他拼命追她,想要抓住她,困住她,一辈子。他,璃王,杀了她一刀之后,再次见到她,却发现这个人似乎变了,换了一个人,完全不同的神韵,此刻,他才发现她的美丽,在她那双眼眸里,洞悉人心的眼眸。。。他,冥王,原本是最有机会得到她的人,可是他却因为她是弃妃和不洁之身,止了步。错过了她,他后悔,开始疯狂追逐。她的守宫砂却在一次遇刺中,落在眼角,她还是处子。听闻她逃了,他策马追随,他要告诉她,不管她和傻王之间有过什么,他都不介意,他只要她。。。他,玄墨,喜欢她,爱她,只要见到她,他就能开心,每次看着那个傻王缠着她,抱着她,他恨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他助她逃离,逃婚,刺激。。。他们的下一个路程,遇到什么危险,遇到什么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