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2800000009

第9章 狼性精神(9)

世间万物能知足就会享受于安乐,贪婪必然会招来祸害。《红楼梦》中第一回因嫌纱帽小,致使销枷杠,就奉劝人们不要因嫌官职小而钻营上爬,结果落得触犯国法,锒铛入狱。几千年前的道家鼻祖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相比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为有害?过分的贪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敛积财富,必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最大的祸害是不懂得满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的欲望。

要真正做到知足,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心理平衡,不要盲目攀比。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有工作、有房子,妻儿安康,这才是最重要的,无谓的攀比,只会增加不必要的烦恼,从而导致心理失衡,甚至因此惹祸。心理平衡是一种理性平衡,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宽宏、远见和睿智的结晶。做到心理平衡,首先要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知更难。其次是正确对待他人,再就是要正确对待社会。做到这三个正确对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保持着永远快乐的心境。

知足者常乐,知足常足,心安常安。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上,如同沧海一粟。天下之大,时间之长,事物之广,货利之多,如果不能知足知止,就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知道自己到哪种地步就该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只获取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和享受,从不向社会提出额外的、过分的要求。通过诚实劳动取得利益和享受,不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和享受。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和享受的时候,同时尊重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上面这些要求,是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角度考虑问题,实行知足知止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不单纯以物欲私利为人生的价值取向,而要超越物欲私利,追求人的精神道德价值。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我们经常说,知足者常乐。是说知足的人因心无羁绊,经常有欢乐。殊不知,只有知足而止,知其所止,你才不会自寻烦恼,才不会自取其辱,才会有快乐。

不知足而耻辱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在商场的,为了赚取超额的利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劣充优,巧取豪夺,欺行霸市,直至谋财害命。在官场的,总不知官至何级乃止,不潜心为民谋福,而一心为己钻营,不是脚踏实地干事,而是急于求成加爵。他们或弄权术,或钻门路,或投靠山,或拉团伙,更有用钱买,用色套,用势压,用凶逼,诸如此类,弄出些官场龌龊,受人们耻笑,终被法纪处置。

在情场的,总有一些男女不守本分,经不住诱惑,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上演一些本不该发生的悲剧、荒诞剧,让人不齿。还有许多其他这场那场中时时彰显着的不知足而取辱的故事,就不赘述。由于不知足,不知所止,因而违背了事物的法则,违背了做人的规矩,弄得德性坍垮,信誉扫地,千夫所指。

人的欲望本可无限膨胀,但因为个人的能力有限,因此欲望也应该是有限的。一个人不了解自己能力的有限,放纵欲望而行之,其结果必定是与欲望相悖的,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就是在知足与不知足者的斗争中形成的。因为知足,造就了大治盛世,造就了无数能人贤士,造就了无数千古美谈,成就了人类的连绵文明;因为不知足,酿造了各族的衰亡悲剧,酿成了亲情骨肉的自相残杀,酿成了英雄豪杰的身败名裂,酿成了皇权王族的轰然倒台;因为不知足,不知酿造了多少悲剧。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七情六欲,这是很正常的。只要这些欲望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法则,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和道德评价,那都应当受到尊重,而不必去多加指责。这是维护社会平稳和谐发展的必要基础。一个人的正当欲求,因自己的努力而实现了,应当得到尊重;因种种原因没有达到,也应当得到尊重、同情和鼓励。但如果无限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无休止地追求自己不应该得到的利益,甚至不惜践踏法律、人性,那又怎么会不受到舆论的谴责、法律的制裁、历史的惩罚呢?这样的人能快乐吗?这样的人不该受到羞辱吗?!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要知足,并不是意味着让人丢掉理想,泯灭大志,甘守落后,不去创新。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既是个人,也是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是不挨打、不受辱的根本所在。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都要在客观规律的轨道上运行,要在科学的、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并为大多数人认可的游戏规则中运行。要不然,只有自取其辱。

现代人幸福,衣食住行现代化,是当年老子做梦也想象不出来的。但是,现代人碰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心理上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如果请老子为现代人的心理问题把脉,他会莞尔一笑,会说这与生存环境是相关的。现代人生活节奏这样快,竞争这样激烈,名利追逐这样急迫,患上焦虑、忧郁、偏执等心理疾病也不足为奇。

老子认为,人生是与忧患和劳苦相伴的,因为人活着就要去奋斗,在奋斗的过程当中不是一帆风顺的。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不是太平盛世,当然也饱尝了痛苦。老子是不是认为人生如此的痛苦,而采取极端的做法呢?他没有,他不仅没有选择轻生,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传说老子活了100多岁,可见他校正心理的智慧也算是一种大智慧了!

其实今天的那些有知识,甚至那些知识渊博的人,他们接受的教育越多,心态有时变得越复杂,自我期待、亲人期待、社会期待也就更高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如果不积极地调整心态,怎么会不出问题呢?

在心理的平衡、人格的锻炼方面,老子教导人们的不只是那些只知功利、只知不断进取,而是教人们要淡泊,要退守,要洒脱。老子发现,自然万物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然而,最后又都静静地回归于它的本原。这就是在万物纷扰后面有个静,就是复命,这是一种规律,又称为常。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这不失为现代人生存智慧库中可以永远研究阅读的经典之言,对现代人保持心理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致虚极是要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因为这些东西往往会使你原来清净纯洁的人心骚乱起来、浑浊起来、邪恶起来。老子强调的不是虚一点,虚一时,而是要长期锻炼、修养,从而达到极,就是要达到最高层次。守静笃,就是面对一切的诱惑,要坚守住静,要笃守!笃就是老老实实。就是说,人要老老实实地坚守住这个字——静。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向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名声和生命本身哪个更可爱?生命本身和钱物财产哪个更贵重?得到名与利和失去生命哪个更有害?老子告诉人们:太爱名声必定有大耗费,太多的财产积累必定有大损失。假如知道满足了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

清代的贪官和珅做官长达20多年,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他贪污的财产用白银来计算约有两千万两,如果用今天的比率来算的话,和坤贪污数额约有12亿元。如果老子来了,大约会对和坤冷笑着说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如大网,作恶多端的人,逃不出上天的惩罚。第二句话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玉满堂的人,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守得住?第三句话是: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在大富大贵后,却进而骄横恣肆,最终不还是自己闯下的祸吗?

其实,虽然今天离开那个时代已有二百多年了,但是当代贪官的心理也有与和珅相同之处,幻想靠权势,靠关系网保护自己的贪欲。恰恰相反,结果还是应了老子的那几句话。《老子》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就是,只有知足知止,才是永久的满足。

同类推荐
  •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过于规矩死板,而应懂得张弛有度,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都要懂得根据形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事风格,才有可能在人际博弈中胜出。本书主要向人们阐释了在为人处世中如何适当地运用心理策略洞察他人内心、了解他人需求、掌握他人的软肋、借助他人的优势……从而帮助人们应对各个场合的人际博弈,建立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阅读本书,人们能够极大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从而得以瞬间掌控人心、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职场人都得看甄嬛

    职场人都得看甄嬛

    电视剧《甄嬛传》因紧促的剧情和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受到热捧,剧中女主角甄嬛也历经各种挫折,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本书分析了甄嬛身上具备的阳光品质,即使面对误解,构陷,也能积极心态去看待生活。内容惩恶扬善,鼓励积极向上的做人做事风格。
  •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

    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大宗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泰勒博士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西欧及中国很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多次进行了报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课程被全世界各大企业领袖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
  •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

    《女孩20几岁,一定要懂得的100个人生经验》主要讲述了:在漫步青春的同时,我们总是容易忽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但年龄的春天只有一次,在20几岁这个人生的关键期,女孩子需要好好把握,在各个层面完善自己的心智与情感,人生路上难免有风波与坎坷,最重要的是要做真实的自己!
  • 心灵的潜能:硅谷亿万富翁成功秘钥

    心灵的潜能:硅谷亿万富翁成功秘钥

    宇宙的秘密就在心灵的深处,那儿的潜能可以让你的成功石破天惊。激发心灵的潜能,寻找成功的力量。唤醒你心中沉睡的潜力,相信你能,你就无所不能!大师安东尼·罗宾感动推荐。《心灵的潜能》能帮你:增加心灵的能量,改变心灵的颜色,提供心灵的高度,稳固心灵的专注,练就心灵的耐心,消除心灵的恐惧,填补心灵的空白,顺应心灵的法则。
热门推荐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大唐腾飞之路

    大唐腾飞之路

    唐朝,一个空前强大的王朝,灿烂绚丽的文化,万国来朝的盛况,儿女情长,英雄辈出,梦回大唐,长安的夜空是否依旧让我们着迷?且看一个来自现今社会的平凡青年,回到这个有欢笑有泪水的伟大时代,在这大唐的盛世里写下最华丽的篇章?如何以一己之力,推动整个唐朝的发展!
  •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夏商司法制度;周朝司法制度;秦汉司法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司法制度;隋唐司法制度;宋、辽、西夏、金司法制度;元、明、清司法制度。
  • 如意郎君

    如意郎君

    天真懵懂的市井少女苏蜀因天赋异禀,被外表妖孽文弱实则腹黑冷酷的魔教少主唐清晓相中为药人,唐清晓化名如意闯进苏蜀的生活,却在接触中被明朗纯善的她感化,身陷情网。而苏蜀平静安闲的生活却因这位“如意郎君”的出现,发生了惊涛骇浪的巨变,她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残酷的江湖纷争。接踵而来的美人、怪人,让她的爱情、生活变得似是而非、云隐雾罩。历经沧桑的她只道人心可怖,却渐渐发现真正可怖的竟是满身诡谲的自己……尘缘将尽之际,他为她化身为魔,血洗江湖,埋葬过往;又为爱立地成佛,上穷碧落,寻觅芳魂。而这段超越生死的不渝深情、天地不容的倾世孽恋,最终将何去何从?
  •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

    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电影由冯小刚执导范冰冰主演。《我不是潘金莲》是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首部长篇,也是他首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 血战八方

    血战八方

    生我者,父母也!养我者,天地也!父母赐予我的,只有死战的意志!血战八方,拼死血战!纵使敌强我弱,也要拼尽最后一份力,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人能挡住我的脚步!我走过的道路,是我用鲜血染红的!我的前方,不是光明,而是血腥和黑暗!!!
  • 顾先生你的萌宝已上线

    顾先生你的萌宝已上线

    (女扮男装+男女主1V1身心干净+龙凤胎萌宝苏炸天!)因为害得权势熏天的顾四爷残疾加重,宁烟被迫成为他的特别护理。结果……宁烟扶着老腰欲哭无泪,什么残疾,行动不便,全TMD是鬼扯!
  • 淡忘如思,回眸依旧

    淡忘如思,回眸依旧

    顾箐如曾说,沈思彦,因为你,我想看到这个世界。她爱他的时候,他百般折磨,视而不见。安小曼死的时候,沈思彦以为这辈子那颗心再也不会为谁跳动了。当顾箐如离开的时候,他幡然醒悟,却终归是迟迟的爱。当她剜去双眼的时候,她说:沈思彦,我不欠你什么,从此我们两清。
  • 王爷勿惹王妃有毒

    王爷勿惹王妃有毒

    一朝穿越竟成为宰相府的二小姐,既来之则安之让本小姐好好的逛逛这古代。“老爷,二小姐,二小姐去了青楼。”“你说什么?给我派人抓回来,禁足一个月!”“老爷不好啦,二小姐不知怎么惹到了六王爷现在六王爷正门外说要找二小姐!”“哪个不要命的敢找姑奶奶!小子,你想单挑还是群架!”许烟若双手叉腰一副大姐大的样子,眼睛上下打量着眼前的男人“帅哥,交个朋友呗”。听说三王府里的珍宝其数,本小姐要去观赏观赏,许烟若一身夜行衣偷偷潜进三王府,“你好大的胆子,本王的东西也敢偷!”“胆子不大只是观赏观赏,我这就走!”只是偷偷看了他的珍宝既然要我下嫁于他!既然美男自己送上门来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 婴幼儿菜谱

    婴幼儿菜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婴幼儿菜谱:4~6月婴儿断奶辅食谱;7~12月婴儿断奶辅食谱;1~3周岁幼儿食谱;3~4周岁幼儿食谱;5~6周岁幼儿食谱;婴幼儿消积化滞食;健脾益胃食谱;助长益智食谱;防治调养食谱。